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皮肤上有许多小血点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问题.根据您的叙述,身上起红色血点一般是皮肤受刺激毛细血管扩张充血,或者破裂造成的。有的人天生皮肤就敏感稍微遇到刺激物如受冻,受辣等皮肤就会出现红色血点 ,不用太担心。如果在未受刺激的情况下多次出现就应该到医院去就诊,因为极有可能是慢性病的征兆。 血常规各指标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有很多,比较复杂. 血常规主要是检查血液方面的问题,如身体是否有感染,是否贫血,是否有血液疾病的可能性。以便排除有关引起红色血点的慢性 疾病. 建议您还是要找医生或专家看看, 可能会解释的更清楚,权威. 功能性子宫出血与您的皮肤上有许多小血点没有多大关系,它常表现为月经周期失去正常规律,经量过多,经期延长,不规则阴道流血这类方面.给您提供几种常见的月经不调的食疗方如下: 1.黑木耳红枣茶:黑木耳30克,红枣20枚,黑木耳红枣共煮汤服之。每日1次,连服。功能补中益气,养血止血。主治气虚功能性月经出血过多。 2.浓茶红糖饮:茶叶、红糖各适量。煮浓茶一碗,去渣,放红糖溶化后饮。每日一次。功能清热、调经。主治月经先期量多。 3.山楂红糖饮:生山楂肉50克,红糖40克。山楂水煎去渣,冲入红糖,热饮。非妊娠者多服几次,经血亦可自下。功能活血调经,主治妇女有经期错乱。 下面的仅供您参考,对照. 血常规各指标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 一、血液一般检查: 1、红细胞计数(RBC) [正常参考值] 男:4.0×10 12-5.3×10 12个/L(400万-550万个/mm3)。 女:3.5×10 12-5.0×10 12个/L(350万-500万个/mm3)。 儿童:4.0×10 12-5.3×10 12个/L(400万-530万个/mm3)。 [临床意义] 红细胞减少多见于各种贫血,如急性、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等。 红细胞增多常见于身体缺氧、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气肿等。 2、血红蛋白测定(Hb) [正常参考值] 男:120-160g/L(12-16g/dL)。 女:110-150g/L(11-15g/dL)。 儿童:120-140g/L(12-14g/dL)。 [临床意义] 血红蛋白减少多见于各种贫血,如急性、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等。 血红蛋白增多常见于身体缺氧、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气肿等。 3、白细胞计数(WBC) [正常参考值] 成人:4×109-10×109/L(4000-10000/mm3)。 新生儿:15×109-20×109/L(15000-20000/mm3)。 [临床意义] 生理性白细胞增高多见于剧烈运动、进食后、妊娠、新生儿。另外采血部位不同,也可使白细胞数有差异,如耳垂血比手指血的白细胞数平均要高一些。 病理性白细胞增高多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尿毒症、白血病、组织损伤、急性出血等。 病理性白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某些传染病、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放疗化疗等。 4、白细胞分类计数(DC) [正常参考值] 白细胞分类(DC) 英文缩写 占白细胞总数的百分比 嗜中性粒细胞 N 0.3~0.7 中性秆状核粒细胞 0.01-0.05(1%-5%)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 0.50-0.70(50%-70%) 嗜酸性粒细胞 E 0.005-0.05(0.5%-5%) 嗜碱性粒细胞 B 0~0.01(0~1%) 淋巴细胞 L 0.20-0.40(20%-40%) 单核细胞 M 0.03-0.08(3%-8%) [临床意义]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增高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 大出血、严重组织损伤、慢性粒细胞膜性白血病及安眠药中毒等。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减少多见于某些传染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等。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牛皮癣、天疤疮、湿疹、支气管哮喘、食物过敏,一些血液病及肿瘤,如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鼻咽癌、肺癌以及宫颈癌等。 嗜酸性粒细胞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早期、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 淋巴细胞增高见于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结核病、疟疾、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百日咳、某些病毒感染等。 