❶ 荨麻疹能吃冰棍吗能吃海鲜吗我是过敏体质…
问题分析: 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系多种不同原因所致的一种皮肤粘膜血管反应性疾病。 意见建议: 表现为时隐时现的、边缘清楚的 、红色或白色的瘙痒性风团。找出病因并去除之(如食物、感染和药物等因素)。可选用氯苯那敏或去氯羟嗪治疗。
❷ 冰淇淋吃多了有什么坏处
冰淇淋吃多了会怎么样?
1、伤肠胃
冰淇淋的温度一般在0℃左右,而人的正常体温是37℃,如此悬殊的温差对人的肠胃是一种很大的刺激,它会使胃肠血管收缩,使消化液的分泌减少。如果一天中食用冰淇淋过多,冷刺激频繁,会引起肠胃疾病。
大多数吃冰淇淋过多的孩子,常常表现为呕吐、腹泻对牙齿也会有伤害。冷饮一般要比胃内温度低20℃~30℃。胃黏膜受到过冷刺激后,黏膜血管强烈收缩,胃内分泌紊乱。胃酸、胃酶分泌锐减,使胃的消化、杀菌、免疫能力大幅度下降,若这个时候吃的食物消毒不严,就有可能引起呕吐和腹泻。
2、头痛
大量食用冰淇淋还会得“冰淇淋头痛”,“冰淇淋头痛”的学名为“蝶腭神经节神经痛”。吃冷食时,上颚就会被迅速冷却,而上颚后部正好有一个神经中枢,这时,神经中枢的神经群会向大脑发送信号,以改变体温。但当遇冷速度过快时,这些神经群就会被过度刺激,向大脑发送错误的信号,表示温度降低太多,进而导致了脑部血管的急速收缩。
短时间后,上颚温度恢复正常,神经群又发送信号表示,一切正常,脑部血管就会急速扩张。这个过程只持续几秒,但血管迅速收缩和扩张的后果就是,你会感到头部剧烈疼痛,部位通常是在双鬓、前额,有时也会在面部。
如果想快点缓解头痛,通常的办法是,用舌头顶住上颚,这就可以加速上颚恢复常温。还有一种办法是,吃冰淇淋的时候慢点,这样上颚的神经中枢可以有足够时间来适应温度变化,血管收缩和扩张速度也就没那么剧烈。据记载,最长的“冰淇淋头痛”持续有5分钟之久。此外,尽管大多数人都有过这种经历,但只有1/3的人会经常出现这种状况。
3、发胖
冰淇淋中含的糖属于精糖,不宜吃太多。营养专家建议,人一天食用30克左右糖最佳。如果一个孩子一天吃上好几盒冰淇淋,再加上牛奶、汽水或其他食物中所含的糖,那么,每天所食用的糖分就远远不止30克了。冰淇淋中的脂肪和糖分容易导致体内热量过高,从而导致肥胖。
❸ 荨麻疹能吃雪糕吗
如果不是寒冷性荨麻疹,可以吃的,但是雪糕不是什么好的食品,吃多了对脾胃不好,还是少吃一点的好!
❹ 荨麻疹能吃冰激凌吗
如果不是寒冷性荨麻疹,可以吃的,但是雪糕不是什么好的食品,吃多了对脾胃不好,还是少吃一点的好!
以上回答你满意么?
