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过敏知识 » 糠疹性皮炎是什么
扩展阅读
汗泡湿疹吃什么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湿疹长什么样的 2025-05-16 23:22:04
湿疹婴儿喝什么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糠疹性皮炎是什么

发布时间: 2024-02-27 08:04:25

⑴ 宝宝脸上有糠疹怎么办

您好,白色糠疹跟感染肠道寄生虫有关,中医认为是由春季风热,虫积,脾失健运所致,本病也叫单纯糠疹,一般好发于颜面部,躯干和颈部,儿童和青少年多见,皮损为圆形或者椭圆形,上覆少许脱屑,治疗一般以硫磺软膏,地塞米松乳膏,维生素B6软膏,雄黄膏,黄柏膏等药物外用,同时可以进行驱虫,化积,消风治疗。

⑵ 白色糠疹该怎么治疗

白色糠疹该怎么治疗

白色糠疹该怎么治疗,孩子的健康与否牵动着家长的心,孩子经常会有些小病小痛感冒发烧之类的,对于孩子的白色糠疹,很多家长都是比较担心的,怕对身体有什么比较严重的影响,白色糠疹该怎么治疗

白色糠疹该怎么治疗1

白色糠疹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发病原因目前大多认为系非特异性皮炎。儿童时皮脂腺尚未发育,皮肤表面缺乏皮脂,过度清洗尤其是用碱性强的肥皂清洗,是造成白色糠疹发病的原因之一。此外,阳光曝晒,皮肤干燥可能促进本病发生。

白色糠疹有哪些表现

第一,儿童的常见病,青少年也可发病,无性别差异,多春天起病,秋季消退。

第二,病因不明,皮肤干燥者经强烈的阳光照射可患此病。

第三,好发于面部,亦多见于颈、肩、上臂处。

第四,色素减退性圆形或椭圆性斑片,大小不等,直径1cm至数cm,淡白色或淡红色,边界清楚,上覆少量的鳞屑。

白色糠疹该怎么治疗

第一,白色糠疹是皮肤的浅层真菌感染,因此可以去药店买些抗真菌药外涂;如盐酸特比萘芬乳膏等;当然,也有些医院会用硫黄等配制一些,效果会更佳。

第二,切忌不可使用含激素的外用药膏如皮炎平之类,激素是禁止用于面部,否则会毁容的`;现在很多药店有不少名字夸张的治癣配方如所谓的一次净之类。这些用于手足癣无碍,但禁止用于面部(下面图片就是面部激素药用久的结果);

第三,涂药时间一般建议一个月;严重者可以多涂一段时间;因为皮肤的正常代谢时间是28天;

第四,白色糠疹的发生,多表明幼儿体质弱,如挑食,饮食不规律等;因此用一些促进饮食的办法是必要的,如健脾丸等。

白色糠疹该怎么治疗2

白色糠疹的症状表现

白色糠疹又称单纯糠疹、寄生性浅色斑,俗称“桃花癣”,中医称虫斑或风癣,是一种颜面的白色糠状鳞屑斑,影响颜面美容。此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春夏多见。皮疹主要为色素减退性圆形或卵圆形斑片,多见于面部,

亦好发于上臂、颈和肩部等处。斑片大小不等,直径约1厘米至数厘米,淡白或淡红色,边界清楚,边缘可微高起,上覆少量鳞屑。多无自觉症状,部分病人可有轻度瘙痒。经数日或更长一些时间可自行消退。其病因尚不明确。有人认为本病与链球菌感染有关。近年来认为本病是一种非特异性皮炎或亚型湿疹,与强烈的阳光照射有关。其中大部分患者能够确定与肠道寄生虫有关一般推测可能还与皮肤干燥、日晒等外在因素有关,最常发生的年纪是学龄前的三岁至青春期这段期间,男女比例相当。

临床上白色糠疹的儿童常伴有疳积症,蛔蛲虫及贫血状态,过去应用外用软膏、酊剂等治疗效果不佳,为标治;后改用内治调整胃肠功能,疗效较满意,为本治。

单纯糠疹的临床表现:

