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吉县有什么小吃
1,吉县小炒
吉县小炒又称为吉州小炒,来自黄河壶口周边家喻户晓的传统名菜,制作材料有里脊肉、小白菜,生粉、鸡蛋、木耳、菠菜,精盐、味精、姜葱、植物油、香油等。
2,中垛臊子面
中垛臊子面是吉县最具代表性的面食。它分荤素两种:加肉的叫肉臊子面,没肉的以红白萝卜为主叫菜臊子面。
和面用温水加盐和少量碱,和好醒两个小时以上抹上油,手工擀面,长刀切面,保证面条长而匀,吃到口里有筋力。菜的主料是米面黄臊子面红白萝卜切成碎丁。夏天可加点青豆角块,黄花菜切断、烧豆腐块、海带小块、葱蒜块等一律见块不见丝。酱油醋少许,花椒适量保证香而不腻,汤要清而不浊。
3,黄米蒸饭
黄米蒸饭是山西临汾传统的特色小吃。制法是将新鲜黄米饭在凉水中浸泡十个小时后,另将红枣、红芸豆放在锅中煮熟备用;然后将黄米捞出,在大铁锅上放上铁鍻。
铺上蒸饭片,一层黄米一层芸豆,一层红枣铺放,大火蒸一个小时就好。最后在磁面盆中挤压成糕状,加上白糖才能食用,口感香软。
4,吉县苹果
吉县苹果,山西省临汾市吉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2010年03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吉县苹果”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5,壶口黄河鲤鱼
壶口黄河鲤鱼是生活在黄河水中的一种天然名贵鱼种,体态丰满,体形纺锤状,扁长而肥,头小尾短,眼似珍珠,背脊高宽,腹部肥大,鳞大鳃鼓,尾、鳍末稍为红色,雅称“红鱼”。
㈡ 吉县的面积有多大
吉县
地理资源: 吉县位于黄河中游东岸,山西省西南部,东西长62公里,南北宽48公里,总面积1777.26平方公里。吉县东接临汾、蒲县,西频黄河与陕西省相望,南与乡宁县相连,北与大宁县毗邻。 吉县三面环山,一面滨水,东高西低,海拔从1820米的高天山至450米的黄河畔,高差大。
吉县属暖温带大陆气候:春季干旱多风,十年九春旱;夏季气温较高,降雨集中,多有伏旱;秋季多连阴雨;冬季寒冷干燥。
人文历史: 吉县在商祖乙时属耿地,西周称翟城,城址在今文城乡一带。春秋时为晋之屈邑,又称北屈,城址 在今县城东北10公里麦城村。战国时属魏之屈邑。秦朝时称为河东郡北屈县。西汉时仍沿用秦时旧 称。王莽始建国元年(9)改北屈称朕北。东汉时复置北屈县,隶河东郡。三国时期属魏,称平阳郡北屈 县。五代十国时为河东道慈州治,辖3县。北宋时,为河东路慈州下团练,辖吉乡、文城、乡宁3县。金 天德三年(1151),废慈州称耿州,置文城郡军。明昌元年(1190)改耿州称吉州,辖吉乡、乡宁2县。元 大德九年(1305)改平阳路为晋宁路,吉州隶之。明朝期间为山西布政司平阳府吉州,辖乡宁1县。清壅 正二年(1724)升直隶州,辖蒲县、乡宁2县。乾隆三十七年(1772)划乡宁县为平阳府,降吉州为散州。 民国元年(1912)废州称吉县。1947年10月吉县解放,隶属晋绥吕梁十专区。1948年12月划归西北区晋 南专区。1949年6月划归晋绥晋南专区。1949年10月,划归山西晋南专区。1958年并入乡宁县,降县城 为镇。1961年7月,复置吉县。1970年划归临汾地区至今。
邮政编码:042200
㈢ 吉县特产有哪些
吉县的最主要的特产是苹果。
吉县苹果:果型端正高桩、果面光洁细腻、着色鲜艳浓红、口感香脆甜爽,品质上乘,屡获大奖,曾获首届中国农博会苹果类唯一金奖,第三届中国农博会名牌产品称号,山西省首届农博会金奖,山西省第一、二、三届名优水果展评会金奖以及绿色食品认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并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全国无公害苹果生产基地县。
黄米蒸饭:是吉县乃至临汾传统的风味食品。制法是将新鲜黄米饭在凉水中浸泡十个小时后,另将红枣、红芸豆放在锅中煮熟备用;然后将黄米捞出,在大铁锅上放上铁鍻;铺上蒸饭片,一层黄米一层芸豆,一层红枣铺放,大火蒸一个小时就好。最后在磁面盆中挤压成糕状,加上 黄米蒸饭白糖才能食用,口感香软。制作蒸饭的流程非常多,将新鲜黄米放在水中浸泡6-7小时,另将红枣、红芸豆也在水中浸泡6-7小时,放在锅中煮熟备用;随后将黄米捞出,在瓦甑中蒸至半熟;下甑后洒入适量清水,再上甑蒸熟。下甑后用特制的蒸饭圪垛(带长柄的木球)在瓷面盆中挤压成糕状,加入煮好的红枣和豆子,用铲子搅拌均匀后,继续用蒸饭疙垛挤压,直到枣、豆、米粘为一体,就可食用了。
再就是明珠乡的木耳和兰家河乡的核桃也是远近闻名的土特产。
㈣ 大宁-吉县区块煤层气勘探开发潜力评价
马财林 陈岩 权海奇
(中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西安 710021)
