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过敏知识 » 中药治疗接触性皮炎
扩展阅读
汗泡湿疹吃什么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湿疹长什么样的 2025-05-16 23:22:04
湿疹婴儿喝什么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中药治疗接触性皮炎

发布时间: 2024-02-03 00:26:48

㈠ 过敏性皮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过敏性皮炎是由许多因素导致的皮肤炎症反应。常见的过敏性皮炎主要有二类:接触性皮炎和化妆品皮炎。随着治疗手段的不断进步,目前对于过敏性皮炎的治疗方法也有多种。目前常见的过敏性皮炎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一下几种。过敏性皮炎的治疗方法1、内服特制中药:采用抗敏固表、清热解毒、祛风除湿、疏肝理气、活血化瘀功效的中药,针对各种皮炎发生与分泌、皮脂分泌增加、毛囊导管角化过度、丙酸杆菌感染、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及皮脂膜破坏,可同时达到排毒,杀菌、抑菌、修复受损细胞的多重功效。2、中药石膏倒膜加雾化治疗:中药石膏面膜具有温经活血,促进皮肤生理循环,清除毒素等特性。对于各种皮炎均有显著疗效,皮肤雾化是由药物液化成汽体,直接均匀喷涂于皮肤表面,让皮肤充分吸收,使药效得到更好地发挥。3、纳米微波加雾化治疗:纳米微波通过能量辐射中,可通过炎症反映区的能量吸收,对人体神经、体液、内分泌的进行双向调节,达到活化组织细胞,激活酶系统及水分子,修正细胞的新陈代谢等作用。可有效调节机体免疫力恢复,恢复自然生理机能,从根源上避免反复发作。

㈡ 有哪些治疗接触性皮炎的方法

接触性皮炎的治疗,首先,应避免接触过敏原。随后,若皮损较轻、版局部稍红,外用硼酸或马齿权苋湿敷后可有好转;若症状较重,有水疱出现,则需到医院就诊,口服抗过敏药,局部应用中药湿敷;若出现较厚的水疱,湿敷效果不佳者,可应用中医热奄包疗法治疗,不建议患者采用外用药膏治疗,以免对水疱、糜烂、渗出等皮损造成进一步损害。

㈢ 中医治疗过敏性皮炎,效果如何

效果不错,当然是要辩证准确才行。

皮肤病中药外洗九法

导读:夏季是皮肤病的高发季,对于皮肤病患者,外洗一方面可以减轻患者服药痛苦;另一方面,皮肤病局部用药能更好的吸收。(编辑/闫奇峰)

皮肤病中药外洗九法

作者/龚景林

“外科之法,最重外治。”中药外洗在皮肤病的治疗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是用药物煎汤乘热在患处淋洗、浸泡、湿敷或坐浴的一种治疗方法,古称“溻洗”。

早在公元前770年《礼记•曲礼》篇即载有“头有疮则沐,身有疮则浴”,《外科精义》曰:“夫溻法者,宣通行表发散邪气使疮内消也,盖汤火有药涤之功……此谓疏导腠理,通调血脉,使无凝滞也,如药二两用水二升,为则煎取一升半,以净帛或新棉蘸药水稍热溻其患处,渐渐洗溻沐浴之”张山雷氏说:“外疡既溃,脓水浸淫,以洗涤洁净为第一要义,庶几病菌不留,方能生新收口,否则恶腐不除,必多滋蔓”张仲景的《金匮要略》曾用苦参汤治疗狐惑病,狼牙汤治疗阴䘌。

洗剂在民间也常为人们所惯用,如用白矾水洗湿疮,花椒水洗痒疮,葱椒水洗冻疮,桂花叶水洗漆疮等。这些方法简便,而且也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在临床实践中,笔者归纳了九法,兹不揣浅陋,介绍如下。

