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生药中"珍珠疙瘩"的名词解释是什么
山参须(须根)疏失,清秀而不散乱,须根上生有多数小疙瘩瘤,习称“珍珠须”、“珍珠点”或“珍珠疙瘩皮条须”。
② 中药(俗名黑嘎达)学名叫什么
一、白桦树上的“黑疙瘩”是白桦茸,抗癌效果十分显著
在东北深山老林里,白桦树上会有一种“黑疙瘩”,这种黑疙瘩叫白桦茸。在16世纪的时候在东欧地区民间就被广泛运用治疗各种病症。后来在俄罗斯和日本的临床实验证明。这种长在白桦树上的白桦茸能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防止胃溃疡患者癌变。
(白桦茸图片)
白桦茸的主要成分是多糖,有良好的抗癌、降血糖作用,不仅能够有效抑制癌细胞扩散、防止癌症复发;还能增强人体免疫力,减轻化疗、放射线疗法与手术的副作用。根据俄罗斯医学家的研究,白桦茸提取物用于晚期癌症患者身上都能缓解疼痛,能够延长他们的生命,抗癌效果十分显著,被称为目前能抑制肿瘤的最佳草药。
二、白桦茸营养丰富、不仅能抑制肿瘤细胞、还能治疗糖尿病
白桦茸的最有效成分在多醣体,其中最主要的有效成分是 β–D-葡聚醣。它拥有极高的 SOD 活性,有助去除诱变癌症成人病的活性氧自由基,预防过氧化。白桦茸中所含的SOD活性成分是灵芝的55倍。
(白桦茸图片)
这种长在深山老林里,早前不为人所重视的黑乎乎的东西,居然没有想到有如此惊人的功效。在以前,不仅是城里人会忽视它,就连许多不懂行情的农村人也觉得这种药材没有任何用途。
但是这种看起来没有用处的草药,却富含20多种氨基酸,24种无机元素,各种维生素,多糖和还原糖。这些成分不仅能抑制肿瘤细胞,还能降血糖,有抗疲劳、抗衰老的保健作用。俄罗斯对白桦茸提取物证实了,对糖尿病的治愈率为93%。现在已经被广泛应用于2型糖尿病的科研和临床。且日本临床研究从白桦茸中提取了相关物质,对糖尿病治愈率达 95% ,十分神奇。
(白桦茸图片)
三、白桦茸的真身
其实白桦茸是一种真菌,由于生长在极端寒冷天气的地带,所以这种真菌十分特殊。在我国东北农村深山密林里也大量存在,只是鲜少人去利用。国外将这种物质进行研究并临床实验的比较多。
白桦茸的SOD活性,也就是消除致癌变因子能力十分强大,是灵芝的55倍。据说用这种草药能够100%预防癌症的发生。据说日本曾对150名患有胃溃疡严重的患者和肝功能损伤严重患者、肝硬化患者(可能发展成为癌症的比率为20%以上),服用白桦茸后,无一例发展成为癌症的。被称为是目前为止能抑制癌症、肿瘤的最佳草药。
(白桦茸图片)
但是白桦茸里面的杂质很多,需要用心去除,所以盲目的采摘白桦茸入药可能效果也会大打折扣,还是需要在医生或者药理学者的建议下进行。
③ 吃了,除湿去寒的中药后为什么会感觉起疙瘩呢,皮肤上面多大一个一个的,而且还会肿是怎样一回事,是过敏
指导意见:
你好,属于过敏,可以口服特非那丁和西替利嗪治疗,严重时可以使用类固醇激素如强的松片和维生素c片治疗,局部瘙痒严重或者皮疹可以使用炉甘石洗剂或皮炎平软膏以及派瑞松乳膏。
④ 这种疙瘩是什么引起的
一般身体疙瘩长不外呼这几种,第一种就是脸上豆这个和青春期的内分泌失调有关系版,这个要你好好平时调理权,多注意休息不要熬,过了青春期就好了。第二种是由螨虫引过来的疙瘩,你可以用一些除螨护肤品,慢慢就会好的。第三是由体内湿气引起身体上,头上,四支等地方起疙瘩,这个只要吃一些去体内的食品,在加上平时去汗蒸房多蒸蒸多出点汗排排体内的毒素,这样很快就会好的。
⑤ 疥疮用中药洗后表出来的疙瘩多怎麽办
你好,疥疮是皮下有疥虫,严格说属于寄生虫性皮肤病,用中药洗是不起作用的,而且每天用热水洗澡,会加速疥虫运动,长出新的皮损,你这个现在有多长时间了,有没有结节呢,要是没有的话可以继续用硫磺膏,连续涂抹一周,主要期间不要洗澡,超过半个月的话建议用疥舒,可以三天洗一次澡,尽量用凉一点的水,另外需要注意被感染衣物的消毒。
⑥ 吃中药肩膀起一堆疙瘩痛痒,怎么回事,身
导致服用中药后手臂起红疙瘩的原因有很多。
第一:服用中药后,“气冲病灶”。这是一回种好的表现,说答明药力已经与病邪作斗争,从而引发了身体局部起痘痘、红疙瘩的怪异情况。
