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皮肤百科 » 涩疙瘩
扩展阅读
汗泡湿疹吃什么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湿疹长什么样的 2025-05-16 23:22:04
湿疹婴儿喝什么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涩疙瘩

发布时间: 2021-03-06 13:37:59

1. 全参有什么功效

别名: 紫参、牡蒙、众戎、音腹、伏菟、重伤、童肠、马行、刀剪药、刀枪 药、疙瘩专参、破属伤药、铜罗、虾参、山虾、山虾子、地虾、拳头 参、回头参、红苍术、红重楼、红蚤体、活血 莲、红内消、马尾七、土马蜂、涩疙瘩、一口血、鸢头 鸡、地蜂子、红三七、红地榆、地蚕子 性味: 苦;性微寒;小毒 主治: 肺热咳嗽;热病惊痫;赤痢;热泻;吐血;衄血;痔疮出血;痈肿疮毒

2. 这草叫什么是一种草药,我们这叫它蛇疙瘩

这是龙芽草。来蔷薇科龙自芽草属植物。
全草、根及冬芽入药。性味:苦涩、干。入肺、肝、脾经。有收敛止血、消炎、止痢、解毒、杀虫、益气强心的功能。主治吐血、咯血、衄血、尿血、功能性子宫出血、痢疾、胃肠炎、阴道滴虫、劳伤无力、闪挫腰痛,外用治痈疗疗疮。
词条来自网络

3. 拳参对身体有什么功效

中药拳参为蓼科植物拳参的干燥根茎。又名紫参。全国大部地区均有分布,拳参主产于东北、华北、山东、江苏及湖北等地。春季发芽时或秋季茎叶将枯萎时采挖拳参,除去泥沙,晒干,除去须根。切片生用。本文重点介绍拳参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拳参的别名】

紫参、牡蒙、众戎、音腹、伏菟、重伤、童肠、马行、刀剪药、刀枪药、疙瘩参、破伤药、铜罗、虾参、山虾、山虾子、地虾、拳头参、回头参、红苍术、红重楼、红蚤体、活血莲、红内消、马尾七、土马蜂、涩疙瘩、一口血、鸢头鸡、地蜂子、红三七、红地榆、地蚕子

【中药拳参性味与归经】

苦、涩,微寒。归肺、肝、大肠经。

【中药拳参功效】

清热解毒,凉血止血,镇肝息风。

【中药拳参用法用量】

煎服,4.5~9g。外用适量。

【中药拳参用药禁忌】

无实火热毒者不宜使用。阴证疮疡患者忌服。

【中药拳参作用】

1.中药拳参治热泻热痢。拳参既能清热解毒、又能凉血止痢,且兼涩肠止泻之功,可单独制成片剂使用,治疗赤痢脓血,湿热泄泻可配银花炭、白头翁、秦皮及黄连等同用。

2.中药拳参治血热出血。拳参苦而微寒,入肝经血分而能凉血止血,常与贯众、白茅根、大蓟、生地等同用,治疗血热妄行所致的吐血、衄血、崩漏等出血证。

3.中药拳参治痈肿瘰疬,毒蛇咬伤。拳参苦泄寒凉,能清热解毒,凉血消痈,消肿散结,故常用拳参捣烂敷于患处,或煎汤外洗,治疗疮痈肿痛、瘰疬、痔疮、水火烫伤、毒蛇咬伤等证,亦可配其他清热解毒药同用。

4.中药拳参治热病神昏,惊痫抽搐。拳参苦寒入肝,镇惊息风,多与钩藤、全蝎、僵蚕、牛黄等配伍,用治热病高热神昏,惊痫抽搐以及破伤风等。

此外,拳参还能利湿,也可用于水肿,小便不利等证。

【中药拳参现代研究】

1.中药拳参药理作用:拳参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枯草杆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脑膜炎双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均有抑制作用。并能抑制动物抑制性肿瘤的生长。外用有一定的止血作用。

2.中药拳参化学成分:拳参根茎含鞣质、淀粉、糖类及果酸、树胶、粘液质、蒽醌衍生物、树脂等。鞣质中有可水解鞣质和缩合鞣质,尚含有没食子酸、鞣花酸。另含β-谷甾醇的异构体和葡萄糖等。

3.中药拳参临床研究:现代临床研究表明拳参可用于治疗多种癌症,如将拳参配伍其他药物水煎服或制成多种制剂,可治疗鼻咽癌、直肠癌、宫颈癌等(抗癌治验本草 1994:515);也可治疗食管癌、胰腺癌、头颈部恶性肿瘤等(抗癌中药 1996:423)。此外据记载拳参尚可治疗肺结核、慢性气管炎、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银屑病、细菌性痢疾等,均有较好的疗效。

