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胃疼一阵一阵的,身上还起疙瘩痒,是怎么回事啊
你好,这种情况是过敏引起的胃疼,可以服用抗过敏的药物治疗,如可以服用西替利嗪胶囊,甲硝唑片,元胡止疼片等药物治疗。
㈡ 这半年基本每月胃疼一次。疼前几天身上会起小疙瘩,很痒,但一会就下去了一点也看不出来。周期性胃疼之前
指导意见:
您好,胃痛是临床上常见的一个症状,多见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内病,胃神经宫能容症,糜烂性胃炎。 也 见于胃粘膜脱垂、胃下垂、胰腺炎、胆囊炎及胆石症等病。胃痛的病因较多,饮食不适,情志失调,药物所致,脾胃虚弱都可引起。建议您明确病因,针对性治疗。可先做下胃镜。
㈢ 胃部有个硬疙瘩,胃疼就想拉稀
你好,有以上表现,不是胃部有疙瘩,是胃平滑肌功能失调和痉挛的表现,版可以造权成你以上表现,一般不严重,你以上情况需要科学饮食,避免吃生冷不容易消化食物,药物治疗可以暂时口服胃康灵治疗,可以逐步康复,少数持续疼痛的,也需要去医院检查一次,
㈣ 我十年前过敏身上起疙瘩,医生说是荨麻疹,最后吃的雷尼替丁好了,自去年九月份又开始过敏了而且还胃疼...
胃痛和荨麻疹没什么关系,
你可以去消化内科看看,照个胃镜。
荨麻疹这个病比较顽固,而且容易复发,我建议你先把病情稳定,通过药物积极治疗之后,再怀孕要孩子。
雷尼替丁和息思敏行是可以的。
㈤ 我的女儿身上起红斑和疙瘩,还有胃疼怎么办
去医院啊!还能怎么办
㈥ 胃疼吃不下去,胃里有个疙瘩
你好考虑是胃蠕动减慢,消化不良,胃痉挛引起的恶心等,
建议您服用吗丁啉,奥美拉唑治疗试试回,注意饮食避免辛答辣刺激性生冷的食物,必要时到医院做胃镜检查看看以上是对胃疼吃不下去,胃里有个疙瘩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㈦ 胃疼引起身上起疙瘩
胃炎的症状可以很轻也可以很重,最常见的有上腹部不适或疼痛,恶心、呕吐、腹泻、食欲不振。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症状则为上腹部烧灼痛,特别是在两顿饭之间,早餐或在饮用橙汁、咖啡或服用阿司匹林之后发生。严重者可有柏油便、黑便或血便。
胃病饮食:得了胃病饮食上要注意以下11条原则:
1.少吃油炸食物:因为这类食物不容易消化,会加重消化道负担,多吃会引起消化不良,还会使血脂增高,对健康不利。
2.少吃腌制食物:这些食物中含有较多的盐分及某些可致癌物,不宜多吃。 3.少吃生冷食物刺激性食物:生冷和刺激性强的食物对消化道黏膜具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容易引起腹泻或消化道炎症。
4.规律饮食:研究表明,有规律地进餐,定时定量,可形成条件反射,有助于消化腺的分泌,更利于消化。
5.定时定量:要做到每餐食量适度,每日3餐定时,到了规定时间,不管肚子饿不饿,都应主动进食,避免过饥或过饱。
6.温度适宜:饮食的温度应以“不烫不凉”为度。
7.细嚼慢咽:以减轻胃肠负担。对食物充分咀嚼次数愈多,随之分泌的唾液也愈多,对胃黏膜有保护作用。
8.饮水择时:最佳的饮水时间是晨起空腹时及每次进餐前1小时,餐后立即饮水会稀释胃液,用汤泡饭也会影响食物的消化。
9.注意防寒:胃部受凉后会使胃的功能受损,故要注意胃部保暖不要受寒。 10.避免刺激:不吸烟,因为吸烟使胃部血管收缩,影响胃壁细胞的血液供应,使胃黏膜抵抗力降低而诱发胃病。应少饮酒,少吃辣椒、胡椒等辛辣食物。
11.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C对胃有保护作用,胃液中保持正常的维生素C的含量,能有效发挥胃的功能,保护胃部和增强胃的抗病能力。因此,要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
㈧ 身上起红疙瘩伴随胃疼
也有可能胃疼和身上的红疙瘩没关系.