❺ 冰淇淋吃多了有坏处吗
有坏处。
1、影响食欲
冷饮中主要成分是水,此外还有一些糖分及牛奶。这些东西的营养成分都较低,并不能给身体提供营养。如过大量的冷饮进入到消化道,会严重影响消化液的分泌及胃肠的消化功能。消化液中含有胃酸及消化酶类,有助于杀死进入消化道的细菌并促进进入胃肠中的食物的消化吸收。
消化液减少,会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易造成肠道感染,出现食欲下降,影响正常的饮食。
2、造成肠胃功能紊乱
冰淇淋是一种高脂肪、高糖分食品,且温度一般在0℃左右,然而人体正常体温在37℃作用,如此悬殊的温差会对人体胃肠造成很大的刺激,会导致胃肠道血管收缩,会削弱胃粘膜保护屏障,引起肠道功能紊乱,甚至引起急性肠胃炎。
3、造成肥胖
雪糕的成分中含有大量的脂肪、糖和蛋白质,热量非常的高,100g的雪糕会带来220千卡的热量,相当于2两多米饭的热量。因此,雪糕自然成为喜吃雪糕者肥胖的罪魁祸首。
(5)荨麻疹能吃冰激凌吗扩展阅读:
不要在饭前饭后吃。饭前饭后吃影响食欲,由于冰激凌温度低,会造成胃肠道血管收缩,从而影响其消化吸收能力,影响各类营养素的吸收。如果要吃,建议放在两餐之间。
已融化冰淇淋不可重放回冰箱。已经融化的冰激凌切勿放冰箱冷冻后食用,重结晶过程会破坏冰激凌原有的品质和营养成分。
❻ 吃冰淇淋有什么好处和坏处吗
冰淇淋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冷冻食品,可四季享用、老少皆宜。它含有人体所必需的多种维生素、氨基酸、钙、蛋白质、脂肪等,食用后易消化吸收。吃冰淇淋在一些国家较为普遍,是家庭餐桌必备的食品,被视为不可缺少的甜点和休闲食品。我国从90年代开始,增强了冰淇淋技术,1997年全国冰淇淋产量118万吨,是1987年的11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具有异国情调的冰淇淋产品逐渐受到欢迎。当前我国的消费者�特别是中老年将吃冰淇淋集中在夏季,认为只是一种消暑的食品,这是一种传统的消费观念。四季食用冰淇淋对人类健康是大有益处的。
当前消费者存在一个心理误区,认为吃冰淇淋会发胖,或为了减肥就少吃,甚至不吃冰淇淋及牛奶制品。其实在一些国家人们综合脂肪摄取量,特别是冰淇淋等奶制品量远远超过我国,像芬兰每年1人消费量是9公斤,瑞典是8.6公斤,英国是5.5公斤,而我国是0.9公斤。摄入较高的脂肪,是需要减肥,而我国消费者却远没有达到那么高的摄取量。同时据有关资料表明,我国人均缺钙率较高,还需要每天增加大量牛奶及其制品的食用量。一些专家还说,每天食用适量冰淇淋产品,不会发胖。如每天吃一些美登高、和路雪、雀巢等针对我国人口味和习惯研制的系列产品,是很有益处的。据有关专家分析,今后我国的冰淇淋年产量将达250万吨左右,人均消费量可达2.4升/年。那时冰淇淋将不再是夏季消暑和孩子们的“专利”,将会从消费时尚转向休闲佳品。
冰淇淋吃多了会引起肠胃功能紊乱因为吃过多的冷饮会对肠胃产生不良刺激,容易引起胃溃疡 对牙不好
❼ 冰淇淋吃多了对身体有哪些危害
1.容易长胖
冰淇淋属于高蛋白,糖分高,热量高的甜品。不易肠胃消化吸收,吃多了容易导致肥胖体质,容易口渴。
2.影响食欲