【中药拳参临床应用】

1.中药拳参治疗菌痢、肠炎
用拳参制成片剂,每片含药0.3g。每次4片,日服3次。治疗菌痢80例,平均服药6.6天,结果治愈71例,好转5例,无效吐例。有效病例平均 l天退热,其他症状体征的平均消失时间为:腹痛3.8天,里急后重2.7天,脓血便2.9天,便次复常3.3天。也有用拳参1两,水煎服,每天1-2次,治疗菌痢、肠炎共130例,均有一定效果。

2.中药拳参治疗肺结核
取拳参洗净晒干粉碎,加淀粉调匀压成0.3g的片剂。成人每次4-6片,小儿酌减。治疗12例,服药时间最长者半年,最短者40天。结果3例原发综合征均痊愈;9例浸润型肺结核痊愈5例,好转3例,1例无效。

3.中药拳参治疗慢性气管炎
用1:1紫参(石生蓼的根茎)注射液(每ml含紫参黄酮2.2-2.5mg)肌肉注射,每次2ml,每日2次,10天为一疗程。治疗103例,年龄;0-30岁,病程2-45年。除 l例合并严重肺心病无效外,其余102例均有效。病型与疗效无明显关系。三个疗程后症状和体征的消失率分别为:咳嗽72.8%,咳痰79月%,气喘77.1%,干湿性罗音67.2%。咳嗽、咳痰、气喘与罗音的见效时间多数在凄-10天内。但消炎作用较差。

4. 参戎杜仲丸的功效和作用

复参、回头参、红苍术、红重楼制、红蚤体、活血莲、红内消、马尾七、土马蜂、涩疙瘩、一口血、鸢头鸡、地蜂子、红三七、红地榆、地蚕子性味:苦;性微寒;小毒主治:肺热咳嗽;热病惊痫;赤痢;热泻;吐血;衄血;痔疮出血;痈肿疮毒

5. 中药中的大飞杨草和小飞杨草的药性

1.大飞扬草
【性味】苦涩,平。

【功用主治-大飞扬的功效】清热润肺,敛阴安神,除湿,杀虫。

治百日咳,心悸失眠,盗汗遗精,瘰窃,湿疹,疥癣。
【用法与用量】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内服:煎汤,0.6~1两;浸酒或研末
【选方】①治百日咳:夜合叶的叶、百部、猪苦胆(炕干)各等量,研末。

日服三次,每次三分至一钱,空腹时用开水吞服。

②治心悸失眠:夜合叶根、公鸡头、涩疙瘩根各五钱,石菖蒲、辰砂草各三钱。

煨水服。

③治盗汗、遗精、夜尿多:夜合叶根一两,菌子串、仙茅根、金樱子各五钱。

炖肉吃。

④治筋骨疼痛:夜合叶根五钱至一两,泡酒服。

⑤治九子疡:夜合叶根捣缄敷患处。
2.小飞扬草

【性味】微酸、涩,微凉。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收敛止痒。细菌性痢疾,肠炎腹泻,痔疮出血;外用治湿疹,过敏性皮炎,皮肤瘙痒。
【用法用量】 0.5~1两;外用适量,鲜品煎水熏洗患处。
【附方】 1、细菌性痢疾:小飞扬草0.5~1两。水煎,2次分服。

2、小儿腹泻:小飞扬草1斤,番石榴叶、山大颜各半斤,加水3000毫升,煎成2000毫升。每次服20~30毫升,每日3~4次。重度脱水者要适当输液。

6. 番白叶的介绍

番白叶【异名】管仲(《滇南本草》)翻白地榆、槟榔仁(《滇南本草》)整理本),翻背白草、白头翁、涩疙瘩(《贵州民间药物》),地管子(《云南思茅中草药选》),地槟榔、白地榆(《云南中草药选》)。

