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皮肤百科 » 身体容易起鸡皮疙瘩
扩展阅读
嘴唇麻痛疱疹 2025-05-16 15:00:47
疱疹一个月了还没好 2025-05-16 15:00:40
耳朵湿疹什么样子 2025-05-16 14:59:11

身体容易起鸡皮疙瘩

发布时间: 2021-02-16 10:37:47

㈠ 为什么人一冷皮肤上就会起鸡皮疙瘩

在寒冷时人体皮肤内的血管收缩,使血流量减小,同时皮肤出现“鸡皮疙瘩”,这是皮肤内部的立毛肌收缩所导致的,皮肤上的汗腺分泌的汗液减少,防止蒸发带走热量,从而散热量减小。

若在寒冷环境下,体内的冷觉感受器感受到外部温度变化后就会变得兴奋,并将这种兴奋通过传入神经传导至下丘脑,下丘脑内部的体温调节中枢也会兴奋起来,将应对寒冷的信息通过传出神经传导出去,到达控制体内产热的相关部位,快速反应起来。

比如“打哆嗦”就是产热的重要结构“骨骼肌”不自主战栗,增加产热。另外,甲状腺和肾上腺也会感受到“命令”,分泌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增多,这两种激素作用于细胞,促进细胞新陈代谢,也使得产热增加。

除此之外,机体还需要减少散热。皮肤是主要的散热器官,而皮肤的散热机制主要是血管运动和汗腺活动。于是,在寒冷时人体皮肤内的血管收缩,使血流量减小。

(1)身体容易起鸡皮疙瘩扩展阅读

有趣的实验

英国科学家曾针对2000名英国成年人进行过一次调查,他们发现,有77%的人曾经起过鸡皮疙瘩,23%的人从未有过这种经历。近日,英美一项联合研究发现,爱起鸡皮疙瘩的人更健康、更友善,也更富有创造力。

英国牛津大学实验心理学副教授鲁宾·默菲和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马休·萨克斯对100名研究对象进行测试。参试者观看一场精彩的45分钟夏季演唱会后,有55%的人表示自己在观看过程中起了鸡皮疙瘩,其余人则没有。此后,研究人员询问他们对生活前景、情感认知、自我身心健康等问题的看法。

研究人员发现,那些起鸡皮疙瘩的人中,有88%认为这场演唱会令自己感到幸福,66%认为自己身心非常健康,80%称自己比较随和且感情丰富,对烘焙、绘画和写作等创意活动充满浓厚的兴趣。而在没有起鸡皮疙瘩的参试者中,这一比例分别仅为80%、46%和63%。

㈡ 身体很容易就起鸡皮疙瘩

这是每个人都有过的经验,当天气寒冷,身上的衣服不够暖和时,不但会感到很冷,全身哆嗦起来。而且皮肤上会起一层鸡皮疙瘩。这是因为人的皮肤除了保护我们内部器官、排泄汗液外,还可以调节和保持体温。当皮肤受到冷刺激时,皮肤下面的感觉细胞会立即通知大脑,使人感觉冷,同时也使汗毛下的竖毛肌收缩,使汗毛竖直起来。这时皮肤表面变得很紧密,形成一层保护墙,阻止体内热量的散失。竖毛肌收缩的时候,会拉动毛根,于是汗毛就直立起来。要把汗毛扳直,就会把皮肤带起一块,于是形成一个个小疙瘩,看上去像去了毛的鸡皮一样,所以起名叫鸡皮疙瘩。起鸡皮疙瘩是皮肤自卫作用的一种表现。它提醒人们“注意保暖,小心受凉”。这时,你就应该马上采取保暖措施,以免引起伤风感冒。

人们不光遇冷会起鸡皮疙瘩,有时听到刺耳的声音,看到恶心怕人的事物,毛发也会竖立起来,身上起一层鸡皮疙瘩。

起鸡疙瘩对满身长毛的动物来说,有明显的自我保护功能。这些动物遇冷软毛竖立起来,使软毛蓬松起来,这样更能保暖防寒。人的祖先古猿也是满身长毛的,人在进化过程中体毛已逐渐退化,但是起鸡皮疙瘩以御寒这一生理功能还是延续保留下来了。
参考资料:http://www.xxepi.com/lszy/ztaids/qwjpx/pf/20.htm

