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日光性皮炎症状
日光性皮炎多发生在暴晒日光后2~12小时内,皮损一般局限在曝光部位。初发皮损为鲜红至猩红色水肿性斑,边缘鲜明,重者可起水疱,局部自觉灼痛。皮损广泛时可有全身不适、寒战和发热等全身症状,数天后红斑和水肿消退,继以脱屑和暂时性色素沉着。
一、典型症状
1、皮肤发红、灼痛:日光性皮炎好发于春夏季节,在阳光下曝晒数分钟至数小时后,在曝光部位,如面部、颈部、枕部、上胸部、前臂等,有皮肤灼痛、紧绷感。不久,皮肤颜色变得发红、肿胀。随着时间的推移,皮肤红斑颜色逐渐变淡,肿胀也逐渐消失,皮肤表面出现脱皮,皮肤逐渐恢复正常,但皮肤颜色可能会有所变黑。
2、水疱:严重者可形成水疱,水疱破后形成糜烂面,之后干涸、结痂、脱屑,皮肤颜色变黑或变白,一般没有其他症状。
二、其他症状
部分患者晒伤面积较大时,可能会觉得头痛、发热、恶心、乏力和其他全身不适,严重的还可发生心慌、心跳加快或减慢、注意力无法集中,甚至休克。
Ⅱ 【日光性皮炎】
日光性皮炎属过敏性皮肤病,多发于夏秋季节。石化工作者日常常暴晒于阳光下,较易发生此病。因此,要进行积极预防和治疗。
1.致病原因
日光性皮炎的发生与人体对紫外线过敏、体表肌肤长期暴晒以及过敏性湿疹等疾病都有一定关系。
2.症状表现
(1)皮疹。患者腕部、手背和前臂等部位多出现红斑或米粒大小的红色皮疹。
(2)搔痒。皮疹出现后会伴有瘙痒感,如挠抓则可使皮疹增多,搔痒加重,并互相延融成大片皮疹,使患者痒痛并具,倍感痛苦。
(3)肿胀。皮疹严重时即发生肿胀,并可扩散至面部、颈部、胸部。如经热盐水洗烫或热毛巾外敷,则可导致皮疹肿胀明显,严重者甚至出现渗液、溃烂以及感染等现象。
3.治疗方法
(1)服用药物。可通过服用仙特敏、克敏能、息斯敏等抗组胺药物进行治疗。
(2)擦涂药物。可在局部肿胀部位冷湿敷3%的硼酸水以达到减轻肿胀的作用。并可擦涂艾洛松软膏或尤卓尔软膏等激素类药膏。使用时注意避免接触香皂和热水。
4.预防措施
(1)注意防晒。加强必要的防晒措施,如涂抹防晒霜、穿长袖衣服、打伞、戴遮阳帽等都可避免紫外线直接侵蚀皮肤,从而减少日光性皮炎的发生。
(2)增强体质。经常锻炼,增强免疫能力,提高适应能力,可有效预防各种皮肤病。
Ⅲ 手臂上有很多小红点
手臂上出现小红点,考虑最大的可能性,应该还是手臂部位受到一些外界接触专刺激以后形成的过敏性皮炎,对于属这种情况,如果伴随着轻微瘙痒或者强烈的瘙痒的话,建议口服盐酸依匹斯汀,或者是盐酸非索非那定,配合外用复方丙酸氯倍。
Ⅳ 太阳一晒,胳膊就出红色的小疙瘩,还可痒是怎么回事
日光性复皮炎是一种由光线制引起的、发生于暴露部位的过敏反应性皮肤病。俗称晒斑。一般在暴晒后数小时内于暴露部位出现皮肤红肿,亦可起水疱或大疱。皮损部位有烧灼感、痒感或刺痛。轻者1~2天皮疹可逐渐消退,有脱屑或遗留有不同程度的色素沉着;重者可伴有类感冒症状,如发烧、乏力、全身不适等,约一周左右即可恢复。治疗上,应根据皮损情况。1.局部治疗(1)2.5%消炎痛溶液外抹。(2)大疱、渗出液多时,可用2%~4%硼酸溶液;牛奶液(牛奶和水50∶5)或生理盐水(一茶匙盐溶于500~600ml水中)等溶液进行湿敷,每次15~20分钟,一日2~3次。大部分水疱可不必处理。2.全身治疗用抗组织胺药,扑尔敏4~8mg每日3次口服。同时配合服用维生素C及复合维生素B。重症者可内服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最重要的治疗是预防:要从少到多地参加户外活动,使皮肤色素增加,以提高对日光的耐受性,不宜在强光下呆的太久;采取一些避光措施,如戴太阳帽或涂些防光剂等。对于因日光照射引起的皮肤损伤,预防很重要。日光性皮炎的预防要减少强烈阳光下曝晒时间,平时经常参加户外活动,以增强皮肤对日晒的耐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