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皮肤百科 » 脸上皮肤苔藓化
扩展阅读
汗泡湿疹吃什么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湿疹长什么样的 2025-05-16 23:22:04
湿疹婴儿喝什么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脸上皮肤苔藓化

发布时间: 2021-03-08 02:39:36

A. 这是什么皮肤病

神经性皮炎又称慢性单纯性苔藓是以阵发性皮瘙痒和皮肤苔藓化为主症的回慢性皮肤炎症答,发病和神经精神因素及某些外在刺激因素有关。
中医认为:多因情志不遂,郁闷不舒,心火上炎,以致气血运行失调,凝滞于皮肤,且久耗血伤阴,血虚化燥生风,或因脾蕴湿热,复感风邪,蕴阻于肌肤而发病。

神经性皮炎的疗养应注意以下问题.
1、首先要消除精神紧张,调整生活节奏,避免劳累,多参加户外活动,多与人交流思想,心情要舒畅。
2、饮食中多以清淡为主,新鲜的水果、蔬菜为主。

3、油炸等,海鲜类、甜食类、辛辣刺激类禁食用。

4、积极配合大夫,坚持治疗,不能前功尽弃,要有信心,建议应用中药,治疗本病会有显著疗效。

B. 面部神经性皮炎怎么办啊

神经性皮炎又称慢性单纯性苔藓。是以阵发性皮肤瘙痒和皮肤苔藓化为特征的慢性皮肤病,发病原因,精神因素 肠胃功能 内分泌. 不要太担心,外用肤净康 口服B1 谷维素,慢慢就会好了。

C. 孩子脸上长了线状苔藓怎么办啊

现状苔藓为表面的皮肤为线状排列,皮肤呈苔藓化的皮肤表现,要指出的是线状苔藓回的早期也可为答红色或者淡红色的丘疹红斑的表现,可以配合局部的皮肤ct,以及皮肤镜检查帮助诊断早期的线状苔藓。如已经诊断为线状苔藓,使用局部的药膏对本病有一定帮助,常用的是激素类的软膏如卤米松软膏,地奈德软膏,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此外,中药类的软膏如清平软膏,蜈黛软膏,丹皮酚软膏也可以使用。

需要指出的是,线状苔藓,原因不明,可能和局部的刺激,局部的皮肤过敏有密切关系,如患者为易过敏的体质,要注意局部的皮肤保护,注意局部的皮肤宽松,避免刺激可以减少线状苔藓的发生。

D. 我想问皮肤挠了以后就变成这样了,还会黑色素沉着,这个是什么情况,什么病症。

目前看您皮肤原发病为慢性湿疹,通常会有瘙痒,搔抓后皮肤会苔藓化(版变厚变硬),会留下色素沉权着。
色素沉着随时间推移会慢慢变淡直至消失,不会引起其它什么病。
您现在应该积极治疗原发病。如果排除其它系统性疾病如糖尿病或者某些消化道或者消化器官疾病,单纯的湿疹是比较容易控制的,可以考虑口服抗过敏药,短期外用中效激素类药物。

E. 皮肤苔藓化是神经性皮炎吗传染吗

a你好,神经性皮炎不会传染的,中医认为这些皮肤病是属于内病外内显的内科疾病,虽然表现在皮容肤上,其实,病本在身体内部.患者是由于环境,病灶,饮食等诸多因素造成机体免疫力下降,脏腑代谢功能失调,皮肤脉络微循环障碍,使机体应排泄的内毒素积聚于皮肤而发生的.建议你用传统中药麻黄,防风,龙戟草,荆芥,乌梢蛇,全虫,蜈蚣,白芷,薄荷,细辛,蛇床子,高丽参,沉香,金精草.这些传统中药具有清血热,除血燥,攻血毒,补内虚,养胃健脾,疏肝理气的功效,经过多年临床辨证,尤其治疗神经性皮炎疗效独特。这些传统中药配合使用可以促进皮肤细胞代谢,修复受损皮肤细胞,减缓皮肤细胞的衰老,恢复皮肤活力与弹性。