胃疼是指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经常发生疼痛。其发病原因是由于饮食不调,情志刺激,脾阳素虚,感受外寒,胃火和降所致。临床常用有效的偏方、验方主要如下。
[方一]
高良姜30克,粳米50克。先用高良姜加适量的水,在沙罐内煎取药汁;再用药汁和粳米煮粥,空腹食之。1日1次,连服3--7天。
本方适用于胃寒性胃疼。
[方二]
陈皮20克,葱白10茎,香附子15克,生姜6克,鸡肉印克。将鸡肉切成1厘米见方的丁,备用,再将陈皮洗净,香附醋炒,放入砂锅中煎取药汁200毫升,把生姜切成粒,葱切成丝,再把鸡肉,药汁同放入铁锅闷煮。以先武火烧沸,酌加料酒、味精、酱油炒拌即成。吃时,以沸米酒50毫升,边饮酒,边吃鸡了。须开怀食饮。
本方适用于肝气郁滞之胃疼。
[方三]
甘蔗500克,高梁米30克。将甘蔗榨取汁,同高粱米一起煮粥,佐餐用。
本方适用于胃热疼痛。
[方四]
丁香1.5克,肉桂1克,红糖适量。丁香、肉桂用温水浸透,武火煮沸,文火煮20分钟,取汁,调人红糖,每服5—10毫升,日3次。
本方温胃散寒,适用于感寒腹痛。
[方五]
小茴香10克,胡椒12克。两者共为细面,酒糊为丸,每服3--6克,温酒送下。
本方散寒理气止痛,适用于胃寒疼痛。
[方六]
猪肚(狗肚更佳)1具,粳米100--150克,丁香、肉桂、茴香各适量。将前述各味一齐放入锅中,再加入一些调料,如姜、葱、盐、酒、酱,文火炖至极烂,粳米煮粥兑入,空腹服,日3次。
本方健脾温中,适用于胃部疼痛。
[方七]
鲫鱼250克,生姜30克,橘皮加克,胡椒3克。鲫鱼去鳞、鳃、内脏,洗净;生姜洗净,切片,与橘皮、胡椒同包扎在纱布袋中,填人鱼肚,置锅内,加水适量,小火煨熟,加盐少许,空腹饮汤食鱼,日2次。
本方适用于感寒后之胃部疼痛。
[方八]
丹参30克,三七15克,老母鸡1只。将丹参、三七切片,填人宰杀去毛及内脏的鸡腹内,放人砂锅,加适量的水;先用武火煮沸,后用文火煨炖至鸡烂熟,捞去药渣,吃肉喝汤,每次1小碗,1日2次,不可多饮。
本方活血止痛,适用于血瘀胃痛。
[方九]
胡椒15克,肉桂9克,白术、葱头各15克,猪肚1个,食盐适量。将猪肚洗净,再把药料拌适量盐,填人猪胃中,放人砂锅,加适量的水,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炖至猪肚烂熟,空腹吃猪肚,饮汤,每次1小碗,1日2--3次。
本方温中健脾,适用于虚寒所致的胃疼。
[方十]
炒麦芽、炒谷芽、焦山楂各,O克,白糖30克。前三味水煎15分钟取汁,用纱布过滤调入白糖,趁热服, 日2--3次。
本方消食化滞,适用于食积停滞所致腹痛。
[方十一]
槟榔200克,陈皮朋克,丁香、豆蔻、砂仁各10克,盐100克。诸味同置锅内,加水适量,文火煎熬至药液干涸,停火持冷将槟榔用刀剥成黄豆
大小的碎块,饭后口含少许。
本方适用于食积胃疼。
[方十二]
鸡内金,白糖各适量。将鸡内金焙干研末,与白糖调服,日3次,每次1--2克。
本方消食健脾,适用于胃脘部胀满疼痛。
[方十三]
人参、青皮、陈皮、丁香各7克,白术5克,炮附子、苹果仁、炮干姜各4克,姜制厚朴、炙甘草各2克,生姜3片,红枣2枚。水煎服,1日1剂,分2次服。
本方温中祛寒,适用于胃脘胀满疼痛。
[方十四]
代赭石、橘红、白茯苓、炒竹茹、旋夏花、瓜蒌、左金丸、金铃于、法半夏、炒薤白、生姜、金石斛各50克。水煎服,1日1剂,分2次服。
