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皮肤百科 » 耳后痒有小疙瘩
扩展阅读
水痘发热怎么办 2025-05-13 22:31:04
怎样去脸上雀斑 2025-05-13 22:08:50

耳后痒有小疙瘩

发布时间: 2021-11-18 18:17:33

Ⅰ 耳朵后面很痒有小疙瘩,耳朵还很热什么情况

可能是过敏了吧。。。。

Ⅱ 耳朵后长了一片小疙瘩,有点扁,还很痒,如图,这是怎么回事要怎么治疗

你好,这种情况要考虑皮肤过敏。结合病情及临床表现可选用特非那丁和西版替利嗪治疗.严重时可权以使用类固醇激素如强的松片治疗,局部瘙痒严重或者皮疹可以使用炉甘石洗剂或氧化锌洗剂以及派瑞松乳膏,都可达到暂时的疗效。

Ⅲ 耳朵后面部位头皮下面有小疙瘩 很痒!!!

你应该是皮肤囊肿,没什么,用激光切了即可

概述

任何年龄均发生,以青年时期头面、臂、背部发病多见。为一柔软或多个柔软或坚实的球状物,直径在1~3cm不等。粉瘤埋藏于皮肤或皮下组织内,与皮肤粘连,基底可移动。皮表可见开口小孔,推动囊肿时,此处与皮肤粘连甚紧,并见略微凹陷而出现小坑,即为直接通达皮肤表面的腺体所在导管
开口。有的开口处塞着一个黑色粉刺样小栓可挤出白色蜡样物质。发病多年而无症状,易继发感染,化脓破溃,有的奇臭难闻。文献报告有癌变,多数转变为基底细胞癌,少数变为鳞状细胞癌,癌变率约2.2%~4%。

病因

青年时期多发。

症状

(1)表皮囊肿:是一种真皮内含有角质囊肿。系因外伤将表皮植入皮下而成。其囊肿壁为上皮结构,但基底细胞层为囊壁外层。角质层为囊壁内层并充满角质物于腔内。

本病好发于头皮、颈部及臀、背部。单发或多发,直径数毫米到数厘米不等,缓慢增大,质软硬而具囊性感,基底可移动,与皮肤常有粘连。皮肤表面没有似皮脂腺囊肿的开口小孔,无疼痛,如发生于受压部位时才有压迫性疼痛。可并继发感染,据记载有恶变的可能。

(2)皮样囊肿:常为先天性病变,由于胚胎期上皮残留而发生,属错构瘤,是由于偏离原位的皮肤细胞原所构成。除囊壁表皮细胞外,尚含汗腺、毛囊及皮脂腺等。腔内含有脱落的上皮细胞、皮脂等粥样物及有毛发。

多为局限性囊样肿物,幼儿及青年期发现,缓慢生长、体积不大,为柔软圆形或较硬的囊性肿块。位于皮下,与皮肤无粘连,而与基底组织粘连甚紧,不易推动,好发于眼眶周围、鼻根、枕部及口底,其次为四肢,胸背也见发病,长期生长的可发生癌变。

(3)粉瘤由皮脂腺囊管口闭塞或狭窄所引起皮脂瘀积形成。腔壁为上皮细胞构成,无角化象,囊外为纤维结缔组织。其内充满皮脂物逐渐分解为半流质状物质,含有大量胆固醇结晶。

检查

皮肤囊肿应与发生于体表皮肤的各类肿瘤相鉴别,有的手术中才能发现。尤其是皮肤下囊肿,因张力过大,有的不移动,而易考虑到纤维瘤。

治疗

1、手术或激光手术切除。

2、术后服用消炎药治疗1周即可。口服用VC、B1、B2等,可适当加大剂量。术后7~10天即可痊愈。

3、术后检查伤口敷料,发现有感染迹象时进行局部处理。

Ⅳ 为什么耳后长小疙瘩,还特别痒

上火罢了,去社区医院开点药,两个星期就能好

Ⅳ 耳朵后面有好多小疙瘩,特痒, 红 了一片

你好,据你所述的情况,考虑是过敏性皮炎等疾病所致的,应详细检查专明确后,积极治疗,
意见建议属请针对提问者想得到的帮助,提供合理化指导意见,答非所问、敷衍式的回复,不计入奖励统计!日常应合理饮食,多饮水,忌食辛辣肥腻,保持皮肤清洁,避免不良刺激,补充维生素C,可应用扑尔敏,钙剂,维生素C,强的松等缓解症状,也可应用中医辨证治疗,局部外涂炉甘石洗剂,多可好转,具体应遵循临床医师的指导

Ⅵ 耳朵后面长了很多小疙瘩 痒痒的

可能是过敏了,起的时候可以吃点扑尔敏,或者擦点抗过敏的消炎膏.

Ⅶ 耳朵后有小疙瘩也有点痒

意见建议:
好 这是属于粉瘤的,也叫做皮脂腺囊肿,是由于皮脂腺分泌的脂类物质排泄不畅引起,一般是属于良性肿瘤,是可以不治疗的

Ⅷ 耳朵后面长了个小疙瘩 有的时候还会痒然后变大 已经有10多年了

你好,根据你说的情况考虑是淋巴结炎,多是由于细菌感染,以及邻近的组织器官感染引起。
意见建议:建议注意局部卫生,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喝水,避免着凉、感冒,祝你健康。

Ⅸ 耳垂后有一个小疙瘩,痒痒的,是怎么回事啊

耳垂后有一个小疙瘩,痒痒的考虑是一个疖子

面部皮肤是人体毛囊及皮脂腺,汗腺最丰专富的属部位之一,又是人体暴露部分,接触外界尘土,污物、细菌机会多,因此而引起的毛囊及其附件的急性化脓性炎症称疖。

对于本病的治疗,主要是:在疖子初起时,要及时热敷,周围皮肤可常用75%酒精消毒,以利于疖子的局限化;当疖子形成时,可用10%鱼石脂软膏或中药芙蓉膏外敷;若疖子成熟,表面柔软,并出现波动感时,可以切开排脓,排脓后,再上复方新霉素软膏至痊愈;但对于外耳道、鼻、上唇部的疖子不可切开,更不要挤压,以防感染扩散蔓延。若发生疖病,疼痛显著,并伴有发热、局部淋巴结肿痛时,应口服或注射抗菌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