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神经性皮炎偏方、、、
Ⅱ 找神经性皮炎偏方
首先不要给自己太多压力,祝你早日康复
方剂1
何首乌18克,当归、荆芥各5克, 胡麻、苦参、生地各15克,白芍
12克
制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连用10剂。
适应症:神经性皮炎
方剂2
生韭菜、大蒜各30克
制用法:共捣成糊状,微热。用力搽患处,每日2-3次,连用1周。
适应症:神经性皮炎
方剂3
鲜丝瓜叶适量
制用法:洗净捣烂。搽患处至皮肤发红为度,隔天1次,7次为1疗程。
适应症:神经性皮炎
方剂4
荆芥、防风、生地、当归、蝉蜕、 苍术、茯神、石膏、苦参、知母、
牛蒡子各10克,木通、甘草各5 克
制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心烦失眠、夜间痒甚者,加煅龙骨或牡蛎30克;奇痒难忍者,加僵蚕或乌梢蛇10
适应症:神经性皮炎
方剂5
生半夏、斑蝥、白狼毒各等份
制用法:共为细末,用适量的米醋调成糊状。涂抹患处,每天可轻涂1次,涂抹后发疱即止,以防过度损伤。水疱应使用
适应症:神经性皮炎
方剂6
斑蝥克,硫黄、雄黄、樟脑各10 克,乌梅肉5克,地塞米松片1.5
毫克,扑尔敏片40毫克,二甲基 亚砜10毫升,凡士林适量
制用法:先将斑蝥、乌梅肉、雄黄、硫黄、地塞米松、扑尔敏分别研末过100 目筛,共置乳体中充分研磨混合备用,然后
适应症:神经性皮炎
方剂7
苦参50-70克,生地30克,蝉蜕、 荆芥、桂枝、丹皮、当归、川芎、
甘草各10克,细辛5克,羌活、 赤芍各15克,全虫25克,蜈蚣6 条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神经性皮炎
方剂8
苦参、首乌、当归、白芍各15克, 生地20克,玉竹、小胡麻、秦艽
各9克,炙甘草3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神经性皮炎血虚风燥证
方剂9
苍耳子15-24克,防风9-12克, 乌梢蛇、当归、赤芍、白蒺藜各
9-15克,丹皮9克,鸡血藤15 -30克,生地、地肤子、白鲜皮 各18-30克,蝉衣6-8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神经性皮炎
方剂10
泡参、沙参、白芍、红活麻各30 克,白术、茯苓、生地、地骨皮
各15克,陈皮、甘草各10克,当 归、丹皮、钩藤(后下)各12克,
黄芪18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泛发性神经性皮炎
【民间验方】
方1
组成:白鲜皮、苦参、蛇床子、地肤子各30克。
主治:神经性皮炎。
用法:水煎,趁热熏洗患处。
方2
组成:樟脑、冰片各等份。
主治:神经性皮炎。
用法:研为细粉,以75%酒精溶解,用棉球蘸药反复涂擦患部,干后再涂1次。完全干燥后用伤湿止痛膏贴于患处,隔3-4日换药1次。
方3
组成:荆芥、防风、艾叶、蛇床子各6克,苦参12克,川椒15克。
主治:神经性皮炎。
用法:水煎,温洗患处,每日1-2次。
方4
组成:斑蝥3克,3%碘酒100毫升。
主治:神经性皮炎。
用法:将斑蝥放入碘酒中浸泡7天,用时先以1:5000高锰酸钾溶液洗净患处,再用上药涂搽,每天3-4次。
方5
组成:蓖麻子仁15克,冰片1.5克,紫皮蒜21克,葱白7寸,白糖少许。
主治:神经性皮炎。
用法:共捣如泥,涂于患处。
方6
组成:鲜核桃皮适量。
主治:神经性皮炎。
用法:擦患处,每日2-3次。
方7
组成:鸡蛋3个,米醋1斤。
主治:神经性皮炎。
用法:用鸡蛋置瓶内,加米醋浸没,浸7-10天后取出,去蛋壳,将鸡蛋与米醋搅匀,装入有盖容器中,每天用此液涂擦患处2-3次,坚持一段时间,有良效。
方8
组成:五倍子、枯矾、炉甘石各6克。
主治:神经性皮炎。
