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后背起疙瘩
后背起疙瘩,可能是天气太热,火毒引起的。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吃些清炎排毒的中成药。就会好的。
『贰』 求几张背部痤疮图片,我想知道我背后长的疙瘩是不是痤疮~
是皮脂腺分泌旺盛导致的.建议你多喝水,少吃高脂肪性食物,建议你一定要禁烟 ,酒,辛辣食物.少用化妆品.多用热水洗.,以利毛孔畅通.一定注意不要挤压,否则是容易导致感染的可能,甚至发生危险啊.另外口服葡萄糖酸锌,多吃蔬菜.不要吃味精鸡精,因为这回造成锌的排除增加.因为它们有可能导致锌的排除增加.锌的缺乏就会导致这个病回答者:w9793psrg - 发消息 0 |2009-09-16 17:02痘痘大多是由两个原因引起的,一个是因为皮肤属于油性皮肤,皮脂腺过于发达,皮脂分泌过旺.如果毛孔被堵塞或者是因为其它原因导致排油不畅,那么皮脂腺继续分泌,皮脂就在毛孔中累积起来,突起,成为痘痘. ■ 另一个原因是,体内激素分泌失衡,使皮肤长痘.这个原因在青春期的时候比较常见.激素分泌失衡也会间接造成皮脂分泌过于旺盛,从而进一步加剧痘痘的状况. 痤疮是一种毛囊与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俗称“粉刺”,“青春痘”.本病原因复杂,机理尚未明了.一般认为与内分泌,皮脂和微生物有关.痤疮极为常见,多见于青春期,男多于女,经过缓慢,30岁以后可减轻或自愈.中医称之为“肺风粉刺”. 治疗建议 ◆(1)雪梨芹菜汁:芹菜100克,西红柿1个,雪梨150克,柠檬半个.洗净后同放入果汁机中搅汁,饮用,每日1次.功效清热,润肤.适用于痤疮的辅助治疗. ◆(2)红萝卜芹菜汁:红萝卜(中等大小)1个,芹菜150克,洋葱1个,洗净后放入搅汁机中搅汁,饮用,每日1次.清热解毒,祛火.可辅助防治痤疮. ◆(3)枇杷叶膏:将鲜枇杷叶(洗净去毛)1000克,加水8000毫升,煎煮 3小时后过滤去渣,再浓缩成膏,兑入蜂蜜适量混匀,贮存备用.每次吃 10克~15克,每日2次.功效清解肺热,化痰止咳.适用于痤疮,酒糟鼻等.服药期间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及酒类. ◆(4)海藻薏苡仁粥:海藻,昆布,甜杏仁各9克,薏苡仁30克.将海藻,昆布,甜杏仁加水适量煎煮,弃渣取汁液,再与薏苡仁煮粥食用,每日 1次,3周为1个疗程.功效活血化瘀,消炎软坚,适用于痤疮. ◆(5)山楂桃仁粥:山楂,桃仁各9克,荷叶半张,粳米60克.先将前三味煮汤,去渣后入粳米煮成粥.每日1剂,连用30日.适用于痰淤凝结者所致的痤疮. ◆(6)海带绿豆汤:海带,绿豆各15克,甜杏仁9克,玫瑰花6克,红糖适量.将玫瑰花用布包好,与各药同煮后,去玫瑰花,加红糖食用.每日 1剂,连用30日.适用于防治痤疮. ◆(7)醋姜木瓜:陈醋100毫升,木瓜60克,生姜9克.将3味共放入沙锅中煎煮,待醋煮干时,取出木瓜,生姜食之.每日1剂,早晚2次吃完.连用7日.对脾胃痰温所致的痤疮有效. ◆(8)枸杞消炎粥:枸杞子30克,白鸽肉,粳米各100克,细盐,味精,香油各适量.洗净白鸽肉,剁成肉呢.洗净枸杞子和粳米,放入沙锅中,加鸽肉泥及适量水,文火煨粥,粥成时加入细盐,味精,香油,拌匀.每日1剂,分2次食用,5~8剂为1个疗程.具有托毒排邪,养阴润肤,消痈退肿功效.适用于皮肤有感染,脸生粉刺者. ◆(9)薏苡仁海带双仁粥:薏苡仁15克,枸杞,桃仁各15克,海带,甜杏仁各10克,绿豆20克,粳米50克.将桃仁,甜杏仁用纱布包,水煎取汁,加入薏苡仁,海带末,枸杞子,粳米同煮粥吃.每日2次.