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家庭版炸酱面简单快捷,你知道应该怎么做吗
1. 食材准备
先来一张全家福:
『贰』 芥疙瘩丝怎样炒好吃
芥菜不仅上面的青色部分可以食用,甚至长在土里的白色根茎部位也是可以食用的。而芥菜白色根茎部位也被人们叫做芥菜疙瘩,由于芥菜疙瘩是一种非常不容易炒熟的食物,所以不少人在面对芥菜疙瘩的时候都会一头雾水,不知道应该如何制作。以下就为大家准备了芥菜疙瘩的相关炒制方法。
准备材料:
芥菜疙瘩、瘦猪肉、酱油、白糖、鸡精、花椒粉
做法:
1、将芥菜疙瘩切成丝,放在清水中泡一泡,这样可以去掉过重的咸味;
2、将瘦猪肉切成丝,准备好姜丝和葱花;
3、在锅中烧油,放入姜丝爆香,加入切好的肉丝翻炒;
4、加入葱花、白糖和适量花椒粉翻炒;
5、放入芥菜疙瘩丝,加入酱油一起翻炒;
6、最后加入鸡精调味即可。
咸菜疙瘩辣炒火腿丝
材料咸菜疙瘩半个,火腿干,红辣椒3个,葱白一段,香菜一棵,调料:玉米油,料酒,生抽,糖,味精做法1、咸菜疙瘩切成片后再切成细丝,在清水中反复搓洗,直至水清捞出备用;
2、火腿切丝、红椒切碎、葱白切片备用;
3、起油锅,油热后,下入葱白小火煸出香味;
4、下入火腿丝大火翻炒出香味;
5、烹入料酒、生抽和少量白糖,下入疙瘩丝大火翻炒;
6、炒至疙瘩丝变软,锅内出清油;
7、调入味精,出锅撒上香菜碎即可。
大芥菜泡菜
材料
大芥菜心3条,1.盐1又1/2大匙,2.辣椒酱1/2大匙,糖1又1/2大匙,香油1大匙,淡酱油1/2大匙
做法
(1)将大芥菜心洗净去除厚皮后,用削皮器削去表皮至细面处为止,再横切为0.3∼0.4公分薄片备用。
(2)将大芥菜心薄片撒入调味料(1)搅拌均匀后,腌渍30分钟使盐渗透溶入大芥菜心薄片,菜心质地变脆后即可将盐水滤除,并将菜心水份压干备用。
(3)将大芥菜心薄片及调味料(2)所有材料一起拌匀,置于容器中腌渍2∼3小时入味即可食用,冷藏约可保存10天。
『叁』 六必居熟疙瘩的做法
六必居熟疙瘩的做法,你可以微信我告诉你
『肆』 如何能做出好吃的炸酱面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小时候夏天过凉水的炸酱面我一人能就着黄瓜吃三大碗。后来来澳洲留学,最想念的家乡味道就是炸酱面,我也曾四处寻找食材和菜谱,不厚道的说一句,我也照着这个问题底下另一个高票做过,但始终做不出记忆里的香味。后来经过不懈努力(其实就是给我奶奶打了个电话问了几句),终于做出了地道的北京小碗干炸。
先吹吹牛逼,我这炸酱面好吃到什么程度呢,
我老婆今天病了在家休息,没别的要求就想吃我的炸酱面,刚才在卧室休息睡一半,被我的炸酱香醒了。
她是福建人,以前曾经说过“韩式炸酱面比老北京炸酱面好吃”这种伤害信仰可能导致分手的话,吃过我的炸酱面之后再也不念叨韩式炸酱面了。
我刚才就在家炸酱,对面邻居在车库都能问到香味,出门扔垃圾那个三哥问我在煮什么闻着这么香。嘿嘿,就是pasta啦
我以前基友带着老婆来我家点名吃炸酱面,吃完还把剩下的酱打包带走。他山西人,他老婆浙江人,两人都赞不绝口。
澳洲土著基友也被我的京式炸酱面征服,说比唐人街那些餐厅做的好吃百倍。
下面我就来直播一下,照片都是一手拿铲勺一手拿手机拍的,渣渣画质,大家凑活看吧。
1. 食材准备
先来一张全家福:
『伍』 六必居指什么
六必居指的是六必居酱园店。
六必居酱园店设在北京,从明朝开始就已经设立,挂在六必居店内的金字大匾,相传是明朝大学士严嵩题写。
六必居原来是山西临汾四渡村赵存仁、赵存义、赵存利兄弟经营的一家小店。俗话说,开门的七样东西是柴、米、油、盐、酱、醋和茶。这七项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赵氏兄弟的小店,因为不卖茶叶,所以叫六必居。
(5)六必居酱疙瘩扩展阅读:
