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皮肤百科 » 鱼尾有疙瘩
扩展阅读
汗泡湿疹吃什么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湿疹长什么样的 2025-05-16 23:22:04
湿疹婴儿喝什么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鱼尾有疙瘩

发布时间: 2022-03-06 14:42:04

A. 鱼鳍上有白疙瘩怎么办

鱼鳍来上长的白色疙瘩一般被称作为自“鱼痘”,通常是因为养殖锦鲤的水质不干净而导致的,并且鱼鳍又是锦鲤身上比较脆弱的地方,所以是容易被感染的。

不过治疗的方法也是比较简单的,可以先把水温升高到25到30摄氏度左右,再撒入适量的食盐和小苏打混合物进入水中即可。
这种疾病也是可以预防的,注意锦鲤生存环境的干净和卫生就好了,勤换水,还可以把鱼缸放在太阳照射的地方给鲤鱼晒晒太阳。

B. 鱼尾巴长了小疙瘩怎么处理

图看不清 应该是外寄 先换水 升温 加大盐 停食保持水质 观察几天 如果没有好转版 用敌百虫和特灭菌药浴 使用量说明权书中有 如果疙瘩越来越大并有脓水流出 就需要把鱼捞出来把包挑开把脓水挤出来 并涂抹土霉素 之后用红霉素软膏封口 关键是要保持水质!!!!!

C. 锦鲤鱼鳍上有白色的突起小疙瘩,请问怎么办

锦鲤的鱼鳍上长的白色疙瘩一般被称作为“鱼痘”,通常是因为养殖锦鲤的水质不干净而导致的,并且鱼鳍又是锦鲤身上比较脆弱的地方,所以是容易被感染的。

不过治疗的方法也是比较简单的,可以先把水温升高到25到30摄氏度左右,再撒入适量的食盐和小苏打混合物进入水中即可。

这种疾病也是可以预防的,注意锦鲤生存环境的干净和卫生就好了,勤换水,还可以把鱼缸放在太阳照射的地方给鲤鱼晒晒太阳。

(3)鱼尾有疙瘩扩展阅读:

普通鲤鱼是一种适应力很强的鱼,锦鲤也保留这种特性,它们可以在小到鱼缸,大到户外池塘的任何地方饲养,它们很快会长到30厘米长或者更大;

使用传统的室内鱼缸还不如一个圆形的塑料盆,锦鲤是冷水鱼类,所以在夏季比较炎热的地方养锦鲤的水深最好有半米或更深。

鱼池密度一般的放养可参照鱼池放养锦鲤的密度表;水族箱密度一般60厘米×30厘米×15厘米可放养体长15厘米-20厘米的锦鲤6尾;90厘米×30厘米×50厘米可放养8尾;110厘米×30厘米×50厘米可放养10尾。

D. 才买回来的金鱼发现鱼尾巴上有一个白色的突起的疙瘩怎么回事啊 。要不要分开养,会不会传染。

感染了吧,来点黄粉,下次买鱼记得好好挑选哦

E. 金龙鱼尾巴上有小肉疙瘩,像寄生虫,怎么解决

是寄生虫来引起的病自变。把鱼捞出把白色增生刮除,观察有虫子的话要拔出来,把鱼放到微量高锰酸钾稀释的水中养15分钟消毒,每天消毒一次。寄生虫是喂养的饵鱼身上带的,如喂活鱼避免不了会有寄生虫或病菌,饵鱼买回来也要消毒处理。

金鱼在饲养过程中会患很多疾病,家庭养鱼缺乏诊断技术,给正确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另外治疗上对药物的药性,浓度难以掌握,加之金鱼即使治愈,也往往留下缺陷,失去观赏价值。所以对鱼病要防大于治,一旦发病及时隔离,正确治疗。
1,控制好水温水质,用水经过选择,用自来水时必须除氯。保持合理的密度,勤排污,除粪,换水,必要时彻底清缸。换水时新老水温差不能超过2~3℃,昼夜温差大时要采取措施防止水温升降过快。
2,保证饵料质量,投喂要定时定量,根据鱼体大小,生长情况,季节,气候等条件灵活掌握。
3,在换水,捞鱼等操作时要细心,避免鱼体受伤,有外伤的鱼很容易感染。
4,鱼缸,工具要定期消毒,新买的鱼与原缸混养前要消毒,单独饲养一周,无异常后再混养。

F. 龙鱼尾巴上长了像小疙瘩的白东西,是什么呢】

您的金鱼很可能是得了小瓜虫病 又称白点病。
[病原体] 为凹口科、小瓜虫属、多子小瓜虫。这是一类体型比较大的纤毛虫。它的形态在幼虫期和成虫期有很大的差别。小瓜虫的幼虫侵袭鱼的皮肤和鳃,尤以皮肤为普遍。当幼虫感染了寄主后,就钻进皮肤或鳃的上皮组织,把身体包在由寄主分泌的小囊胞内,在胞内生长发育,变为成虫。成虫冲破囊胞落入水中,自由游动一段时间后落在水体底部,静止下来,分泌一层胶质的胞囊。胞囊里的虫体分裂法繁殖,产生几百甚至成千的纤毛幼虫。幼虫出来,在水中自由游动,寻找寄主,这就是小瓜虫的感染期。幼虫感染了新寄主,又开始它的生活史。
[症状] 观赏鱼因小瓜虫寄生而发病的病例较为普遍。鱼体感染初期,胸、背、尾鳍和体表皮肤均有白点状分布,此时病鱼照常觅食活动,几天后白点布满全身,鱼体失去活动能力,常呈呆滞状,浮于水面,游动迟钝,食欲不振,体质消瘦,皮肤伴有出血点,有时左右摆动,并在水族箱壁、水草、砂石旁侧身迅速游动蹭痒,游泳逐渐失去平衡。病程一般5~10天。传染速度极快,若治疗不及时,短时间内可造成大批死亡。
小瓜虫的适宜水温为15~25℃。此病多在初冬、春末和梅雨季节发生,尤其在缺乏光照、低温、缺乏活饵的情况下容易流行。当水温升至28℃时,小瓜虫就会开始死亡。
[防治方法] 多采用小瓜虫不耐高温的弱点,提高水温,再配备药物治疗,通常治愈率可达90%以上。若治疗及时,治愈率可达100%。
用百万分之零点零五(0.05ppm)的孔雀石绿和百万分之二十五(25ppm)的甲醛溶液混合处理,疗效较好;也可用1%盐水浸泡数天,或用百万分之二(2ppm)的甲基蓝溶液,每天浸泡6小时;或用28~30℃的百万分之二(2ppm)的盐酸奎宁药液浸泡3~5天,或用百万分之二(2ppm)的硝酸亚汞药液浸泡30分钟;或用百万分之五十至七十(50~70ppm)浓度的红汞溶液浸泡5~15分钟,或用百万分之零点一至零点二(0.1~0.2ppm)的硝酸汞溶液泼洒,均可取得良好效果。

呵呵简单的行话就是感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