作者简介:马财林,男,高级工程师,1987年毕业于西安地质学院,现在长庆油田研究院从事地矿综合研究工作。
摘要 本文简要回顾了大宁-吉县区块近10年内的煤层气勘探开发现状,通过煤层气基本地质、成藏和富集因素方面的分析,对该区煤层气勘探潜力进行评价,再从午城井组及部分区探井的试采数据入手,评价区内煤层气开发潜力。分析结果认为,本区煤层气资源利用率较低,成藏类型复杂;储集性能随煤层埋深而变化,提出该区煤层气开发,必须缩小井网井距,坚持长期连续抽排和稳定降压采气的主要认识。
关键词 大宁-吉县区块 煤层气 勘探潜力 开发潜力 井网井距 稳定降压
Potential Evaluation on CB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Daning-Jixian Area
Ma Cailin,Chen Yan,Quan Haiqi
(Research Institute of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PCOC,Xi'an 710021)
Abstract:The paper reviewed the current status of CB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recent 10 years in Daning-Jixian area.By research of CBM basic geology,reservoir formation and enrichment and by analysis of the test well date from drainage wells,CB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potential of the area was evaluated.Analysis result showed that the utilization of CBM resources in the area is low,type of reservoir formation is complex and reservoir performance is changeable with burial depth.It suggested that small well pattern and space,long-term continuous drainage and stable depressurization are necessary for CBM development in the area.
Keywords:Daning-Jixian block;CBM;exploration potential;development potential;well pattern and space
大宁-吉县区块位于鄂尔多斯盆地晋西挠褶带南端,地处山西省大宁县、隰县、蒲县和吉县境内。煤层气资源登记面积6905km2,有利勘探面积约3800km2。该区以煤层厚度大、平面分布稳定、煤岩煤质良好、热演化程度适中,使之成为我国中煤阶煤层气勘探开发试验区之一。
1 煤层气勘探开发现状
截至2006年7月15日,大宁-吉县区块共钻煤层气井34口,其中,预探井17口,评价井12口,水平井1口,外单位钻井4口,完成二维地震勘探228km(图1)。概括起来,区内煤层气勘探大致可划分为地质选区、勘探目标综合评价和勘探开发先导性试验三个阶段。
1.1 煤层气地质选区阶段(1997年3月~1998年12月)
该区煤层气勘探始于 1997年,以7口煤炭钻孔、3口天然气钻井和120km二维地震勘查资料为基础,对本区煤层厚度、埋藏深度、围岩等基本地质条件进行评价,初步筛选煤层气勘探目标,为煤层气井的钻探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
1.2 煤层气勘探目标综合评价阶段(1999年3月~2003年12月)
1999年6月23日,区内第一口煤层气井——A1 井顺利完钻,全井钻遇煤层总厚 16.2m,山西组山2段5#煤厚5m,太2段8#煤厚7.4m,5#煤层孔隙度8%,渗透率1~5mD,压力系数1.12,现场解吸含气量18.4m3/t,试气29d,获得2847m3/d的煤层气稳定产量。煤层段显示出高孔渗、高压力、高含气的“三高”特征。四年间,区内共钻煤层气探井6口,此阶段煤层气地质选区目标评价与钻井勘探同步进行。
1.3 煤层气勘探开发先导性试验阶段(2004年3月~2006年7月15日)
2004年3月,为了查明该区块煤层气资源及分布,配合午城井组钻探,为煤层气规模开发提供地质依据,率先在区内完钻煤层气区探井11口,井组12口,多分支水平井1口。煤层气开发先导性试验项目全面启动,多分支水平井钻探处于尝试之中。
2 煤层气勘探潜力分析