用法:水煎至60毫升,涂擦患处,每日4次。
方9
组成:鲜丝瓜叶适量。
主治:神经性皮炎。
用法:揉烂后在患部反复摩擦,至皮肤发红为宜。每天1次,治愈为止。
Ⅲ 眼皮上的神经性皮炎好治吗,有偏方啥的没不要对我的问题置之不理
方剂1: 何首乌18克,当归、荆芥各5克, 胡麻、苦参、生地各15克,白芍 12克 制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连用10剂。 适应症:神经性皮炎 。
配合使用中药制剂的鲁济克炎王,一日三次涂于患处,对皮肤温和不刺激,清热解毒之功效。
Ⅳ 神经性皮炎刮痧治疗方法 神经性皮炎最有效偏方
1神经性皮炎刮痧治疗方法
1.定穴取穴
风池、膈俞、足三里、委中、血海、阴陵泉、三阴交、曲池、内关、神门、大椎。
随症加减:如果出现失眠的症状则加心俞,烦躁易怒的加刮拭肝俞、太冲;如果兼血虚症状则加脾俞。
取穴方法:
风池:枕骨之下,与风府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大椎:背部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膈俞: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足三里:犊鼻下3寸,胫骨前缘旁开1寸。
委中:腘横纹上,腘窝中点。
血海: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
阴陵泉:在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
三阴交:内踝上3寸,胫骨后缘。
曲池:肘横纹上,尺泽与肱骨外上颗连线中点。
内关: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神门:在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2.刮痧方法
采用水牛角刮痧板,介质用红花油。刮法采用直接刮法。手法采用补法。
先刮后颈部风池、大椎,背部膈俞;再刮上肢部曲池、内关、神门;然后刮下肢部委中、血海、阴陵泉、三阴交、足三里。
具体操作方法:
(1)患者取坐位,术者立于患者背后,先采用直接刮法,刮后颈部风池、大椎,背部膈俞,上肢部曲池、内关、神门等穴位,在施术部位涂上刮痧介质(介质采用红花油)后,然后用刮痧工具直接接触患者皮肤,按照由上至下的顺序反复进行刮拭,至皮下呈现痧痕为止。
(2)患者仰卧位,术者立于患者旁,采用直接刮法,在下肢部委中、血海、阴陵泉、三阴交等穴位处进行刮拭,先在施术部位涂上刮痧介质(介质采用红花油)后,然后用刮痧工具直接接触患者皮肤,反复进行刮拭,至皮下呈现痧痕为止。
(3)采用拍痧法。用虚掌拍打或用刮痧板轻轻拍打病变部位,一般为痛痒、胀麻的部位,直至出痧为止。
3.作用
滋阴润燥祛痒。
注意:(1)治疗期间要调饮食,慎起居,避风寒;(2)还要注意避免精神过度紧张。
4.适应症
主治神经性皮炎,临床上表现为皮损局部阵发性皮肤瘙痒、皮肤增厚、皮纹加深和表面出现圆形、多角形扁平丘疹为特征。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病因可能与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过程平衡失调有关,精神因素被认为是主要诱因,情绪紧张、工作过劳、恐怖焦虑都可促使皮损发生和复发。摩擦、搔抓、多汗或其他机械物理性刺激及昆虫叮咬也易诱发。
2
神经性皮炎刮痧注意事项
一、刮痧前注意事项
1.刮痧疗法须暴露皮肤,且刮痧时皮肤汗孔开泄,如遇风寒之邪,邪气可从开泄的毛孔直接入里,影响刮痧疗效,而且易引发新的疾病。故刮痧前要选择一个好的治疗场所,空气流通清新,并注意保暖,注意避风,夏季不可在有过堂风的地方刮痧。尽量少暴露皮肤。
2.选择舒适的刮痧体位,以利于刮拭和防止晕刮。
