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过敏知识 » 脂溢性皮炎的辨证论治
扩展阅读
汗泡湿疹吃什么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湿疹长什么样的 2025-05-16 23:22:04
湿疹婴儿喝什么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脂溢性皮炎的辨证论治

发布时间: 2024-06-08 02:39:38

① 中医治疗脂溢性皮炎方法多,速看

脂溢性皮炎也叫脂溢性湿疹 其主要发生在皮脂溢出多的部位,属于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最常发生在 头皮、面部,也有发生在其它部位 的,可导致皮损部位也与暗红色或黄红色斑片。且上面还会覆有油腻性鳞屑或痂皮,病情在冬季会恶化

那么中医如何治疗脂溢性皮炎呢?一起来了解一下。

中医治疗脂溢性皮炎的话,主要以清热凉血,补益气血为主,具体疗法如下:

2、内服处方: 脂溢性皮炎患者可选择中药汤剂内服治疗,如可选择中药配方首乌、黑芝麻、野菊花、地肤子、白藓皮、生地、白蒺藜、羌活、丹皮、赤芍,各适量,加水煎后分两次服,一天一剂,注意服药期忌食烟酒、油腻食品。

3、外洗处方: 对于头部脂溢性皮炎患者,如伴有头部瘙痒明显的,可以用松针加水煎取汁液后用来外洗头部 ,一天一次,用药一个月一次,可有不错效果。

4、中药内服加减方: 五味消毒饮加茵陈、桅子、大黄,各适量,一起加水煎服,中药治疗主要要辨证,所以对于脂溢性皮炎鳞屑多的,在治疗上则要以清热凉血以及养血润燥为主,可以选择首乌、生地、旱莲草、丹皮、当归、赤芍、女贞子,各适量,加水煎服。

上面就是关于中医治疗脂溢性皮炎的疗法, 要根据医嘱选择 内服方或是外洗方来治疗,辨证用药可取得相当不错的效果, 中医治疗千人千方,请在中医指导下服用。 除了中医治疗外,脂溢性皮炎也可选择一些其它外用药来局部治疗,如 煤焦油、水杨酸、硫化硒 等,对消除皮损也很不错,具体的可听从医嘱。

我是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皮肤科医生翟烨 ,如果您或您的家人正在饱受 脂溢性皮炎 的困扰,可以 随时联系我 ,我会尽我所能帮助您!

② 脂溢性皮炎什么症状怎么治疗

好发于皮脂溢出区,往往局限于头皮,严重者可向面部、鼻唇沟、眉、眼睑、胸背中部、脐窝及腹股沟或腋部发展。皮损初为毛囊性小丘疹,逐渐融合成大小不等的黄红色斑片,上覆油腻性鳞屑结痂,重者可呈轻度渗出性湿疹样皮炎,局限于某一部位或泛发,甚至发展为红皮病。由于部位和损害轻重的不同,临床表现亦有差别。

1.头皮 开始为小片状白色糠秕状或油腻性鳞屑性斑片,以后扩展融合成边界清楚的大斑片,基底稍红,轻度瘙痒,重者表现为油腻性鳞屑性圆形斑片,可伴有渗出和厚痂或以毛囊为中心的红色丘疹,严重者全头皮均覆有油腻性臭味的厚痂,伴有脱发。
2.面、耳、耳后及颈 常由头部蔓延而来,呈黄红色或油腻性白色鳞屑及痂皮。眉及其周围弥漫性红斑、脱屑,眉毛因搔抓而稀少。眼睑受累呈睑缘炎,严重者可呈糜烂性溃疡,愈后遗留瘢痕。耳后有糜烂、潮红和皲裂,可为单侧或双侧,多见于女孩及青年女性,脂溢性外耳炎多见于老年患者。
3.胡须 多见于中年男性,毛囊口轻度红肿,有小的浅褐色结痂,常称“须疮”,顽固难治。有的表现为毛囊口脓疱并有油腻性鳞屑,基底周围鲜红,引起毛囊破坏与瘢痕形成。亦可有头皮及耻骨同时累及。