一、祛风止痒法

由于人体腠理不密,卫气不固,风邪客于肌肤之间,内不得通,外不得泄,导致营卫不和,气血运行失常,肌肤失去润养而产生一系列症状。如发病迅速,消退亦快,游走不定,瘙痒无度,多发于上半身或泛发全身,皮疹多为红色丘疹、风团、鳞屑或苔藓样变、疣目,损害为干性,不渗出,以及抓后起鳞屑及出血等,常见于急性瘙痒性皮肤疾患,如急性荨麻疹、皮肤瘙痒症、神经性皮炎等。

治拟祛风止痒为主。

药用艾叶30克,摇竹消30克(我注:徐长卿),路路通30克,蚕砂60克,煎水1500毫升,待水温热后外洗患处,每天2次,每次洗10-15分钟。

临床上如寻常疣、扁平疣等,均属病毒所引起的皮肤病,皮损表现为扁平丘疹,或高出皮肤,粟米至黄豆大小,色为淡褐色、褐色、正常皮肤色。表面平滑或粗糙。

治疗以祛风解毒为主。

药用木贼15克,苍耳子15克,败酱草30克,露蜂房10克,马齿苋30克,煎水1000毫升,先乘热湿敷患处,然后用水擦洗皮损,皮损以擦红发热为宜,每天一次。

二、清热消肿法

不论外感邪热或脏腑实热,蕴阻肌肤,不得外泄,熏蒸为患。皮损多见红斑、斑丘疹、水疱,脓疱、糜烂渗液、灼热痒痛。常见于急性湿疹及皮炎类疾患,如带状疱疹、丹毒、脓疱疮、过敏性紫癜、药疹、接触性皮炎及大疱性皮肤病、剥脱性皮炎、皮肌炎、急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治宜清热、消肿、解毒。

药用马齿苋30克,黄柏30克,千里光30克,大黄30克,煎水1500毫升,待温热后外洗或湿敷患处,每天3-4次,每次10-15分钟。

三、燥湿收敛法

湿有内湿与外湿之分,但以外湿为主,因湿邪侵入腠理,郁结不散,与气血相搏而浸淫肌肤发疹。证见水疱,瘙痒糜烂渗液,水肿,浸淫四窜,汁水淋漓。常见的皮肤病,如皮炎、湿疹、脂溢性皮炎、天疱疮等。

治宜燥湿收敛。

药用马齿苋60克,苍术30克,侧柏叶60克,苦参30克,五倍子30克。煎水1500毫升,外洗或湿敷患处,每天2-3次,每次10-15分钟。

四、凉血解毒法

由各种“毒”所引起的皮肤病,常见的有药物毒、食物毒、虫毒、漆毒等。邪毒侵入皮肤,郁而化热,毒热与气血相搏而发病。证见红肿、丘疹、风团、糜烂等多种形态。常见的皮肤病有接触性皮炎、药疹、中毒性红斑、虫咬皮炎、丘疹性荨麻疹。

治宜凉血解毒。

药用千里光30克,大黄30克,朴硝30克,山楂60克,扁蓄30克。煎水1500毫升,外洗或湿敷患处,每日2-3次,每次10-15分钟。

五、温经散寒法

由于阳气不达,皮肉受寒,气血运行不畅经络阻隔,气血凝滞所致。皮损为紫暗或淡红斑,局部皮损红肿发硬,严重时可发生水疱、溃疡。常见的皮肤病有冻疮、血管炎。

治宜温经散寒。

药用透骨草30克,芫花10克,川椒15克,吴茱萸15克,煎水1000毫升,浸泡患处,每天1-2次,每次15-30分钟。

六、活血散瘀法

肝气郁结或外邪入侵,以致气机不畅,气滞血瘀,阻塞经络而致。证见皮损色暗红、青紫、瘀点、瘀斑、毛细血管扩张等。常见的皮肤病如结节性红斑、硬红斑、过敏性紫癜、静脉曲张、血栓性静脉炎。

