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过敏知识 » 皮炎用生姜
扩展阅读
汗泡湿疹吃什么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湿疹长什么样的 2025-05-16 23:22:04
湿疹婴儿喝什么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皮炎用生姜

发布时间: 2024-02-08 09:34:12

Ⅰ 怎样用药浴治疗脂溢性皮炎

脂溢性皮炎是由于皮脂溢出而形成的一种慢性皮肤炎症。本病的主要症状是初起头皮出现糠秕样脱屑,产生成层的油腻性鳞屑,其后皮肤轻度发炎,伴有脱发;或表现为成片油腻而粘着的黄色结痂,间有渗液,发炎较明显。前者为鳞屑型,后者为结痂型,均有不同程度的痒感,病变可累及颜面、颈、胸背及上腹等处。
方一【组成】新鲜乌骨鸡蛋3枚。
【用法】鸡蛋打破后搅匀,加入水2 000毫升,取汤液浴头,每日1~3次。
【功用】养血润燥。
【适应证】头皮白屑。
【说明】鸡蛋性味甘平,功能滋阴养血润燥,近年药理学研究表明,鸡蛋所含的物质对体表炎症及烧伤有良好的愈合作用。
方二【组成】小麦麸50克,生姜30克。
【用法】将上两物同煎,取汁洗患处。
【功用】清热,解毒,杀菌。
【适应证】脂溢性皮炎。
【说明】小麦麸为小麦磨取面粉后筛下的种皮,性味甘凉,能治疮痈肿毒。配生姜杀菌解毒,对脂溢性皮炎炎症较甚者颇为适宜。
方三【组成】新小胡桃6枚,牛乳100毫升。
【用法】将小胡桃去壳捣烂,与牛乳同煎成膏液,外洗患处。
【功用】润燥解毒。
【适应证】头皮白屑。
【说明】小胡桃即小核桃,功能润燥。牛乳性味甘微寒,有解热毒,润皮肤的作用。两者相配外用,对治疗血虚风燥所致的头皮白屑增多颇有效。
方四【组成】杏仁、胡麻各适量。
【用法】将上两物捣烂取汁,外洗患处。
【功用】润燥解毒。
【适应证】头皮白屑。
【说明】杏仁,能治诸疮疥,消肿,胡麻即芝麻,有解毒润燥的作用。
方五【组成】艾叶、菊花、防风、荆芥、甘松、蔓荆子、地肤子各9克,薄荷、藿香各6克。
【用法】上药加水适量,煎数沸后,倒入盆内,待温洗患处。每日1次,若多洗收效快。每剂可洗4次。
【功用】祛风,止痒,生发。
【适应证】脂溢性脱发。
【说明】艾叶,能除湿,行血中之气,气中之滞,故可治头风。菊花、防风、荆芥等均有祛风止痒的作用。
方六【组成】生地黄、首乌各30克,黑芝麻梗、椰树枝各50克。
【用法】上药加水适量,煎数沸后,倒入盆内,趁热熏洗患处。熏时上盖头巾,以防热气散失。每日1剂,早午晚各1次,每次30分钟。洗后用干毛巾覆盖头部避风。5日为1个疗程。
【功用】养血滋阴,祛风生发。
【适应证】脱发(脂溢性脱发)。
【说明】生地黄、首乌、黑芝麻均为养血滋阴之品,方中用此意即“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椰树枝则有祛风凉血的作用。
方七【组成】透骨草、侧柏叶各120克,皂角60克,白矾9克。