4.躯干 常见于20岁以上的男性,好发于前胸和肩胛骨间,开始为小的红褐色毛囊性丘疹,上覆油腻性鳞屑,逐渐形成经过中,中心可治愈形成细糠状鳞屑,边缘有暗红色丘疹及较大的油腻鳞屑的环状斑片。另一种玫瑰糠疹样的脂溢性皮炎,为圆形或椭圆形淡黄色或暗红色斑片,只有细小边缘性鳞屑,边界明显,中心痊愈,形成环状损害。

5.皱褶部 常见于腋部,腹股沟,乳房下和脐窝,多见于30~50岁,尤其是肥胖的中年人。皮损表现为边界清楚的红斑、上有油腻性鳞屑,如播散性摩擦性红斑样裂隙、肿胀。由于局部多汗,易继发感染,或不当的治疗可使皮损发展。生殖器被累及时,可形成圆形的红斑和鳞屑及皮肤剥脱,呈现亚急性湿疹样或慢性苔藓样红斑如银屑病样表现,无典型的脂溢性皮炎的特征。

6.四肢 四肢的伸侧较屈侧多见,表现为黄红色或淡红色斑块,由于搔抓、可形成糜烂而似湿疹。

7.婴儿脂溢性皮炎 出生后2~10周婴儿,头皮、前额、耳、眉、鼻颊沟及皱褶等处出现圆形红斑,边界清楚,上覆有鳞屑,红斑可扩展融合并有黏着油腻性黄痂,间有糜烂渗出,炎症比较显著,对称发生,微痒,一般患儿可在3周到2个月内痊愈。若持续不愈,常与婴儿异位性皮炎并发,也可继发细菌感染或念珠菌感染。婴儿无成人的毛囊损害与皮脂溢出。

脂溢性皮炎临床上变化多端,有的进展缓慢,反复发作。有的可局限于头部。有的分布于其他部位或全身,由于瘙痒、搔抓可造成红皮病、毛囊炎、疖肿、淋巴结炎等。亦有处理不当而引起接触性皮炎或湿疹样变。