治宜活血散瘀。

药用鬼箭羽30克,红花15克,丹参30克,桃仁30克,香附子30克。煎水1500毫升,外洗患处,每日2次,每次10-15分钟。

七、养血润肤法

由于血虚不能营养肌肤,肤失濡养,血虚生风生燥,逗留肌肤所致。其皮损表现为干燥、脱屑、肥厚、粗糙皲裂、苔藓样变。常见的皮肤病有神经性皮炎、银屑病、鱼鳞病、手足癣鳞屑角化型、掌跖角化过度症。

治宜养血润肤。

药用白芨60克,黄精30克,紫草30克,五灵脂30克,露蜂房10克,煎水1500毫升,浸泡后再外洗患处,每天一次,每次浸泡30分钟。

八、杀虫除䘌法

由于对虫体的过敏或虫的毒素侵入机体,日久蕴毒,发于肌肤所致。皮损为丘疹、风团、水疱、血痂、抓痕、糜烂等。常见的皮肤病有疥疮、丘疹性荨麻疹、桑毛虫皮炎。

治宜杀虫除䘌。

药用蛇床子30克,川椒15克,大枫子30克,硫磺60克,藜芦15克,煎水1500毫升,外洗患处,每日一次,每次10—15分钟。

在临床上还有由霉菌所引起的手足癣皮损为丘疹、水疱糜烂渗液。

治宜清热利湿、杀虫止痒。

药用丁香10克,黄精30克,黄柏30克,川椒10克,枯矾15克。煎水1500毫升,浸泡与外洗患处。每日2-3次,每次10-15分钟。

九、脱脂除垢法

多因内蕴湿热,外感风邪,蕴阻肌肤,湿热上蒸,或因湿热耗伤阴血,血虚风燥,肌肤失养而成。皮损为潮红、渗出、糜烂、结黄厚痂、鳞屑(干燥或油腻的鳞屑)。常见的皮肤病有脂溢性皮炎、脂溢性脱发。

治宜清热利湿,脱脂除垢。

药用透骨草60克,侧柏叶60克,黄柏30克,皂刺30克,硼砂30克。煎水1500毫升,外洗患处,每日一次,每次10-15分钟,洗后头部不要另用温水冲洗,待头发自干。

总之以上九法初步概括了皮肤病中药外洗的法则,在使用这九个法则时,一定要根据皮损的部位、范围、性质以及患者皮肤的耐受情况辨证施治,合理的选择有针对性的药物和外洗方法,采取一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法则进行洗浴治疗,才能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㈤ 接触性皮炎治疗最好的药

接触性皮炎是具有明确接触史者在皮肤接触到一种物质以后,在接触部位出现皮肤回炎症的表现。主答要症状就是边缘非常清晰,皮损出现红斑丘疹水疱,甚至有糜烂、渗出,患者可以自觉瘙痒、灼热、疼痛,甚至流脓、出水。接触性皮炎在治疗的同时,首先要做的就是不要再接触容易过敏的物质,严重者比如有水疱,可以口服激素抗炎、抗过敏治疗,渗出明显时局部可以湿敷治疗。一般患者可以口服氯雷他定片或者盐酸依匹斯汀胶囊等抗过敏治疗,外用激素类药膏,比如糠酸莫米松乳膏等,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用药。

㈥ 过敏性皮炎要怎么治疗

治疗过敏族大搭性皮炎最直接的两种方式便是药物治疗和中药治疗,西药治疗只能够治疗表面的疾病,缓解过敏性皮炎的过敏症状,而中药治疗,是一个调理身体的过程,可从根本处提高患者本身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同时在使用药物的过程中,还可以搭配药膏一起治疗,可加快皮肤的恢复时间。

