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皮肤瘙痒症的中药疗法是什么
(1)血虚风燥型
治法:养血润肤,疏风止痒。
方药:用止痒合剂加减。年老体弱者可重用回党参、黄芪答;顽固不愈、瘙痒较重者加全蝎;舌质红,心烦失眠者加莲子心、栀子、连翘。
(2)风湿蕴阻型
治法:祛风利湿,养血润肤。
方药:全虫方、四物汤合方加减。
单方成药:血虚风燥型可内服润肤丸。风湿蕴阻型之病程短、风热盛者可用防风通圣丸,病程长,病情顽固者可用秦艽丸、除湿丸交替服用。
局部治疗:外用止痒药膏、普榆膏或癣证熏药卷等。
2. 神经性皮炎可以选择哪些药方治疗
神经性皮炎又名慢性单纯性苔癣,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皮肤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好发于颈项、上眼睑处,基本皮损为针头至米粒大小的多角形扁平丘疹,淡红、淡褐色或正常肤色,质地较为坚实而有光泽,表面可覆有糠秕状非薄鳞屑,久之皮损渐融合扩大,形成苔癣样变,自觉阵发性瘙痒,常于局部刺激、精神烦躁时加剧。
本病相当于中医学“牛皮癣”、“摄领疮”等范畴。
【方一】
【出处】民间验方
【组成】木鳖子60克,陈醋500克。
【功用】舒肝清热,疏风止痒。
【主治】神经性皮炎。
【方解】方中木鳖子攻毒疗疮,消肿散结;陈醋杀菌。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木鳖子具有抗炎作用;陈醋抑菌。
【用法】土鳖子去壳,烤干后研成细末,放入陈醋内浸泡7天,每日摇动2次。先用绿茶水清洗患处,然后用药液直接涂搽,每日2~3次。
【按语】对皮肤无刺激性,但有一定毒性,防入口。
【方二】
【出处】民间验方
【组成】木槿皮、蛇床子、百部根各30克,五倍子24克,密陀僧18克,轻粉6克。
【功用】舒肝清热,疏风止痒。
【主治】神经性皮炎。
【方解】方中木槿皮、蛇床子、密陀僧、轻粉杀虫止痒,燥湿;百部根据有杀虫灭虱作用。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木槿皮、蛇床子、百部、密陀僧、轻粉对皮肤癣菌有抑制作用;五倍子收敛止血,收湿敛疮。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用时以皂角水洗患处,再以醋调药粉成糊状,敷于患处,每日1次。
【方三】
【出处】民间验方
【组成】首乌12克,牡丹皮4.5克,生地黄12克,熟地黄9克,当归9克,红花、地肤子各4.5克,白蒺藜3克,僵蚕、元参、甘草各3克。
【功用】舒肝清热,疏风止痒。
【主治】神经性皮炎。
【方解】牡丹皮、生地黄、元参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且牡丹皮、当归、红花活血养血祛瘀,何首乌、熟地黄补益精血,地肤子清热利湿止痒、白蒺藜疏肝平肝祛风,僵蚕祛风化痰散瘀,甘草补中益气,清热解毒。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生地黄能抗炎、抗过敏;元参对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牡丹皮能抗炎、抑制血小板凝集,并对多种致病菌及致病性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当归有抗血栓作用,显著促进血红蛋白芨红细胞的生成;红花的醇提物和水提物有抗炎、免疫抑制作用;何首乌、熟地黄能增强机体免疫力;地肤子抑制多种皮肤真菌,抑制迟发型超敏反应;白蒺藜能提高机体免疫力,抗衰老,抗过敏;僵蚕具有抗炎抑菌的作用;甘草能抗溃疡、抗炎、抗过敏、抗菌作用。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四】