F. 这是什么皮肤病,怎么治

您好复,从描述无法明确诊断,可以制到医院做一个皮肤刮片,这是目前确诊皮肤病最有效的方法,准确率极高。

需要说明的是:目前皮疹的情况和您长期激素药物使用有一定的关系。
皮炎平,派瑞松,地塞米松等都是激素类药物,短期效果很好,长期使用,容易复发,加重病情,甚至产生药物依赖。对皮肤的损害尤为重要。切忌不可在使用。

建议:及时到医院确诊,在对症治疗,盲目的用药对病情没有任何帮助。方便可以选择中药,全面调节一下体质,愈后相对要好很多、

祝孩子早日康复

G. 经常化妆脸部皮肤觉得瘙痒是什么怎么回事

皮肤瘙痒是指自觉皮肤瘙痒的症状。多因风邪外袭,或因血热内扰,或血虚失养等所致。常见于各种皮肤疾病,以及食物过敏、药物过敏、经前隐疹、妊娠风疹、阴痒等病。
引起皮肤瘙痒的原因
皮肤瘙痒症是一种自觉瘙痒而临床上无原发损害的皮肤病。皮肤瘙痒症的病因尚不明了,多认为与某些疾病有关,如糖尿病、肝病、肾病等;同时还与一些外界因素刺激有、关,如寒冷、温热、化纤织物等。皮肤瘙痒症有泛发性和局限性之分,泛发性皮肤瘙痒症患者最初皮肤瘙痒仅限局限于一处,进而逐渐扩展至身体大部或全身,皮肤瘙痒常为阵发性尤以夜间为重,由于不断搔抓,出现抓痕、血痂、色素沉着及苔藓样变化等继发损害。局限性皮肤痞痒症发生于身体的某一部位,常见的有肛门痞痒症、阴囊瘙痒症、女阴瘙痒症、头部瘙痒症等。皮肤瘙痒症患者忌过多食用辛辣鱼腥酒类等,以免皮肤瘙痒加剧。不断搔抓不仅可使皮肤增厚,而且皮质变厚后反过来又加重了皮肤瘙痒,因此会形成愈抓愈痒、愈痒愈抓的恶性循环。此外,患者不宜烫洗患处,因为烫洗的方法只能起到暂时的作用,不仅没有治疗效果,而且会使病情加重。
以下一些疾病往往也可引起皮肤瘙痒:
胆酸浓度过高 胆酸在血中的浓度增高时,会沉积于皮肤,导致严重的皮肤瘙痒。因此,当皮肤发痒又发黄时,应到医院检查一下肝和胆,看是否患有胆结石。
血中钙、磷过高 血中的钙、磷浓度过高也会出现皮肤发痒。如果此时皮肤较干燥,并同时伴尿频、尿急、腰痛,甚至小便如水样,或尿少等情况,就要想到肾脏病的可能。慢性肾炎患者进入尿毒症期,因血液中尿毒素及蛋白衍生物增高,常引起全身性皮肤瘙痒。
内分泌紊乱 如甲状腺机能亢进的病人,由于皮肤的血液循环加快,皮肤温度增高,导致皮肤发痒,尤以睡觉后瘙痒更剧;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增高,身体防御病菌的能力降低,易受细菌和真菌感染,也会导致皮肤瘙痒。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神经衰弱、大脑动脉硬化的病人,常发生阵发性瘙痒;脑瘤患者当病变浸润到脑室底部时,也常引起剧烈而持久的瘙痒,且这种瘙痒仅限于鼻孔部位。
某些淋巴系统肿瘤 如荤样肉芽肿、何杰金氏病等或骨髓增生疾患者,常伴有全身性瘙痒。
因此,当皮肤瘙痒并伴有其他症状时,决不能等闲视之,不要“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最好到医院查明原因,对症下药。
皮肤瘙痒的治疗
临床对以皮肤瘙痒为主症的病种尚未确定时,可以皮肤瘙痒待查作为初步诊断,并进行辨证论治。
[辨病思路]
1.皮肤瘙痒常为皮肤疾病的主要症状,有时可并有出疹、抓痕、血痂、苔藓样变及色素沉着。
2.根据病史、病情等进行诊断思考,如:
(1)皮肤瘙痒为突出表现,全身可无明显不适者,多为皮肤科疾病。
(2)因食物、药物、虫毒或其他物质过敏、侵袭或中毒所致出疹,如漆疮、药毒、粉花疮、食鱼蟹中毒、野屎风、水毒、沙虱病、恶虫叮咬等,一般可通过病史询问而明确诊断,且多伴有瘙痒、风团、水肿等症。
(3)年老体弱、气血亏虚者,其皮肤瘙痒,多为血虚风燥。
(4)由情绪波动而引发皮肤瘙痒,多为肝郁血虚。
