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放射性皮炎的治疗
1.一般治疗
一旦发病应及时停止放射线照射,并注意保护,避免外界刺激。
2.局部治疗专
(属1)急性放射性皮炎
Ⅰ和Ⅱ度红斑水肿明显时可用炉甘石洗剂。无水肿渗出的急性皮炎及慢性皮炎可选用温和无刺激性霜剂、软膏,如维生素E霜、10%鱼肝油软膏及其他护肤霜等,亦可选用皮质激素类霜剂或软膏。
(2)对溃疡性损害
可用抗生素软膏如莫匹罗星等,亦可用10%鱼肝油软膏或行氦氖激光照射,对顽固性溃疡可考虑手术切除并行植皮术。
(3)对癌前期或癌变早期损害
可用5%5-氟尿嘧啶软膏或行外科切除。
3.全身治疗
主要是加强支持疗法,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必要时给以输液、能量合剂及氨基酸等,并补充维生素A、D、B、C、E等。其他可用丹参片及低分子右旋糖酐以改善局部或全身微循环。
㈡ 简述急性放射性皮炎的临床表现。
(1)一度:常于暴露后6天出现,如剂量过大可在24小时内发生,12天左右达到高峰,3~4周后消退。照射部位仅出现红斑,可有暂时性脱毛;伴灼痛和刺痒感。
(2)二度:病期1~3个月。表现为局部红斑、水肿和水疱,破溃后出现糜烂和结痂,可遗留色素沉着或色素脱失、毛细血管扩张、皮肤萎缩及永久性毛发脱落;自觉明显灼热及疼痛。
(3)三度:损害累及真皮深部、皮下组织甚至深部肌、骨骼,表现为显著红肿,可出现坏死和溃疡,溃疡常持续多年不愈,愈后留下萎缩性瘢痕,有些可为永久性溃疡,溃疡和瘢痕易发生癌变。
二、三度放射性皮炎可伴全身症状如乏力、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出血等,可有白细胞减少及继发感染。
㈢ 射性皮炎常识
1.人体常识中放射性皮炎有哪些临床表现
根据发病时间的长短,分为急性、慢性放射性皮炎两种。
① 急性放射性皮炎。往往由于皮肤受到一次或多次大剂量电离辐射后引起,但敏感者即使剂量不很大也可发病。
潜伏期因剂量和 个人耐受性不同而长短不定,一般约8 ~ 20天。按病变程度可分为二度。
第一度:仅见红斑,于毛囊口更明显,初鲜红后转为暗红,或 有轻度水肿。 自觉灼热与瘙痒,3 ~ 6周后出现脱屑或色素沉着。
毛发脱落见于暴露后3周,可或不可再生。第二度:红斑水肿和水疱。
水疮破后成糜烂面,自觉灼热或疼痛。 病期长短不一,愈后留色素脱失、色素沉着、毛细血管扩张和皮肤 萎缩等。
脱发均为永久性的。第三度:累及真皮深部或皮下组织。
红斑水肿后迅速出现组织 坏死,形成顽固性溃疡,可深达骨组织,基底有污秽的黄白色坏死 组织。自觉剧痛,很难痊愈。
愈后留萎缩性疤痕、色素沉着、色素脱失和毛细血管扩张。反复不愈者可继发癌变。
② 慢性放射性皮炎。多为长期反复小剂量(亚红斑量)照射蓄积引起,或由急性放射性皮炎转变而来。
潜伏期数月至数十年。缓 慢隐匿地进展,特征性表现为皮肤干燥、萎缩、变薄、发硬、无毛,继而出现毛细血管扩张及不同程度色素减退或色素沉着。
无明显炎症过程。自觉瘙痒或烧灼感,以后可伴溃疡形成、疣状角化过度及 皮下纤维化,甲色晦暗,甲板增厚、纵脊、脆裂,毛发稀疏脱落。
皮损处可继发癌变。据统计,其发生率约10% ~ 29%不等。
最常见 的是基底细胞癌,其次为鳞癌。
2.人体常识中放射性皮炎的病因是什么
放射性皮炎是各种类型的电离辐射(包括微粒子波和电磁波) 引起的皮肤及皮肤附属器的各种早期及晚期的炎症性病变。