【出处】民间验方
【组成】细辛、良姜、官桂各1.5克,95%酒精100克,甘油适量。
【功用】温经散寒,通脉止痒。
【主治】神经性皮炎。
【方解】细辛温经散寒,祛风通窍;良姜温中散寒,官桂补火助阳,温经通脉。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细辛能抗炎、抑菌、扩张血管;良姜具有镇痛、抗炎、抗菌、抗血栓形成的作用,官桂抑制真菌、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
【用法】前3味药研成细末,入酒精中浸泡1周,过滤后加入适量甘油即成。用此药涂患处,1日2次。
【方五】
【出处】民间验方
【组成】生薏苡仁、珍珠母各30克,干地黄、白鲜皮各15克,当归、川芎、赤芍、防风、荆芥、五味子各10克。
【功用】舒肝清热,疏风止痒。
【主治】神经性皮炎。
【方解】方中薏苡仁清热排脓;珍珠母安神;干地黄、赤芍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白鲜皮清热燥湿,祛风解毒;当归、川芎补血调经,活血止痛;防风、荆芥祛风解表;五味子收敛固涩,益气生津。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地黄、赤芍、防风、荆芥具有抗炎抗过敏作用;白鲜皮可抑制多种癣菌;川芎改善微循环,抗组胺作用;五味子提高免疫力。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六】
【出处】民间验方
【组成】山楂适量。
【功用】杀菌、散瘀、止痒。
【主治】神经性皮炎。
【方解】方中山楂行气散瘀。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山楂具有增强免疫、抑菌作用。
【用法】将山楂捣烂取汁,涂搽于患处,每日3次。
【方七】
【出处】民间验方
【组成】山楂50克,野菊花、蒲公英、黄芩、黄连、银花各15克,地丁、大黄各10克。
【功用】清热,解毒,凉血。
【主治】神经性皮炎。
【方解】方中山楂行气散瘀;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清热解毒;黄芩、黄连、金银花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大黄清热泻火,凉血解毒。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山楂具有增强免疫、抑菌作用;野菊花、金银花、黄芩、黄连抗炎抑菌。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八】
【出处】民间验方
【组成】生地黄20克,牡丹皮15克,栀子15克,柴胡15克,当归10克,香附15克,僵蚕10克,蝉蜕20克,刺蒺藜20克,白鲜皮30克,甘草15克。
【功用】清肝泻火,疏肝理气止痒。
【主治】神经性皮炎。
【方解】方中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牡丹皮、栀子清热凉血,活血祛瘀;柴胡、香附、刺蒺藜疏肝解郁;当归活血调经;蝉蜕疏散风热;白鲜皮清热燥湿,祛风解毒;甘草调和诸药。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生地黄、牡丹皮、柴胡、甘草具有抗炎抗过敏作用;香附抑菌;刺蒺藜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九】
