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过敏知识 » 皮肤过敏白芷中药
扩展阅读
汗泡湿疹吃什么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湿疹长什么样的 2025-05-16 23:22:04
湿疹婴儿喝什么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皮肤过敏白芷中药

发布时间: 2024-03-19 05:41:41

❶ 抗过敏的中药有哪些

给大家介绍一些最常见的具有抗过敏特性的中药:
1、荆芥:有发汗解表,宣毒透疹,和血止血作用,用于风疹痒疹、疹出不透、疮疡等。与防风配伍时为祛风止痒方剂的基础,可用于风疹、皮肤瘙痒等证,常与蛇床子、土茯苓、蝉蜕等配合使用。本品可促使皮肤血液循环加强,有轻微的解热镇痛作用。可促进皮肤感染性疾病的愈合与病损组织的吸收。2、白芷:有祛风解表,透毛窍、通鼻窍,散寒止痛,燥湿解毒作用。善治头面皮肤之风,外用可治疗皮肤瘙痒症。本品可减少支气管分泌、扩张冠状动脉;能促进被破坏组织的吸收,对慢性溃疡、皮肤炎症有促进吸收或促进其化脓的作用;有止血作用,用其治疗鼻窦炎、慢性鼻炎有较好的疗效。3、薄荷:有散风解表、行气解郁、祛风止痒、透斑疹作用。可用于皮肤瘙痒、风疹等证。与蝉蜕为临床常用药对之一,用于一般风疹、麻疹后的皮肤瘙痒,亦能改善老年性皮肤瘙痒及牛皮癣瘙痒症状。4、蝉蜕:有疏散风热,解表透疹,祛风止惊作用。近代研究认为,蝉蜕可降低反射性肌紧张反应、降低横纹肌的紧张性,对神经节有轻度阻断作用。5、甘草:有清热解毒、调和药性、祛痰止咳作用,并能健脾和中、缓急止痛。本品对人体作用广泛,所含之甘草素在体内水解为甘草次酸,有类似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盐皮质激素的抑制炎症、抗过敏作用。有中枢性镇咳作用,对支气管黏膜有保护作用。6、黄芪:有补益脾土、固表止汗、托疮生肌等作用。能改善疮疡组织的血液循环,促进病变组织的吸收或化脓。7、茵陈:有清热利湿、利胆退黄、祛风作用。亦能发散肌肤邪热而祛风止痒,用于风湿凝聚肌肤之瘾疹、皮肤瘙痒等。与荷叶配伍可治疗皮肤瘙痒、湿疹、痒疹等。8、艾叶: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作用。所含艾叶油有止咳平喘去痰作用。煎洗可治疗皮肤湿疹、瘙痒、疥疮等。9、金银花:有清热解毒、抗炎作用,能控制炎症的渗出和炎性增生,能促进白细胞的吞噬功能,对多种化脓性球菌有抑制作用,可治皮肤感染。10、黄柏: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滋阴降火作用。与苍术配伍用于疮疡肿毒、湿疹、痒疹等症。与滑石研末外用,是治疗湿疮、湿疹通剂。

❷ 治疗抗过敏中药方有什么呢

过敏煎乃当代大家祝谌予所制,药凡四味,由防风、银柴胡、乌梅、五味子组成,药虽平淡,但组方严谨,临床疗效卓著,被学者称为当代经方。下面由我给大家介绍抗过敏的 中药 吧,仅供大家参考。

抗过敏的中药方
1、如过敏性 荨麻疹 属于风寒者,加桂枝、麻黄、升麻、荆芥;

风热者加菊花、蝉衣、银花、薄荷;

血热者加丹皮、紫草、白茅根;

热毒内盛加连翘、银花、甘草、蒲公英、紫花地丁、板蓝根。

过敏性 哮喘 ,常加莱菔子、白介子、苏子、葶苈子、杏仁。

过敏性 紫癜 ,常加藕节炭、血余炭、荆芥炭、茜草根、旱莲草、仙鹤草。

过敏性 鼻炎 ,常加白芷、菖蒲、辛夷、菊花、细辛、生地、苍耳子、葛根。

冷空气过敏症,加桂枝、白芍、生姜等。

2、方药组成:防风、银柴胡、乌梅、五味子、甘草各10克。水煎,每日一剂,早晚服。功效解表和里,主治过敏性鼻炎、荨麻疹。
抗过敏吃什么好
1、多补充维他命C:在含丰富维他命C的蔬果中,梨与奇异果是首选,多吃可以加强皮肤组织,有助对抗外来敏感。

2、食用凉茶等 清热 降火 的食物。

3、可多吃一些牛奶、豆制品及新鲜的蔬菜、水果,以增强皮肤抵抗力。

4、大枣:红枣中含有大量抗过敏物质--环磷酸腺苷,可阻止过敏反应的发生。凡有过敏症状的患者,可以经常服用红枣。

5、蜂蜜:蜂蜜里面含有一定的花粉粒,经常喝会对花粉过敏产生一定的抵抗能力。

6、胡萝卜:胡萝卜中的β-胡萝卜素能有效预防花粉过敏症、过敏性 皮炎 等过敏反应。

7、金针菇:经常食用金针菇有利于排除重金属离子和代谢产生的毒素和废物,能有效地增强机体活力。
抗过敏不能吃什么
1、禁吃烧烤食物:对敏感肌肤会造成极大的破坏,使肌肤严重缺水。

