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皮肤百科 » 小孩身上起红疙瘩发烧
扩展阅读
湿疹的治疗法 2025-05-12 18:09:36
疱疹性咽峡炎嗜睡 2025-05-12 17:31:41

小孩身上起红疙瘩发烧

发布时间: 2021-11-21 05:14:53

㈠ 小孩感冒、发烧、咳嗽、身上起红疙瘩

你好,小孩发烧应该注意:第一,少穿衣服,给孩子散热。 传统的观念就是孩子一发烧,就要用衣服和被子把小孩裹得严严实实的,把汗“逼”出来,其实这是不对的。小孩在发烧时,会出现发抖的症状,父母会以为孩子发冷,其实这是因为他们体温上升导致的痉挛。 第二,帮孩子物理降温,有以下常用方法:1.头部冷湿敷:用20℃-30℃冷水浸湿软毛巾后稍挤压使不滴水,折好置于前额,每3-5分钟更换一次。2.头部冰枕:将小冰块及少量水装入冰袋至半满,排出袋内空气,压紧袋口,无漏水后放置于枕部。3.温水擦拭或温水浴:用温湿毛巾擦拭孩子的头、腋下、四肢或洗个温水澡,多擦洗皮肤,促进散热。4.酒精擦浴:适用于高热降温。准备20%-35%的酒精200-300毫升,擦浴四肢和背部。第三,补充充足的水分,不要随便吃药。高热时呼吸增快,出汗使机体丧失大量水分,所以父母在孩子 发烧时应给他充足的水分,增加尿量,可促进体内毒素排出。 如果一直有发烧就要及时就医检查。

㈡ 宝宝身上起红疙瘩像蚊子咬的那种还发烧

问题分析:来你说的这些表源现考虑是荨麻疹,是过敏导致的,一般表现为突出皮肤表面的风团样的皮疹,多比较痒,起的很快,一般经过治疗消退也是比较快的。
意见建议:可以服用扑尔敏,西替利嗪等药物治疗,注意多喝水,适当休息,不要吃刺激性的食物。

㈢ 宝宝发烧身上起红疙瘩,睡醒后一会就下去,睡觉时起好多

问题分析: 你好,小孩在退烧后出红疹,典型的热退疹出,是幼儿急疹。 意见建议: 建议这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在疾病的恢复期出现,不用处理的,不需要涂擦什么,只要保持清洁卫生就可以了,一般2天左右就会自行消退的。注意做好保暖,保证营养,多饮水。不要去人多拥挤的地方

㈣ 身上起红疙瘩是因为发烧吗

有这个原因 不过是因为发烧引起的疙瘩

㈤ 我家孩子8岁了,发烧好了之后,睡一觉起来身上起了好多红疙瘩,体温38度,这是怎么回事啊

别担心,这是烧退后出疹子,它会自行消退的,多给他喝点水,别吹冷风。

㈥ 小儿突然发烧,身上起红疙瘩怎么办

幼儿急疹,也叫烧疹或玫瑰疹,是由病毒感染而引起的突发性皮疹,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生,尤以春、秋两季较为普遍。常见于出生6个月至1岁左右的宝宝。
幼儿急疹的潜伏期大约是10~15天。它虽然是传染性的疾病,却很安全,不会象麻疹、水痘那样广泛传染,家中成员同时患上的机会不大。
症状:
宝宝首先是持续3~4天发高烧,体温在39~40度之间,热退后周身迅速出现皮疹,并且皮疹很快消退,没有脱屑,没有色素沉着。这些婴儿在没有出现皮疹前也有发热,热度可以比较高,但是感冒症状并不明显,精神、食欲等都还可以(这点与你家宝宝很象),咽喉可能有些红,颈部、枕部的淋巴结可以触到,但无触痛感,其他也没有什么症状和体症。当体温将退或已退时,全身出现玫瑰红色的皮疹时才恍然大悟,其实这时幼儿急疹已近尾声。幼儿急疹对婴儿健康并没什么影响,出过一次后将终身免疫。
护理:
·让患儿休息,病室内要安静,空气要新鲜,被子不能盖得太厚太多。
·要保持皮肤的清洁卫生,经常给孩子擦去身上的汗渍,以免着凉。
·给孩子多喝开水或果汁,以利于出汗和排尿,促进毒物排出。吃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体温超过39度时,可用温水或37%的酒精为孩子擦身,防止孩子因高热引起抽风。

