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翅虫皮炎是由于皮肤接触隐翅虫毒液所引起的急性炎症反应。皮损常发生于露出部位。搔抓或拍死压碎隐翅虫后,毒液释放,在接触部位出现点、片状或条索状红斑,伴痒,渐有灼热疼痛感。随后红斑上出现密集的丘疹、水疱,后发展为脓疱或呈灰褐色坏死,灼痛明显。
带状疱疹是带状疱疹病毒经呼吸道黏膜进入血液形成病毒血症,发疹前可有轻度乏力、低热、纳差等全身症状,患处皮肤自觉灼热感或者神经痛,触之有明显的痛觉敏感。
所以在病因上和症状上都可以明显的区别开。
㈡ 脸上长了疱疹,很痒,是不是因为是过敏
过敏性皮炎是由过敏原引起的皮肤病,主要是指人体接触到某些过敏源而引起皮回肤红肿、发痒、答风团、脱皮等皮肤病症。具体的过敏原可以分为接触过敏原、吸入过敏原、食入过敏原和注射入过敏原四类。每类过敏原都可以引起相应的过敏反应,主要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皮炎、湿疹、荨麻疹。
做好过敏性皮炎的防治,注意饮食调理,均衡营养,多吃一些水果、蔬菜等维生素丰富的食物,维生素C是天然的抗织胺剂,每天应该从饮食中摄取。
脸上出现疱疹,一般来说都应该是单纯疱疹,这种单纯疱疹一型病毒感染之后造成的伤害,就是有一些轻微的痒,刺痛,可以口服一些药物,一般很快就能好
㈢ 疱疹样脓疱病简介
目录
- 1 拼音
- 2 英文参考
- 3 疾病别名
- 4 疾病代码
- 5 疾病分类
- 6 疾病概述
- 7 疾病描述
- 8 症状体征
- 9 疾病病因
- 10 病理生理
- 11 诊断检查
- 12 鉴别诊断
- 13 治疗方案
- 14 并发症
- 15 预后及预防
- 16 流行病学
- 17 特别提示
- 附:
- 1 治疗疱疹样脓疱病的中成药
1 拼音
pào zhěn yàng nóng pào bìng
2 英文参考
impetigo herpetiformis
3 疾病别名
脓疱性疱疹样皮炎
4 疾病代码
ICD:O99.7
5 疾病分类
妇产科
6 疾病概述
疱疹性脓疱病(impetigoherpetiformis)是一种好发于孕妇的严重皮肤病,皮肤的基本损害耐桐是在红斑基础上出现无菌性脓疱,常伴有严重的全身症状。分娩后逐渐缓解,再孕可复发。
本病多发生在妊娠后3个月,分娩后病情逐渐缓解,再次妊娠时本病还可以复发。起病急骤,最初在皮肤皱褶处(如腋窝、 *** 下部、腹股沟、脐周、四肢屈侧、外生殖器等),于表皮内突然出现大片急性炎症性红斑,随后不经过结节或水疱阶段,直接出现群集、浅在性的小脓疱,约为针尖至粟粒大小,黄白色,常排列呈花环状、半环状或地图样。
7 疾病描述
疱疹性脓疱病(impetigoherpetiformis)是一种好发于孕妇的严重皮肤病,皮肤的基本损害是在红斑基础上出现无菌性脓疱,常伴有严重的全身症状。分娩后逐渐缓解,再孕可复发。
8 症状体征
本病多发生在妊娠后3个月,分娩后病情逐渐缓解,再次妊娠时本病还可以复发。起病急骤,最初在皮肤皱褶处(如腋窝、 *** 下部、腹股沟、态亩虚脐周、四肢屈侧、外生殖器等),于表皮内突然出现大片急性炎症性红斑,随后不经过结节或水疱阶段,直接出现群集、浅在性的小脓疱,约为针尖至粟粒大小,黄白色,常排列呈花环状、半环状或地图样。单纯病损也可以相互融合在一起成为大面积脓湖。皮损处轻度瘙痒,脓疱经过若干时日后干燥结痂,在旧的病灶周围又出现新的皮肤损害。痂皮一旦脱落,即显露出潮湿、红色发亮区,即湿疣样皮损,最终上皮修复出现深度色素沉着而治愈。严重病例可见皮损广泛波及全身,并伴有寒战、弛张型高热、呕吐、腹泻、谵妄等全身症状,可以累及口腔颊黏膜、舌、咽,食管黏膜也常受累,形成脓疱或糜烂,呈灰色斑块状,有时因吞咽剧痛而影响进食。
本病特征为慢性经过,病程可持续数月之久,呈周期性急性发作,常伴有低钙血症所致的手足搐搦。
9 疾病病因
病因至今尚未明了,可能妊娠是诱发因素,由于常伴有低钙血症引起的典型手足搐搦,推测其发病与内分泌紊乱如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可能有关,有报道甲状腺手术意外切除甲状旁腺而诱发本病。本病还见于较长时间服用复方炔诺酮片帆燃(也称短效避孕药Ⅰ号,成分为炔雌醇和炔诺酮)的非孕妇女,故并非是孕妇特有的病变。
陈锡唐(1994)认为,疱疹样脓疱病与持续性肢皮炎(acrodermatitiscontinua)在组织病理上完全相同,无法加以区别,仅在发病方式和皮损发生的部位有所不同,可能均是脓疱型银屑病(pustularpsoriasis)的变型,由于代谢障碍,妊娠使潜在的银屑病产生脓疱性损害。1995年Aronson等认为本病是一种独立的妊娠期皮肤病。
10 病理生理
1.肉眼所见在红斑基础上,表皮内出现广泛、成群的脓疱。
2.皮肤组织病理改变在表皮浅层见海绵状的脓疱,脓疱液中含大量中性粒细胞。海绵状脓疱的形成是由于大量中性粒细胞向上进入到棘层上部,并聚积在由变性和变薄的表皮细胞所形成的海绵状网架内。随着脓疱增大,在脓疱中央的表皮细胞全部解体,直至形成单房性大疱。在大疱周围仍可见到变性和变薄的表皮细胞所形成的网架。当海绵状脓疱液中的中性粒细胞向上移至角质层,发生核固缩形成Munro微脓肿。口腔沟纹舌及地图舌的组织病理改变与皮肤的改变类同。