淋巴细胞减少见于淋巴细胞破坏过多,如长期化疗、X射线照射后及免疫缺陷病等。 单核细胞增高见于单核细胞白血病、结核病活动期、疟疾等。 5、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EOS) [正常参考值] 50-300×106个/L(50-300个/mm3)。 [临床意义]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牛皮癣、天疤疮、湿疹、支气管哮喘、食物过敏,一些血液病及肿瘤,如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鼻咽癌、肺癌以及宫颈癌等。 嗜酸性粒细胞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早期、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 二、出血性疾病检查: 1、血小板计数(PLT) [正常参考值] 100×109-300×109个/L(10万-30万个/mm3)。 [临床意义] 血小板计数增高见于血小板增多症、脾切除后、急性感染、溶血、骨折等。 血小板计数减少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急性放射病、原发性或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尿毒症等。 2、出血时间测定(BT) [正常参考值] 纸片法:1-5min。 [临床意义] 出血时间延长见于血小板大量减少和血小板功能缺陷、急性白血病、坏血病等 3、凝血时间测定(CT) [正常参考值] 活化法: 1.14- 2.05min;试管法:4-12min。 [临床意义] 延长见于凝血因子缺乏、血循环中有抗凝物质、纤溶活力增强、凝血活酶生成不良等。 缩短见于高血脂、高血糖、脑血栓形成、静脉血栓等。
B. 皮肤上长小红点是什么
夏天的油脂分泌旺盛了造成的,也有可能是螨虫。
注意每天的清洁,还有就是你要注意你的回饮食要清淡,有必要的答话也已适当的用药外用。
长小红疙瘩的原因很多,要对症下药啊~
既然不是天生的,可能是过敏,需要服用相应的药物,并找到过敏源。
也可能是冬天易发的毛囊炎,勤洗澡,试试磨砂型沐浴露吧。
还有可能是缺乏维生素,可以适当补充B族维生素,多吃青菜,多喝牛奶。
C. 皮肤上好多这种的小血点是怎么回事啊
皮肤出现小血点是比较正常现象,是身体老化的标志,不用过分担心
根据你的描述一般而言,随着年龄的增加,出现血痣是比较正常现象,是身体老化的标志。很多人都有血痣和黑痣。所以你不必过于担心。成因是毛细血管破裂,血淤结于皮肤下的某一点。医学名称:毛细血管瘤。小的如针尖,大的如枸杞。毛细血管破裂是由于血管脆性增加,血管弹性降低引起的。为了增加血管弹性,你可以多补充维生素C、番茄红素,可以多吃鲜枣、番茄、西兰花、猕猴桃等菜蔬水果。
希望被采纳,谢谢
D. 皮肤上面有红色点点是怎么回事
身上有红点,有可能是病毒感染、过敏性疾病、血管瘤、皮肤肿瘤等。某些病毒感染可导致皮肤上突然起很多小红点,比如幼儿急疹、水痘、风疹、麻疹等,看起来是身上起了红点,但个别时候红点中间还可以有小水疱等。
所以,红点的可能性非常多,先观察,如果不见好或者自己担心,就到医院让医生看,或者发照片给医生看,都是可以的。如果身上不明原因出血红色的血点,应当注意观察它的发展情况,有没有其它不舒服的症状,并及时到医院就诊。
E. 皮肤上有小红点怎么回事
皮肤上长小红点一般是因为血管、血小板两个因素。因为血管在生病情况下会变弱,导致经常性内出血,然后导致皮肤发红。皮肤长小红点有以下情况:
1、红点好像芝麻般大小,像小针尖一样,刺刺的。这种情况跟黑痣一样,没有什么特殊,一般不需要治疗。
2、红点中心位置高于皮肤表层,红点四周有毛细血管延伸,这主要因为肝硬化病症,这个情况需要针对性治疗。
3、皮下出血,刚开始是鲜红色,后来慢慢演变成紫色、黄褐色,最终消失不见。较小的红点成为瘀点,较大的称为紫癜。
4、皮肤有小红点也有可能是湿疹。湿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伴随着有瘙痒感觉。
F. 皮肤上的小红血点是什么
这种小红点最常见的就是樱桃状血管瘤,也被称为老年性血管瘤。常见于中老年身上,在成年早期就可能出现,随着年龄增长会慢慢变多,一般来说不会发生恶变,也不会影响身体健康,没有什么特殊改变可以不用治疗。
老年血管瘤是属于樱睁逗迅桃状血管瘤,具体发病原因并不明确,可能和衰老,病毒感染和内分泌疾病有关系,人体失去了对毛细血管的调控。
皮肤表面的毛细血管局部过度扩张指旦迂曲,逐渐形成的血管瘤。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瘤有可能越来越多,高发于躯干的部位。一般不会引起病人老年人症状,但是会影响皮肤的美观。
这类患者和这类疾病,大多数不需要特殊治疗,如果患者因为影响外观或者其它原因需要治疗的时候,可以通过悉此手术切除,这是最经典也是传统的治疗方式;还可以进行激光治疗,目前这也是一种良好的治疗方式。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樱桃状血管瘤
G. 身上有小红点是怎么回事
有时候我们的皮肤表面会有小红点出现,有的会痒,有的不会,但这种出现小红点的情况明显不正常啊,那身上有小红点是怎么回事呢?起红点该怎么办呢?一起来看看吧。
身上有小红点是怎么回事?
