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过敏知识 » 蒙医治疗皮炎
扩展阅读
疱疹吃什么蔬菜好得快 2025-05-11 06:01:48
湿疹反复发作吃什么药 2025-05-11 05:47:22
水痘之后痒 2025-05-11 05:38:50

蒙医治疗皮炎

发布时间: 2024-07-18 13:32:28

1. 大黄有什么用

别名:西大黄、将军、锦军

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 L. 、唐古特大黄Rheum tanguticum Maxim. Ex Balf. 或药用大黄Rheum officinale Baill. 的干燥根及根茎。

原植物形态:
为多年生高大草本。根茎肥厚。茎直立。瘦果3棱形。

性味归经:
味苦,性寒。归胃、脾、大肠、肝、心包经。

功能主治:
具有泻热通便功效,用于胃肠实热积滞、大便秘结、腹部胀满、疼痛拒按,甚至高热不退、神昏谵语,如大承气汤;或脾阳不足之冷积便秘,如温脾汤。
解毒消痈功效,用于热毒疮疡、暴赤眼痛、口舌生疮、齿龈肿痛,如大黄牡丹皮汤。
行瘀通经功效,用于瘀血阻滞之月经闭止、产后瘀阻、症瘕积聚,及跌打损伤、瘀血肿痛。
清热除湿功效,用于湿热壅滞之黄疸、小便不利、大便干结;热淋、石淋如八正散。
亦可凉血止血,用于热伤血络之吐血、衄血、便血、崩漏、赤白带下。
现代临床可用于治疗流行性脑膜炎、大叶性肺炎、急性胆道感染、急性腮腺炎、急性阑尾炎、急性传染性黄疸型肝炎、急性肠炎、细菌性痢疾、消化道出血、咽喉炎、牙龈脓肿、皮炎湿疹、淋病、带状疱疹等。

用法用量:
煎服:3-12克;或入丸散。
外用:研末,水后醋调敷。

大黄生用泻下力猛,蒸熟泻下力缓和,酒制善清上部火热,炒炭可化瘀止血。用于泻下时不宜久煎。

使用注意:
大黄峻烈、攻下破瘀力强,易伤正气,故表证未解、气血虚弱、脾胃虚寒、无实热瘀结者及孕妇胎前、产后均应慎用或忌服。

中成药:
大承气汤、温脾汤、大黄牡丹皮汤、八正散

2. 两岁半的小孩,身上起这种坨,很痒。去医院看了一下,医生说是过敏性

孩子可能是过敏引起的丘疹性荨麻疹,最好是及早去医院确诊。小儿丘疹性荨麻疹往往好发在躯干、四肢伸侧,但头面部较少被波及。皮损表现为风团丘疹或风团水疱。典型损害,其风团状似纺锤形,中央有小丘疹或水疱。还可以在四肢远侧端和掌跖部位出现张力性水疱。皮疹可群集或散在分布,但一般不对称。患儿多有剧痒,以夜间尤甚。常因搔抓而继发脓疱疮等化脓性皮肤病,但通常无全身症状,局部浅淋巴结也不肿大。病程约1~2周,损害消退后,可遗留暂时性色素沉着斑,但易复发。然而,本病可随着年龄增加或复发次数增多而病情逐渐缓解,直至不再发病。
小儿荨麻疹可以补充台敏乐抗过敏益生菌,能够对抗IgE抗体,调整过敏体质,没有副作用非常适合荨麻疹患者服用,还能提高的免疫力,改善胃肠道。同时可以配合一些外用药膏,例如敏芙本草集抑菌膏,纯中药配方,温和无刺激,帮助解决皮肤过敏引起的瘙痒、红肿等问题。