㈦ 宝宝发烧后身上有红疙瘩

小孩感冒发烧是让我们这些当爹娘的人感到很头痛的事情,特别是发高烧的时候,我们这些没有经验的家长就更紧张了。下面以家里的小孩感冒发烧,有时候身上会起一些红疙瘩,很大、发热、发痒,最开始以为是过敏,后来孩子造了罪、吃了药还是不好,其实不是过敏。下面就说说引起的原因和注意事项。

工具/原料

  • 发烧、体温计

  • 方法/步骤

  • 如果你的小孩平时穿的过多,或者睡觉盖的过多,身上会痒,要是厉害的后边会起小疙瘩,这是现象一。

  • 5

    你的医院去给你的孩子化验过血了,血项应该是都正常的,没有过敏的现象或者过敏原出现。

  • 6

    那个你的孩子应该不是过敏,就是因为发烧而起来的拍热反应。我们的小孩起的原因,从跟上说是刚出生时盖的多了,当时在医院里浑身热的发红,所以以后连着身上热两天就会出现这种现象。所以,提醒各位了,刚出生的孩子不能热着了。再就是发烧了要赶快降下体温来。

㈧ 宝宝身上长大片红疙瘩伴发烧,是怎么回事

宝宝发烧应该这样。现在正值流感季节,但是,很多物理降温方法不一定有效。
到底哪些物理退烧法是可以用的,哪些不仅没用还对孩子有害的呢?
今天,控姐为各位宝妈宝爸盘点了几种常见的物理降温方法,希望各位家长面对孩子发烧时不再慌乱。
这两种退烧方法不要给孩子用
➊ 捂汗退烧
儿童的体温调节能力并不完善,在发烧 + 捂热的状态下,不仅无法出汗排热,反而会因为不能散热导致热量在体内储积,导致体温升到比调定点更高,出现 41℃ 以上的超高热。有一部分孩子可能会因为温度过高导致脱水或「热性惊厥」。
1 岁以内的孩子更有「捂热综合征」的危险:缺氧、高热、大汗、脱水、抽搐、昏迷和呼吸循环衰竭,严重时可致死。
➋ 酒精退烧,酒精在人体皮肤上挥发的速度非常快,带走的热量也更多,大面积使用的话,反而会让孩子出现寒颤。
婴幼儿的皮肤也非常稚嫩,角质层薄,黏膜血管丰富,酒精很容易透过皮肤被吸收,从而导致孩子酒精中毒。
这两种物理退烧法
不推荐给孩子
在这之前,大家首先要知道,孩子发烧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体温上升期、高热持续期、体温下降期。
在体温上升期的时候,孩子的体温是持续升温的(有时还特别快),会伴有手脚冰凉、打寒颤的情况。这时候再给孩子降温,孩子会越来越冷,更加不舒服。因此下面两种方法就不适合体温上升期的孩子使用。
➊ 温水擦浴
这也是爸妈们爱用的一种「退热方式」。
但擦浴之后,常常是体表的温度暂时降低了,一量体温,才知道发热并没有消退。
很多发热的宝宝通常昏昏沉沉想睡觉,这个时候被擦来擦去会很不开心,反而可能哭闹、寒战。
如果宝宝处于高热持续期或者体温下降期,也不排斥擦浴,这种方式就可以作为辅助手段试试看。
➋ 退热贴
大家想想,全身温水擦拭的降温效果都有限,巴掌大的一块冷冷的毛巾,效果又能有多少呢?
另外,有些退热贴里添加了薄荷、冰片等清凉类物质,孩子可能并不喜欢这样的感觉。如果再对类似产品过敏,就更得不偿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