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羊身上和鼻子上长疙瘩是什么病
是羊痘。复这个病是传染制的。要注射抗病毒的药物。兽药店里就有这种。
要把得羊痘的羊分开,单独圈养。直到治好为止。
整个羊群要进行羊痘疫苗的紧急防疫注射工作。
下面是羊痘防治方面的标准措施 :
1、隔离、消毒 将病羊隔离饲养,并对圈舍、运动场、剖检现场进行彻底清理,粪便堆积发酵。羊舍内外及用具用二氧化氯消毒剂消毒,隔天1次。尸体作深埋处理。
2、紧急免疫接种 对尚未发病的奶山羊,应用山羊痘活疫苗(冻干苗)进行紧急接种;每只羊,皮内注射1.5 ml。
3、病羊的护理及对症治疗
(1)首先应加强护理,注意卫生给予软嫩而容易消化的饲料圈舍要暖和而通风最好在天晴时放牧让病羊能晒晒太阳特别是在发疹期要加强保温铺上垫草供给温水对病情较重的羊,每天投两次米糊、山羊乳等流食。
(2)口腔病灶用稀醋或0.1%高锰酸钾清洗口腔2次/日,涂碘甘油或紫药水;对皮肤病灶(丘疹或痘疹)用0.3%高锰酸钾液冲洗,溃疡处涂5%碘酊油或紫药水。
(3)用病毒唑与多种抗生素(青霉素、链霉素、磺胺类、恩诺沙星等)治疗,防止继发感染。
Ⅱ 羊身上长痘痘
羊痘:
羊痘是一种急性、热性接触传染性病毒病,其特征是在皮肤和黏膜上发生痘疹。绵羊痘病毒只感染绵羊,山羊痘病毒只感染山羊。但山羊痘发病比绵羊痘发病较缓慢。
一、发生原因分析
1、饲养管理不善:患病或病愈的羊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病毒污染周围环境、饲料、饮水等,如果不注意隔离病羊与健羊,在一起放牧,互相接触,共同饮食,呼吸被污染的空气,健羊很易被传染。羊舍狭窄,羊只过多,拥挤,通风不良,不及时清除粪便,一些有害气体就会升高。另外,饲料不足,营养价值不全,以致羊只的机体抵抗力下降,病毒侵袭羊只机体,使其发病。
2、季节因素:我国大多数地区四季分明,不同的季节羊痘病的发病率不同。羊痘病对寒冷和干燥抵抗力很强,因此在寒冷的冬末春初季节多发。而本病毒对热耐受力差,夏季阳光充足,长时间的紫外线照射可杀死病毒,因而少发。
3、病苗因素:生物制品贮存有一定的要求,本疫苗要求0℃以下保存,如果保存温度过高,很易失效,达不到免疫效果。在疫苗运输途中,不采取相应措施,同样降低保护力,使用时不当,也达不到免疫目的。
4、体外寄生虫传播:寄生虫也是本病毒的携带者,如果不及时驱虫和搞好灭虫工作,将使羊只发病。
5、人员素质因素:防疫人员素质较低,不能按照说明书上的方法正确使用疫苗,则降低甚至达不到免疫效果。使用不消毒旧针头注射,亦能传染健羊,提高发病率。饲养员素质较低,不懂管理方法,未能及时消毒病羊舍,饲槽等接触物件,使该病迅速蔓延。
二、流行特点:
在自然情况下,绵羊痘只能使绵羊感染,山羊痘只能使山羊感染,绵羊和山羊不能相互传染。最初是个别羊发病,以后逐渐发展蔓延全群。山羊痘通常侵害个别羊群,病势及损失比绵羊痘轻些。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染。水疱液和痂快易与飞尘或饲料相混而吸入呼吸道。病毒也可通过损伤的皮肤或黏膜侵入肌体。人、饲管用具、毛、皮、饲料、垫草等,都可成为间接传染的媒介。本病主要在冬末春初流行,气候严寒、雨雪、霜冻、枯草季节、饲养管理不良等因素也可促进发病和加重病情。
三、症状:
潜伏期为2-12天,平均6-8天。发痘前,可见病羊体温升高到41-42℃,食欲减少,精神不振,结膜潮红,从鼻孔流出黏性或脓性鼻漏,呼吸和脉搏增快。经1-4天后开始发痘。
发痘时,痘疹大多发生于皮肤无毛或少毛部分,如眼的周围、唇、鼻翼、颊、四肢和尾的内面、阴唇、乳房、阴囊及包皮上。山羊大多发生在乳房皮肤表面,随后丘疹逐渐增大,变成灰白色水疱,内含清亮的浆液。此时病羊体温下降。由于白细胞破裂或内容物干涸,形成棕色痂后痊愈。
在羊痘流行过程中,由于个体的差异,有的病羊呈现非典型病程经过,如在形成丘疹后,不再出现其他各期变化;有的病羊病程经过很严重,痘疹密集,互相融合连成一片,由于化脓菌侵入,皮肤发生坏死,全身病状严重;甚至有的病羊,在痘疹聚集的部位或呼吸道和消化道发生出血。这些重剧病例多死亡。一般典型病程需3-4周,冬季较春季为长。