2、少食煎炸食物:要少吃,最好不要吃。

3、少食辛辣:如辣椒,洋葱等。

4、少饮酒。

5、避免吃鱼、虾、蟹等易引起过敏的食物。

猜你喜欢:

1. 感冒的分类及用药

2. 感冒发烧中药方子

3. 治感冒的菜谱大全

4. 关于感冒的经典句子

5. 土方法治感冒

❸ 白芷的功效与作用

[草药名]: 白芷
[性味归经]辛,温。归肺、胃经。
[功效]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消肿排脓,燥湿止带。

[药理作用]本品有解热、镇痛、抗严作用。小量白芷毒素有兴奋延髓血管运动中枢、呼吸中枢、迷走神经及脊髓的作用;能升高血压,使脉搏变慢、呼吸加深,引起流涎呕吐,大剂量可引起痉挛继而麻痹。所含呋喃香豆类化合物有光敏性作用,对平滑肌有解痉作用。此外尚有抑制细菌和真菌作用。
[临床报道]现代以本品外用治关节积水、带状疱疹、银屑病等疾患有效。
[临床应用]
1. 用于感冒风寒,头痛,鼻塞。常配伍防风、羌活等。
2. 用于头痛、齿痛、鼻渊、风湿痹痛者。治疗阳明头痛、眉棱骨痛,头风痛等,外感风寒者,配伍荆芥、防风、川芎;外感风热者,配伍薄荷、菊花、蔓荆子。治疗齿痛,属风火者,配石膏、黄连。治鼻渊头痛、与苍耳子、辛夷、薄荷同用。治风湿寒痹、腰背疼痛,与羌活、独活、威灵仙同用。
3. 用于疮疡肿痛。如乳痈初起可配蒲公英、瓜蒌同用;脓出不畅配金银花、天花粉同用。
4. 用于带下过多。属寒湿带下,与鹿角霜、白术、炮姜等配伍;属湿热带下,配伍车前子、黄柏等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8~2钱;或入丸、散。
外用:研末撒或调敷。

[宜忌]阴虚血热者忌服。
①《本草经集注》:当归为之使。
恶旋覆花。
②《本草经疏》:呕吐因于火者禁用。
漏下赤白阴虚火炽血热所致者勿用。
痈疽已溃,宜渐减去。

[选方]
①治头痛及目睛痛:白芷四钱,生乌头一钱。
上为末,每服一字,茶调服。
有人患眼睛痛者,先含水,次用此搐入鼻中,其效更速。
(《朱氏集验医方》白芷散)
②治诸风眩晕,妇人产前产后乍伤风邪,头目昏重及血风头痛,暴寒乍暖,神思不清,伤寒头目昏晕等证:香白芷(用沸汤泡洗四、五遍)为末,炼蜜和丸如弹子大。
每服一丸,多用荆芥点腊茶细嚼下。
(《百一选方》都梁丸)
③治半边头痛:白芷、细辛、石膏、乳香、没药(去油)。
上各味等分,为细末,吹入鼻中,左痛右吹,右痛左吹。
(《种福堂公选良方》白芷细辛吹鼻散)
④治眉框痛,属风热与痰:黄芩(酒浸炒),白芷。
上为末,茶清调二钱。
(《丹溪心法》)
⑤治鼻渊:辛夷、防风、白芷各八分,苍耳子一钱二分,川芎五分,北细辛七分,甘草三分。
白水煎,连服四剂。
忌牛肉。
(《疡医大全》) ⑥治肠风:香白芷为细末,米坎调下。
(《百一选方》) ⑦治大便风秘:香白芷炒为末,每服二钱,米饮入蜜少许,连进二服。
(《十便良方》) ⑧治痔疮肿痛:先以皂角烟熏之,后以鹅胆汁调白芷末涂之。
(《医方摘要》) ⑨治带下,肠有败脓,淋露不已,腥秽殊甚,脐腹冷痛,须此排脓:白芷一两,单叶红蜀葵根二两,芍药根(白者)、白矾各半两(矾烧枯,别研)。
为末,同以蜡丸如梧子大,空肚及饭前,米饮下十丸或十五丸,候脓尽,仍别以他药补之。
(《本草衍义》) ⑩治肿毒热痛:醋调白芷末敷之。
(《卫生易简方》) ⑾治痈疽赤肿:白芷,大黄等分。
为末,米饮服二钱。
(《经验方》) ⑿治刀箭伤疮:香白芷嚼烂涂之。

(《濒湖集简方》)
[临床应用]治疗头痛、牙痛、三又神经痛取白芷2两、冰片2分,共研成末,以少许置于患者鼻前庭,嘱均匀吸入。
治疗牙痛20例、三叉神经痛2例,显效时间最短1分钟,最长10分钟;治疗头痛21例,有效20例;神经衰弱头痛17例,有效14例,在2~7分钟内显效。
或以白芷60克,防风26克,细辛5克,加工制成注射液80毫升,分装灭菌后供肌肉注射,每次2毫升。
治疗20多例,亦效。
另外,本品和紫草、白蜡、忍冬藤、冰片及香油(麻油)配制成白芷油,可治烧伤。
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