7. 管仲是治疗什么的

【出处】出自《滇南本草》
【拼音名】Guǎn Zhònɡ
【英文名】Herb of Shiny Cinquefoil
【别名】番白叶、翻白地榆、槟榔仁、翻背白草、白头翁、涩疙瘩、地管子、地槟榔、白地榆、马屎根、翻白叶、红地榆、翻转白、银毛委陵菜、地槟榔、番白草、地榆、赤地榆、精地白、光委陵、翻白菜、爬地茶、马水根、白薄草、紫地榆
【来源】
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西南委陵菜的根或带根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tentilla fulgens Wall.ex Hook.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带根的全草,洗净,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西南委陵菜 多年生草本,高10-60cm。根粗壮,圆柱形。花茎密被开展长柔毛及短柔毛。基生叶为间断羽状复叶,有中叶6-13(-15)对,连叶柄长6-30cm,叶柄密被开展长柔毛及短柔毛;小叶片无柄或顶生小叶片有柄;托叶膜质,褐色,外被长柔毛;小叶片倒卵形或倒卵椭圆形,间有大型显着的附片,小叶片长1-6.5cm,宽0.5-3.5cm,先端圆钝,基部楔形或宽楔形,边缘有多数尖锐锯齿,上面伏生疏柔毛,下面密被白色绢毛及绒毛;茎生叶与基生叶相似,唯向上部小叶片对数逐渐减少,托叶草质,上面密被长柔毛,下面被白色绢毛,边缘有锐锯齿。花两性;伞房状聚伞花序顶生;萼片5,三角卵形,先端急尖,被长柔毛,副萼片5,椭圆形,先端急尖,全缘,稀有齿,外面密生白色绢毛,与萼片近等长;花直径1.2-1.5cm;花瓣5,先端圆钝,比萼片稍长,黄色;花柱近基生,呈梭形。瘦果光滑。花、果期6-10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100-3600m的山坡草地、灌丛、林缘及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湖北、广西等地。
【性状】
性状鉴别 根圆柱形,略扭曲状弯曲,根头部膨大,并密生灰白色茸毛。表面棕褐色,具明显纵皱纹,顶端有时具环纹,并有圆柱状根茎或根茎残基。质坚而稍脆,折断面平整,略粉质,横断面形成层环明显,皮部淡黄色,木部棕黄色或带粉红色,显着放射状排列。气微、味微苦涩。
显微鉴别 根横切面:木栓细胞数列,排列紧密。皮层窄小。韧皮部较窄,韧皮纤维大多单个散在,壁厚,多木化。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占根的大部分。薄壁细胞中充满淀粉,草酸钙簇晶广布于落皮层及薄壁细胞中。
【性味】寒;苦涩
【归经】脾;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涩肠止泻,凉血止血。主赤白下痢;肠炎腹泻;肠风下血;肺痨咯血;吐血;崩漏带下;外伤出血;疔疮;烫烧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研末,1-1.5g;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撒。
【附方】①治痢疾:鲜翻背白草一两。加水煎好。将适量红糖放于锅中,加酒二两,点燃烧过,再兑人已煎好的药水,然后服用。②治疔疮:鲜翻背白草,捣烂敷患处,留头,干则换之。③治风湿痛,翻背白草根三两。泡酒服。(①方以下出《贵州民间药物》)④治外伤出血:翻白叶根,研粉撒。(《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各家论述】
1.《滇南本草》:治血崩,白带,大肠下血,用新瓦焙;治面寒疼,烧酒为引。
2.《贵州民间药物》:治痢疾,疔疮,风湿。

3.《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清热止血,消炎收敛。治痢疾,肠炎,胃痛,咯血,吐血,外伤出血,痛经。
4.《云南中草药选》:凉血止血,收敛止泻。治肺结核咯血,吐血,鼻衄,消化不良,贫血,赤白痢疾。
【摘录】《中华本草》

8. 管仲叶子可以食用马

为蔷薇科植物西南委陵菜的根或带根全草。又叫番白叶、翻白地榆、槟榔仁、翻背白内草、白容头翁、涩疙瘩、地管子、地槟榔、白地榆、马屎根、翻白叶、红地榆、翻转白、银毛委陵菜、地槟榔、番白草、地榆、赤地榆、精地白、光委陵、翻白菜、爬地茶、马水根、白薄草、紫地榆。生于海拔1100-3600m的山坡草地、灌丛、林缘及林中。夏、秋季采挖带根的全草,洗净,晒干或鲜用。

9. 全参有什么功效

别名:紫抄参、牡蒙、众戎、音腹、伏菟、重伤、童肠、马行、刀剪药、刀枪
药、疙瘩参、破伤药、铜罗、虾参、山虾、山虾子、地虾、拳头
参、回头参、红苍术、红重楼、红蚤体、活血
莲、红内消、马尾七、土马蜂、涩疙瘩、一口血、鸢头
鸡、地蜂子、红三七、红地榆、地蚕子性味:苦;性微寒;小毒主治:肺热咳嗽;热病惊痫;赤痢;热泻;吐血;衄血;痔疮出血;痈肿疮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