过敏性皮炎是因为很多因素导致的皮肤炎症反应,比较常见的疾病种类有接触性皮炎和化妆品皮炎两种。过敏性皮炎一旦发作就会出现明显的红肿、泛红、脱皮,以及瘙痒等症状,如果不及时治疗,那么会严重影响到皮肤皮层,形成皮肤溃烂的情况,那么到底过敏性皮炎怎么治疗才好呢?
一、过敏性皮炎怎么治疗
1.药物治疗
轻度过敏性皮炎进行治疗可采用药物治疗,内服抗组织胺类药物,可有效的缓解患者过敏的情况,常见药物有扑尔敏、赛庚啶等。另外患者还可以一起服兆拿用维生素C来增加皮肤的抵抗力。如果过于严重的患者,还需要搭配药膏一起使用进行局部治疗,如何选择药膏种类,需要进行检查后,在医生的建议下使用。
2.中药治疗
中医治疗过敏性皮炎讲究的是以切断过敏源头进行治疗,因此患者服用中药就是一个调理身体的过程,由于每个患者的体质不同,因此服用中药还需要再医生的诊断下治疗,不可盲目购买药物,自行治疗。
二、治疗过敏性皮炎的注意事项
1.注意卫生问题
过敏性皮炎之所以病发,也跟周围的环境和患者日常的生活习惯有关,过敏性皮炎也是由病菌和螨虫诱发,想要预防疾病再次病发,一定要注意自己的个人卫生问题,要经常更换衣物和床上用品,周围环境要保证通风、明亮、干燥不潮湿,这样可防止细菌滋生。
2.注意护肤问题
如果是面部患有过敏性皮炎,患者要经常的清洗面部,在治疗期间,不要使用任何的护肤品,否则会耽误治疗,可使用清水清洗,洗干净面部后一定要及时擦干水分,保证面部干燥仿悔。

㈦ 接触性皮炎的偏方、、、

接触性皮炎的病因与接触物有密切关系,首要治疗措施是找出过敏原因,避免再次接触该种物质,治疗已出现的症状。
1.寻找过敏原因。详细采取病史,仔细询问与发病有关的环境、所接触的物质的种类、数量、理化性质、接触时间长短、接触方式、过去有无类似发疹情况等。从病史中来分析与哪种物质可能有关,为皮肤斑贴试验提供依据。一旦找到过敏原因,力求避免再次接触。
2.避免刺激。出现临床症状,应尽量减少局部刺激。避免搔抓,不宜用热水烫洗,避免强烈日光或热风刺激。
3、中医治疗。建议使用参肤霜治疗,有很强的针对性!
4、全身治疗。接触性皮炎如果合并局部感染,如淋巴管炎、淋巴结炎、软组织炎时,可使用抗生素,轻者给予罗红霉素、青霉素Ⅴ钾、头孢氨苄或磺胺类药物口服;重者静脉给与青霉素、头孢类菌素或奎诺酮类抗生素。
治疗接触性皮炎的常见偏方:1、三黄洗剂外搽,每日4~5次.2、蒲公英30g,或野菊花30g,煎水冷湿敷;或用内服中药第三煎,待稍冷湿敷.3、滑石、石膏各60g,青黛、黄柏各30g,共研末,麻油调,涂患处,每日1次. 4、黄柏、羊蹄草、绿茶、石苇各30g,马齿苋60g,水煎,外洗患处,每日2次. 5、桑叶10g,生甘草15g,煎汤待冷后湿敷。6、参肤霜。用法:在患处直接涂抹即可,本品由皮肤自动吸收,无需事后清洁。7、马铃薯冰片糊。将马铃薯洗净切成小块,放人果汁机内,酌加冷开水制成稀糊状;将冰片研成粉状;加人马铃薯糊中。用干净毛笔蘸糊涂抹患处,每日涂抹数次,使皮肤保持湿润。