以面部皮损居多,少数发生于颈、肩及上臂,躯干,臀部。初起为大小不等的圆形或椭圆形淡红斑,直径约1

厘米或更大,而后红斑变淡,呈淡白色,表面干燥,其上覆盖少量灰白色细小鳞屑。常呈多发性,形状可不规则,边界欠清楚。通常无自觉症状,当天气炎热或面部出汗时,会有轻度瘙痒。

不要担心,本病一般有自限性, 随季节转化或经数月后,病变可不治自愈,亦不会留有永久性皮肤损害,但遇春秋季易复发,比较影响美观。

白色糠疹≠肚里有蛔虫(虫斑)

一些科普读物也提及到“白斑”与寄生虫的微妙关系,这里似乎用“虫斑”更能表现出两者的关联。尽管存在一定的关系,但出现“虫斑”不一定是代表作肚里有寄生虫,随着医学技术越来越发达,“虫斑”这种带有强烈指向性的临床表现已经不具有针对性,无论是对起病的原因还是最终的疾病诊断,都没有太大的意义。

初步总结:“虫斑”多发于过敏性体质者,外界的风吹日晒、碱性物质接触、消化不良、维生素缺乏也可导致。至于为什么把“虫斑”归咎为寄生虫所为,可能是因为脸上有“虫斑”的孩子近70%存在着饮食不均衡、不讲卫生、挑食的毛病,从而导致营养摄入不全面,引起皮肤表面异常,出现“虫斑”特征。因此两者不能轻易划上等号,可作为一个考虑的因素,但并不绝对。同样地,肚里长寄生虫也不一定出现“虫斑”。

在这里顺道普及一下长寄生虫的一些临床表现:

1、腹痛,如果用手揉揉,疼痛感可以稍有缓解。

2、贫血,皮肤、黏膜苍白,毛发干枯、乏力等。

3、出血,寄生虫在体内机械性移动引起损伤。

4、营养状态差,消瘦、体重减、皮下脂肪减少或消失、食欲不振,胃肠道功能紊乱。

5、精神神经系统症状,蛔虫病患儿可能出现兴奋不安、睡眠不好、磨牙、易惊,异食癖。

6、多样性皮肤损伤,寄生虫分泌物对人体产生刺激,引起局部和全身变态反应,表现为瘙痒、红疹、血管神经水肿。

白色糠疹预防方法

1、注意体内微量元素的摄补,提倡使用铜质餐具。

2、多食新鲜、清淡的叶绿素,多食猪肝、瘦肉、牛肉、黑色食物如黑芝麻、黑豆等。

3、少食刺激性食品,如酒、辣椒、生蒜等。

4、少食羊肉、肥肉、海产品。

5、少食富含维生素C的食品如西红柿、山楂、杨梅等碳酸类饮料。

⑶ 单纯糠疹该怎么治疗呢

单纯糠疹又称为“白色糠疹”、“链球菌性糠疹”、“面部干性糠疹”和“链球菌性红斑”等。中医称为“桃花癣”。 一种以发生于颜面部位的浅表性干燥鳞屑性色素减退为特征的一种慢性皮肤病。多发于儿童和青少年,也可见于成年人。发病季节以春季多见,也见于夏初及冬季。 该病相当常见,症状较轻。 单纯糠疹皮损为一个或数个圆形或椭圆形,钱币状大小的斑片,颜色较周围正常 皮肤浅,呈苍白色,表面干燥,附有少量细碎灰白色鳞屑。基底炎症轻微或缺乏,损害可逐渐扩大,邻近者可相互融合。自觉微痒或无自觉症状,皮损好发于颜面,尤其是双颊及额部,亦可见于颈部、躯干及四肢。损害可自然消退,遗留轻度色素减退,病程缓慢,数月以至1年,鳞屑消退后,白斑尚持续年余。该病多见于儿童或青少年,春季发生较多,亦可见于初夏及冬季。 特点 (1) 儿童的常见病,青少年也可发病,无性别差异, 多春天起病,秋季消退, (2) 病因不明,皮肤干燥者经强烈的阳光照射可患此病, (3) 好发于面部,亦多见于颈、肩、上臂处, (4)色素减退性圆形或椭圆性斑片,大小不等,直径约1cm至数cm,淡白色或淡红色,边界清楚,上覆少量的鳞屑, (5)一般无自觉症状,部分病人有轻度瘙痒, (6)经数月或更长的时间可自行消退。 病因:该病具体病因不明确。中医虽然称之为“桃花癣”,但与桃花无关,只是多发于桃花盛开季节,且其皮损颇似片片桃花瓣。中医认为系风热郁肺,随阴气上升而成,或由饮食不节,虫邪内生,脾失健运,而发该病。 发病机制不清楚,多认为系非特异性皮炎,发病诱因可能是日光照射、营养不良、皮肤干燥、维生素缺乏造成的,特别是前者,在春季日光增强,人们户外活动增加,皮肤干燥或某些特异体质者可患此病。 西医治疗 该病病程较长,不治疗一般持续数月,治疗见效通常也较慢。治愈后有时也易季节性复发。药物治疗一般以保持皮肤和缓润泽为原则,外用可使用3-5%硫磺霜、2%水杨酸软膏、5%尿素霜或皮质类固醇激素。内服给予维生素B2、复合维生素B。 该病有自限性,治疗目的主要是缩短病程,对症处理,如下: (1) 可以口服维生素B类,B6、B2、Bco和维生素C等。中医治疗内服犀角化毒丸或小儿香橘丹。 (2) 局部以润肤为主,1%氢化可的松软膏,维生素B6软膏,2.5%氯化氨汞(白降汞)、5%硫黄、1%金霉素或小檗碱(黄连素)软膏,大枫子油,维肤膏,5%尿素软膏。 (3) 对少数泛发全身者可采用紫外线,日光浴或PUVA等治疗。. 中药经验方 黄苓6克,生地6克,升麻3克,葛根6克,当归12克,羌活3克,防风3克,元参6克,蝉蜕3克,紫草3克,荆芥炭3克,贯众 1.5克,藕节12克,丹参6克。 水煎服,连服5~7剂,可愈。如果患者使用局部外涂激素类霜剂时间较长,应先停用激素类外用品,用温水浸洗多次,同时服用中药,方可见效。. 单纯糠疹治疗用药 (一)治疗 本病有自限性,治疗目的主要是缩短病程,对症处理。 1.可以口服维生素B类,B6、B2、Bco和维生素C等。中医治疗内服犀角化毒丸或小儿香橘丹。 2.局部以润肤为主,1%氢化可的松软膏,维生素B6软膏,2.5%氯化氨汞(白降汞)、5%硫黄、1%金霉素或小檗碱(黄连素)软膏,大枫子油,维肤膏,5%尿素软膏。 3.对少数泛发全身者可采用紫外线,日光浴或PUVA等治疗。 (二)预后 经数月或更长一些时间皮损可自行消退。 

⑷ 白色糠疹有什么症状

白色糠疹(pityriasisalba):又称单纯糠疹,民间俗称“桃花癣”。可能与卵圆形糠秕孢子菌感染有关。诊断要点:多见于学龄前儿童。好发于面部,也可发生于躯干和四肢。皮损为一片或数片白色或淡红色斑片,有少量糠秕状鳞屑。皮损消退后残留淡白色色素减退斑。无自觉症状。鳞屑镜检有时可找到卵圆形糠秕孢子菌...。 白色糠疹在学龄前以及少年期是一种相当常见的现象,尤其是好发于干燥或是肤色较深者小朋友,基 本上白色糠疹属于一种轻微皮肤炎,属体质性的湿疹性皮肤炎在临床上有过敏体质者发生率较高,但不仅限于过敏体质者才会发生,至于引起原因,一般推测可能还是与皮肤干燥、日晒等外在因素有关,最常发生的年纪是学龄前的三岁至青春期这段期间,也可见于成年人。男女比例相当。 病因症状 目前大多认为系非特异性皮炎。儿童时皮脂腺尚未发育,皮肤表面缺乏皮脂,过度清洗尤其是用碱性强的肥皂清洗,是造成白色糠疹发病的原因之一。此外,阳光曝晒,皮肤干燥可能促进本病发生。 皮损为一个或数个圆形或椭圆形、钱币状大小的斑片,颜色较周围正常皮肤浅,呈苍白色,表面干燥,附有少量细碎灰白色鳞屑,基底炎症轻微或缺乏。损害可逐渐扩大,邻近者可相互融合。自觉微痒或无自觉症状。 皮损好发于颜面,尤其是双颊及额部,亦可见于颈部、躯干及四肢。损害可自然消退,遗留轻度色素减退。本病多见于儿童或青少年,也可见于成年人。春季发生较多,亦可见于初夏及冬季。