11 诊断检查
诊断:根据孕妇在妊娠晚期,皮肤皱褶处在红斑基础上,出现多数黄白色群集呈花环状排列的脓疱,并伴有较严重的全身症状,配以皮肤组织病理改变特点,诊断多无困难。
实验室检查:检查血象见白细胞总数增多,中性粒细胞增高,还可发生低白蛋白血症和低钙血症。
12 鉴别诊断
有时与脓疱型银屑病不易鉴别,后者病变多在手及手指是其特征,且有脱屑倾向.还应与天疱疮相鉴别,后者是在正常皮肤表面出现豌豆至核桃大小水疱,容易鉴别,此外还应与妊娠疱疹(多形性皮疹,以水疱为主,无全身症状)相鉴别。
13 治疗方案
皮质类固醇激素对本病有较好疗效,但孕妇不宜作为首选药物应用,除非病情严重,可选用泼尼松(prednisone)40~60mg/d,病情控制后逐渐减量。目前尚无特效疗法。患病孕妇应以支持疗法为主。高热者应及时补充液体及热能;为增强机体抵抗力输血浆;出现手足搐搦者经化验检查证实为低血钙时,应立即静脉缓慢注射10%葡萄糖酸钙10ml,必要时4h后再缓慢静注一次。低蛋白血症,体液丢失及感染予以相应对症处理。由于本病对母儿损伤严重,且母儿死亡率均高,故一旦发病应考虑人工流产或引产及早终止妊娠。分娩后脓疱可逐渐消退,终止妊娠本身也为治疗手段。
14 并发症
在妊娠期间发病,持续高热对胎儿极为不利,常导致流产、早产,甚至死胎、死产,严重者孕妇本人也可因长期高热、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全身衰竭而死亡。
15 预后及预防
预后:孕妇常可发生流产,死胎或婴儿出生后数天死亡。产后病愈,下次怀孕又可复发。本病病死率达22.6%~71.2%。
预防:加强对患病孕妇的口腔护理和皮肤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尽管脓疱内的脓液无菌,仍预防性应用广谱抗生素。
16 流行病学
有关本病的流行病学统计资料,目前尚缺乏详尽报道。由于本病多见于孕妇,有资料报道孕妇占54%。
17 特别提示
加强对患病孕妇的口腔护理和皮肤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尽管脓疱内的脓液无菌,仍预防性应用广谱抗生素。
治疗疱疹样脓疱病的中成药
- 复方片仔癀软膏
用于病毒性、细菌性皮肤病,如带状疱疹、单纯疱疹、脓疱疮、毛囊炎、痤疮等。用法与用量:外用,涂于患处,...
- 当归苦参丸
要时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6.如有多量结节、囊肿、脓疱等应去医院就诊。7.服药2周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
- 丹参酮胶囊
病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6.如有多量结节、囊肿、脓疱等应去医院就诊。7.扁桃体有化脓及全身高热者应去...
- 昆明山海棠片
d,温开水送服,10天为1个疗程。5.治疗掌跖脓疱病据报道,应用昆明山海棠片治疗掌跖脓疱病患者22...
- 湿疹散
㈣ 疱疹样皮炎的治疗方法,疱疹样皮炎怎么办
皮炎病因1、神复经精神因素:负面制情绪以及情绪的波动,是导致神经性皮炎产生或者加重的主要原因。如果精神过度兴奋、过度忧郁、过分紧张、压力较大或神经衰弱的时候,大脑皮层的调节功能会因此而变得紊乱,全身的神经系统会受到影响,导致皮肤出现异常反应。要注意睡眠,释放压力,不要有心理负担。
2、外界刺激因素:包括了饮食、药物、以及外界的刺激和摩擦。饮食方面,喝酒、辛辣刺激食物、海鲜、刺激神经的抗非,都可导致病情产生,而外界刺激即使微弱如内裤的长期摩擦也是皮炎产生的原因。
㈤ 疱疹样皮炎的治疗
1.一般治疗
避免吃含碘剂、溴剂的药物(如华素片)和食物(如紫菜、海带),宜无谷胶(面筋)饮食。
2.全身治疗
(1)氨苯砜 每日2次或3次口服,可在1~3天之内缓解瘙痒等症状。若症状无改善,遵医嘱适当增加剂量。
(2)磺胺吡啶 无氨苯砜效果好。
接受氨苯砜和磺胺吡啶治疗的疱疹样皮炎病人,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的前4周,每周要检查血常规,以后8周,每2~3周检查1次,继之每12~16周检查1次,因为随时可能发生粒细胞缺乏症。溶血性贫血和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是最常见的副反应。这些副反应在遗传性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的患者非常严重。中枢神经系统或肝脏毒性反应罕见。如果使用氨苯砜治疗引起溶血,明显心肺功能障碍或周围神经病变,应考虑改用磺胺吡啶。磺胺吡啶一般不会引起溶血。
某些疱疹样皮炎患者通过严格而长期的(如6~12个月)无谷胶饮食,不用或少用药物治疗也可控制病情。
3.局部治疗
以止痒、消炎和预防继发感染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