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面膜有正反面吗(贴面膜要分正反面吗)
文 / 山西省中医院皮肤科 吴明明
编 / 班亚
【搜狐健康】 在知乎、网络知道、悟空问答等网络问答平台上,常见这类提问:“面膜分正反吗?”“将面膜展开后,哪面是正面呢?”“不小心贴反了,会产生副作用吗?”“同一张面膜可以正反用两次吗?”
大多数的回答:有正反之分。
可实际上,被精华液充盈、发挥核心效用的面膜本身并无正反之分。 在这个看脸的年代,水白嫩嫩的脸是每个人的追求,面膜成了大家保护脸部的常备武器。各种面膜产品大行其道、各种说法让消费者莫衷一是,很多人因为不了解面膜的知识,不当、过度使用面膜,并没有达成预期的护肤目的。在“美”面前,人人平等,面膜嘛,我们也能敷!问题是,面膜到底敷多少合适?怎么敷?怎样选择面膜?
根据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曾发布的《面膜类产品选择和使用专家共识》,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贴片面膜的作用
贴片面膜主要作用表现在三方面: 封包促渗、水合、清洁
1.封包促渗:
面贴膜的作用原理与医学上的湿敷封包相似,通过阻隔皮肤与空气的接触,局部形成一个湿度较高的环境,使皮肤的渗透性增强,促进有效成分的吸收。
2.水合作用:
面膜中的水分可以充分滋润皮肤角质层,使角质层含水量增高,透明度提升,外观改善。
3.清洁作用:
面膜具有黏附或吸附作用,当揭去面膜时,皮肤污物(表层角质细胞、残妆、过多皮脂等)随面膜一起粘除,促进皮肤毛囊畅通,皮脂顺利排出。
面膜有这么多好?可以多多益善吗?
想什么呢?这可不是过年抢红包!面膜对皮肤的“改善”仅限于表皮的角质层,水分和成分物质并不能渗透到真皮层。所以,再昂贵的成分,保养的也仅限于我们的角质层,好的皮肤状态还是要靠提升机体真皮层的自我分泌功能。而且面膜敷得太多或敷的时间过长还有可能对皮肤健康造成隐患。
1.皮肤确实是可以吸收面膜中的友好成分的,但同时,对皮肤不友好的成分也会被皮肤吸收,如防腐剂、香精、醇类等对皮肤造成刺激甚至是过敏的成分。如果敷得过多或时间过久,只会给加重皮肤的损伤,造成接 触性皮炎 。
2.使用不规范有可能导致 水合性皮炎 。面贴膜为非/半透气性的,敷贴的频率过高或时间过长均可能引起皮肤角质细胞过度吸收水分,进而由于不断的水合作用增加而发生细胞的溶胀。医学上称之为“水合皮炎”。主要表现为皮肤浸渍发白、起皱等。如果你敷完面膜之后觉得反而皱纹越多了,或者皮肤不平整,不光滑,甚至可以搓泥,那可就要小心了,就像下面这个手指一样。
3.部分产品违规违法添加糖皮质激素,使用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长期使用引起。面部容易发红、灼热、干燥脱屑或伴有瘙痒等症状,感觉皮肤“变薄”,再次使用该产品才会缓解,皮肤有明显依赖性,此时已经形成激素依赖性皮炎,就是人们常说的“激素脸”。
面膜类产品可能引起的皮肤不良反应处理
1.控制面膜使用时长。面贴膜敷贴在面部停留10-30min,揭离后擦除残留的面膜液即可;若肤感较粘,可以用清水冲洗,再进行皮肤护理。面贴膜的使用频率,可根据个人皮肤状态、护肤习惯和环境气候条件等因素而定,避免过度使用。
2.出现疑似“水合皮炎”症状及时停用面膜,受累皮肤可慢慢恢复,不必特殊处理。
3.如果您敷过面膜后有不良的反应,出现明显面膜接触部位的红斑、水疱、丘疹、刺痛、瘙痒等,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清洗干净,及时时到医院皮肤科诊治。
如何正确选择面膜
1.面膜选择的总原则:
1)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合规的产品;
2)根据自己的皮肤类型和皮肤的问题选择合适的产品;
3)选择质量和口碑好的企业或品牌的产品。
朋友圈的产品大家还是忽略吧!