新中国成立后,位于粮食店街14号的六必居支店六珍号在1953年7月份合并于总店。原六珍号的经理贺永昌成为六必居的经理,所经营的油、醋、酱,兼粮食加工产量也达到了一个高峰,成为本行业中的首户。
到了1954年4月,六必居的股东有34人,在职的股东为13人,股东代表是赵煜,经理是刘春魁,副经理翟广鸿和王五杰。
企业实有人数为66人,全月最高工资为600元,最低工资为384元,是全市职工收入的较高水平。1955年初,六必居实行公私合营时,所核定的占地面积是三亩二分九厘九毫。
有大小瓷缸500余口,分为两个车间进行生产,共生产54个品种,当时年产黄酱12万斤,甜面酱2万斤,酱菜20万斤,腌菜20万斤,所生产的产品完全靠门市销售,不作批发。
为了满足市场的销售需要,曾于1956年和1958年在前门区进行过二次并厂改组,同时将工厂和门市部分开,由于人员设备增加,生产能力大大提高,年产黄酱近29万斤,甜面酱18万斤,年产酱腌菜90万斤。
『陆』 天源酱菜和六必居同属一个公司简直就没法比,我怎么就找不到天源酱
我刚才经过南苑团河路,看到天源酱园的食品厂,大门口有个零售店
『柒』 有没有人知道,酱菜疙瘩的制作方法,谢谢
酱菜: 用酱或酱油腌制的蔬菜,就是酱菜。 不过,到了现代,也有用酱油、虾油等腌制的。另外,日常使用中“酱菜”经常与咸菜混用。 几乎所有的蔬菜都可以做成酱菜。 与咸菜不同的是,酱菜摆脱了只用盐来腌制蔬菜的手段,而有个更丰富的口味。 地区的不同,酱菜的口味有很大的区别。 比如: 北京: 多用黄酱腌制,例如京酱萝卜、甜酱黄瓜、甜酱甘螺、甜酱黑菜、甜酱仓瓜、甜酱姜芽、甜酱藕片、甜酱八宝荣、甜酱什香菜、甜酱瓜、杂锦酱菜。最著名的酱菜生产店家是六必居。 江苏: 镇江酱萝卜头、辣油香菜心、乳黄瓜。 上海: 杂锦菜、咸坯萝卜头、白糖乳瓜。 四川: 酱大头菜。 辽宁: 沈阳酱包瓜、锦州虾油小黄瓜。 湖南: 株洲杂锦菜。 黑龙江: 哈尔滨酱油小菜。 贵州: 百花酱菜。 台湾: 菜脯。 五: 酸菜,榨菜和梅菜: 除了上面说到的咸菜,泡菜和酱菜。 蔬菜的腌制方式还有梅菜,酸菜和榨菜。 下面简单说一下: 一:梅菜: 梅菜也叫梅干菜或霉干菜,是一种中国传统烹饪原料。使用雪里蕻或其他芥菜种类的茎叶,用盐腌制风干而成。一说因在南方梅雨季节制作而得名,另一说是发霉的霉。 从口味上又有“甜梅菜”和“咸梅菜”之分。常用于上海菜、浙菜和粤菜。著名的传统梅菜产地有浙江省绍兴、广东省惠州等。 二: 酸菜: 属于泡菜类蔬菜腌制食品,主要流行于我国和东亚。 酸菜多选用韧性较好的多叶蔬菜作为原料加工制作,常见的有大白菜、芥菜、雪里红、包菜等;因原料的不同有各种不同的品种,各品种的口感差异较大。酸菜脱水或凉干之后称为“酸菜干”。在德国和美国也有类似食物,称之为德国酸菜 因为,酸菜和咸菜的制作很相似,因此,酸菜含亚硝酸盐较高,吃以前应充分洗净浸泡,不宜长期大量食用。在整个冬季都以酸菜为唯一菜肴、且又缺水的地区,消化道癌症(又称食道癌)发病率较高,可能与酸菜有关。 三:榨菜: 榨菜是一种常见的酱腌菜,可以作为炒菜中的配料,也可以直接食用,特别是在早餐中,和粥或面搭配食用。榨菜的原料是茎瘤芥,拳手那么大小,食用时,一般都将它切成丝。比较著名的榨菜产地是重庆涪陵、浙江宁波等。 因加工时需用压榨法榨出菜中水分,故称“榨菜”。 六: 最后顺便说一下“韩国泡菜”。 韩国泡菜和我国的泡菜制作原理基本相同,也就是 以蔬菜为主原料,各种水果、海鲜及肉类为配料的发酵食品。 但是,韩国泡菜与我国泡菜最大的不同就是,韩国泡菜使用了“鱼露”,而我国的泡菜则不用! 鱼露的使用在韩国泡菜中是必不可少的东西,也是为什么中国的酸辣泡菜和韩国泡菜最不同的地方,在韩国几乎家家自己做鱼露,中国人不吃这个东西,不过在大的超市里面有卖的,大约8-10元一瓶,多半是泰国的鱼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