⑸ 儿童丘疹性皮炎是什么病

疾病简介

中 文 名: 儿童丘疹性皮炎

外 文 名: (juvenile papular dermatitis)

发病年龄: 2~9岁

多发羣体: 学龄前儿童,男多于女

常见发病部位: 手背、前臂、肘、膝部

摩擦性苔藓样疹又名儿童丘疹性皮炎、肘膝复发性夏季糠疹、沙土皮炎,为学龄前儿童在夏秋季节常见的皮肤病,男多于女,表现为暂时性外伤性非特异性炎症反应,以患儿手背、前臂、肘、膝部出现散在性小丘疹,有时有轻度苔藓样变为临牀特征。

病因

儿童丘疹性皮炎的病因未明,一般认为与某些物品接触或摩擦 *** 有关,亦有人提出系病毒感染所致。约1/3病例有过敏性疾病史,以丘疹性荨麻疹多见。组织病理示非特异性炎症反应,表皮角化过度,棘层肥厚,真皮浅层轻度慢性炎性细胞浸润。

临牀表现

儿童丘疹性皮炎发病年龄常为2~9岁,男孩多见,好发于夏秋季。患儿常有玩沙土或接触表面粗糙物品的病史。皮损为针头至粟粒大小的多角形或圆形丘疹,平顶或圆顶,正常皮色、灰白色或淡红色,数目众多;中心部密集,但不融合,呈轻度苔藓样变,周围有散在丘疹;有时丘疹表面覆有微细的糠秕样鳞屑。好发于手背、腕和前臂,偶可见于肘、膝、足背和躯干部。一般无自觉症状,有时出现轻度瘙痒。病程缓慢,数年后可自行消退。

检查诊断

1、检查方法:

病理检查表现为表皮角化过度,棘层增厚,真皮轻度炎细胞浸润。

2、诊断依据:

根据本病发生于夏秋季节,男孩多见,好发手背、手腕等处,皮疹形态单一,多为散在性丘疹或呈苔藓样改变,自觉症状不明显,易于诊断。

3、鉴别诊断:

需与虫咬皮炎、儿童丘疹性肢端皮炎相鉴别。

(1)虫咬皮炎:有昆虫叮咬或外出游玩史,局部皮肤出现风团样皮疹.明显红肿,中心有小出血点,为虫刺的蜇口,伴有刺痛瘙痒。

(2)儿童丘疹性肢端皮炎:皮疹泛发。绿豆大小,较扁平暗红色丘疹,开始发于下肢,渐扩展至股、臀及上肢伸侧,最后可出现在面部。颈部淋巴结肿大。为乙肝病毒感染所致,可伴有急性无黄疸性肝炎,血清HBsAg阳性。

治疗方法

去除病因,避免不良的外界 *** 。

1、全身治疗:

有瘙痒不适症状者,可口服抗组胺药物,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

2、局部治疗:

外用炉甘石洗剂或糖皮质类固醇类软膏,如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

注意事项

1、预防注意事项:

夏秋季节,儿童在室外游玩时应多加看护,避免接触砂土等,减少机械性摩擦的机会。婴幼儿的被褥及衣物布料应柔软。

2、预后注意事项:

(1)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长期出现精神紧张、焦虑、烦燥、悲观等情绪,会使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平衡失调,所以需要保持愉快的心情。

(2)生活节制注意休息、劳逸结合,生活有序,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对预防疾病有很大的帮助。做到茶饭有规律,生存起居有常、不过度劳累、心境开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合理膳食可多摄入一些高纤维素以及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营养均衡,包括蛋白质、糖、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和膳食纤维等必需的营养素,荤素搭配,食物品种多元化,充分发挥食物间营养物质的互补作用,对预防此病也很有帮助。

相关文章

[儿童丘疹性皮炎不能吃什么]

[儿童丘疹性皮炎用什么药效果好]

[儿童丘疹性皮炎吃什么食物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