1、毛细血管扩张引起
身上起红点最可能是毛细血管扩张引起的,用学术用语就是叫蜘蛛痣,这种一般是分布在身上的大腿,小腿和踝关节处,严重的还可能引起静脉曲张,所以要留心红点的变化。
2、身体过敏
如果是敏感体质,人体接触花粉、海鲜、药物、化妆品等过敏原的时候,就会发生过敏反应,皮肤上就会有小红点的情况。
3、昆虫叮咬后引起
夏季被蚊虫叮咬后会造成皮肤瘙痒,使身上长小红点,有的还会起包块。
身上起小红点怎么办?
1、如果起小红点的地方非常瘙痒的话,不要用力抓挠,容易把皮肤抓伤引起感染。
2、饮食方面建议不要吃带刺激性和油腻的食品,因为这些食物会加重的皮肤症状。
3、注意皮肤的清洁,轻洗澡,保持衣物透气。
4、不要随意用药,尤其是一些激素类外用药膏。
如果小红点的面积较大,并且长时间不消退,身体感觉不舒适,最好看看医生。
H. 皮肤上红血的点是什么来的
皮肤的变化有时也是可预示着身体健康状况的,当患上某些疾病时,有时就可表现在皮肤上,因此我们平时要多加注意皮肤上的变化,发现异常要引起注意。那么当皮肤上出现有红色的小血点时,会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皮肤有红色小血点的原因。
1、 毛细血管扩张,皮肤出现红色小血点时,有可能是皮肤受到刺激后而导致毛细血管扩张充血,或者毛细血管破裂,从而是出现小血点,有的人天生皮肤就敏感,稍遇到一点刺激物如受冻,受热等,皮肤就可出现红色血点 ,这种情况不用过于担心,慢慢会自行消退,而如果是未受刺激的情况下多次出现小血点,就要及时就诊,有可能是慢性病的征兆。
2、过敏性紫癜,发生慢性病紫癜也可引起皮肤有小血点,如没有并发症的,考虑过敏性紫癜,它属于一种超敏反应性毛细血管和细小血管炎,有可能会有关节痛,腹痛以及肾脏病变。它病因复杂,如可有细菌感染、病毒、食物和药物等引起,患者可在皮肤上出现针尖至黄豆大的瘀点、瘀斑。容易复发,治疗时要注意寻找病因,取出感染病灶,注意避免服用可疑食物及药物。单纯性紫癜可以使用维生素C治疗。
3、血液问题 ,血液问题也可引起皮肤有小血点,这种情况要检查血常规,看看身体是否有感染,贫血或是否有血液疾病的可能性。
上面就是关于皮肤出现红色小血点的一些原因,可见它很有可能是一些疾病因素引起的要警惕,一经发现皮肤有小血点,就要看看是否有受到什么外界物刺激,再次就是要考虑是否慢性病引起的,如果一两天内都不消退的,要及时到医院检查, 通过检查数据进行诊断,看是否有过敏性紫癜或其他慢性病,以便及时处理。
I. 皮肤上出现红色血点为什么
皮肤上有小红点,临床上多考虑樱桃状血管瘤,也称为老年性血管瘤。本病为老年血管退行性病变,也属于老年体征。常表现在成年以后,皮肤开始发生变化、老化,真皮内毛细血管的异常增生。
本病多见于20岁以上的成年人,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好发于前胸、后背、颈部及四肢近端,很少发生于头面。
初发皮损,犹似小瘀点或小红点,颜色呈鲜艳红色,以后逐渐增大,逐渐高起,增大到米粒或绿豆大小,半球状隆起的红丘疹,表面光泽,稍大些可达到黄豆大,一般不会再长大,触之柔软,无自觉症状,皮肤病理显示真皮内毛细血管扩张及新生的毛细血管。
皮肤上的小红点,还应考虑紫癜,为小红点或紫红色小斑点、斑丘疹,压之不褪色,可能与血管的脆性增加或血液系统疾病有关,可以发生在人体的任何部位,四肢多见。建议患者到医院的皮肤科,经皮肤科医生的详细检查,明确诊断。
J. 身上有小红点,不痛也不痒,这些小红点是什么
01.有可能是血管痣造成的。血管痣是由于人体皮肤的毛细血管扩张而形成的一种红色斑点。血管痣不疼也不痒,这种红色斑点的形状比较小,而且分布比较广。主要长在人体的面部和四肢部位。患有血管痣的人群主要以30岁以上的女性为主,很多女性在生完小孩之后,皮肤上都会出现血管痣的症状,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她们在生完小孩之后,体内的雌性激素增加导致内分泌失调,从而皮肤上出现红点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