【出处】民间验方
【组成】陈茶叶、艾叶各6克,老姜50克,紫皮大蒜2头,食盐少许。
【功用】消炎杀菌。
【主治】神经性皮炎。
【方解】方中艾叶、陈茶叶、老姜、紫皮大蒜有消炎杀菌作用。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老姜具有抑菌抗炎作用;紫皮大蒜抗炎增强免疫作用。
【用法】将前4味煎汤,然后放入食盐。1剂分2日用,外洗患处。
【方十】
【出处】民间验方
【组成】陈醋500克,苦参200克。
【功用】舒肝清热,疏风止痒。
【主治】神经性皮炎。
【方解】方中苦参清热燥湿,杀虫;陈醋杀菌。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苦参抗炎抗过敏;陈醋具有抑菌作用。
【用法】将苦参入醋中浸5天,先将患处用温开水洗净,抓搔,然后搽药。早晚各1次。
【方十一】
【出处】民间验方
【组成】木槿皮、米醋各适量。
【功用】清热利湿,杀虫止痒。
【主治】神经性皮炎。
【方解】方中木槿皮清热利湿,解毒止痒;米醋杀菌。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木槿皮、米醋可杀菌。
【用法】将木槿皮火煅存性,研为细末,加入米醋调匀成糊状,涂敷患处。
【方十二】
【出处】民间验方
【组成】陈醋500克。
【功用】舒肝清热,疏风止痒。
【主治】神经性皮炎。
【方解】方中陈醋收敛、固涩,杀菌之用。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陈醋可抑菌。
【用法】将醋入锅中熬至50克。患处用温开水洗净,搽之。早晚各1次。
3. 治疗神经性皮炎的药方有哪些
1内服抗组胺药(见荨麻疹)和镇静药,如安定5mg或舒乐安定1mg、多虑平25mg,每晚睡前口服。
2.封闭内治疗:泛发性神经性容皮炎可用0.25%盐酸普鲁卡因静脉封闭。局限型可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局部封闭,可选用去炎松或强的松龙,并加入盐酸普鲁卡因,作局部皮下封闭。以强的松龙为例,每次用量不超过25mg,每周1~2次。
3.外用药物:可选用地塞米松煤焦油搽剂、地塞米松丙二醇、肤轻松醑、氢万等;各种皮质激素霜剂等;软膏:5%~10%糠馏油软膏、黑豆馏油软膏等;贴膏:肤疾宁、皮炎灵等。
4.中医验方:
当归、川芎、赤芍、牛膝各10克,生地、丹参、生苡仁各30克,白藓皮15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药浴:可选用楮桃叶、苦参、龙葵各适量,煎汤泡洗。
外擦:可选皮炎宁酊、舒肤特、普癣水、皮癣水、斑蝥醋、羊蹄酒,外擦患处,每日2~3次;或鲜石榴皮,蘸明矾末,外擦患处。
中成药:可选用当归片、清解片、地龙片、乌梢止痒丸等。
【注意事项】
(1)生活起居应有规律,注意劳逸结合。
(2)忌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3)尽量减少搔抓、摩擦、热水洗烫。
(4)勿滥用药,不喝浓茶。
4. 日光性皮炎用什么药
日光性皮炎中药方
药方一:患了日光性皮炎,可取生石膏15克,大黄克,薏苡仁10克,知母6克,太子参10克,甘草3克。水煎3遍,共得煎液600毫升,冷却以后分3次服用,一般连服1~2周可愈。
药方二:取千里光50克,大黄30克,将上药放入70%酒精400毫升中浸泡一周后备用,用时可用棉签蘸药液涂擦患处,每天3~4天。适用于轻度日光性皮炎。
药方三:取苦参、川椒、白矾、地肤子、蛇床子各30克,水煎取汁,先熏后洗患处,每天1剂,熏洗3次,每次约20分钟。适用于轻度日光性皮炎。