病因。各种类型的电离辐射均可使皮肤产生不同程度的反应, 其中特别是y射线和X射线以及电子、核子和质子的放射 易引起皮肤病变。
本病多发生于从事放射工作的人员,防护不严格,或未按操作规 程作业,致使短时间内接受大剂量放射线或接受放疗累积量过大等情 况。电离辐射对生物组织损伤的基本病变是相似的,即细胞核的DNA 吸收了辐射能,导致可逆或不可逆的对DNA合成和细胞分化方面的 影响,引起细胞基因突变,进而出现一系列皮肤炎症性反应和损伤。
3.皮炎有哪些生活小常识
夏季皮炎:又称夏令皮炎,是夏天的多发病、常见病。
在持续的高温、高湿环境下很容易发病,每年6月到8月是夏季皮炎的高发期。病情与气温和湿度密切相关,气温高、湿度大且持续时间长则病情加重,而气温下降时则明显好转并可逐渐自愈。
夏季皮炎症状:多发于出汗量大的人群,其典型症状为发生于四肢,尤其是两小腿的前方,对称发病。初起为粟米大小、比较密集的红斑、丘疹或丘疹水疱,瘙痒明显,并伴有灼热感。
由于奇痒难忍而搔抓,常出现多条条状抓痕、血痂,消退后会留下色素沉着。一旦引起夏季皮炎,就很容易重复再患,因此一定要引起充分重视,预防夏季皮炎。
常见的不适当的处理:不少患者每到夏季就容易发病,气温下降或至秋凉后炎症又会减轻或消退。皮肤出现瘙痒要避免剧烈搔抓,不要用热水烫洗。
有些患者往往不去医院就诊而随意买一些药外用,因而在用药上频频误入禁区。有些患者不管得了什么病都喜欢用抗菌药或治疗癣病的外用药膏,其实抗生素及抗真菌药对单纯夏季皮炎的改善起不了多少作用。
因为即使皮肤表面存在少量的细菌或真菌,也不是引发夏季皮炎的主要原因。相反,皮肤反复接触不需要的药物,不仅无助于疾病的恢复,反而可能会诱发皮肤过敏。
预防措施:首先要注意防暑降温,在特别潮湿、闷热的环境下皮肤容易排汗不畅,体内的热散不出来就会出现皮肤疾病;其次,少吃一些辛辣 *** 的东西,多吃蔬菜水果等清凉的食物。另外,还要保持皮肤的清洁,每天洗澡的时候可以用一些含中药成分和具有杀菌作用的浴液。
一旦出现轻微的皮炎、热痱子,洗完澡后把皮肤晾干,扑一些爽身粉,通常可以自己消退。如果情况比较严重,可以用一些十滴水滴在洗澡液里,也会起到杀菌、清洁的作用。
还有预防夏季皮炎关键的问题是防晒、防热,特别是对阳光照射比较敏感的人,外出时一定要采取防护措施,尽量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若出现皮肤红疹、小水疱、瘙痒剧烈等症状时要及时就医。
治疗方法:治疗可用冷水冲洗患处,用干毛巾揩干后搽上消凉止痒剂,如外搽炉甘石洗剂或地塞米松霜。也可用中药荆芥、防风、黄柏、苍术、蛇床子、地肤子等煎水熏洗。
剧痒时酌情服用扑尔敏等抗组织胺类药、钙剂或强的松等。中医认为夏季暑热,容易使人耗气伤津,所以对夏季皮炎的防治注意益气固表,清暑养阴、扶正御邪,这对抵御暑邪热毒的伤身有着重要意义。
可用金银花露,菊花露,地骨皮露,可任选一种,成人每次30亳升,每日三次;儿童每次15亳升,每日三次,对夏季皮炎也有一定的防治作用。饮食生活中的防治措施:患夏季皮炎的病人应饮食清淡,食用易消化食物,可多食用一些去暑、利湿、清火、生津的食物。
如蔬菜中的苦瓜、丝瓜、冬瓜、生藕、豆菜;水果如西瓜、哈密瓜、葡萄;又如鸭肉、银耳、莲子、百合、豆腐、豆浆、海带等食物,这些食物均具有清热或生津的作用。同时,对一些辛辣 *** 的食物如酒、狗肉、羊肉、韭菜、辣椒、芥菜等则要少食或禁食。
亦可选用绿豆汤、赤豆汤、米仁汤等服用以清火利湿,另外应保持室内通风和皮肤的清洁干燥,患者要穿透气柔软的长裤。
㈣ 放射性皮炎的临床表现