㈧ 关于接触性皮炎

接触性皮炎是皮肤或黏膜接触某些物品后,在接触部位所发生的急性炎症。表现为红斑、肿胀、丘疹、水疱、甚至大疱。中医的“漆疮”、“膏药风”’属于本病的范畴。其发病原因可分为原发性刺激和变态反应两种。
[临床表现]
1.早期阶段如反应轻微,可仅有红斑、丘疹;反应较重可引起大片红斑及水肿、水疱;倘刺激更重(如酸碱等)则引起大疱甚至坏死。因弱刺激物的长期反复刺激所致者,可表现为干燥、浸润、增厚、苔藓化及皲裂等。
2.皮损以发生于手指、手背、腕、前臂、面颈等暴露部位的机会为多。
3.皮炎的范围通常限于接触部位,边缘一般比较清楚,排列形态随接触物而异。发生在眼睑、外生殖器等疏松组织处的皮损常伴明显水肿;发生在头皮者易继发感染。
4.局部常伴不同程度的瘙痒、烧灼、甚至疼痛感。如皮损广泛严重,可同时伴有发热和全身不适等。
5.本病在去除病因后,处理得当,约1—2周可痊愈。若反复接触过敏原或处理不当,可使病程迁延,皮损浸润增厚呈湿疹样变化。
[诊断]
1.本病根据接触刺激性物的病史,受刺激部位的皮损特点,即可诊断。
2.过敏性患者,斑贴试验呈阳性。
[治疗]
1. 西医药治疗
(1)外用药治疗
①轻度红肿、丘疹、水疱而无渗液时用炉甘石洗剂。其中可加适量石炭酸、樟脑或薄荷脑以止痒。
②急性皮炎丽有明显渗液时可用3%硼酸溶液或1:20醋酸铝溶液作冷湿敷。
③急性皮炎红肿、水疱、渗液不多时可外用锌氧油,其中可加2%~5%糠馏油或鱼石脂。
④皮炎至亚急性阶段,则可用2%~5%糠馏油龟石脂或其它焦馏油类的乳剂或糊剂,还可应用各种皮质类固醇激素霜剂。
(2)内用药治疗:内服抗组胺药物、维生素C;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重症泛发者可短期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如强的松每日30mg口服或地塞米松5mg,静脉滴注。
2.中医药治疗
(1)内治法
①湿热挟毒:急性皮炎期呈红肿、水疱、糜烂、渗液,伴口渴,尿黄,便于,甚喇发热头痛,舌质红、苔薄黄,脉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解毒。
方药;龙胆草15克、栀子lO克、生地10克。黄芩lO克、丹皮l0克、地丁”克、金银花15克、紫草l5克,泽泻10克、木通l0克、甘草6克。
②风热直燥;反复发作,皮损呈慢性干燥、肥厚,伴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细。
治法;清热驱风,养阴润燥。
方药;荆芥l0克、防风l0克、蝉蜕6克、生石膏30克(先煎)、生地10克,丹皮10克、当归10克、赤白芍各15克、丹参30克,鸡直滕l5克、甘草6克。
(2)外治法
①以潮红、丘疹为主者,用三黄洗剂外搽,或青黛散冷开水调敷,每日4~5次。
②糜烂、渗液者,可用蒲公英或野菊花30克煎汤待冷后湿敷。亦可用10%黄柏溶液湿敷。
③糜烂、结痴者,可用青黛膏外搽,每日3~4次。
[预防与调养]
1.不宜用热水或肥皂水洗涤或摩擦,禁用刺激性强的止痒药物。
2.明确病因,避免继续接触过敏物。
3.与职业有关者,应改进工序及操作过程,加强防护措施。
4.多饮开水,忌食辛辣、油腻、鱼腥等物。

㈨ 接触性皮炎应该怎么具体治疗

你好 很高兴为你解答
1、协助病人找出发病原因,避免再次接触。
2、局部皮炎处用温水,或硼酸水、双氧水。清洗,如有油脂应用植物油清洗,每日3-4次,第一次清洗可用少许碱性肥皂或中性肥皂,肥皂水清洗后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干净。
3、避免再刺激。严禁用热水烫洗、摩擦、抓闹或进食刺激性食物。特别应说服病儿,一定要避免力抓。较小病儿在睡觉时可适当约束手或戴上手套.
中医治疗比较好,生活规律,睡眠充足,饮食合理,限制多脂、多糖食物,忌饮酒等及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可用纯中药克 炎 王,涂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