3. 为什么马奶能成为内蒙古,新疆等人的传统饮料

基本资料
别名:又称马乳 马奶
性味归经:其性味甘凉,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磷、钙、钾、钠、维生素A、维生素B1~B2、维生素C、尼克酸、肌醇等多种成分。 功效:具有补虚强身、润燥美肤、清热止渴的作用。马奶成分与牛奶相似,故功效与牛奶相同。 选方:马奶性味甘凉,善清胆、胃之热,能疗咽喉口齿诸疾。
编辑本段基本简介
马奶其性味甘凉,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磷、钙、钾、钠、维生素A、维生素B1~B2、维生素C、尼克酸、肌醇等多种成分。具有补虚强身、润燥美肤、清热止渴的作用。马奶成分与牛奶相似,故功效与牛奶相同。马奶性味甘凉,善清胆、胃之热,能疗咽喉口齿诸疾。 《随息居饮食谱》指出,马奶“功同牛乳而性凉而不腻”。常人多食,能强身健体、延缓衰老。马奶的营养价值在各类乳品中是最高的,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而且,马奶内只含1.5%的脂肪,比牛奶的脂肪含量少了一倍。 这些成份参与人体新陈代谢,具有调节人体生理功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及防治疾病,不饱和脂肪酸和低分子脂肪酸对预防高胆固醇血症、动脉硬化有良好作用。
编辑本段营养价值
营养价值比牛奶高
德国马奶研究中心的营养学家康尼尔博士说,马奶的营养价值在各类乳品中是最高的,它含有丰富的维生 马奶
素和矿物质,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而且,马奶内只含1.5%的脂肪,比牛奶的脂肪含量少了一倍。 马奶分为生熟两种,生马奶即鲜马奶,熟马奶即酸马奶。酸马奶由马奶发酵制成,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微量元素和多种氨基酸,具有强身、治疗各种疾病的功效。实验及临床研究证明,酸马奶对高血压、冠心病、肺结核、慢性胃炎、肠炎、糖尿病等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作用非常明显,尤其对伤后休克、胸闷、心前区疼痛疗效显著。 此外,由马奶发酵酿成的马奶酒,不但清凉可口,富有营养,还能起到滋脾养胃、除湿、利便、消肿等作用,对治疗肺病效果更佳。因此,欧洲把马奶酒饮疗法作为临床疗法之一。 由于马的产奶量远远不如牛大,平均一天只产3升奶,这让很多人对马奶可望而不可及,也是它的价格在欧洲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
最接近母乳的天然饮品
德国小儿科医学专家曼德林博士表示,马奶中有许多抗体可以帮助人体对抗细菌和病毒。而且,在营养结构上,马奶是与人奶最接近的奶。所以,他经常建议让早产儿喝马奶,以增强其免疫力。 同时,马奶含有的营养素能迅速溶解在水中,呈均匀的乳胶状,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这对婴幼儿和患消化道疾病的患者尤为适合。马奶中所含的蛋白质有300多种,其中有一些能预防奶蛋白过敏。近来,欧洲不少企业推出马奶制成的婴幼儿食品,用来改善对牛奶过敏的婴幼儿体质。
天天喝能延年益寿
其实,早在3000多年前的阿拉伯,马奶就被视为“阿拉所赐的神药”,欧洲贵妇人更有用马奶沐浴以保持皮肤光滑、美丽的传统。今天,马奶疗伤养颜的功能再次被人们所利用。人们发现,用马奶洗面不仅能防止皮肤老化,还有消除皱纹的神奇作用。 另外,还有研究证明,马奶的医用价值更大,用马奶洗身体有助于治疗皮炎和湿疹等皮肤病,多饮用马奶则能延年益寿。如今已经年过70的德国老人约翰内斯,身体非常硬朗,看上去要比实际年龄小许多。据他介绍,他的健身秘诀就是每天喝上一大杯马奶。
编辑本段医疗功效
蒙古人的饮食习惯以奶食、肉食为主,在饮食方法上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与羊奶、牛奶相比,马奶性偏凉,羊奶性偏温,牛奶性平。因此,相对而言,马奶偏于清补,羊奶偏于温补,牛奶是平补之物。从营 马奶