药方四:取石膏20克,生地15克,丹皮10克,龙胆草8克,银花15克,连翘15克,大青叶15克,苡仁米30克,车前子(包煎)15克,六一散(包煎)15克,天花粉10克,甘草10克,水煎服,每天1剂,早、晚分服。适用于重症日光性皮炎,孕妇禁用。
要预防紫外线过敏,首先,要经常参加室外活动,使肤色逐渐加深以增强皮肤对日晒的耐受能力,但要避免烈日曝晒。外出时可撑伞、戴宽边帽子、穿长袖衫等,在出门前15分钟外涂防晒用品。
其次,要多补充水分,多吃含维生素A和矿物质的食物和水果,以维持皮肤的正常功能。值得注意的是,对紫外线敏感的人应尽量少吃或不吃“三菜”即菠菜、芹菜、油菜,莴苣、无花果等光敏感性食物。同时,也不要用使用含光感物质较多的化妆品,如香料等。
最后,对于经过曝晒干燥的皮肤,即无皮损的皮肤,可适当使用护肤霜。
日光性皮炎的治疗要重视护理。大家多知道,日光性皮炎的治疗不可忽视护理。很多时候,瘙-痒是日光性皮炎最常见的临床症状,皮肤痒了就会产生搔抓,如果过-度搔抓会加重日光性皮炎。及时的涂抹参肤霜,疏风祛湿、清热解毒,适用于皮炎的调理养护。同时一些人可因食海鲜、狗肉、牛羊肉、鱼、虾、蟹、蚕蛹及各种刺-激性食品,如吃辣椒、花椒、大蒜、肉桂、韭菜等,或使其加重。因此,对过敏体质者来说,,饮食要清淡,可适当吃些水果,补充多种维生素。
5. 皮肤病特效药方
皮肤病 是发生在皮肤和皮肤附属器官 疾病 的总称。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皮肤病的种类不但繁多,多种内脏发生的疾病也可以在皮肤上有表现。引起皮肤病的原因很多,比如感染因素引起的皮肤病,如麻风、 疥疮 、真菌病、皮肤细菌感染等常常有一定的 传染 性,不但影响身体 健康 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皮肤病特效药方,希望能帮到你。
皮肤病特效药方
1、皮肤痒:鲜韭菜、淘米水,按1:10重量配好,先泡二小时再连韭菜一起烧开,去韭菜用水洗痒处或洗澡,一次见效,洗后勿用清水过身,一日一次,连洗三天永不再痒。
2、牛皮癣、顽癣(银屑病):侧柏叶、苏叶*、各200克,蒺藜*40克,共研粗末,装纱布袋内,用水6斤沸煮后小火煮30分钟,涂洗患处,日3次。
3、 神经 性 皮炎 (或过敏、或季节性发生):老豆腐三、四两炒焦,用芝麻油调匀涂患处,一日3次,三、四天有特效。
4、风疹块、痱子:鲜韭菜汁每天涂患处,一次即明显见效,一日三次,2-3天即愈。
5、 白癜风 :乌梅30-50克浸泡在95%酒精100毫升中,2周后过滤再加二甲亚矾(药店有售)5毫升,每日擦患处3次,每次用力擦5分钟。
6、手气、 脚气 :生大蒜头两只,去皮放入半斤醋内泡3天,再用大蒜头擦患处,每日3次。连用7-10日,有消炎和杀死细菌之特效。
7、手汗、脚汗太多:明矾(药店有售)5钱、热水2斤,一起溶化浸手脚、一次10分钟、浸后让其 自然 凉干,一日一次,5天后手脚汗正常。
8、手足开裂、粗糙:生猪油二两,加白糖1钱。捣匀擦手脚,一日2-3次。一般7天克愈,再擦几天以后永不复发。
9、冻疮未破:尖头辣椒5钱,白酒或酒精半斤一起放入瓶内浸3天后,在冻疮初起,皮肤红肿发热时涂患处,一日五次,有特效,连用十天至半月痊愈除根,来年永不再发。
10、 冻疮已破:陈旧棉花(越陈旧越好)烧成灰,用麻油调匀涂患处,一日三次。
11、鹅掌风、 灰指甲 :醋1斤熬至半斤,加入去皮大蒜头一只,二日后醋每天浸手二次,一次10分钟,浸后再用清水洗净,7天即可。
12、疮、疔、疖:用生土豆捣烂,涂患处用布包好,日换一次,一般5天即可。
13、鸡眼、侯子:先将患处外部老皮消去,再涂上清凉油,用香烟火熏烤,至疼时稍坚持后拿掉烟火,一日二次,5天可脱落不发。