㈢ 经常起鸡皮疙瘩是怎么回事呢

要明白这件事的道理,就要先把皮肤的构造弄清楚。皮肤分为三层,最外面一层叫表皮,表皮的最外面是透明的角质层,这一层质地比较硬,有保护下面各层组织的功用。角质层在身体各个部分的厚薄不一样,凡是经常受到压挤和磨擦的部位,角质层就厚,否则就薄。比如脚底板的角质层就厚达0.5毫米,而臂部的内测,就只有0.02毫米。角质层下面是透明层和颗粒层。颗粒层的细胞很活跃,不断繁殖,繁殖后又逐渐变化成角质层,逐渐上推。人的皮肤受伤后,就靠这些细胞的繁殖,而使伤口愈合。颗粒层的细胞内还含有色素,色素多了,人的皮肤就发黑,少了,皮肤就白些。 表皮下面一层叫真皮。真皮的外形呈波浪起伏状,凸出的部分叫乳头,这里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司管皮肤上的各种感觉。 真皮下面是第三层,叫皮下组织。这里组织较疏松,含有不少脂肪,还有神经、血管等。 在皮肤上还有毛发,毛发有粗的(如头发),有细的。这些毛发末端伸出表皮,露在皮外,有点歪歪斜斜,而不是笔直地插在皮下组织里。除去毛发外,还有汗腺、皮脂腺、立毛肌。汗腺是排泄汗液的,出汗起着调节体温的作用。毛发的根部,连着一条细小的肌肉,叫立毛肌,或竖毛肌。肌肉的另一端连在真皮层。在竖毛肌与毛发所形成的夹角里,正好有皮脂腺,皮脂腺是分泌油质的,头皮里油脂特别厚,就是皮脂腺大量分泌的结果。 身体肌肉分两类,一类是可以随意活动的,比如胳膊、腿脚上的骨骼肌,想动就能动起来。另外一类是不能随意活动的,主要是平滑肌。比如胃、肠、气管、食管……等器官上的肌肉,竖毛肌也是一种平滑肌。平滑肌是由身体的植物神经支配的。其中的交感神经系统,就司管平滑肌竖毛肌的收缩。当人体的皮肤突然受到寒冷刺激时,交感神经就兴奋起来,支配竖毛肌立即收缩。 竖毛肌收缩后,皮肤上就会发生这样的现象:因为毛发被竖毛肌从根部拉紧了,歪斜的毛发这时候竖直起来了,竖直的毛发又把毛孔带起一块小疙瘩,于是就产生了鸡皮疙瘩。人体在发烧初起时,由于皮肤上的血管发生收缩,流到皮肤的血液变少了,所以皮肤的温度降低了,人也会象被风吹着一样感到寒冷,也会起鸡皮疙瘩。 人体的头发很长,一般说,竖毛肌无法把它拉直了。但如果人留的是短发,在愤怒时,由于交感神经受刺激,头发也可能直立起来。古代文人写文章,把这叫“怒发冲冠”,是夸大其词的。 起鸡皮疙瘩后,竖毛肌的收缩还产生另一种现象,就是它把夹在毛根附近的皮脂腺挤压了,把皮脂腺内的油脂顺着毛发压到皮表上,使皮表的油质增多。油质一般不易传热,有助于防止体温进一步散失,同时又可以使毛发光泽,不易干折。

㈣ 经常起鸡皮疙瘩对身体有什么影响

没有啊,起鸡皮疙瘩是因为皮下竖毛肌收缩,连带的把附近皮肤也拉过来了,所以皮肤在÷上就形成一个个的小突起。

㈤ 为什么我身上老是起鸡皮疙瘩

人在感到寒冷或者害怕时,皮肤的毛孔会很快紧缩,形成人们俗称的鸡皮疙瘩。有些动物也是如此,比如公鸡在打斗时会把脖子部位的羽毛竖起,既有示威的意味,也是由于紧张的缘故。
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现象的呢?日本皮肤学专家北岛康雄说,起鸡皮疙瘩是恒温动物为保存一定体温而特有的生理现象。当大脑感知到寒冷、紧张或恐怖时,紧张与兴奋时工作的交感神经产生作用,牵动体毛的立毛筋收缩,从而导致鸡皮疙瘩出现。
立毛筋位于体毛根部附近,它一收缩,平时横着的体毛就竖立起来,毛发根部周边隆起,形成像鸟类皮肤一样疙疙瘩瘩的形状。起鸡皮疙瘩后,除了肌肉收缩产生热量外,关闭毛孔还有御寒的效果。体毛长的动物竖起体毛后,体毛之间产生的空隙有利于保温。
这是每个人都有过的经验,当天气寒冷,身上的衣服不够暖和时,不但会感到很冷,全身哆嗦起来。而且皮肤上会起一层鸡皮疙瘩。这是因为人的皮肤除了保护我们内部器官、排泄汗液外,还可以调节和保持体温。当皮肤受到冷刺激时,皮肤下面的感觉细胞会立即通知大脑,使人感觉冷,同时也使汗毛下的竖毛肌收缩,使汗毛竖直起来。这时皮肤表面变得很紧密,形成一层保护墙,阻止体内热量的散失。竖毛肌收缩的时候,会拉动毛根,于是汗毛就直立起来。要把汗毛扳直,就会把皮肤带起一块,于是形成一个个小疙瘩,看上去像去了毛的鸡皮一样,所以起名叫鸡皮疙瘩。起鸡皮疙瘩是皮肤自卫作用的一种表现。它提醒人们“注意保暖,小心受凉”。这时,你就应该马上采取保暖措施,以免引起伤风感冒。
人们不光遇冷会起鸡皮疙瘩,有时听到刺耳的声音,看到恶心怕人的事物,毛发也会竖立起来,身上起一层鸡皮疙瘩。
起鸡疙瘩对满身长毛的动物来说,有明显的自我保护功能。这些动物遇冷软毛竖立起来,使软毛蓬松起来,这样更能保暖防寒。人的祖先古猿也是满身长毛的,人在进化过程中体毛已逐渐退化,但是起鸡皮疙瘩以御寒这一生理功能还是延续保留下来了。

㈥ 身体忽冷,还起鸡皮疙瘩是怎么回事

亲,您好来!您好,平时注意保暖,天冷源加衣,晚上注意盖被子,春季多捂,避免过早更换凉薄衣物,多喝热水,注意饮食的营养健康,多食用性温的食物,不吃生冷、刺激的食物,不吃性凉的食物。蔬菜避免食用苦瓜等清热食物,食用富含胶原蛋白、含有脂肪的肉类,多吃性温水果如芒果、菠萝、桃等等。起鸡皮疙瘩是人体在受到外界刺激后的一种应激反应,是人体抵御外界刺激的正常的反应,不是什么毛病,也就不会有害,但如果经常这样的话能说明你的身体过于敏感。
立毛肌活动受肾上腺素能交感神经支配,当发生恐惧、害怕等精神情绪变化时,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水平增高,立毛肌收缩,毛发直立,即发生所谓的毛骨耸然、起鸡皮疙瘩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