本方为杭州名医王香岩方,适用于胃脘疼痛又呕吐酸水。
[方十五]
百合、丹参各30克,乌药、高良姜、制香附各9克,檀香10克,砂仁3克。水煎服,每日1剂,1日1次。
本方为著名中医焦树德方,功能理气散寒,温中和胃,适用于胃脘痛。
[方十六]
胡椒15克,肉桂9克,白术、葱头各15克,猪肚1个,食盐适量。
将猪肚洗净,再把药料拌适量盐,填人猪胃中,放入砂锅,加适量的水,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至猪肚烂熟,空腹时吃猪肚,饮汤。每次一小碗,1日2--3次。
本方适用于虚寒性胃痛。
[方十八]
鲜豌豆400克,泡青菜150克,猪瘦肉100克,胡椒面1.5克,精盐5克,味精1克,鲜汤1000克。将泡青菜切成细丝,猪瘦肉亦切成丝,再用清水150克浸泡在碗内,鲜嫩豌豆入沸水锅内焊至软熟,再将炒锅置旺火上,放人鲜汤、泡青菜、豌豆、精盐烧沸,捞于汤碗内,最后把肉丝连同清水—起倒人锅内烧沸,摘净浮沫后,加入酱油、胡椒面、味精,倒在碗内即成。每于饭前后饮此汤1小碗。
本方适用于胃阴不足所致的胃脘痛。
[方十九]
草果5个,羊肉1500克,大麦仁500克,食盐适量。将淘净的大麦仁放铝锅内,加水煮粥倒出备用;再把洗净的羊肉、草果放锅内加水煎熬至肉熟;捞出羊肉、草果,倒入麦仁粥,合匀,文火炖熟至沸,加入切成小块的羊肉,调入食盐,温热食。
本方暖胃除胀,适用于脾胃虚寒之胃胀痛症。
[方二十]
白芍12克,桂枝6克,甘草3克,生姜10克,大枣4枚,饴糖30克。前5味水煎取汁,人饴糖,文火溶匀,日2--3次温服。
本方适用于虚寒性腹痛。
[方二十一]
附片30克,羊肉2000克,生姜、葱段各50克,胡椒6克,食盐]o克。将附片装入纱布代,扎口;羊肉洗净,人沸水锅内,加姜、葱各25克,焯至煅红色,捞出,剔去骨,将肉切成2.5厘米见方的块,再放清水中漂去白水,骨头拍破,余姜洗净拍破,葱洗净捆缠成束;另将砂锅注入清水,置于火上,下姜、葱、糊椒、羊肉、羊骨、附片,烧沸30分钟后,文火炖至羊肉熟烂(约2--3小时),取出附片,分盛碗内,再分别盛人羊肉,倾入汤佐餐食。
本方温胃壮阳,适用于脾胃阳虚所致的脘腹冷痛。
[方二十二]
桃仁1枚,生地黄30克,桂心10克,粳米100克,生姜1克。将桃仁去皮尖,桂心研成末,用地黄、桃仁、生姜,以适量的酒绞取汁。先用水煮粳米作粥,沸后下桃仁等汁,继续煮至熟,再调入桂心末,空腹食。
本方活血,行气,对瘀血所致胃痛有效。
[方二十三]
丹参15克,檀香9克,炙甘草3克,蜂蜜30克。将丹参、檀香、炙甘草加水煎煮后,去渣取汁,调人蜂蜜,再煎之沸,顿饮。
本方适用于因气滞血瘀所致胃疼。
[方二十四]
竹柴胡12克,生白芍15克,枳壳、厚朴各12克,炒香附15克,佛手12克,炒建曲15克,甘草4克。上药每剂煎3次,每日上、中、晚分服,日1剂。
本方为重庆著名中医陈枢燮验方,功能疏肝和胃,行滞镇痛,在临床可用来主治:肝胃不和所致胃院疼痛,包括胃炎、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胆囊炎、胃肠功能紊乱所引起的上腹疼痛。
院腹胀满或胀崛气者加广木香10克,青皮、陈皮各12克,加强行气之功;痛如针刺或疼痛较剧者加赤芍、延胡索各12克,用以活血化瘀止痛;疼痛有灼热感或口苦咽干者加炒川楝子、焦栀各12克,用以清泄肝火;口干口苦、苔黄者加黄苓15克,黄连6克,用以清泻郁热;食后痛甚或暧腐者加鸡内金15克,炒二芽各30克,用以增强消食导滞之力;泛酸时加煅瓦楞子30克,海螵蛸15克,用以和胃制酸;腹痛有冷感者加法罗海12克,以温散行滞。