煤层气基本地质条件、成藏因素和富集规律是其勘探潜力分析的主要内容。基本地质条件与煤层厚度、埋藏深度和煤岩煤质特征有关;成藏因素是构造、围岩和水文地质条件的综合反映;富集规律与煤岩储层及含气性等因素相关联。
2.1 煤层气基本地质条件
评判一个区块的煤层气基本地质条件,一般从煤层厚度及埋深、煤岩煤质特征入手。认为煤层厚度大,埋藏深度适中,煤岩镜质组含量高,灰分含量低,该区块煤层气基本地质条件相对有利。根据国内外煤层气地质选区条件,结合鄂尔多斯盆地煤层气勘探实际情况,把煤层总厚度≥10m、单层厚度≥2m,且愈厚愈好,煤层埋藏浅于1000m、煤岩镜质组含量大于70%、灰分含量小于20%作为地质条件评价的基本标准。
表9 午城井组抽水试验参数计算表
3.2.3 排采不连续对井组试采结果影响较大
由于该区块远离油区,生产组织难度大。加之排采经验不足,选用设备不匹配等原因,时而停井,有的井尽管抽排,发电机功率低,动液面始终在400~600m 间不下降,这种状况对煤层气井排采的副作用极大。在停止排采的过程中,大量煤粉在近井筒周围沉淀,堵塞压裂缝和煤岩孔裂隙,从而使前期排采前功尽弃。
4 结论
(1)大宁-吉县区块煤层单层厚度大,平面分布稳定,以深成变质作用形成的中煤阶为主,煤层具低含灰、低含水和高镜质组含量之特征。煤层气基本地质条件有利。资源量大,资源丰度高,但在目前开发条件下,具有商业开发价值的煤层气地质储量(<800m)所占的比例较小。
(2)煤层气成藏条件和富集因素较为复杂,构造控制煤层气藏类型,进而影响煤层气富集。区内“一隆、一坳、两斜坡”的构造特征,使煤层气成藏自西向东由“低角度单斜式、背斜式、向斜式”三种类型过渡。低角度单斜式煤层气成藏条件好,但煤层埋藏深,成藏条件不利;向斜式两侧转折端坡度陡,煤层气藏难以富集;背斜式气藏在背斜构造轴部的东、西两翼地层倾角相对平缓,储层条件有利,煤层含气量较高,有利于煤层气成藏。
(3)午城井组煤层埋深大,地应力高,煤岩储集性能差。区块内煤层埋藏大于800m的地段,原地应力大于20MPa,煤层渗透率低于1mD;煤层埋藏浅于800m的区域,原地应力小于20MPa,煤层渗透率大部分在1mD以上。
(4)午城井组煤层平均渗透系数是确定井网井距的重要依据,煤层平均渗透系数可通过煤层气井试采而获得。据此分析,该区400m×600m的井网井距过大,应采用200m×300m井距为宜。
(5)在煤层气地质条件有利、成藏因素优越、富集因素良好的前提下,煤层气井组开发除采用先进的钻井、完井和压裂技术外,坚持长期连续抽排、稳定降压是避免近井筒周围煤粉沉淀而堵塞煤岩孔隙、裂隙的关键。
㈤ 吉县老大是谁
毛益民
㈥ 山西吉县庙疙瘩怎么走
太原坐动车临汾下,换乘黑面包直达
㈦ 江西吉县多大面积
应该是山西吉县吧。
吉县隶属于山西省临汾市,位于山西西南边隅,地处黄河中游东岸、吕梁山南端。东以石头山、金岗岭、姑射山为界,与蒲县、尧都区、乡宁县接壤;西临黄河,与陕西宜川县相望;南以下张尖为界,与乡宁县昌宁镇相接;北以处壑沟为界,与大宁县相临。素有“秦晋通衡”之称。
吉县下辖3个镇、5个乡,79个行政村,总面积1777.26平方公里。
㈧ 临汾吉县大疙瘩村是哪个镇
吉县文城乡的,一天去文城有两趟班车,去的话也很方便!
㈨ 山西临汾有种叫疙瘩可以抽的东西。那是什么
男生没有主动找女生,那是说明他是真的不想理她了。女生没有主动找男生,是因为在等他找她。
㈩ 吉县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比如吉县锦屏山、人祖山、家川森林公园、孔山寺等等。其中的锦屏山位于吉县城南边约0.5公里处,此山林木丛郁,春夏花开馥香,秋季山果点点,冬日松柏挺拔,宛若锦屏,故名锦屏山。相传唐尉迟敬德曾途经此地挂甲于山,又名挂甲山。其主要景点有三处:一是在挂甲山脚下从北魏太和元年(公元477年)开始至明朝正统九年(公元1444年)九百多年间的历代摩崖石雕,共有五区七组之多。其刻工之精细、造形之优美,使游者赞叹不已,其中有一佛像,右手托腮,左膝微屈,两目微合,神态自若,运用了浮雕与线雕相结合的、富于立体感的手法,实为精品之作。其二是摩崖造像旁的佛阁内端坐的一尊铁佛,高二米五,铸于金代大定十五年(公元1175年)三月。原存放于吉县屯里镇五龙宫村的铁佛寺内,九十年代初被盗,几科被偷运出境,公安人员千辛万苦始予追回。还有人祖山,不仅人工建筑奇特,且有一望无际的天然森林,春回百花盛开,清香扑鼻;夏季林荫蔽日,清凉透心;秋季果实累累,行人碰额;冬日银装素裹,松怕翠绿,产猴头、蘑菇、树花、木耳。山中有金钱豹、野猪、褐马鸡、麝、獐等动物。人祖山,不仅有瑰丽清幽的美景,而且有令人神往的传奇。这吧有穿线架,滚磨沟。相传在上古时,洪水滔天,淹没丘陵高山,只有伏羲兄妹二人登上人祖山避过了洪水,为传宗接代,通过隔沟穿针引线,隔沟滚磨扇,结为伉俪,繁衍了一地人口。后人为怀念他们,于山巅建庙,每届农历七月十八,朝山集会纪念。此外,云丘山、华尧水上乐园、壶口瀑布都很值得游览,希望你们能够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