【用法】上药加水2 000毫升,煮沸10分钟,待温后洗头,每次15分钟,每周洗2次。
【功用】燥湿,除脂,止痒。
【适应证】脂溢牲脱发及脂溢性皮炎。
【说明】透骨草功能祛风除湿,皂角亦有疏风气的功效;白矾燥湿杀虫,侧柏叶治疗脂溢性脱发有良效已为临床所证实,诸药合用,有燥湿、除脂、止痒功效。
方八【组成】桑白皮35克,五倍子12克,青葙子60克。
【用法】上药加水2 000毫升,煮沸15分钟,待温后洗头。每次20分钟,每周2次。
【功用】祛脂,乌发,护发。
【适应证】脂溢性皮炎。
【说明】桑白皮功能行水消肿,青葙子功能祛风热,五倍子则有收敛生发的作用。
方九【组成】天麻、白芷、防风各S克,桑叶、羌活、银花、薄荷各3克,川椒2克。
【用法】上药加水2 000毫升,煮沸待温,去渣,洗发。每次洗15~20分钟,洗毕避风。
【功用】清热明目,洁发令柔。
【适应证】脂溢性脱发。
【说明】天麻有熄风止痉,祛风通络之功效,配伍白芷、防风、羌活,则增强祛风之力;桑叶、银花、薄荷功能疏风散热,川椒祛风胜湿。诸药合用,祛风热,止脱发。
方十【组成】羌活、桑叶各4.5克,川芎、白芷、藁本各6克,天麻、甘菊花、薄荷各3克。
【用法】上药加水2 000毫升,煮沸待温,去渣,洗发。每次洗15~20分钟,洗毕避风。
【功用】清热祛风,洁发光泽。
【适应证】脂溢性脱发。
【说明】本方作用与上方相同,仅增川芎活血凉血,藁本祛风,甘菊花疏热,故功效更强。
方十一【组成】苍耳子、王不留行各30克,苦参15克,明矾9克。
【用法】上药加清水半盆,煎沸,洗前先剪短头发,再用小毛巾蘸药水反复洗头皮,每次洗15分钟,每日用药1剂,每天2次,隔3天再洗。
【功用】收敛,祛风,止痒。
【适应证】头皮脂溢性皮炎。
【说明】苍耳子有祛风散湿之功,能治一切风气。王不留行功能行血,能治风毒。苦参、明矾皆为清热燥湿之品。
方十二【组成】陈艾叶50克,雄黄15克,防风、花椒各30克。
【用法】上药加水适量,煎沸,将药液倒入盆内,待温后外洗患处。每日洗1~3次。
【功用】解毒杀虫,祛风止痒。
【适应证】脂溢性皮炎。
【说明】艾叶功能燥湿祛风,其放置年久而陈者,燥湿之力更强。雄黄有解毒燥湿之功,防风、花椒则能祛风除湿。诸药合用,解毒杀虫,祛风止痒,故对脂溢性皮炎有较好的疗效。
方十三【组成】苦参、野菊花、白鲜皮各35克,硫黄15克。
【用法】上药加水适量煎煮,去渣取汁洗患处。每日1或2次。
【功用】疏风清热,解毒止痒。
【适应证】脂溢性皮炎。
【说明】苦参性味苦寒,有燥湿,杀虫利尿之功效,故又能治风杀虫。野菊花功能清热解毒,硫黄有燥湿解毒的作用。诸药合用,共奏清热燥湿止痒之功。
方十四【组成】白芷150克,鸡子3个,川芒硝90克。
【用法】上药加水2 000毫升,先煎白芷,滤去渣,待稍冷,纳鸡子及芒硝,搅拌均匀后,洗头。
【功用】祛风止痒,除屑洁发。
【适应证】脂溢性皮炎。
【说明】白芷祛风散湿之要药。能治疗头风及皮肤游走之风。芒硝清热燥湿,鸡蛋亦有祛风之功。
方十五【组成】黄连须、黄芩、黄柏、大黄各9克,龙胆草6克,枯矾12克。
【用法】上药加水2 000毫升,煮沸待温,去渣,洗头。隔日1次。
【功用】清热泻火,去油护发。
