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过敏知识 » 隐翅虫皮炎病例
扩展阅读
汗泡湿疹吃什么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湿疹长什么样的 2025-05-16 23:22:04
湿疹婴儿喝什么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隐翅虫皮炎病例

发布时间: 2024-06-20 01:31:44

『壹』 县高虫到底是什么

新华网河南频道10月5日讯 东方今报报道:“随手打死了几只飞虫,谁知得了皮肤病。”昨天下午,市民苏女士向记者展示了她打死隐形虫的后果。

据苏女士回忆,昨日凌晨睡梦中,感觉脸上有小虫子在爬,迷糊之中她用手朝右脸上挠了一把。早上起床后,感觉面部有灼烧感,便去照镜子,这时才发现自己脸上有道肿痕。记者看到,从苏女士的额头到右脸上有一条明显的红色肿痕,肿痕约两个手指宽,肿痕边缘已有水疱渗出。

平顶山市疾控中心的苏大夫介绍,苏女士患的是隐翅虫皮炎。近一个月来,平顶山市的几所医院都接诊过类似的患者。“隐翅虫黑黄相间,看上去很像蚂蚁,喜欢潮湿。”苏大夫介绍,隐翅虫一般不会主动叮咬人,但在受到拍打时,身体会分泌出强酸性体液,人的皮肤一旦接触,便会出现条状或块状的红斑,并会伴有丘疹、水疱或脓包出现。她建议市民遇到这类虫,尽量不要用手拍打,可选择用嘴吹开。

扬州新闻网讯 国庆期间,张先生总是工作到很晚,前天晚上,他发现办公室里飞进来一种像蚂蚁一样的小虫子,手臂被它们碰到,就会发红,而且感觉又痛又痒。记者发现,由于天气闷热,许多小虫又来添堵。
据了解,这种虫子叫做“隐翅虫”,身长约5毫米,头部呈黑色,胸部有橘黄色。因为翅膀不可见而得名,也叫“影子虫”。据市植保站工作人员介绍,“隐翅虫”通常在夏天活动活跃,最近出现,可能是天气晴热所致。

令人担心的是,“隐翅虫”体内含有毒液。日前,湖北孝感地区就有300多人被其咬伤。昨天,记者走访了市区各大医院,没有发现被隐翅虫或其他飞虫咬伤的病例。 见习记者 王子明

特别提醒

『贰』 被隐吃虫咬了!!

人体皮肤接触少量毒液后(如隐翅虫从皮肤上爬过),皮肤会出现点状、片状或条索状红斑,随后中央呈灰褐色坏死。若受伤面积不大,会有轻微痒痛感;若受伤面积较大(如多处皮肤被隐翅虫爬过),则会有强烈痒、痛感觉,可能伴随淋巴结肿大,发烧等。
若人体皮肤接触大量毒液(如毒液流到皮肤上),则受伤部位会产生水泡,周围皮肤红肿,水泡与红肿间为一原肤色的圈装部分。水泡可以弄破,如用棉签挤破,然后用盐水洗净,但是不久后会重新产生水泡。水泡不久后会自然消失后,患处会隆起,中间原水泡处凹陷,像火山口,但是一般火山口是圆形的,而皮肤上的患处是称线状的。患处隆起部位皮肤组织将全部坏死,形成深咖啡色疤,在疤下长出新皮肤,但是新皮肤颜色很淡,与周围皮肤有一定差异,导致痊愈后,患处像被刀割伤后痊愈的样子。所以,留下的疤痕对皮肤的影响最大。
对于隐翅虫爬过皮肤后是否对皮肤造成伤害,有的认为不会,因为虫没有被打死,毒液没有流出来;有的认为会,因为虫尾部的针状结构会接触皮肤。我个人倾向于“爬过后也会造成伤害”,但是不会太严重,因为有的患者颈部大面积出现轻微症状,不可能是打死了很多爬在鼻子上的隐翅虫,毒液流了一脖子(如果那样,患者就不会不知道为什么颈部出现这样的炎症了)。
③被隐翅虫爬过后,务必保持患处清洁,一般可以自动痊愈。但是,为了加速痊愈、防止皮肤感染,或者减小痒痛感,患者应立即到权威医院的皮肤病科就医,一般医生会开外用药涂抹患处,约两个星期后会好。
④预防隐翅虫,要做要:
1、打扫室内外卫生,防止蚊虫滋生,同时要关好纱窗
2、夜晚关灯睡觉,睡觉前检查床上是否有隐翅虫,以免压死
3、尽量采取各种驱蚊措施,如点灭蚊器、擦花露水等
4、若隐翅虫停留的皮肤上,应用嘴吹气将其吹走,然后用清水洗净接触隐翅虫的皮肤
⑤一般,在城市里隐翅虫比较少,而在乡村、森林中则比较多。外出旅行时尤其要注意,尽量穿长裤,随身携带花露水等驱蚊虫用品。
[20070702:prare] 经过一年的实践,发现以前皮炎的地方,经过一个秋冬春夏,颜色已经与周围皮肤的颜色差不多了,只有细微差别。相信经过“夏天晒黑、冬天变白”后,会基本消失的。
有的根本不需要爬或者咬,只要被它的翅膀掠过的地方就会使皮肤起反映..

这是在网络上找到的~希望能有用
不过还是建议你们去医院看看~

『叁』 求助这是什么虫子!

毒隐翅虫,又名隐翅虫皮炎或线状皮炎,当人伍碎毒隐翅虫虫体时,体液接触人体后引起的急性红斑疱疫性损害的皮肤病。一般以面部、颈部和双臂等裸出部位的病例最为常见,严重者全身感染,所致皮炎大多呈线状,也有点状、片状、点片和条片状的。

『肆』 这是只什么虫子有什么危害吗

这照片细节看不太清楚,但是从颜色大小看,应该是隐翅虫的一种,品种像是毒隐翅虫。

隐翅虫,又被称为“影子虫”、“青腰虫”,是鞘翅目隐翅虫科甲虫的通称,属昆虫纲,鞘翅目,隐翅虫科。是鞘翅目中物种最丰富的一科,已知全世界有 58500 多种,世界各地均有分布。隐翅虫为杂食性昆虫,大部分以肉食为主,靠捕食农林害虫为生;一部分为腐食性、粪食性的昆虫,可以促进自然界物质的循环;另外一些以菌菇、植物的果实以及花粉等为食物。少数的种类可引起皮肤炎症,隐翅虫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毒隐翅虫属于鞘翅目、隐翅虫科、毒隐翅虫属,已知种类超过250种,产自除南极洲以外的世界各地,我国已报道的毒隐翅虫有21种,主要种类有黄足毒隐翅虫、黑足毒隐翅虫和奇异毒隐翅虫等3种 ,主要生活在湖泊边的湿地。其体内含有强烈接触毒物,其毒素有3种,隐翅虫毒素(Pederin)、拟隐翅虫毒素(Pseudopederin)、毒隐翅虫酮(Pederone),强酸性,触及皮肤可导致皮炎,出现痒红肿痛、水疱、液疱,与皮肤烧伤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