具有清热解毒,清火消炎,活血化瘀,养阴润肤功效.适用于防治痤疮. ◆(10)果菜绿豆饮:取小白菜,芹菜,苦瓜,柿椒,柠檬,苹果,绿豆各适量.先将绿豆煮30 分钟,滤其汁;将小白菜,芹菜,苦瓜,柿椒,苹果分别洗净切段或块,搅汁,调入绿豆汁,滴入柠檬汁,加蜂蜜调味饮用.每日1~2次.有清热解毒,防治粉刺功效. ◆(11)果菜防痤汁:取苦瓜,黄瓜,芹菜,梨,橙,菠萝各适量.将苦瓜去籽,菠萝去皮,切块;将黄瓜,芹菜,梨,橙及苦瓜,菠萝同搅汁,调入蜂蜜饮服.每日1~2次.具有清热解毒,杀菌功效.适用于防治痤疮. ◆(12)绿豆薏苡仁防痤汤:将绿豆,薏苡仁各25克,山楂10克,洗净,加水500克,泡30分钟后煮开,滚几分钟后即停火,不要揭盖,焖15分钟即可,当茶饮.每日3~5次,适用于油性皮肤,有预防长粉刺和青春疙瘩作用. 注意事项 ◆1. 早睡早起,生活规律,保证充分睡眠.保持患部清洁.不滥用化妆品和药物. ◆2. 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多饮开水. ◆3. 树立信心,不忧伤,不苦恼,心情愉快.
『叁』 背上长痘痘图片
这个东西叫疖是一种化脓性毛囊及毛囊深部周围组织的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是最常见的致病菌。肛门生殖器部位的复发性疖可继发于厌氧菌感染。5%为无菌性,由异物反应所致,如囊肿破裂。青少年易发。易感因素包括长期携带金黄色葡萄球菌、糖尿病、肥胖、不良的卫生习惯以及免疫缺陷状态。
最初,局部出现红、肿、痛的小结节,以后逐渐肿大,呈锥形隆起。数日后,结节中央因组织坏死而变软,出现黄白色小脓栓;红、肿、痛范围扩大。再数日后,脓栓脱落,排出脓液,炎症便逐渐消失而愈。可外敷抗生素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已有脓头时,可在其顶部点涂石炭酸。有波动时,应及早切开引流。对未成熟的疖,不应挤压,以免引起感染扩散。
以下四种情况应系统用抗生素:
1.毛囊炎位于鼻周、鼻腔或外耳道内。
2.大的或复发性疖。
3.皮损周围有蜂窝织炎。
4.皮损局部治疗无反应。
应给予青 霉 素、头 孢 类、大 环 内 酯 类和克 林 霉 素等对致病菌敏感的药物。
『肆』 背上长疙瘩
背部长疙瘩如复果为毛囊性的红制色疙瘩,表面伴有脓头,考虑毛囊炎的可能性大,是由于细菌感染导致,多由背部皮脂分泌旺盛有关,可以给予硫磺香皂每周两次外用,在皮肤上停留五分钟后冲洗干净,局部可以给予夫西地酸乳膏或者百多邦乳膏抗感染治疗,平时注意避免大油饮食。如果是呈珍珠白色光泽的丘疹,中央有脐凹,没有自觉症状,洗澡后皮疹增多,考虑传染性软疣的可能性大。传染性软疣是由于病毒感染导致,多是由于洗澡搓澡或者游泳接触到软疣小体,从而致病,治疗上可以选择刮疣治疗。
『伍』 后背长了个疙瘩,红肿面积越来越大。 图片是现在的照片。
:根据您所说的情况,13岁患者有右侧背部长疙瘩,伴有红肿以及有疮口的现象,使用皮炎平效果不好的话,首先要看是否是由于毛囊炎继发细菌感染或者痈肿引起的。
建议患者及时去医院皮肤科就诊,不要盲目使用皮炎平外用,同时根据皮肤科医生确诊有毛囊炎或者痈肿等急性化脓性感染疾病后,积极使用抗生素口服外用,并及时行清创治疗,生活中注意好暂时清淡进食,避免食用辛辣以及油腻鱼腥食物。
『陆』 我的后背长的都是图片上的那些痘痘,不知道是什么病症
痤疮,火针是用火烧红的针尖刺入穴内,去除痤疮的一种方法。在于借回“火”之力刺激答穴位或局部,具有温经散寒、祛风化湿、活血通络、扶正祛邪以及以热引热、行气散毒的作用。但是一般都不建议用此法,用不好会伤及其它的皮肤的。
痤疮的原因在饮食方面,凡是刺激性大的食物,如酒、辣椒、油炸食品,这些都是痤疮的因素。作息时间没有规律,精神紧张、焦虑的人也容易诱发。