③ 脂溢性皮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1.家庭用药
(1)内用药物:可用维生素B6每次10-20毫克,每日3次口服。维生素B2每次5-10毫克,每日2次口服。或用复合维生素B,每次2片,每日2次口服。瘙痒剧烈时,给予脑益嗪,每次25毫克,每日3次口服。或去敏灵每次25毫克,每日3次口服。若有感染时可用四环素或红霉素每次0.25克,每日4次口服。严重时给予青霉素每次80万单位肌肉注射,每日2次。病情较严重者可短时间小剂量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如强的松5毫克,每日3-4次口服。
(2)外用药物:急性期有糜烂渗出时,局部用3%硼酸液或0.1%雷佛奴尔液冷湿敷(即用6层纱布蘸药液敷在皮肤损害上),每次15-20分钟,每日3次。湿敷后外涂30-50%氧化锌油。待炎症减轻后换硼锌糊外涂。皮损增厚的可外擦2-5%黑豆馏油软膏或硫锌霜,也可短时间用肤轻松软膏外涂,头皮多,发痒起丘疹的干性脂溢性皮炎,用复方水合氯醛头皮水或水杨酸头皮水外搽,每日2次。
2.中药及偏方
(1)黄柏50-100克,煎水放冷,每日2次冷湿敷,每次15-20分钟。同时内服龙胆泻肝丸,每次6克,每日2次。对急性期糜烂流水者有良效。
(2)龙胆草100克,水2000毫升,水煎龙胆草沸后20分钟过滤去渣,药水放冷湿敷,每日3次。适用于红肿、干燥、脱屑者。
3.营养和饮食
制多脂多糖饮食,不吃辛辣、酒类刺激性食物,要多食蔬菜水果等。
4.注意事项
⑴要保持生活规律和充足睡眠,精神要愉快,按时服药。
⑵勤洗头,一般3-5天洗一次,宜用硫磺软皂,禁烫洗和搔抓。
⑶调节胃肠功能,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可用适量番泻叶泡水代茶饮。
⑷急性期要避免风吹日晒,不要用强刺激性药物。
(一)治疗
1.全身治疗内服维生素B2、B6、复合维生素B、维胺脂胶囊,炎症明显或炎症范围扩大时,可服用抗生素,如四环素、罗红霉素等。瘙痒可用抗组胺药或其他止痒剂。
2.局部治疗以溶解脂肪、角质剥脱、消炎止痒为主。常用药物有1%煤焦油洗剂、含有2%酮康唑复方洗剂、或含有二硫化硒以及硫甲皂、间苯二酚(雷琐辛)、水杨酸、咪唑类等制剂洗头,每周1~2次。头部用50%乙醇和35%水中加入15%丙二醇外搽。或用水氯酊,每天1次。其他部位外用5%硫黄霜、硫黄炉甘石洗剂、2%酮康唑霜,对慢性肥厚者可用0.025%~0.05%维A酸(维胺脂)霜,有助于红斑、鳞屑和瘙痒的改善。
3.辨证用药:发病较急,皮损潮红明显,有渗出、糜烂,口渴心烦,大便常干燥,舌质红、苔白或白腻,脉弦滑或滑数,属热重于湿型。法宜清热利湿,佐以凉血。方用荆防牛蒡子汤或龙胆泻肝汤或栀子金花汤加减。
发病较缓,皮损淡红或黄红,大便不干或便溏,舌质淡红,苔白腻,脉滑,属湿重于热型。法宜健脾利湿,佐以清热,方用除湿胃苓散加减,也可用除湿丸或二妙丸。
(二)预后
脂溢性皮炎临床上变化多端,有的进展缓慢,反复发作。有的可局限于头部。有的分布于其他部位或全身,由于瘙痒、搔抓可造成红皮病、毛囊炎、疖肿、淋巴结炎等。亦有处理不当而引起接触性皮炎或湿疹样变。

④ 脂溢性皮炎怎么越吃药痘越来越多是严重还是正常

中医认为皮炎湿疹为血热动风;或平素体弱,气血不足,感受风热之邪而致内不得疏
按:脂溢性皮炎是发生于头、面、眉、耳、胸、背等皮脂泄,外不得透达,郁于皮肤腠理之间,邪正相搏而发病。《类经》
分泌活跃部位的~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因皮肤油腻、瘙痒、云:“正气既虚,则邪气虽盛,亦不可攻,盖恐邪未去而正先
潮红或起白屑而又命名为“面游风”或“白屑风”。《外科正宗》脱。”治疗应以扶正祛邪、标本兼固为法。消风散中防风、荆
记载:“白屑风多生于头、面、耳、项、发中,初起为痒,久则芥、蝉蜕祛风止痒而不留邪;当归、生地黄养血活血,所谓“治
见生白屑,叠叠飞起,脱而又生,此皆起于热体当风,风热所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养血、固表和营
在。”《医宗金鉴·外科心法·面游风》记载:“此症生于面上,而扶正,祛风清热而祛邪,邪去正自安。
初发面目浮肿,痒者虫行,肌肤干燥,时起白屑,次后极痒,抓破,2痤疮
热湿盛者津水,风燥甚者津血,瘁甚难堪。”本病常见于青少年,蛇胆苦柏爽肤洗液出自《外科正宗》,中医认为皮肤病因邪浸淫血脉,郁于肌肤腠理而发。治宜清热除湿为主,蛇胆苦柏爽肤洗液清热除湿、疏风止痒。笔者在临床实践中扩大了应用范围,治疗多种皮肤病,在临床应用取得较好疗效。
案例2:患者,男,31岁,2006年12月29日就诊。颜面及
及婴儿。病因病机为内蕴湿热,外感风邪,蕴阻肌肤,湿热上蒸颈部有红色丘疹数个,突出皮肤表面,局部疼痛,前胸有淡红色
或耗伤阴血,肌肤失养。发于面部者伴有痤疮,发于头部者可多丘疹、瘙痒不适,食纳差,舌质红,苔黄厚腻,脉浮数。诊断:痤
见头屑:发于躯干、腋窝、腹股沟皱褶处因糜烂而似湿疹,严
疮。辨证:湿热内盛,风邪侵淫,郁于肌肤。治宜清热除湿、疏
重者可有湿疹样皮损。方用蛇胆苦柏爽肤洗液涂抹治疗,一个月后症状减轻,嘱又用一个月巩固疗效。