大量的冷饮进入到消化道,会严重影响消化液的分泌及胃肠的消化功能。消化液中含有胃酸及消化酶类,有助于杀死进入消化道的细菌并促进进入胃肠中的食物的消化吸收。消化液减少,会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易造成肠道感染,出现食欲下降,影响正常的饮食。
3.损伤脾胃
冰棒是一种冷冻食品,温度比较低,而人体直肠的正常温度是37.5℃,食用冰棒过多的话,可能会加重体内的寒气,还会损伤胃黏膜,对脾胃有一定的损害作用,严重的还会造成胃寒,就可能引起胃痛、腹泻、消化不良等症状。
4.腹痛腹泻
虽然冰棒有消除暑热的作用,适合在夏季食用,但是冰棒属于寒凉的食品,寒凉食品进入人体后,对肠道有一定的刺激作用,食用过多很容易就会引起人肚子不舒服,出现腹痛、腹泻的情况。
(7)荨麻疹能吃冰激凌吗扩展阅读:
吃冰棍的注意事项:
1、食不过量
冰棒吃得过多,会冲淡胃液,影响消化,并刺激肠道,使蠕动亢进,缩短食物在小肠内停留的时间,影响人体对食物中营养成分的吸收。特别是患有急慢性肠胃道疾病者,更应少吃或不吃。
2、剧烈运动后不宜吃大量冰棒
人在剧烈运动后,会导致体温升高、咽部充血。此时,胃肠和咽部如突然受到大量冰棒的刺激,就会出现腹痛、腹泻或咽部疼痛、发音嘶哑、咳嗽以及其它病症。
3、选择食用新鲜卫生的冰棒
低温条件下有些细菌仍能存活,因此选择冰棒应尽量选择有品牌的,尽量不要吃那些没有品牌的小作坊里制作的冰棒,规范的生产工艺和过硬的环境条件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食品的安全卫生。同时食用冷饮要注意新鲜。
参考资料:人民网-夏季吃冰过量有危害 吃冰激凌的4大禁忌
❽ 吃冰淇淋的危害
吃冰淇淋的危害:
首先,冷冻食品容易刺激胃内粘膜,使胃液分泌减少,甚至发生胃痉挛,影响人的食欲和对食物的消化吸收.由于胃液分泌减少,杀菌能力降低,为细菌在肠道里生长繁殖打开方便之门.此时若吃进带有细茵或病毒的冷饮或
其他食品,便会发生腹泻,肠炎,痢疾,伤寒等肠道传染病。
其次,冰淇淋中大多含有色素,香精,防腐剂,糖精等对人体没有任何营养价值的物质,某些色素和香精还容易引起过敏,哮喘,喉头水肿,荨麻疹,皮肤瘙痒及神经性头痛等症状,糖精的浓度过大也会引起癌症。
❾ 花粉过敏能吃冰淇淋吗
花粉过敏症的IgE临床检查:
过敏原特异性诊断分体内法和体外法,皮肤试验属于体内法,血清特异性IgE检测属于体外法。
结论:不同的过敏性疾病与过敏原IgE检测的阳性率有很大关系,因果关系明显的过敏性疾病检测IgE阳性率高,如季节性过敏性鼻炎,湿疹等,蒿属花粉过敏sIgE检测的阳性率高达64.4%.降IgE过敏抗体的方法是解决花粉引起的春秋两季过敏性鼻炎的真正病因。
敏亦康抗过敏益生菌特异性IgE免疫疗法是惟一可能通过免疫调节机制改变过敏性鼻炎(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免疫自然进程的方式,过敏其实是人体对环境中无害的物质产生的异常免疫反应,而非一般的细菌或病毒,尤其这些过敏都属于黏膜发炎的反应,因此,只要补充肠道抗过敏乳酸菌敏亦康改善肠道内的益菌生态,提高游走全身黏膜性突出细胞的能力,就可以达到调节全身免疫功能的效果,缓解过敏症状;敏亦康抗过敏益生菌富含多种新型抗过敏的乳酸菌菌株,可增强抗过敏的能力,并通过增进TH1型免疫反应来调控因过敏而反应过度的TH2型免疫反应从而减少过敏性鼻炎患者血清中过高的IgE特异性抗体,缓解过敏症状,调整过敏体质,相比单纯药物抗过敏性鼻炎哮喘或皮肤荨麻疹湿疹等过敏性疾病可产生良好的整体疗效,有效的改善过敏患者的生活质量。