【说明】黄连主治痛痒、疮疡、斑毒、疳痘而邪热有余者,说明方中黄连清热解毒为主药,再配伍黄芩、黄柏、大黄、龙胆草等。其清解之力更强。
方十六【组成】苦参310克,百部、野菊花、凤眼草各90克,樟脑125克。
【用法】先将前四味药装人大口瓶内,加入75%乙醇(或白酒)5 000毫升中浸泡7日后,过滤去渣,留液,再加入樟脑(研粉)溶化后备用。用时用纱布蘸药液,擦洗头皮,每日1或2次。
【功用】灭菌止痒。
【适应证】脂溢性皮炎。
【说明】凤眼草为臭椿树的果实,功能除湿止痒,樟脑气味芳香,功能祛风除湿,药理学研究表明,本品外涂局部对皮肤有温和的刺激和止痒作用。苦参、百部、野菊花均有清热燥湿的功效。
方十七【组成】苦参60克,百部15克,透骨草、白鲜皮、蛇床子、艾叶各30克。
【用法】上药煎水洗头,2日洗1次。
【功用】祛风,除湿,止痒。
【适应证】头部脂溢性皮炎。
【说明】本方所用药物均为祛风除湿之品,目前临床上常用以治疗因风湿所致的各类皮肤疾病。
方十八【组成】蔓荆子、防风、苦参、川椒各10克,火麻仁30克。
【用法】上药煎汤,趁热温洗头部。
【功用】祛风,润燥,止痒。
【适应证】头部脂溢性皮炎。
【说明】蔓荆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火麻仁功能祛风润燥,能治发落。
方十九【组成】白鲜皮、白芷、野菊、大黄、九里香各30克。
【用法】上药用水煎取汁,温洗头部。
【功用】祛风除湿,清热解毒。
【适应证】脂溢性皮炎。
【说明】九里香功能行气活血,祛风除湿,能止疮痒,去皮风、故民间常用于治疗各类皮肤疾病。
方二十【组成】透骨草65克,龙葵35克。
【用法】上药用水煎洗头。
【功用】祛风止痒。
【适应证】头部脂溢性皮炎。
【说明】龙葵性味苦寒,能洗疥癞痒痛,祛皮肤风。临床实践证明,本品具有消肿止痒和微弱兴奋作用,药理学实验亦表明,本品有良好的抗炎作用。
方二十一【组成】透骨草、丹参、皂角刺各30克。
【用法】上药用水煎外洗,每日1次。
【功用】祛风除湿,活血润燥。
【适应证】脂溢性皮炎。
【说明】方中透骨草、皂角刺均有祛风除湿的功效。丹参有活血润燥的功效。
方二十二【组成】苦参、侧柏叶各30克,荆芥、防风各20克,白芷、薄荷、雄黄各10克。
【用法】上药煎汤熏洗患处,每周1次。
【功用】祛风燥湿。
【适应证】脂溢性脱发。
【说明】上述药物均具有祛风燥湿之功,对因风湿所致的各类皮肤疾病具有较好的疗效。
方二十三【组成】何首乌、苦参各30克,枸杞子、黄柏、旱莲草、龙胆草、干姜、地肤子各20克,白鲜皮15克,辣椒秸100克。
【用法】上药每剂煎2次,每次煎煮20分钟,将2次煎煮的药液相混以备外用。先用溶少许食盐的温水清洗头部,擦干后,用棉纱布蘸取药液反复涂洗脱发处,每次15~20分钟,每日2次,洗后再用鲜姜汁或鲜姜芽汁涂于脱发处。
【功用】养血凉血,清热祛风止痒。
【适应证】脂溢性脱发。
【说明】方中首乌、枸杞、旱莲草滋补肝肾、补血生发;龙胆草、黄柏、苦参清泻肝火,滋阴降火;白鲜皮、地肤子、干姜、辣椒秸祛风止痒。诸药合用,滋补肝肾、益气生血、凉血清热,故使毛发复生。