3.刮痧工具要严格消毒,防止交叉感染。刮拭前须仔细检查刮痧工具,以免刮伤皮肤。
4.施术者的双手也应消毒。
5.刮拭前一定要向患者解释清楚刮痧的一般常识,消除其恐惧心理,取得患者配合,以免晕刮。
6.勿在病人过饥、过饱及过度紧张的情况下进行刮痧治疗。
二、刮痧中注意事项
1.刮拭手法要用力均匀,以能耐受为度,达到出痧为止。
2.婴幼儿及老年人,刮拭手法用力宜轻。
3.不可一味追求出痧而用重手法或延长刮痧时间。出痧多少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一般情况下,血瘀之证出痧多;实证、热证出痧多;虚证、寒证出痧少;服药过多者,特别服用激素类药物不易出痧;肥胖者与肌肉丰满的人不易出痧;阴经较阳经不易出痧;室温低时不易出痧。
4.刮拭过程中,要经常询问病人感受。如遇到晕刮,如精神疲惫、头晕目眩、面色苍白、恶心欲吐,出冷汗、心慌、四肢发凉或血压下降、神志昏迷时应立即停止刮痧。抚慰患者勿紧张,帮助其平卧,注意保暖,饮温开水或糖水。如仍不缓解,可用刮痧板角部点按水沟穴,力量宜轻,避免重力点按后出现水肿。对百会穴和涌泉穴施以泻刮法。患者病情好转后,继续刮内关穴、足三里穴。
三、刮痧后注意事项
1.刮痧治疗使汗孔开泄,邪气外排,要消耗体内部分的津液,故刮痧后饮温水一杯,休息片刻。
2.刮痧治疗后,为避免风寒之邪侵袭,须待皮肤毛孔闭合恢复原状后,方可洗浴,一般约3小时左右。
3.对于某些病情复杂危重的病人,除用刮痧治疗,更应配合其他疗法,诸如药物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3
神经性皮炎最有效偏方
偏方一
材料:生韭菜、大蒜各30克。
制用法:共捣成糊状,微热。用力搽患处,每日2-3次,连用1周。
适应症:神经性皮炎。
偏方二
材料:鲜丝瓜叶适量
制用法:洗净捣烂。搽患处至皮肤发红为度,隔天1次,7次为1疗程。
适应症:神经性皮炎
偏方三
材料:生半夏、斑蝥、白狼毒各等份
制用法:共为细末,用适量的米醋调成糊状。涂抹患处,每天可轻涂1次,涂抹后发疱即止,以防过度损伤。
适应症:神经性皮炎。
偏方四
材料:青核桃皮250克,75%酒精500毫升。
制用法:将青核桃皮浸泡于酒精内15-30天。用药液擦患处,每日3-4次。
适应症:神经性皮炎。
偏方五
材料:杏仁15克。
制用法:先用热水把患处洗净,将杏仁捣碎,现醋250克混合,然后加热。趁热用棉花洗搽患处,每日1次,连用2-3天。
适应症:神经性皮炎。
偏方六
材料:鸦胆子适量。
制用法:去硬壳,取肉研烂,调酒擦。或用鸦胆子熬油,调黄柏末擦患处。
适应症:神经性皮炎反复发作。
偏方七
材料:蝮蛇1条,香油500毫升。
制用法:将活蝮蛇放到装有香油的瓶内浸泡,封口埋在阴凉处60厘米深的地下,3个月后取出应用。外擦患处,每日2次。
适应症:神经性皮炎经久难愈。
偏方八
材料:斑蝥7个,白酒30克。
制用法:将斑蝥用酒泡好。过二三日即可用此酒涂患处,数日后癣自落。
适应症:神经性皮炎。
偏方九
材料:茄子适量。
制用法:削成截面,在患处摩擦,1周可见效。
适应症:神经性皮炎。
偏方十
材料:艾叶、防风各60克,雄黄0.6克,花椒9克,苦参15克,百部1.5克。
制用法:煎液洗患处。
适应症:神经性皮炎。
偏方十一
材料:艾蒿、韭菜各200克,花椒100克。
制用法:上药加水煮沸。温热后洗患处,每日1-2次,3-5剂即可治愈。
适应症:神经性皮炎
4
神经性皮炎能治愈吗
神经性皮炎是可以治好的。
导致神经性皮炎的因素较多,有精神因素、外界刺激以及慢性病等,出现神经性皮炎要要尽早的治疗,不能拖延。及时治疗导致神经性皮炎的病因,同时用药降低神经精神的兴奋性、外用止痒药物,或者进行封闭治疗等其他特殊的治疗方式,坚持治疗,神经性皮炎是可以治愈的。
另外,注意不要盲目用药,治疗不当会对自身的健康有很大的影响。
Ⅳ 神经性皮炎如何治疗有哪些偏方
夏季是神经性皮炎的高发期,有此疾病的朋友要知道一些治神经性皮炎偏方。治神经性皮炎有哪些偏方呢?接下来我为你分享一下治神经性皮炎的相关偏方,一起来看看吧!