夏秋季花粉过敏性鼻炎会在每年的七月底八月初出现过敏表现如眼睛痒,鼻子痒等。花粉高峰期在8月22日-9月11日,非花粉高峰期在8月1日-8月21日、9月12日-10月31日。
近年,过敏性鼻炎和哮喘发病率显著增加,已累及40%的6-7岁儿童。有研究表明,花粉是促使呼吸道过敏疾病增加的主要因素,尤其在工业化城市的效区。一项关于我国夏秋季花粉过敏性鼻炎患者中,有53%的患者合并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和哮喘发病季节多集中在8月中旬至9月底,少数患者公在空气中花粉浓度最高的8月下旬出现发作性鼻炎和哮喘,多数患者诉说在阳光明媚的晴天或多风的天气,过敏性鼻炎的症状会明显加重频发,阴雨天过敏性鼻炎和哮喘的症状减轻,雨过天晴可诱发严重的哮喘发作。
蒿草、豚草和律草花粉是中国北方地区最常见的夏秋季致敏花粉,蒿属和律草花粉的直径一般为20-30um,空气花粉监测显示夏秋花粉高峰期位于8月中旬至9月中旬,(律草花粉计数峰值接近300粒/1000mm2,蒿属花粉计数峰值近800粒/1000mm2)其余时间空气中花粉浓度几乎为0。
进入8月初,夏秋季花粉过敏患者会出现鼻-结膜炎症状,打喷嚏流鼻涕症状,最明显的是结膜炎症状,莫名的眼睛奇痒,发红,流泪,8月中旬,鼻炎和结膜炎的症状继续加重,部分患者出现夜间持续性咳嗽喘息的哮喘症状。
夏秋季花粉过敏性哮喘患者在空气花粉浓度最高的8月下旬出现发作性哮喘,一般持续10-20天,整个花粉季节过敏性哮喘患者夜间不能平卧,80%的患者需要入院治疗,近年研究发现我国有47%以上的夏秋季花粉过敏性鼻炎患者将在9年内发展为季节性过敏性哮喘。
气候影响哮喘发作
气候因素可能是花粉在北方容易引起哮喘的原因之一,有文献认为环境因素如汽车尾气、沙尘与哮喘之间的关系不大,而相对湿度、气压、雾和雨可以影响成人哮喘甚至儿童的住院率,因为较高的温度和湿度可同时刺激花粉颗粒向空气中释放过敏原活性微粒,而花粉季节前后空气中气传过敏原微粒的存在亦可导致花粉过敏性鼻炎结膜炎和哮喘的发生。
痒,这是过敏最大的症状表现
A、眼睛发痒(自觉有异物感)过敏性结膜炎的发痒不是一般的痒,其特点是“奇痒”眼球发红、眼睛分泌物增多,并出现结膜水肿,经常流泪;-------过敏性结膜炎
B、鼻子发痒,容易打喷嚏,通常一打喷嚏都会在5个以上,严重的一天可打数百个喷嚏。鼻子堵塞,喷嚏不断,流清鼻涕;鼻塞晚上严重,会并发头痛、头晕等现象。-------过敏性鼻炎
C、耳朵里痒-------过敏了!
D、口腔上腭、嗓子等处奇痒------过敏了!
E、脸痒,皮肤痒。皮肤上可出现风疹块,身上自觉瘙痒,搔到痒处就会出现红肿、皮肤易发红、干燥易起皮屑或出现像蚊虫叮咬过的小红点以及湿疹等;------荨麻疹、湿疹、皮肤瘙痒症。
F、嗓子痒、易咳嗽、支气管哮喘——胸中憋闷、气喘,气促等。此类过敏症状晚上严重,干燥刮风的天气会加重,室内比室外感觉稍好。-------过敏性哮喘
过敏与遗传有密切关系,一些人一出生即是过敏体质。过敏体质的人若在暴饮暴食、免疫失衡、精神紧张等情况下接触了过敏源,就非常容易引发过敏。不少人认为过敏没什么可怕,其实不然,如果不重视防治,不但会诱发诸多过敏性疾病,还会在漫长的、反复的过敏发生与用药治疗中不断的破坏人体免疫系统,会引发出各类的疾病且久治不愈难以康复。
怎样预防花粉过敏性鼻炎呢?