养角度而言,马奶中蛋白质和脂肪等营养成分皆不及羊奶和牛奶。 2000多年前匈奴人以经营畜牧业为主,“奶食丰富”,他们将奶酪制成酸奶,制成奶酪。奶酪在《汉书》里称为“湩酪”(火+鼎)螽。 蒙古奶食中酸马奶是最高级的饮料。《汉书》里所说的"湩酪"包括酸马奶。后来的《蒙古秘史》等文献,对挤马奶、搅马奶、"饮额酥克"都有详细记载。宋代著名旅行家徐霆的《黑鞑事略》云:"他们的饮料种类有马奶、牛奶、羊奶……他们军用粮食有羊肉、马奶子"。 随着酿制酸马奶技术的提高,酿酒也在很早就开始了。《礼乐记》云:"大臣用马奶酿酒"。注释里又写道:“做马奶酒,一搅就香,愈搅愈甜,超过一万次搅动,香气四喷,味美无比,这叫陈酿”。蒙古人会酿制酒,对蒙古中华医药的发展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发明了用马奶酿酒这项技术,发展为蒙医药中独具特色的酸马奶疗法。 13世纪前,蒙古人受伤流血,以至于休克时,便饮酸马奶急救。例如有一次混战中,成吉思汗颈部被伤,在受伤失血的紧要关头,者勒蔑不顾生命危险,冲破敌阵找酸马奶,可见当时对失血过多的人采用酸马奶抢救。 蒙古族古代谚语有“病之源食不消,药之源百煎水”。使用百煎水后使消化系统疾病大大地减少了。 不仅如此,还积累了用家畜肉、野兽肉的汤对滋补身体的经验。尤其善用绵羊肉及其肉汤补体疗疾。据《大宇妥传》记载;蒙古医生纳拉山陀时代著了《老年保健滋补之海》。虽然目前还不能完全得到证实,但这一记载可以说明蒙古医生饮食疗法的历史源远流长。 在《四部甘露》、《蒙医药选编》、《观者之喜》等医学专著里都用专题阐述以滋补理论为指导的饮食疗法。尤其酸马奶疗法普及甚广,在锡林郭勒、伊克昭等地区普遍使用,有些地方甚至建立了疗养所,积累了不少经验。如用酸马奶治疗水肿、骨折(用酸马奶卸解错位愈合,重新接骨)、巴水病(坏血病)、肺炎等。《四部甘露》、《蒙医药选编》、《观者之喜》、《治疗水肿金刚杵》等著作,总结整理了这些经验,记载了有关马奶的医疗作用、用马奶和酸马奶做药引子等内容。
编辑本段马奶节
蒙古族的马奶节
蒙古族民间传统节日。流行于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每年农历八月末举行,一天。清晨,牧民们身着盛装,携带马奶酒,骑马或乘车汇集到传统地点,杀羊宰牛。太阳升起时赛马,然后分别饮宴、祝酒。人们在马头琴声中吟诗唱歌,尽情欢乐,直至夜晚。 马奶
蒙古民族牧养五畜和挤取乳汁加工各种奶食品,是他们牧业生产和游牧生活的重要内容。奶食品又是牧民的主要饮食来源,所以每年开始挤新奶时都要进行一定的仪式,并进行聚会庆祝,希望获得更多更好的奶食品,其中马奶节古老而具有典型性。 每年夏季开始挤马奶和中秋停止挤马奶时,牧民们都要举行马奶节。主人首先选定吉祥日子,并提前公布于众,到节日那天附近的牧民都来参加马奶节。马奶节的前两三天主人专请周围的训马能手,把马群集中起来后套抓所有的小马驹并栓在牵绳上,开始挤马奶制作马奶酒。马奶节的那一天,在拴马驹的牵绳右上方铺白毡,上面的方桌上有羊背,奶食等食品,桌前放一个装满马奶的木桶,木桶两耳上各系一个哈达,旁边摆放木勺和套马杆等。马奶节仪式由九位骑白马的骑士和主人共同完成,首先九位骑士从牵绳骑上马来到蒙古包门前,主人用银碗献鲜奶于骑士,骑士品尝鲜奶之后顺时针方向统蒙古包一周再次来到拴马驹牵绳旁,用套马杆抬起装满马奶的木桶,边行边用木勺进行萨察礼(把马奶抛向空中),祭祀天地神灵,主人高声朗诵马奶萨察礼赞词,众人骑马随从绕场三周结束仪式,还要给种公马和头驹系哈达进行选拉礼。然后众人聚会畅饮马奶酒,庆贺马奶节,祝福风调雨顺,水草肥美,五畜兴旺,奶食丰收。 马奶营养最为丰富,马奶制作的齐格(马奶酒)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和对胃肠心肺疾病有一定的疗效,所以蒙古牧民自古非常重视和喜欢饮用马奶。挤马奶又是一件劳动强度大的工作,马群为远食性牲畜,其活动半径为几十里至几百里范围内,挤马奶从早到晚进行三至四次,所以往往需要牧户们相互协作才能完成此项工作。这样马奶节不但隆重而且成为群众性的集会。
柯尔克孜族马奶节
柯尔克孜族大多生活在牧区,从事牧业生产,他们养马、爱马,并喜欢喝马奶,在长期的生活中,形成了 马奶
饮马奶的节日。 柯尔克孜族把马奶节称为“克木孜穆伦多克”。规定在每年入夏双子星在天空第一次出现的第二天,柯尔克孜阳历三月初一,也就是在公历的5月22日这天举行。这时候草原上牧草大面积返青,母马已开始产驹,具备了过马奶节的条件。从这天开始,牧民们便开始挤马奶和食用马奶。 节日这天,草原上非常热闹。清晨,家家户户的男女老少都穿上节日的盛装,兴高采烈地来到拴马的地方举行一种仪式。开始时,由长者抓住马鬃进行祈祷,希望安拉保佑风调雨顺,人丁兴旺,家家都过上丰衣足食的好日子。接着,妇女中的长辈开始挤马奶,并将挤出的第一碗马奶喂给家中最小的孩子,希望孩子茁壮成长,将来得到幸福。这种仪式结束后,人们便开始宰羊煮肉,把发酵好的马奶和各种乳制品及油炸食品摆出来招待客人。午后,草原上的牧民骑上马成群结队相互祝贺,并品尝入夏以来的第一碗马奶。接着,还要吃羊肉和各种食品,这时人们会弹起琴唱起歌,歌唱草原上的新生活,祈祷人畜两旺,企盼又一个丰收的年份。 有的地方还举行赛马和叼羊等娱乐活动。节日一般过三天才结束,使人们有更充沛的精力抓好夏季牧业生产,争取来年获得更大的牧业丰收。