治神经性皮炎的偏方
1、五倍子、枯矾、炉甘石各6克。水煎至60毫升,涂擦患处,每日4次。主治神经备改性皮炎。
2、藏红花、天山雪莲、红景天各30克、藏茴香、藏紫草各20克、藏薄荷15克、雌黄7克、麝香5克,浸于500毫升高度青仿没判稞酒密封浸泡2—3个月,用药棉蘸药酒擦拭患处,每日2—3次。
3、胡麻、苦参以、生地各15克,当归、荆芥各5克,何首乌18克,白芍12克,用水煎服,每天1剂。
4、药生韭菜、大蒜各30克,一起捣成糊状,微热。然后用力的搽患处,每天2—3次。
5、鲜核桃皮适量,擦患处,每日2—3次。
6、鲜丝瓜叶适量,揉烂在患部反复摩擦,直至皮肤发红,一天一次,7天一疗程,治愈为止。
7、取肉桂200克,研为极细末,装入瓶内密封备用。使用时,根据病损大小,取肉桂末适量,用米醋调成糊状,涂敷病损处,两小时后糊干即除掉。
8、将冰片和樟脑各等份,共研细末,装瓶备用。将患处洗净,药粉撒于患处,外用纱布包扎。
9、艾蒿200克,韭菜200克,花椒50克。将上药加水煮沸,趁温热洗患处。每日洗1—2次。
10、15克蓖麻子仁、21克紫皮蒜、1.5克冰片、7厘米葱白及少许白糖一起放入器皿中,捣成泥后涂在患病的地方即可。
11、白鲜皮、苦参、蛇床子、地肤子各30克。水煎,趁热薰洗患处。主治神经性皮炎。
12、荆芥、防风、艾叶、蛇床子各6克,苦参12克,川椒15克。水煎,温洗患处,每日1-2次。
13、鸡蛋3个,米醋1斤。用鸡蛋置瓶内,加米醋浸没,浸7-10天后取出,去蛋壳,将鸡蛋与米醋搅匀,装入有盖容器中,每天用此液涂擦患处2-3次,坚持一段时间,有良效。
神经性皮炎的预防方法
1.首先,要放松情绪,尽量持乐观积极的态度,生活要形成规律,劳逸结合。在饮食上少吃 *** 性食品,如辣椒、酒、浓茶、咖啡等食物。还有海鲜、羊肉等也要少吃。
2.其次,要减少外来的 *** ,神经性皮炎的反复发作,甚至致使面板区域性增厚的最重要原因就是剧痒导致不断地抓挠。这个抓挠的过程反而使面板不断遭受机械性 *** 而变厚,甚至引起感染。随着病程的发展,患处会变得更痒,从而形成恶性回圈。搔抓还起强化作用,病人愈搔愈痒,愈痒愈抓,形成恶性回圈,病程因而延长。
3.值得一提的是,有的人为了避免抓挠带来损伤,转而使用热水烫的方法来减缓瘙痒,但其实这样是适得其反。高热的 *** 同样会促使患处的病程发展。建议患神经性皮炎的患者,用温水沐浴,并且避免泡热水澡和用力搓擦。
神经性皮炎的日常注意事项
1、忌搔抓,搔抓可使面板不断遭受机械性 *** 而变厚,甚至引起感染。搔抓还起强化作用,病人愈搔愈痒,愈痒愈抓,形成恶性回圈,病程因而延长。
2、忌热水,烫洗皮炎、溼疹在急性期,由于皮内毛细血管扩张,会有不同程度的面板红肿、丘疹、水疱。用热水烫洗或浸泡,红肿加重,渗透液增多,加重病情。因此,皮炎、溼疹病人宜用温水淋浴,切忌在热水内浸泡和用力搓擦。
3、忌肥皂洗,特别是碱性大的肥皂,对面板是一种化学性 *** ,可使皮炎、溼疹加重。若需用肥皂去污时,最好选择 *** 性小的硼酸皁。
4、忌 *** 性食物辣椒、酒、浓茶、咖啡等 *** 食物,可使瘙痒加重容易使溼疹加重或复发,都应禁忌。察迟
5、忌盲目用药皮炎、溼疹病程较长,易反复,患者要配合医生耐心治疗。有的人治疗心切,未经医生诊治在皮损处涂高浓度的止痒药;反而加重病情。因此,切忌擅自用药。