花粉乃吸入性过敏源,存在于空气中,能够做到避免过敏源当然最好,但是要想做到与空气隔离是几乎不可能的,除了做一些力所能及的防护措施(如春天尽量少外出或外出最好戴口罩甚至头上罩纱巾等,还有一些多年的过敏患者他们在花粉过敏之际都会随身携带一些常用的抗过敏药物如息斯敏、扑尔敏等)外,被动预防不如主动改变,对抗过敏还应该从调整自身体质入手,这时,提前使用抗过敏益生菌敏亦康来调整过敏体质清除长期寄存在细胞膜上过敏抗体IgE就显得格外重要!
免疫异常会使人过敏吗?
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正常的免疫功能保护着人们不受外来侵害,使大部分人能正常生活,而另一部分人虽然生产在和别人同样的环境,可他们却患 病,这就是现在我们要强调的免疫异常的问题。
过敏,是一种错导的免疫反应。机体对于一般来说无害的外来物质如食物,花粉。药物等发生了剧烈的排斥反应,或是错把自身组织当做外来异物进行排斥,从而引起组织损伤,这就是过敏疾病。
由此可知,免疫功能异常与过敏性疾病和哮喘的发病是密切相关的,免疫异常有些和遗传关系很大,或自幼就已发生过敏,有些则和外界因素有一定的关系。
过敏反应与正常免疫反应有不同点
(1) 正常的免疫反应对机体起保护作用,而过敏反应则起破坏作用。例如,蛋白质是人体重要的营养物质,是机体能量的重要来源,这是正常的免疫反应;而蛋白所致的过敏反应则使机体的皮肤或呼吸道等组织受损伤,因蛋白过敏可出现皮肤荨麻疹,湿疹,过敏性哮喘等。
(2) 由于可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多至不可胜计,气温气压温度天气地域等变化都会引起过敏反应,不同的人可以对不同的过敏原发生过敏反应,同一过敏原又可在不同的机体或同一机体的不同时期引起过敏反应。有的人终身受某一过敏性疾病的折磨,而多数人则在其一生的某个时期有过过敏反应的经历。
过敏性哮喘或其它过敏性疾病在临床治疗中,免疫调节对于过敏性疾病的愈后有很重要的作用。抗过敏益生菌敏亦康平衡免疫抗过敏——解决传统过敏性疾病治疗的两难处境,敏亦康益生菌所含菌株具有现有技术中未知的可用于增进抗过敏的能力,并可能过增进TH1型免疫反应来调控因过敏而反应过度的TH2型免疫反应的方法。
许多过敏性疾病患者都面临着一个进退两难的问题:如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咳嗽,哮喘,湿疹,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都面临着长期接受治疗,且依然反复发作的问题,然而,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如全身或局部激素治疗,通常都有一定的危险性或者不良的副作用。
我们这样理解过敏性疾病可能更容易一些:过敏,就是人体的免疫系统会攻击自身的组织,破坏自身的结构,引起功能损伤,这种疾病可以发生在机体的任何一个器官或组织,而大家所检查出来的引起过敏的物质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则是无害的,例如鸡蛋牛奶蛋白,这些食物都是常用的用来补充人体蛋白质的无害食物,但是对于鸡蛋或牛奶过敏的人则在进食后即可以引起强烈的过敏反应,如全身皮肤瘙痒、水肿、腹泻等严重者可引起哮喘,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过敏反应呢,那是因为我们的免疫T细胞的调控能力不足,不能阻止不必要的免疫应答,导致TH2免疫反应过度活化,没有发挥免疫细胞应有的调节功能,这与肠道中有益微生物的数量不足有关。科学界越来越多的呼声倾向于微生物假说来解释引起过敏的自身免疫:接触有益的抗过敏益生菌对维持健全的免疫系统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