3.皮肤专科检查,免疫生化实验检查,如过敏实验、致敏实验等,可以有助于明确诊断。血常规、尿常规可作必备检查。
[辨证论治]
1.风寒外袭证:瘙痒多发于暴露部位,天气寒冷或气温急骤变化时可诱发或加重,或夜间解衣卧床时亦甚,皮肤干燥,恶寒、微发热,舌质淡白,苔薄白,脉浮紧。疏风散 寒、调和营卫。
2.风热郁滞肌肤证:瘙痒好发于夏秋季节,气温干燥时可诱发或加重,或夜间卧床 时加重,身热,微恶风寒,口渴,出汗,大便干结,小便色黄,舌质红,苔薄黄或干,脉浮数。疏风清热、调和营卫。
3.湿毒蕴结肌肤证:瘙痒好发于肛门周围、阴囊及女阴部位,痒时难以控制,引起过度搔抓,抓后局部可有抓痕、红肿,日久则肥厚、苔藓化,汗出,摩擦及食物刺激等可诱发或加重,妇人可伴有带下腥臭,口苦口臭,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清热除湿止痒。
4.血热风盛证:周身瘙痒剧烈,肌肤灼热,抓破出血,遇热痒剧,得凉则安,身热心烦,口燥咽干,多见于青壮年,春夏好发,舌质红苔黄干,脉数。清热凉血、消风止痒。
5.血虚风燥证:多见于年老羸弱者,皮肤瘙痒,发无定处,夜间尤甚,难以入眠,周身皮肤干燥脱屑,抓痕累累,经久不愈,冬重夏轻,伴倦怠无力,大便艰涩,面色无华,舌质淡,苔薄,脉细无力。养血润燥、祛风止痒。
6.肝郁血虚证:皮肤瘙痒多因情绪激动时产生,精神抑郁,面容憔悴,叹息,心烦,口苦,妇女月经失调或闭经,唇甲色淡,舌质淡或暗,苔薄,脉细涩。疏肝解郁、养血祛风。
可选用的西药
1.局部治疗:以镇静止痒防治皮肤继发改变为原则,可选用1%-2%石炭酸、1%-2%薄荷油、5%-10%苯唑卡因、2%-3%水杨酸、0.025%肤轻松乳剂等。泛发性者用石炭酸和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后应注意其吸收
后的副作用。
2.全身治疗:
(1)氯丙嗪:每晚口服1次50mg,用于瘙痒剧烈者。
(2)苯海拉明:每次25mg,一日口服3次,用于瘙痒剧烈者。
(3)O.05%普鲁卡因:每天1次口服50-100ml,10天为一疗程。
(4)烟酸:每次O.3-0.5g,一日口服3次。
(5)丙酸睾酮:一次肌肉注射50mg,每周2-3次。适用于更年期或老年瘙痒症患者。
二、可选用的中成药
1.湿热型:
(1)龙胆泻肝丸(片):水丸剂成人每次3-6g,一日3次,温开水送服。7岁以上儿童服1/2成人量。片剂每次4-6片,一日3次,温开水送服。
(2)二妙丸:每次口服6-9g,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3)菌陈五苓丸:每次口服6g,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2.血虚型:
(1)四物丸(合剂):小蜜丸每次口服9g,或水丸剂每次7g,均为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合剂每次10-15ml,一日3次,服时摇匀。
(2)归脾丸(片、液):大蜜丸每次1丸,或小蜜丸每次9g,或水蜜丸每次6g,一日3次,用温开水或生姜汤送服。片剂每次6片,一日3次,温开水送服。合剂每次10ml,一日3次,用时摇匀。
3.心火亢壅型:
(1)导赤丸:每次口服1丸,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周岁以内小儿酌减。
(2)天王补心丸:大蜜丸每次1丸,或小蜜丸每次9g,或水蜜丸每次6g,或浓缩丸每次8丸,均为一日2-3次,温开水送服。
4.风重型:
(1)乌蛇止痒丸:每次口服2.5g,一日3次,温开水送服。
(2)防风通圣丸:每次口服6-9g,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H. 皮肤廯是怎么形成的