4. 褚月虎是教授么

是。

褚月虎 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感染科,主任医师,全国名老中医,著名中医皮肤科专家。

褚大夫出身中医世家,自幼便诵读经典,熟谙家学,立志悬壶,深得家传精要,至今已从事临床诊疗工作近5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各种皮科疑难杂病均有深入的研究,擅长运用蒙医和中医结合的方法给患者进行诊治。

东直门医院褚月虎看肿瘤吗怎么挂号预约,褚月虎出诊时间

擅长治疗:各种疑难皮科病、久治不愈的口腔疾病、痛经、风湿关节痛等。
1 各种疑难皮科病:如湿疹、银屑病(牛皮癣)、带状疱疹、白癜风、痤疮、玫瑰痤疮、黄褐斑、激素皮炎、红斑狼疮、疔毒恶疮、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深浅静脉炎、酒糟鼻、脓疱疮、化脓菌感染、疤痕、鱼鳞病、腋臭、毛囊炎、斑秃、螨虫性皮炎、灰指甲、硬皮病、皮肤瘙痒,及各种过敏性皮肤疾患等。
2 久治不愈的口腔疾病:口腔溃疡(口疮)、牙痛、牙槽脓肿、剥脱性舌炎、口角炎、口腔扁平苔藓等
3 妇女痛经、盆腔炎腹痛、排卵期腹痛、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等。
4 擅长重用附子治疗各类久治不愈的疑难风湿关节病:如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颈腰椎病等。

5. 中药里的“大黄”是什么

大黄是我国的四大中药之一,据史书记载,早在公元前 270 年我国就开始使用了大黄这种药材,公元前 144 年大黄开始运往国外,近几百年来中国一直是世界上大黄主要出口国。青海出产的大黄又是全国大黄中的优良品种,出产历史悠久,以质量好、产量高和疗效佳驰名中外,最高年出口量达 50 万公斤。历史上西宁长期是青海全省大黄的集散地,故青海大黄又称“西宁大黄”。大黄系蓼科多年生高大草本植物,又名火参、金木、破门、绵纹。藏语叫“君木扎”。青大黄生长于海拔2000-3500 米的高寒地带,在高山灌丛和山坡草地常见,喜凉爽潮湿气候和疏松肥沃土壤。茎直立且中空,茎节膨大,平滑无毛,叶似蓖麻,每年4 月发芽,6 月抽茎,7月开花,9月结籽。青海大黄共有7种,其中最为名贵且产量特高的:一种是掌叶大黄,叶面呈手掌形状,茎高 105-3米,夏季开绿白色小花,排列成圆锥花序;另一种是唐古特大黄,是掌叶大黄的变种,叶片深裂成鸡爪状,也叫鸡爪大黄,花淡黄色。这两种大黄在果洛、玉树、海南、海北、
黄南五州分布较多,五十年代最高年产量达到80万公斤。现在果洛州人工栽培大黄面积已达4 万亩,年产量 50万公斤。其它地方亦栽培很多。
大黄是一味十分重要的中药,同时也是藏医、蒙医常用的良药。大黄以其根茎入药,根茎肥大粗壮,呈萝卜形,表面呈棕褐色,内部为黄色,故名为“大黄”。大黄性味苦寒,药性峻烈,素有“将军”之称。大黄含有两种相反的成分———蒽醌衍生物的甙类和鞣酸及其相关物质。前者能刺激肠蠕动而导致泻下,后者有收敛作用而能止泻。它在生用、大量、短煎的情况下有泻下性能,但在制用、小量、久煎的情况下,泻下性能减弱,同时出现止泻性能。据药理实验,大黄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泻火凉血、利胆退黄、行瘀破积、降压止血之功效。大黄还可以作染料、香料和酿酒工业的配料。人工栽培大黄用工少,投入小,收益大,无需精细管理。林缘山脚、闲置荒地、房前屋后、田边地角都可种植。青海地广人稀,日照强烈,气候特别适宜栽培大黄,潜力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