1、青春期皮肤油脂分泌速率强,毛孔容易被阻塞。
2、与遗传有一定的关联。
3、饮食习惯问题,喜食辛辣,油炸,烟酒。
4、工作、学习压力大,经常熬夜,接触油烟的人:学生、司机、厨师、运动员、白领等。
5、女性经期间:雄激素水平相对较高。
6、油性肤质的人:皮脂分泌过多。
7、如果已经有痤疮的话是可以用玫汐颜来改善的,长期坚持月余可治。
『柒』 我后背长了个疙瘩,有图片,求解
病情分析: 你好你的这个疙瘩应该是毛囊炎引起的,因为出现疙瘩时间较短,只有两天,而且直径也较小。
意见建议:不要担心,建议你不要用手去碰触,一般过几天就会好的,也可以吃点阿莫西林胶囊和牛黄消炎片试试。
『捌』 背上起红疙瘩很痒图
问题很模糊,不知道是多大的红疙瘩,如果是密密麻麻的小红点的,可能是过敏或者是痱子;如果是大的疙瘩,可能是有螨虫,建议天气好的时候,晒晒被子。切记洗澡不要用香皂,这样只会让皮肤变得更敏感。
『玖』 后后背起疙瘩怎么回事
国内文献数据统计,约70%的人曾有过患“痘痘”的烦恼,我们常说的“痘痘”,学名叫“痤疮”,多数发生于青春期,也有青春期后才发生或从青春期一直延续存在的,因而,“痘痘”( 痤疮)不仅是青少年最常见的皮肤病,也是这个年龄阶段最影响容颜、自尊、社交等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一类皮肤疾病。
痤疮,是一种累及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病因比较复杂,目前认为主要与雄激素诱导的皮脂分泌增多、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异常、痤疮丙酸杆菌增殖、炎症及免疫反应等相关。
起痘原因1:皮脂分泌,痤疮丙酸杆菌繁殖,毛囊导管角化异常,炎症
随着青春期前肾上腺功能水平上升,雄激素水平上升促使皮脂腺增大,皮脂分泌增多。毛囊导管的角化异常导致毛囊口被皮脂和角蛋白部分堵塞形成微小粉刺,堆积的皮脂为痤疮丙酸杆菌这种厌氧菌提供了缺氧的、富含脂质的环境作为培养基,使得痤疮丙酸杆菌大量生长,并促使炎症介质释放、炎性细胞聚集,最终形成炎性丘疹、脓疱甚至结节、囊肿。
(图示为痤疮病理演变示意图,图片来源于UpToDate)
除上述因素复杂相互的作用,刺激了固有免疫及细胞免疫反应,另外还受遗传影响,以及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受饮食影响。
大多数人只知道面部是青春痘的好发区域,却不知除却面部,同样油脂分泌旺盛的前胸、后背、脖子,往往也是“痘痘”的高发部位。
起痘原因2:糠秕孢子菌性毛囊炎
所有这些部位的“痘痘”除了有上述所提到的痤疮外,还可能发生糠秕孢子菌引起的糠秕孢子菌性毛囊炎,当然还可以有其它微生物导致的毛囊炎。只是因为两者在非专业人士眼中是如此相似,都可以表现为这么一个个红色的轻微隆起的小丘疹,于是便傻傻分不清,统一称作“痘痘”了。
痤疮及糠秕孢子菌性毛囊炎都是毛囊的炎症反应,并且都与油脂分泌密切相关,只是前者主要是痤疮丙酸杆菌这种厌氧菌为主导,皮疹表现多样性,可有粉刺、丘疹、结节、囊肿,而后者是糠秕孢子菌(马拉色菌)主导,糠秕孢子菌是皮肤毛囊里的正常菌群,在一些特殊诱因下会过度增殖从而主要在胸背部发生特征性皮损,这些诱因包括:多汗、皮肤油腻、长期服用皮脂类固醇或广谱抗生素等,皮疹主要表现为圆顶状毛囊性丘疹或脓疱样损害。
(面部以及背部的“痘痘”,图片来源于网络)
面部的“痘痘”以痤疮为最常见,但前胸、背部的除痤疮外,糠秕孢子菌性毛囊炎也同样好发。两者可独立存在,也可合并存在。因而在治疗中,需针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