1病因
本病主要致病菌是皮肤癣菌,主要包括毛癣菌属、小孢子菌属和表皮癣菌属,其共同特点是亲角质蛋白,侵犯人和动物的皮肤、毛发、甲板,引起感染。感染人类的真菌主要来自外界环境,感染途径可为接触、吸入或食入等。

2临床表现
1.头癣
真菌感染头皮毛发所致的疾病。多累及儿童,成人少见。根据治病的不同,大致分为四种,即黄癣、白癣、黑癣及脓癣。
2.体癣
由致病真菌寄生在人体的光滑皮肤上(除手、足、毛发、甲板以及股阴部以外的皮肤)所引起的浅表性皮肤真菌感染。主要见于青壮年及男性,多夏季发病。好发于面部、躯干及四肢近端。引起很轻的炎症反应,发生红斑、丘疹、水疱等损害,继之脱屑。常呈环状,故俗称圆癣或钱癣。
3.手癣
为手掌的皮肤癣菌感染。男女老幼均可染病,以成年人多见。起病于手掌某一部位,缓慢扩大,最终累及大部或全部甚至两侧手掌。损害为红斑、水疱、鳞屑和角化增厚。
4.足癣
为足部的皮肤癣菌感染。多见于成人,儿童少见。发病季节性明显,夏秋病重,冬春病减。足癣以皮下水疱、趾间浸渍糜烂、渗流滋水、角化过度、脱屑等为特征。临床上可分为角化过度型、丘疹鳞屑型、水疱型、趾间糜烂型、体癣型。
5.花斑癣
俗称汗斑。常发于多汗体质的青壮年。好发于颈项、肩胛、胸背,尤其是多汗部位及四肢近心端。皮损为大小不一、境界清楚的圆形或不规则的无炎症性斑块,为淡褐、灰褐至深褐色,或轻度色素减退,可有少量糠秕状细鳞屑,常融合成片状,可有轻度痒感,常夏发冬愈。
6.甲癣
皮癣菌侵犯甲板或甲下所引起的疾病。初起甲床微痒,继之则指(趾)甲变色,甲板高低不平,失去光泽,逐渐增厚,或蛀空而残缺不全或变脆,常与甲床分离。一般无自觉症状,少数有轻度瘙痒。

3检查
真菌镜检和培养。

4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皮损形态及部位,结合实验室检查真菌,即可明确诊断。

5鉴别诊断
1.神经性皮炎
有明显苔藓化,无水疱,霉菌显微镜阴性。
2.湿疹
无堤状隆起的边缘,境界不清楚,霉菌检查阴性。

6治疗
对患者应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作好消毒隔离工作。
1.局部治疗
根据不同临床类型进行选择不同的抗真菌药物如联苯苄唑霜、酮康唑霜、特比奈芬霜等。其他的药物如复方水杨酸酊、复方间苯二酚涂剂等。头癣拔发、甲癣溶甲等。
2.系统治疗
伊曲康唑、特比奈芬等,与外用药物联合可增加疗效。

I. 苔藓化湿疹怎么治疗有效追加100分

我以前有严重湿疹,后来用土豆汁擦好了.

就是把一个土豆先干净了,切个断面,再用小刀刮出汁来,然后拿着土豆往患部涂,涂完后,会有一点痒,忍一会儿,等汁干了就好了,当天就不流液了,三天左右就能好的差不多.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情况,人和人的体质是有差异的.

你这点湿疹,估计一个土豆都用不了,又省钱,又绿色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