⑤ 《请问,得了脂溢性皮炎反复发作怎么办》有什么特效药。

脂溢性皮炎是发生在头面、胸背等皮脂溢出部位的一种浅表性、慢性炎症性皮内肤病,可能和精神因素、饮食容习惯、维生素B族缺乏、嗜酒等促皮脂溢出的因素强能起促发作用。应注意生活规律,少吃脂肪及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用碱性大的肥皂洗头、洗脸,局部避免搔抓,局部治疗原则为减少皮脂、消炎、止痒。治疗建议使用赤肤霜,中药配方,直接涂抹患处即可;

⑥ 脂溢性皮炎吃中药能根治吗

头皮脂溢性皮复炎,这是皮脂腺溢出制过剩引起头皮真菌异常生殖所形成的头皮屑增多的炎症性皮肤病。目前一般以为此病可能是在皮脂溢出过多的基础上,继发的由真菌(卵圆糠批袍子菌)和细菌(痉疮棒状杆菌)等的寄生,游离脂肪酸刺激毛囊头皮所致的皮炎。
治疗方法:

1、口服脂溢性脱发片:主要由首乌、半夏、益母草、仙鹤草、葛根、败酱草等制成,每次6片,逐日3次。还可口服维生素B2、B6、A等。

2、用60%酒精封闭浸泡一周,过滤取汁外搽。也可取雄黄、百部、苦参、川椒、月石各15克,煎后取汁再混入适量水洗头。

3、外用头癣头屑一洗净洗头

⑦ 大黄 苍术 可以治疗脂溢性皮炎吗

您好!很荣幸性为您解答!脂溢性皮炎中医辨证多为风热血燥与胃肠湿热。大黄与苍专术,主要用于治疗胃肠湿热证的属脂溢性皮炎!但只是两位药的配伍是不能达到治疗效果的!<br><br>主要应当辨证,皮损干属风热血燥,治疗多以清热疏风,凉血润燥。常见中药有桂枝,防风,黄芩,牡丹皮,等。皮损湿则属于胃肠湿热,中药多用大黄,苍术,黄芩,车前子,等

⑧ 神经性皮炎和脂溢性皮炎怎么区分

脂溢性皮炎主要表现在,油脂溢出部位如面部头皮等部位出现,皮肤的脱版屑、红斑,脱屑多表权现为油腻性的痂壳,皮肤感觉有蜡样的光泽,皮肤刺激可以出现红斑鳞屑以及糜烂渗出、脓疱、水疱等皮疹。
神经皮炎则主要表现为眼睑项部以及四肢伸侧为主的皮肤,肥厚凝血皮肤瘙痒这种表现为主的临床表现,这是两者的主要区别。
临床治疗部分药物使用,大概一次常规使用的有口服药,维生素c、葡萄糖酸钙、复合维生素b、谷维素都是可以使用。
此外还有氯雷他定,以及其他的口服药。中成药类的有龙胆泻肝丸小柴胡颗粒一清胶囊的,根据病情辨证用药。此外还可外用药常用的有卤米松软膏地奈德软膏、糠酸莫米松软膏、他克莫司软膏、水杨酸软膏、尿素软膏。此外还有中成药类的龙珠软膏、蜈黛软膏、青鹏软膏等都是可以选择使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