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过敏知识 » 皮肤小红点不痛不痒破皮
扩展阅读
汗泡湿疹吃什么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湿疹长什么样的 2025-05-16 23:22:04
湿疹婴儿喝什么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皮肤小红点不痛不痒破皮

发布时间: 2024-05-29 12:48:21

㈠ 身上长小红点不痛不痒是什么原因

第一:可能是皮肤过敏导清茄禅致的,有过敏性皮炎,注意不要用太热的水洗脸,以避免刺激皮肤,更不能用香皂,其中的碱会加重过敏性皮炎的症状。可以用烧热的水加入花露水,或者艾叶,洗澡。

第二:平素为过敏体质的纳哪人,初次使用某种化妆品应非常慎重,事先应做皮肤斑贴试验,如无反应,方可使用,否则不能用。

第三:在饮食方面,要注意营养平衡,可多吃一些牛奶、淡水鱼、豆制品及新鲜蔬菜、水果,以增强皮肤抵抗力。避免吃咸水鱼、虾、蟹答尘等易引起过敏的食物

㈡ 手臂上有很多小红点在皮肤下面不痛不痒像血印子

问题分析:
你好,你的情况可能是毛周角化症,皮损针头大小,尖顶有毛囊性丘疹内,中间有毛根容穿出或者卷曲在内,无自觉症状。

意见建议:
可以外用0.05%-0.1维A酸软膏涂擦,也可以涂擦5%的水杨酸液,皮肤干燥时可以外涂脂性护肤剂。也可以口服维生素A,祝你健康!

㈢ 身上长小红点,不痛不痒的,过段时间会变灰色,像皮肤干燥似掉皮

问题分析:
皮肤过敏:每逢气候转换温差悬殊大或干湿交替的季节,人们回常会发生皮肤过答敏,

意见建议:
治疗目的在于抗炎,止痒。常用的有抗组胺药,镇静安定剂,对于急性期可以葡萄糖酸钙片地塞米松维生素C联合静推治疗,,局部用炉甘石洗剂涂抹治疗比较好,有过敏性体质的患者,应常备以下药物如开瑞坦这个药物可以缓解症状,并且没有嗜睡的副作用,注意多活动增加抵抗力,对疾病的预防也很关键

㈣ 手指肚皮肤里面有针尖样的小红点,不痒不痛,挑破后就是一小粒红色的皮肤组织。

考虑寻常疣可能。寻常疣俗称刺瘊、瘊子,多由HPV2感染所致。多发于5-20岁之间专。由于自身属接种的关系,寻常疣可以发生于身体各个部位,但以手居多。手在水中长期浸泡可以诱发。典型皮损为黄豆大小或更大的灰褐色、棕色、或皮色丘疹,表面粗糙、质地坚硬、可成乳头瘤状增生。发生于甲周可以成为甲周疣,发生于甲床为甲下疣,疣体细长突起伴顶端角化称为丝状疣。疣体表面参差不齐称为指状疣。治疗包括外用维a酸,以及3%酞丁安霜还有平阳霉素混合普鲁卡因20ml稀释后于疣体根部注射。也可以使用冷冻、电灼、刮除和激光疗法。

㈤ 腿上出现好多小红点,不疼不痒,不是凸起的,感觉像是皮肤破了好多小口

腿上有小红点且不痛不痒有可能是过敏性紫癜,过敏性紫癜是一种过敏性的毛细血管和细小血管的血管炎。
过敏性紫癜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发病前常常有上呼吸道感染、低热、全身不适等前驱症状,继而在皮肤和黏膜上出现散在的瘀点,过敏性紫癜好发于下肢,尤其以小腿伸侧为多。它的特点就是针尖大小的紫红色的瘀点,瘀点稍稍隆起于皮肤,经过2-3周,瘀点的颜色会慢慢的变暗消退,但是会有成批的新疹出现。除了皮肤的损害,过敏性紫癜还会侵犯关节、消化道、肾脏等。过敏性紫癜的原因比较复杂,感染、刺激性饮食、药物是引起过敏性紫癜的常见的原因。
注意不要接触其它可疑的食物和药物,不要接触其它异常物质,少吃辛辣食物,不要吃海鲜,防止出现影响。一般建议到正规医院就诊做一下血常规等检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要通过检查才能确定治疗方案。腿上长小红点既不痒也不痛,常见的疾病有三种,一、樱桃样血管瘤,发病原因不清,表现为高出皮面的米粒大小的红丘疹,不需要进行治疗。二、过敏性紫癜,由各种因素引起的过敏反应,表现为绿豆粒大小的红色斑点,压之不褪色,主要进行抗过敏治疗。三、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血小板减少所致,表现为绿豆粒大小的红色斑疹,压之不褪色。

㈥ 身上出现好多红点是怎么回事

身上突然出现很多小红点,不痛不痒,很可能是皮肤小出血点。 出血点的特点是直径不超过2毫米,不高出皮肤表现,加压时不退色,也无明显感觉。 根据你的描述,不是过敏性的皮疹,皮疹的特点为高出皮肤,压之退色,并有痒感等。所以应考虑为出血点。 皮肤出现小的出血点或瘀斑常提示止血功能发生了异常改变。 人体的止血功能由血管、血小板和凝血因子三者共同完成。任何一方有病变都可导致出血现象的发生。 引起皮肤出血点的疾病有: 1、血管性疾病: 如维生素C缺乏(坏血病); 过敏性紫癜——为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炎症,使管壁通透性增加,不仅有皮肤出血点和水肿,还可累及其他内脏和器官,而出现腹痛、关节疼痛和血尿、蛋白尿等。 某些传染病,如流行性出血热、败血症、缺氧及中毒等也可损害毛细血管壁,使其通透性增加,血细胞从管壁间隙流出,还可使毛细血管脆性增加,容易破裂。这些情况都可导致出血。 2、血小板异常: 血小板数量过少及功能衰退也会导致出血。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继发性血小板紫癜等。 3、凝血因子缺乏: 当凝血因子缺乏时,在皮肤血管破裂后血液不易凝固而形成瘀斑。由于大部分凝血因子都在肝脏合成,且需要维生素K参与,故当肝脏病变或维生素K缺乏时,往往容易出血。 其他如慢性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常有一些异常物质干扰正常凝血过程,故也会有出血现象。 发现皮肤出血点,建议及时做血小板计数、出血时间、凝血时间等检查,以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