Ⅱ 头发上的脂溢性皮炎能不能用生姜洗发水洗头发

皮肤病是很常见的疾病,这样的疾病对人体健康也是有着很大危害,虽然它不会直接威胁到人体生命,但是长期不选择好的治疗方法,会使得这样疾病变得很严重,进而会影响到患者内脏,让身体各方面受到威胁

皮炎也是属于一种皮肤疾病,和湿疹可以作为同一类的疾病,大家在生活中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生活习惯,讲究个人卫生。

配合珍立淸用,每天用2-3次吗,一个月左右,就可以

ㅤ

ㅤ

ㅤ

ㅤ

ㅤ

珍珠菜又叫白花蒿,明日叶,珍珠菜可以作为蔬菜食用,无毒

珍珠菜的功效:

成分:珍珠菜根含多种皂甙,甙元是报春花皂甙元A和二氢药用樱草皂甙元A即山茶皂甙元A。报春花甙元的含量达16%。种子含脂肪油32.24%。

性味:珍珠菜味辛、涩、平

归经:肝;脾经

功效:清热利湿;活血散;解毒消痈。

珍珠菜的作用:

活血调经,利水消肿。治妇女月经不调,白带,小儿疳积,水肿,痢疾,跌打损伤,喉痛,乳痈。风湿痹痛等症。外用可治疗痈疖、蛇咬伤等症。

珍珠菜的茎叶中含丰富的矿物质,尤以钾的含量最高,并含有类黄酮化合物等。民间认为珍珠菜是对妇女有益的蔬菜,可作为产妇的补身菜谱。

抗肿瘤珍珠菜黄酮甙625mg/kg腹腔注射,连续15天对小鼠宫颈癌(U14)、连续8天对小鼠肉瘤-180(S180)、连续14天对艾氏腹水癌实体型(ESC)均有抑制作用,对小鼠网织细胞瘤腹水型、淋巴肉瘤也有效;273mg/kg腹腔注射连续7天,对大鼠瓦克癌(W256)有抑制作用。

1、哪些人不能吃珍珠菜

珍珠菜虽然功效很多,但是孕妇忌用。

2、珍珠菜的食用禁忌

珍珠菜虽然有很多功效,但是其有微毒,因此需要经过煮、浸泡才能去毒,一定要认真处理好后再吃。

Ⅲ 请问您是用生姜汁治好了脸部的脂溢性皮炎吗真的有用吗

脂溢性皮炎是一种发生于皮脂溢出部位的慢性皮肤病,可用1%氯霉素雷琐辛酊、硫新霜、肤轻松等外搽。内服维生B6、B2也有一定疗效。
生姜治疗:鲜生姜适量洗净捣烂,用纱布包裹拧出姜汁。先用温水清洗患处,擦干,再用棉球蘸姜汁反复擦患处,每天1~2次,一般2~3天可愈。

脂溢性皮炎往往从头部开始,分为干、湿两型。前者表现为红斑,干燥,覆糠状鳞屑;后者为黄红色或淡红色斑,上覆油腻性鳞屑,易反复发作,日久导致脂溢性脱发。

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与湿热内蕴、外感风邪,或阴虚血燥、肌肤失养有关。而生姜辛燥,有解表散寒、祛风除湿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脂溢性皮炎,对属湿性的效果更为理想。

同时,患者应注意饮食,因为脂溢性皮炎的发生与消化功能失常,以及吃糖类、脂肪类食物过多有关。因此,患者应禁酒,少食辛辣、鱼虾海鲜、牛羊肉、狗驴肉等刺激性及油腻食物,多食蔬菜、水果,多饮水。本病需耐心坚持治疗,不要滥用药物,特别是激素类药物。

Ⅳ 请问您是用生姜汁治好了脸部的脂溢性皮炎吗真的有用吗

首先要回答你的是:我的脂溢性皮炎是发生在面部,而且绝对是用姜汁治好的回。
其次,你需要答去医院确诊,你脸上的皮肤问题是否是脂溢性皮炎。你说的症状跟我的不太一样。我的皮炎虽然也是红红的,会出少量炎水,痒,但没有脱皮。
另外,我用姜汁治疗的时间非常短,仅需要两三天就可完全康复。而让红色消失的时间更短,仅需要半个小时左右。第一次擦上姜汁的时候,脸上像火烧一样辣痛,几分钟后痛感减轻,红色症状随之减轻。痛感减轻后再擦第二次,然后第三次。我的在第三次后红色基本褪尽。
就这么简单。但愿能帮得上你的忙。