1.急性放射性皮炎
由于一次或多次大剂量放射线照射引起,但敏感者即使剂量不很大也可以发病。潜伏期因放射线的剂量和各人的耐受性不同而长短不定,8~20天。可分成三度:
(1)Ⅰ度 初为鲜红,以后呈暗红色斑,或有轻度水肿。自觉灼热与瘙痒。3~6周后出现脱屑及色素沉着。
(2)Ⅱ度 显著急性炎症水肿性红斑,表面紧张有光泽,有水疱形成,疱破后成糜烂面。自觉灼热或疼痛。经1~3月痊愈,留有色素沉着、色素脱失、毛细血管扩张和皮肤萎缩等。
(3)Ⅲ度 红斑水肿后迅速组织坏死,以后形成顽固性溃疡。溃疡深度不定,一般可穿通皮肤及肌肉,甚至骨组织。溃疡底面有污秽的黄白色坏死组织块。自觉剧痛。很难愈合,愈后形成萎缩性瘢痕、色素沉着、色素脱失和毛细血管扩张。损害严重者大血管闭塞,肢体发生干性坏疽。在溃疡和瘢痕上可继发癌变。
Ⅱ、Ⅲ度可伴全身症状,如头痛、头晕、精神萎靡、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出血及白细胞计数减少等,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2.慢性放射性皮炎
多为长期、反复小剂量放射线照射引起,或由急性放射性皮炎转变而来。潜伏期自数月至数十年。炎症表现不显著。由于放射线破坏皮脂腺、汗腺、毛囊以及甲床生发层细胞而致皮肤干燥、粗糙、皲裂,毛发脱落,甲色暗晦,出现纵嵴、色素沉着及增厚,甚至脱落。甲皱微循环改变,可见管襻异常及毛细血管血液粘滞。
㈤ 放疗的副作用有那些
放射治疗的副作用有哪些?
1、疲劳:放疗期间,人体耗费大量能量来进行自我康复。疾病带来的压力,每天往返治疗以及放射对正常细胞的影响都会导致疲劳。大多数人在放疗进行几个星期后都会感到疲倦,而且随着放疗的持续进行会更感疲劳。
2、皮肤:治疗部位的皮肤敏感,看上去发红、起皱。几周后,病人的皮肤由于放疗变得干燥。病人应把这些症状告诉医生,医生会提出建议来消除你们的不适。放疗结束几周后,多数皮肤反应会消除。在某些情况下,接受放疗的皮肤会比以前稍黑。
3、脱发:放疗会在治疗部位引起脱发(秃头症)。例如,你的髋部接受治疗,你的头发就不会脱落。但是,你的头部接受放疗,就会导致你头皮上的头发部分或全部脱落。许多病人都知道,治疗结束后他们的头发就会重新长出来,但他们还是很难适应脱发。头发长出来的数量取决于病人接受的放射剂量和采用的放疗形式。例如,如果放疗是为了减轻症状,你的头发就会慢慢长出来;但如果放疗的目的是为了治愈癌症,你的头发就不会长出来,而这也说明你达到了治疗的效果。
4、血液:放疗几乎不会降低白血球数或血小板数。这些血细胞帮助人体抵抗感染和预防出血。如果病人的血液检查显示放疗降低了白血球数或血小板数,治疗会暂缓一周,以便增加病人的血细胞数量。
5、饮食:副作用还包括饮食和消化问题。在治疗过程中,你可能完全没有食欲。即使你感到不饿,多摄入蛋白质和热量也很重要。医生发现,胃口很好的病人可以更好地对付癌症及其副作用。
6、情绪:许多病人会感到沮丧、害怕、生气、失败、孤独或无助。你也可能由于放疗感到很累,从而破坏你的情绪。
海藻硒可以缓解癌症病人的放疗副作用
㈥ 放射性皮炎是怎么引起的
(一)发病原因
能够引起物质发生电离作用的辐射称为电离辐射,包括X线、γ射线、境界线、电子、质子、中子等。电离辐射能引起生物组织细胞的DNA发生可逆或不可逆的损伤,严重干扰新陈代谢,甚至引起细胞死亡,或引起DNA结构差错,产生突变。此外,还可使组织内分子电离而引起继发性损伤,如电离成羟基、氧自由基和过氧化物。以上种种可造成皮肤的急慢性炎症、溃疡、萎缩、色素紊乱或癌肿形成等。放射性皮炎的发病和严重程度取决于下列因素:
1.不同类别的辐射存在着生物效应的差异。
2.辐射总剂量和分次辐射的剂量。辐射后皮肤癌的发生至少需要20cGy的剂量,分次照射法使皮肤有足够的时间恢复,但肿瘤组织仍在继续破坏。
3.组织的放射敏感性随细胞分化程度降低而增加。
4.生物因素的影响,如血液供应增加通过氧化作用而增加了敏感性,放线菌素D和甲硝唑等药物是放射致敏剂,而氯喹和甲氧沙林(8-甲氧补骨脂素)在实验研究中证实有保护作用。
(二)发病机制
电离辐射能引起生物组织细胞的DNA发生可逆或不可逆的损伤,严重干扰新陈代谢,甚至引起细胞死亡,或引起DNA结构差错,产生突变。此外,还可使组织内分子电离而引起继发性损伤,如电离成羟基、氧自由基和过氧化物。以上种种可造成皮肤的急慢性炎症、溃疡、萎缩、色素紊乱或癌肿形成等。放射性皮炎的发病和严重程度取决于:辐射总剂量和分次辐射的剂量。不同类别的辐射存在着生物效应的差异。组织的放射敏感性随细胞分化程度降低而增加。生物因素的影响等。
㈦ 如何治疗慢性放射性皮炎
对职业性放射工作人员,I度慢性放射性皮肤损伤患者,应妥善保护局部皮肤,内避免外伤及过量照射,容并作长期观察;Ⅱ度损伤者,应视皮肤损伤面积的大小和轻重程度,减少射线接触或脱离放射性工作,井给予积极治疗;Ⅲ度损伤者,应脱离放射性工作,并及时给予局部和全身治疗。对久治不愈的溃疡或严重的皮肤组织增生或萎缩性病变,应尽早手术治疗。
I度患者一般无须处理,有红斑者可局部湿敷,搽消炎抗过敏的药膏,如艾洛松等;出现渗液靡烂的可给予硼酸水、碘伏等湿敷外涂;水疱发生溃疡者可用氯一氖激光治疗。急性红斑时可用洗剂或冷湿敷,有糜烂时可外搽1%龙胆紫或用2%-3%硼酸溶液、2%-3%甘草水或地榆煎液等湿敷,对溃疡可用抗生素软膏,或用鱼肝油和白蜡配成软膏,或33%蜂蜜鱼肝油软膏。分泌物多时可用复方硫酸铜溶液稀释10倍热湿敷,以改善血液循环,刺激肉芽新生。有全身症状时按具体情况采用抗生素、皮质类固酵、输血或其他内科疗法。若有癌变倾向时,应作病理检查,必要时及早切除并植皮。
㈧ 放射性皮炎的治疗是什么
(1)局部治疗
①一度射线皮炎可外用扑粉、炉甘石洗剂等。
②二、三度皮损可回用1%甲紫外搽,答1%~3%硼酸溶液、醋酸铝溶液及维生素B12溶液湿敷,也可用2%~3%甘草水或地榆煎液。
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软膏。
③有溃疡形成者可用抗生素软膏,33%蜂蜜软膏,10%鱼肝油软膏,1%樟脑软膏外搽。分泌物多可先用湿敷。
④慢性放射性皮炎。以萎缩、干燥为主,主要用维生素B12霜、10%鱼肝油软膏、溃疡软膏、维生素E霜等外搽。
⑤对癌前期角化过度皮损,应用5-氟尿嘧啶软膏。
(2)物理治疗
常用氦氖激光照射,用于慢性溃疡。每次10~30分钟,15次为一疗程。
(3)高压氧舱治疗
具有抗菌、调节机体免疫系统、促进溃疡愈合的作用。
(4)手术治疗
对于面积较大的溃疡,可行皮瓣或分层皮片移植。对于长期不愈的深溃疡,或角化性疣状增生物等癌变倾向者需做病理检查,及早切除,以防癌变。
(5)全身治疗
有剧烈疼痛可服用镇静止痛药。炎症严重者可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如泼尼松口服。如伴细菌感染,可用有效抗生素。如白细胞下降,出血者可予输血,白蛋白或对症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