Ⅵ 民间偏方:中医常识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性皮炎的制作方法
神经性皮炎是一种与神经功能障碍有关、病程缓慢、时轻时重的阵发性皮肤瘙痒和苔癣样变为主的慢性皮肤病变,其病因未能完全明确。治疗方法多种多样,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性皮炎,效果良好。
取生地15克、熟地15克、地肤子10克、白癣皮10克、樟白皮10克、蛇床子10克、赤芍15克、红花6克、生甘草5克、丹皮15克、蝉蜕5克、党参20克,每天一剂煎服,7天一个疗程,连服4个疗程。同时用清凉油1盒,地塞米松片0.75毫克10片研成粉,然后把两药搅拌均匀,涂于患处,早、晚各1次。
中医认为本病多因七情郁结,久病在血,气血不畅,凝滞于皮肤,日久耗血伤阴,化燥生风而成。故采用中药养血润肤,祛风除湿,清热化瘀的功效。方中赤芍,活血祛瘀;丹参其性长于行血,能除烦安神,养血活血;生地、熟地清热凉血,养阳生津;白鲜皮、蛇床子清热利湿,解毒、杀虫。地塞米松有较强的抗炎、抗过敏等药理作用;清凉油有止痒、解毒、杀菌作用,两者合用于皮肤患处,达到止痒、杀菌、抗炎、抗过敏之功效。
Ⅶ 神经性皮炎有哪些民间秘方
神经性皮炎患者发作的时候,会有剧烈的瘙痒,这将为生活带来许多的不便。那么神经性皮炎民间秘方有哪些呢?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神经性皮炎的民间秘方,希望能帮到你。
神经性皮炎的民间秘方
1、神经性皮炎的外敷秘方
1.1、取老黄瓜500克,冰片10克。将老黄瓜捣烂如泥,取其汁加入冰片充分摇匀后涂搽患部。每日3次。
1.2、取白头翁100克,栀子30克,雄黄15克,白芷30克。首先水煎白头翁30分钟后滤出药液500毫升,再将研为细面的栀子、雄黄、白芷兑入,充分摇匀后外搽患部。每日3次。
1.3、充分暴露患部并常规消毒后,术者一手拇指和食指捏住梅花针针柄的末端,上下颤动针头,利用针柄的弹性敲击患部皮肤至微微有血渗出。每日1次。
1.4、取陈茶叶25克,艾叶25克,老姜50克,紫皮大蒜头2个。将大蒜捣碎,老姜切片与茶叶共煎5分钟后,加食盐少许,趁热先熏后洗患部。每日2次。
2、神经性皮炎的食疗秘方
2.1、用何首乌,当归,胡麻,生地,白芍,苦参,荆芥等加三碗水煎至一碗。每天煎一剂,连服10剂神经性皮炎的症状就有好转。
2.2、用荆芥,生地,当归,苍术,石膏,知终,年蒡子,蝉蜕各十各,加木通五克,甘草5克加三碗水煎至一碗,每日一剂,分三次服用。直至神经性皮炎的症状消失缓解就可,特别是对于那些由于神经性皮炎引起的夜间瘙痒难忍的问题就具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2.3、用蝉蜕,桂枝,当归,川穷,甘草,丹皮等各10克,生地30克,细辛5克,蜈蚣6条,苦参50克一起用水煎成汤去掉药渣就可了。
2.4、花生花豆红枣蒜汤:用花生,红豆,红枣适量一起煮汤,汤稠之后加入大蒜,然后等汤开了之后大滚10分钟就可以喝了。此方就具有除湿解毒,益气活血养血之功效。这里提醒一下这里的花生最好是带衣也就是带有花生皮的花生为宜。每天坚持早晚服用效果相当不错。