14、 烫伤 :可选用蛋清、白糖水、醋、蜂蜜、在烫伤时马上涂伤处,就不会起泡又易好。
15、流火、丹毒(多患于下肢、皮肤红、肿、热痛并伴有寒战、高热、头痛):用鲜丝瓜叶汁拌金黄散成糊状,外涂患处。
16、蚊虫咬伤(红肿、痒):可选用大蒜、生姜擦或用醋、牙膏、盐水、香烟灰加水调匀涂,均可立即见效止痒、 解毒 消肿。
17、 湿疹 (皮肤起红点、水泡、发痒):用绿豆3两炒焦研成粉,用醋调匀涂患处,一日二次,连涂一星期可根治。忌花椒、胡椒。
6. 药方的皮肤科
01、皮肤瘙痒:鲜韭菜与淘米水,按一比10重量配好,先泡两小时再一起烧开,去韭菜用水洗痒处或洗澡,一次见效,洗后勿用清水过身,一日一次,连洗3天可愈。
02、牛皮癣、头癣、顽癣:猪胆一个,刺破,将胆汁放在小碗内,加入明矾(如黄豆大),待溶化后用胆汁搽患处,每日2次,连用7天。此方治疗多年皮癣、顽癣效果神奇。
03、各种皮炎:生鸡蛋一只,将整蛋放陈醋内泡7天。再取出蛋打破用蛋清涂患处,每日2~3次,7天可愈。忌酒、辣物。
04、疥疮、恶疮、无名疮:白鸡毛一把烧成灰,用芝麻油调成糊状,每日涂患外2~3次,连用5~7天,效果极佳。
05、湿疹:樟脑丸一个,放半斤陈醋内浸3天后,用醋搽患处,一日3次,至治愈。特效。
06、蛇胆疮:用旱烟油一小团(或抽过的香烟过滤嘴3个),用适量水调匀,涂患处,每日3次,连用3~5天痊愈。
07、汗斑癣:独头蒜(或小蒜头)捣烂,用纱布包好,蘸陈醋擦患处(擦至局部发热伴轻微刺痛),一日三次,用5~7天。
08、扁平疣:每次用马齿苋*20克(鲜品40克),板蓝根*15克,煎汤一碗内服,并留少量外涂,一日二次,连用10天。可除疣。
09、白癜风:取露水(最好用韭菜叶上露水)一斤,加入蛇壳*5克,装入瓶内,埋地下过半月后取出,用水涂患处,一日三次,连用1~2月。同时可用马齿苋*30~60克,煎汤一碗内服,一日二次。
10、风疹块、痱子:鲜韭菜汁加适量明矾,每天涂患处,并擦至皮肤发红、发热,一日三次,2~3天即愈。
11、脚气、手气:陈醋一斤,加入去皮大蒜头一两,明矾1钱,泡3天后用醋浸手、脚,一次5分钟,浸后可以洗去,一日一次,连用10天,不会再发。
12、手、足多汗:明矾*5钱,热水2斤,一起溶化浸手脚,一次10分钟,浸后站其自然晾干,一日一次,5天后手脚汗正常。
13、手足开裂(皲裂、粗糙):生羊油或猪油一两,加蜂蜜或白糖3钱,捣匀搽手脚,一日2~3次,一般7天可愈。再搽几天以后不复发。
14、冻疮未破:尖头辣椒10个,生姜半两,白酒半斤,一起放入瓶内浸3天后,在冻疮初起,皮肤红肿发痒时搽患处,一日5次,有特效。连用十天至半月痊愈除根,不再复发。
15、冻疮已破:陈旧棉花(越陈旧越好),烧成灰,用麻油调匀搽患处,一日三次,搽好为止,不发。
16、鹅掌风、灰指甲:陈醋1斤,加入去皮大蒜头一两,香烟丝(十支),泡二日后用醋浸手,一次10分钟,一日二次,浸后可用清水洗净,连用10日有特效。(此方最好在大伏天使用)
17、疔、疖、痈(无名肿痛、搭背):生土豆捣烂,涂患处,用布包好,日换一次,一般5天内可愈。
18、鸡眼、瘊子:先用快刀将患处外部老皮削去。再涂上清凉油,用香烟火熏烤,至疼时稍坚持后拿掉烟火,一日二次,连用10天,半月后可脱落不发。
19、烫伤:活蚯蚓适量,加白糖少许化成水,涂伤处,一日三次,连用数日有清凉止痛,生肌功能,并不会留下疤痕,特效。
20、流火、丹毒(多患于下肢、皮肤红、肿、热、痛并伴有寒战、高热、头痛):鲜冬瓜皮一次一两,烧一碗汤内服并外搽,一日两次,连用5天可消肿止痛、清热解毒。
21、蚊虫咬伤(红肿、痒):可选用大蒜头、生姜擦,或用醋、牙膏、盐水、香烟灰加入人的口水调匀涂,均可立即见效止痒,解毒消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