[方二十五]
南、北沙参各30克,白术15克,茯苓30克,陈皮、厚朴各12克,炒香附15克,佛手12克,白芍、炒建曲各15克,甘草4克。日l剂,分2次服。
本方扶土抑木,行滞定痛,适用于脾胃虚损,肝郁气滞所致的胃脘痛。若肝胃不和诸症突出,可用肝胃两和镇痛饮治疗以从其变;标实势衰,即用本方。气虚甚者可加党参、山药各30克,甚则加人参6克,以增强益气之力;若短气、头昏者加黄芪30克,荷叶15克,以益脾升清;失眠多梦者加枣仁、合欢皮各20克,夜交藤30克,以养心安神。
[方二十六]
蒲公英30克,生白芍10克,生甘草6克,红花8克,徐长卿12克,陈皮8克,大贝母12克。日1剂,水煎服,分2次服。
本方为江苏著名中医袁正刚验方。功能安胃,止痛,散结,适用于胃脘痛,滞胀纳呆属气滞络阻者。
[方二十七]
山药、云茯苓、薏米、山植、扁豆、陈皮、神曲、芡实各10克,莲子6克,砂仁5克,黄连2克,麦牙20克,炒米29克。上药共焙干研细末,每餐饭前服1匙(约10克)。
本方为安徽老中医王正雨验方。功能健脾和胃,祛湿止泻,安神定惊,可用来治疗小儿肠炎、疳积、脾胃不和型胃痛。
[方二十八]
鸭子1只(约重1000克),丁香、肉桂、草豆蔻各5克。葱、姜、盐、冰糖、味精、香油、卤汁各适量。将鸭子宰杀后,去毛及内脏,洗净。将丁香、肉桂、草豆寇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熬两次,每次待水沸后再熬20分钟,滗出药汁,两次共约3000克。生姜、葱拍破待用。将药汁放人锅中,加鸭子、姜、葱,用小火煮至六成熟后捞起晾凉待用。将卤汁放人锅中,再放人鸭子,用文火卤熟后捞出,揩净浮沫。将卤汁倒入锅中,取出冰糖、食盐、味精搅匀,再放人鸭子,置文火上,边滚动鸭子边浇卤汁,直至卤汁均匀地沾在鸭子上,色红亮时捞出,再在鸭身上均匀地涂上香油即成。
本方和中暖胃,散寒,止呕,止痛。适用于脾胃虚弱之脘腹冷痛,呕吐,泄泻。
㈨ 昨天晚上睡觉时突然胃疼,然后全身发痒,用手一抓就会出疙瘩,强忍住差不多半个小时后就好了
过敏与个人体质有很大关系,特别是免疫力。经常过敏一般属于免疫力低的人版群。所以你得格外注权意!我以前也经常过敏,“比特力”从不离身,现在身体素质增强了,很久都没复发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应该是过敏了,过敏不一定是食物的原因。
A、吸入式过敏原:如花粉、柳絮、粉尘、螨虫、动物皮屑、油烟、油漆、汽车尾气、煤气、香烟等。
B、食入式过敏原:如牛奶、鸡蛋、鱼虾、牛羊肉、海鲜、动物脂肪 青霉素
、异体蛋白、酒精、毒品、抗菌素、消炎药、香油、香精、葱、姜、大蒜以及一些蔬菜、水果等。
C、接触式过敏原:如冷空气、热空气、紫外线、辐射、化妆品、洗发水、洗洁精、染发剂、肥皂、化纤用品、塑料、金属饰品(手表、项链、戒指、耳环)、细菌、霉菌、病毒、寄生虫等。
D、注射式过敏原:如青霉素、链霉素、异种血清等。
E、自身组织抗原:精神紧张、工作压力、受微生物感染、电离辐射、烧伤等生物、理化因素影响而使结构或组成发生改变的自身组织抗原,以及由于外伤或感染而释放的自身隐蔽抗原,也可成为过敏原。
多注意下就是了,买点过敏药物常备。特别春天要注意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