第二:服用中药后,内火旺盛。这是因服用的中药中有着生火邪的药材,所以病人服用后才会引起身体局部长痘痘、红疙瘩,这是内火盛的表现。说明中药不对证,建议立即停药。
第三:有可能是药物过敏导致的不良反应。不过中药过敏这种情况还是不多见的,这种情况的概率不是很大。
不过不论如何还是建议您找到开方者询问一下,若是第一种情况便可继续服药。
以上便是我对您所提出的问题作出的回答,谢谢。
⑦ 有一种草叶子细长根部结好多疙瘩村里人叫香香草它的书名叫什么
是“香附”莎草科,根可入药,多年生草本。有匍匐根状茎细长,部分肥厚成纺锤形有时数个相连。
香附-中药材
茎直立,三棱形。叶丛生于茎基部,叶鞘闭合包于上,叶片窄线形,长20~60cm,宽2~5mm,先端尖,全缘,具平行脉,主脉于背面隆起,质硬;花序复穗状,3~6个在茎顶排成伞状,基部有叶片状的总苞2~4片,与花序几等长或长于花序;小穗宽线形,略扁平,长1~3cm,宽约1.5mm;颖2列,排列紧密,卵形至长圆卵形,长约3mm,膜质,两侧紫红色,有数脉;每颗着生1花,雄蕊3,药线形;柱头3,呈丝状。小坚果长圆倒卵形,三棱状。花期6~8月。果期7~11月。
在农田成为恶性杂草,一般除草剂对其伤害很小,因为根是多年生的,并且草籽也可以发芽生根
⑧ 吃了除湿的中药为什么会起疙瘩呢,全身都起多大一个一个的,而且就像被蚊子咬了似的,但没有被蚊子咬啊
指导意见:
你好,发烧主要是炎症造成的,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的治疗专恢复,平时做好属预防保护,避免病情的反复出现。炎症的出现与机体的抵抗力有 直接的关系,应该养成良好的饮食生活习惯,调整好身体的状态,维持健康。饮食上健康营养,搭配合理,生活中避免烟酒熬夜劳累受凉,规律的生活作息,保持良好的心态,充足的睡眠,从各方面进行调整,减少感染的发生。
⑨ 三七共有几个品种;哪种长疙瘩,
三七是常用中药,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的功效。用于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刺痛,跌扑肿痛等症。《中国药典》2005年版收载的是五加科植物三七的干燥根。秋季前采挖,洗净,分开主根、支根及根茎,干燥。主根为“三七”,支根习称“筋条”,根茎习称“剪口”。
三七别名田七、旱三七、参三七。主产于广西田阳、靖西、白色,云南文山、砚山等地。湖北、江西、四川、贵州等地也有栽培。
三七的性状为主根呈类圆锥形或圆柱形,长1~6cm,直径1~4cm。表面灰黄色或灰褐色,有断续的纵皱纹及支根痕。顶端有茎痕,周围有瘤状突起。体重,质坚实,断面灰绿色、黄绿色或灰白色,木部微呈放射状排列。气微,味苦回甜。临床上多以三七粉药用。三七粉为淡黄色或灰黄色粉末。气微,味苦回甜。
1、莪术的性状为呈卵圆形、长卵形、圆锥形或长纺锤形,顶端多钝尖,基部钝圆,长2~8cm,直径1.5~4cm。表面灰黄色至灰棕色,上部环节凸起,有圆形微凹的须根痕或有残留的须根,有的两侧各有1列下陷的芽痕和类圆形的侧生根茎痕,有的可见刀削痕。体重,质坚实,断面灰褐色至蓝褐色,蜡样,常附有灰棕色粉末,皮层与中柱易分离,内皮层环纹棕褐色。气微香,味微苦而辛。
2、藤三七:为落葵科植物藤三七干燥块茎。经加工略煮后伪充三七。药材块茎呈不规则纺锤形或类圆柱形,有的稍扁,略弯。长3~8cm,直径1~3cm。全体有多数瘤状突起的芽及折断后的圆形疤痕。表面灰褐色,有弯曲的纵皱及少数残留须根。体较重,质硬脆,断面类白色,颗粒状,或呈黄棕色角质状。气微,味微甜,嚼之有粘滑感。
3、菊三七:为菊科植物菊三七根茎。又名土三七、水三七等。药材呈拳形、肥厚的不规则圆块状。表面灰棕色或棕黄色,全体有瘤状突起。质坚实,断面淡黄色,有菊花心。
4、景天三七:为景天科植物景天三七的根茎、根或全草。其全草异名土三七、墙头三七、根异名广三七、生三七。全草茎呈青绿色,易折断,中空。叶皱缩,上下表面均为灰绿色。根呈块状,肉质,支根圆柱形或略带圆锥形,表面暗褐色,不平坦,呈剥裂状,干燥后质疏松。气无,味微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