Ⅳ 治疗神经性皮炎的处方有哪些

神经性皮炎多发生于人的颈、肘、脸前和股内侧,病程时间长,一般难治愈。

【处方1】

组成:陈醋,鸡蛋。

制作与用法:老醋泡生蛋,密封半个月。用蛋清涂患处,每日数次。

主治:神经性皮炎。

【处方2】

组成:豆腐渣。

制作与用法:鲜豆腐渣敷患处。

主治:神经性皮炎。

【处方3】

组成:松香2份,猪油3份。

制作与用法:松香2份、猪油3份同煮成糊状。外涂患处,1日数次。

主治:神经性皮炎。

【处方4】

组成:茶叶,大蒜,韭菜。

制作与方法:泡过的茶叶捣烂外敷,使其角质层软化,然后用小刀削去角质层,再用大蒜、韭菜合捣烂敷患处。

主治:神经性皮炎。

【处方5】

组成:生姜。

制作与用法:生姜切块。用姜片每日涂患处。

主治:神经性皮炎。

【处方6】

组成:葱,蒜,白糖,冰片,蓖麻仁。

制作与用法:葱白2根、紫皮蒜2头、白糖25克、冰片0.5克、蓖麻仁12克共捣烂如泥。涂患处。

主治:神经性皮炎。

【处方7】

组成:花椒,白酒。

制作与用法:花椒10克浸泡于50毫升白酒中1周。外擦患处。

主治:神经性皮炎。

【处方8】

组成:桃树叶。

制作与用法:鲜桃树叶捣烂取汁外敷。

主治:神经性皮炎。

【处方9】

组成:丝瓜叶。

制作与用法:鲜丝瓜叶洗净后捣烂。擦患处至皮肤发红,隔天1次,7次为1疗程。

主治:神经性皮炎。

【处方10】

组成:大蒜,醋。

制作与用法:适量大蒜瓣捣烂,用纱布包好,浸入醋内片刻。取出纱布擦患处,每日2次,连用7天。

主治:血虚风燥型神经性皮炎(表现为剧痒,夜间尤甚,皮损逐渐苔藓样变,表面脱屑,间有抓痕结痂)。

【处方11】

组成:粳米100克,油菜。

制作与用法:粳米100克入砂锅内,加水1000毫升煮粥,快熟时加入鲜油菜(切碎)50~100克及水600毫升再同煮成菜粥。早晚温热服食。

主治:血虚风燥型神经性皮炎。

【处方12】

组成:鸽子,红枣,发菜。

制作与用法:鸽子1只洗净,与红枣15枚,发菜10克共炖热、加食盐少许调味。每日服1剂。

主治:血虚风燥型神经性皮炎。

【处方13】

组成:马齿苋60克,红糖适量,粳米50克。

制作与用法:鲜马齿苋60克洗净切碎,与红糖适量、粳米50克同入砂锅加水500毫升,煮成米花稠汤。每日2次,温热服食。主治:血热风盛型神经性皮炎(表现为皮损泛及全身呈大片浸润潮红斑块,间有抓痕血痂及苔藓样变,自感奇痒难忍)。

【处方14】

组成:穿山甲60克,土茯苓30克。

制作与用法:穿山甲肉60克、土茯苓30克与食盐适量煎汤。每天1剂、连服10~12剂。

主治:血热风盛型神经性皮炎。

【处方15】

组成:蚌肉,金针菜,丝瓜络。

制作与用法:蚌肉30克、金针菜15克与丝瓜络10克共煮汤,食盐调味。每日一剂。

主治:血热风盛型神经性皮炎。

【处方16】

组成:花椒,食盐。

制作与用法:花椒同食盐加水煎。用煎液洗患处。

主治:皮炎、皮肤瘙痒症。

【处方17】

组成:猪胆1个。

制作与用法:每日1次,连用10天。

主治:湿热外溢型脂溢性皮炎。

Ⅵ 请问您是用生姜汁治好了脸部的脂溢性皮炎吗真的有用吗

首先要回答你的是:我的脂溢性皮炎是发生在面部,而且绝对是用姜汁治好的。
其次专,你需要去医属院确诊,你脸上的皮肤问题是否是脂溢性皮炎。你说的症状跟我的不太一样。我的皮炎虽然也是红红的,会出少量炎水,痒,但没有脱皮。
另外,我用姜汁治疗的时间非常短,仅需要两三天就可完全康复。而让红色消失的时间更短,仅需要半个小时左右。第一次擦上姜汁的时候,脸上像火烧一样辣痛,几分钟后痛感减轻,红色症状随之减轻。痛感减轻后再擦第二次,然后第三次。我的在第三次后红色基本褪尽。
就这么简单。但愿能帮得上你的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