3、神经性皮炎的民间偏方
3.1、组成:白鲜皮、苦参、蛇床子、地肤子各30克。主治:神经性皮炎。用法:水煎,趁热熏洗患处。
3.2、组成:樟脑、冰片各等份。主治:神经性皮炎。用法:研为细粉,以75%酒精溶解,用棉球蘸药反复涂擦患部,干后再涂1次。完全干燥后用伤湿止痛膏贴于患处,隔3-4日换药1次。
3.3、组成:荆芥、防风、艾叶、蛇床子各6克,苦参12克,川椒15克。主治:神经性皮炎。用法:水煎,温洗患处,每日1-2次。
3.4、组成:斑蝥3克,3%碘酒100毫升。主治:神经性皮炎。用法:将斑蝥放入碘酒中浸泡7天,用时先以1:5000高锰酸钾溶液洗净患处,再用上药涂搽,每天3-4次。
神经性皮炎的诱因
1、精神原因引发神经性皮炎的发生
精神原因被认为是发生神经性皮炎的主要诱因,情绪波动、精神过度紧张、焦虑不安、生活环境突然变化等均可使病情加重和反复。因此专家建议大家一定要保持平和的心态,不要让情绪大起大落,要用乐观的心态对待生活,不要给自己徒增烦恼。
2、饮食不当也会诱发神经性皮炎
饮食不当也会引发神经性皮炎的常见病因,大家要注意,比如过饮醇酒、咖啡等辛热兴奋剂,或服用某些作用于神经系统的药物及内裤磨擦、搔抓等局部刺激,均为诱因。疾病因素: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障碍等,亦为重要诱因。因此,神经性皮炎患者要坚定地和烟酒说拜拜。
3、局部刺激也是神经性皮炎出现的原因
局部刺激,化学物质刺激、衣物材质过硬摩擦皮肤、昆虫叮咬、阳光照射、搔抓等都会诱发神经性皮炎。大家要格外注意,以免受到伤害。
4、错误的化妆品使用可诱发神经性皮炎
化妆品是女性必须的物品,但是并不是随便使用的,事实上,很多女性不太会选择,盲目追求新颖和昂贵的化妆品,而化妆品内含的抗原物质(如香料、防腐剂、色素等)决定了部分使用者难免对其产生过敏反应,而且现在市场上许多劣质化妆品中都含有汞、铅等重金属物质,对皮肤的伤害是相当的大的。这些伤害最直观的反应就是诱发神经性皮炎,因此大家对化妆品的使用一定更要谨慎。
神经性皮炎的护理方法
治疗神经性皮炎,当然首先应该解除可能发生的病因。不吃刺激性食物,不能搔抓,忌用热水及肥皂洗擦。局部涂擦神经性皮炎药水,或含有皮质激素的软膏,贴用肤疾灵或特美肤涂膜,皆有效果。严重的病人,局部可用深度X线照射,皆有效果。如局部有红肿,则需用抗生素治疗。没有明显皮肤损害的皮肤瘙痒,为皮肤瘙痒症。不过严格地说,它应该属于末梢神经功能障碍的疾病。病人会感到全身瘙痒,呈陈发性,如虫爬、蚁走或有烧灼感。感情冲动、温度变化、衣物摩擦等,均可诱发瘙痒,或使病情加重。
注意对诱发本病的其他疾病进行治疗(慢性胃肠功能障碍、内分泌失调、感染性病灶、神经衰弱等)。部分外用药不适于全身大面积、长时间应用,应注意。应注意保持心情舒畅,学会自我调节,自我放松。起居规律,生活有节制,劳逸结合。
猜你喜欢:
1. 结节性痒疹有效治疗方法
2. 常见皮肤病治疗使用中成药配方
3. 激素的副作用
4. 治疗皮炎吃什么药
5. 皮炎平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