四、预防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羊舍的清洁卫生,定期严格消毒,尽量减少羊饲养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一旦发病,迅速将病羊隔离。 建筑羊舍应宽敞,创造适宜的生存环境。做好防暑保温工作,增强羊只机体的抵抗力。
2、加强疫苗管理:疫苗保管必须按说明书温度保存,不得随意乱放。运输途中必须防止日光曝晒,采取降温设备。使用时按说明书及瓶签上各项规定使用。
3、定期驱虫:寄生虫传播途径须予以重视,必须搞好体外寄生虫的驱虫工作,切断这一传播途径。
4、应定期开办培训班:为学员切实学到饲养管理和防疫技术,提高人员素质,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5、免疫防治:每年对羊只注射接种一次羊痘疫苗。
6、药物防治:
(1)对患部用0.1%的高锰酸钾清洗,然后涂上碘甘油、紫药水;
(2)为防止继发感染,应用抗生素、磺胺类药物。
Ⅲ 羊身上长包是怎么回事
应该是放线菌感染…可以用青霉素…也可不治疗…不会有危险…应该是身上有外伤感染了
Ⅳ 羊全身长疙瘩怎么办
羊痘的症状:潜伏期5~6天,初起为红色或紫红色的小丘疹、质地坚硬,以后扩大成为顶端扁平的水疱、能发展成出血性大疱或脓疱,中央可有脐凹,大小为3~5cm。在24~48小时内疱破表面覆盖厚的淡褐色焦痂,痂四周有较特殊的灰白色或紫红色晕,其外再绕以红晕,以后变成乳头瘤样结节。最后变平、干燥、结痂而自愈。病程一般为3周,也可长达5~6周,获得永久性免疫。皮疹数目不多,为单个或数个,好发于手指、前臂及面等暴露部位。除了局部有轻微肿痛外,无全身症状或仅有微热,局部淋巴结肿大。有些人在发病后2周,于躯干部出现一过性斑丘疹,亦可在四肢伸侧出现多形红斑样皮疹。
推荐方案:迅速采取隔离措施,做好消毒工作,为所有羊群注射 羊毒抗。发病中的使用 羊毒抗 每套200斤体重配合黄金头孢做紧急治疗,一天一次,连用两到三天。
Ⅳ 羊起疙瘩怎么办
根据你的描述,初步可以判断为羊痘:羊痘有以下症状:
潜伏期专5~6天,初起为红色或紫属红色的小丘疹、质地坚硬,以后扩大成为顶端扁平的水疱、能发展成出血性大疱或脓疱,中央可有脐凹,大小为3~5cm。在24~48小时内疱破表面覆盖厚的淡褐色焦痂,痂四周有较特殊的灰白色或紫红色晕,其外再绕以红晕,以后变成乳头瘤样结节。最后变平、干燥、结痂而自愈。病程一般为3周,也可长达5~6周,获得永久性免疫。皮疹数目不多,为单个或数个,好发于手指、前臂及面等暴露部位。除了局部有轻微肿痛外,无全身症状或仅有微热,局部淋巴结肿大。
香港新亚治疗方案如下:
1.把发病的羊隔离治疗
2.每天给羊圈消毒两次早晚各一次
3.给生病的羊注射羊六联抗(新亚生物)+刀豆素,一天一次,连用两天,效果显著
4.针对继发感染严重的羊,可以适当配合抗生素分点注射。
Ⅵ 羊身上起痘是什么病
羊身上起痘最常见的疾病就是羊痘病,羊痘治疗方法:
(1)当发生羊痘时,立即内将病羊隔离,容羊圈及管理用具等进行消毒。对尚未发病羊群,用羊痘鸡胚化弱毒苗进行紧急注射。
(2)对病羊要加强饲养管理。用香港龙达羊痘特效一针灵配合地米(孕畜除外),另一边分点注射头孢,连用两天;同时用0.1%高锰酸钾液清洗黏膜,治愈率高达98%。
(3)平时做好羊的饲养管理,圈要经常打扫,保持干燥清洁,抓好秋膘。冬春季节要适当补饲做好防寒过冬工作。
Ⅶ 羊的身上长大包咋回事
其实这是一种葡萄球菌病毒,主要是炎症引起,也就是一种火毒。这种东西不致命,重不在治疗,在预防,如果把羊舍搞好,羊睡的好一切都好。网络知道团队4很高兴为你解答!资料来源网络,转载仅供参考,祝你愉快!满意请采纳哦!
Ⅷ 羊身上长疙瘩怎么办
你好!可能是病毒感染或是皮肤病的原因 ,需要到动物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