2.面膜使用的总原则:
1) 按照产品说明书的指引来使用产品;
2) 过敏体质,或既往有使用化妆品过敏病史者,使用新的面膜产品前先做局部皮肤试用试验,确定对产品不过敏后方可正常使用;
3) 使用过程中出现皮肤不适时及时使停用产品,必要时找皮肤科医生诊治;
4) 所有面膜均应在清洁皮肤后使用;
5) 使用后视个人皮肤状况,配合使用其他护肤品。
参考资料:
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面膜类产品选择和使用专家共识》
❷ 皮肤过敏时,可以敷补水保湿型的面膜吗
事实上,最好的方法是在洗脸前用湿毛巾和热毛巾在脸上敷一会儿,或者先在脸上喷热水湿润,释放毛孔,提高皮肤温度。不要直接在脸上敷洗涤剂产品,尤其是高碱度肥皂,当你为敏感皮肤购买护肤品时,你必须查看原材料并选择天然原材料。例如,我现在使用的石丹兰,是由新鲜水果和蔬菜、鲜花或草药制成的,不含化学添加剂。至少它是健康的,而且效果非常明显。首先,无论是敏感皮肤还是其他类型的皮肤,都不适合每天使用面膜。
口罩采用医学上的“包治”原则。临床上,为了提高局部药物的愈合效果,包衣药物的受影响表面将被封闭。由于“包装”防止局部汗水和水分蒸发,使局部皮肤保持高温高湿,扩张毛孔,软化角质,加速有效物质的渗透,达到哺乳的目的。使用面膜后,皮肤角质层的含水量可立即增加,皮肤非常湿润(水合原理)。
❸ 一张面膜敷的时间久了有什么影响
使用面膜的时间太长,水分过多与皮肤在封闭条件下接触,可能会产生水合皮炎,也就是由于角质层过度水合,也会减弱皮肤的屏障功能。除了引起水合皮炎外,还可能会增加刺激性和应变性接触性皮炎的发生的可能。尤其一些敏感肌肤,长时间敷面膜,更容易让有些致敏成分趁虚而入。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长时间敷面膜,会导致营养过盛。再好吃的东西也不能吃太多是吧。
一般面膜敷10–15分钟即可,不能超过35分钟。
❹ 贴片式面膜敷多久效果好
面膜要敷多久这时,我觉得最好“遵医嘱”。开玩笑啦~~医生才不告诉你呢。事实上我想说的是,面膜敷多长最好根据产品的说明来决定。一般的面贴膜敷的时长是15-20分钟,如果是水洗膜可以再长一点(除特殊成分外),泥膜最好最好在彻底干掉前洗掉;而号称可以过夜的睡眠面膜——人家那是面霜啦其实,是可以敷得1小时以上的,不过还是建议1小时候洗掉,有些人的皮肤会闷出痘哎。我们读书时候生物课本会告诉你,细胞里的液体会朝液体少的地方流动(大概意思是这样,请考据党补充~~),面膜在脸上紧紧贴着时,其实也跟你的皮肤在进行“交换”,面膜的液体被吸收、蒸发掉以后,你脸上的水分就往面贴膜上跑啦,这就是为什么虽然面膜精华很多,但只能敷15-20分钟的原因了。
如果是泥膜——尤其是清洁面膜,就更要注意随时结束敷面膜过程。泥膜彻底变干后从皮肤撕下来,不但在变干的过程中吸收了皮肤的水分,还因为你的暴力撕扯伤害到皮肤。这个刺激的干泥过程还可能让皮肤过敏的。保湿面膜,假如是强调精华比普通面膜足且成分安全的产品,可以稍微延长一点点时间,大概20-25分钟。如果是自己泡的纸膜,我建议除非你能坚持着不断给自己加水(做成喷雾不断补上),否则敷个10分钟可以停了,很多人都不太会留意到,其实面膜纸已经干。
❺ 逆光疹到底是什么我们有三条分析,请您参考-
逆光疹这一名词近来频繁出现在大众视野,当你的皮肤表面看起来并没有什么炎症,但在侧光或者逆光看皮肤时,会看到细小的疙瘩、疹子,这种情况就被很多人称作是逆光疹;
然而,在皮肤科专业角度,这个名词只是用来形容丘疹的状态,实际上并不存在;
激素依赖性皮炎
顾名思义,是激素造成的皮肤炎症,很多无良商家为了产品快速出效果,往里面添加了激素成分,用着用着就容易得激素性皮炎。所以有些产品你感觉见效很快,效果特别明显,比如宣称七天快速美白、秒祛痘痘等夸张的功效的产品,一定是违规使用大量激素,大家在购买时一定要擦亮眼睛!
水合性皮炎
水合性皮炎通常是过度敷面膜导致的敏感性皮肤 ,长期大量敷面膜,表皮细胞吸水膨胀,毛囊口被膨胀“变胖”的角质层堵塞,皮脂排泄不畅,积聚在毛囊中,导致皮肤出现小疹子。凡事都要有个度,当你沉迷于一天两片面膜带来的角质层过度水合的光泽感时,水合性皮炎可能就悄悄找上你了;
屏障受损
一定不能追求洗脸洗出刷盘子的质感,过度清洁后的皮肤100%屏障受损!除此之外,在没有建立耐受的情况下,给自己的脸下猛药,早C晚A、刷高浓度酸等等,都会破坏我们的肌肤屏障。 健康 的皮肤屏障是可以正常代谢角质蛋白的,而当屏障受损后,代谢异常堆积,就形成了逆光疹;
1.毛周角化
很多人会把逆光疹和毛周角化搞混,因为这两类引发的原因不同,解决方法也不同,如果把逆光疹和毛周角化搞混很容易在解决过程中加重逆光疹的程度。其实毛周角化很好辨别,没有开口是封闭的,挤出来是小颗油脂形成的淡黄色或是白色颗粒,可以直接看出来,不需要逆光才能看到;
2.过敏性皮炎
当接触过敏刺激物之后,面部很快就出现了明显的红色丘疹,皮疹非常明显,伴有瘙痒、干燥感,也是能够直接看出是起了过敏反应;
解决思路:
1.根据前面描述的情况找病因,对症下药;
2.若为激素性皮炎,要停用手头所有的护肤品,情况若无好转立即就医;
若为水合性皮炎,精简护肤,降低敷面膜的频率,做好基础保湿的过程中可以叠加舒缓抗炎的精华;
3.若为肌肤屏障受损,要立刻停用手头高浓度的功效型产品,减少清洁面膜、去角质产品的使用频率,采用密集修护类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