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过敏知识 » 全身皮肤痒有什么方法治
扩展阅读
汗泡湿疹吃什么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湿疹长什么样的 2025-05-16 23:22:04
湿疹婴儿喝什么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全身皮肤痒有什么方法治

发布时间: 2024-01-19 23:51:38

㈠ 皮肤瘙痒中医十大治法(转载)

一、表散风寒止痒法:

肺气不足,风寒客于肌肤,卫阳被遏,与营热相搏,不得外泄,邪中于经,身痒而发风团疹。《证治准绳》曰:“汗出当风”。风结于肌肉,与热气并,则生?疹。寒主收引,皮毛致密,邪气外达,身痒搔之随起风团疹块,并有恶寒,无汗,发热,舌苔白,脉浮紧,而形成荨麻疹,每遇冷风而加重。

治以发散风寒,解表透疹。

方用麻黄汤加减。

麻黄、杏仁、桂枝、甘草宣肺开腠、发汗散寒。加荆芥、防风驱风外出,浮萍草、白藓皮、地肤子、蝉蜕散风透疹止痒,使邪随汗解。

二、疏散风热止痒法:

卫外不固,风邪侵袭,客于皮毛腠理之间,郁久化热,风热相搏,身热发痒,出现红色粟粒状丘疹,多发在四肢外侧背部,春夏为重。《素问·四时刺逆从论》曰:“少阳有余,病皮痹瘾疹”。每晚瘙痒不休,影响睡眠,搔破血迹结痂,落痂复起,舌红苔薄白,脉浮数。

治以疏风清热、透疹止痒。

方用防风通圣散加减。

防风、荆芥、薄荷发汗解表,使风热从汗而解;栀子、黄芩清三焦肺胃之火;蝉蜕、地肤子、牛蒡子疏风解肌透表疹;连翘、当归、赤芍利血活血,解血中毒;大黄、芒硝通里泄热,使风热毒邪表里分消而解。

三、搜风化湿止痒法:

风、湿、热合邪,湿热郁蒸,旁走四肢,手足关节胀痒,起红硬块疹,搔破流血水,结痂破裂,渗出液汁,浸淫成片,蔓延全身多处而成湿疹,舌红苔腻微黄,脉数。《诸病源候论》曰:“邪气客于皮肤……,由凉湿折于肌中之热极,热结成赤疹也”。

治以清热祛风化湿。

方用当归拈痛汤加减。

防风、荆芥、羌活宣透关节之风湿;升麻、葛根升清气上行,散肌肉风湿;苍术、白术健脾燥湿;苦参、黄芩、黄柏燥湿清热;猪苓、泽泻、白藓皮、茵陈利小便而渗湿;当归活血补血;党参、甘草补养正气,使侵淫湿疹之邪,上下分清。

四、升清降浊止痒法:

清升浊降,乃是生理常态。因体表阳盛,蒸腾汗出,复感风邪,阻遏气机,清浊失调,表里阻塞,络脉阻滞,外邪不透,清阳不升,而发瘾疹。《伤寒序例》曰:“风气相搏、必发瘾疹。”风邪内不得泄,结于肠胃,阴浊不降,大便干燥,胸中烦热,身热瘙痒,搔之起红色风团疹块,垒成条,热起冷伏,舌红苔燥,脉数。

治以升清降浊,斡旋气机。

方用升降散加味。

蝉蜕、僵蚕升阳中之清气;大黄、姜黄降阴中之浊阴,加荆芥、防风、地肤子宣散疏风透疹。

内外通和,杂气风毒得泄,湿疹自消。

五、益气活血止痒法:

因脾虚肝郁,肺气不足,常自汗出,风邪乘虚结于皮毛腠理之间,外不宣透,内不得泄,身痒搔而起风块疹。多发于胸背,上午为重,舌淡苔薄白,脉虚。《诸病源候论》曰:“夫人阳气外虚则汗多,汗出当风,风气搏于肌肉,与热气并,则生??”。

治用益气固卫。

方用桂枝汤合玉屏风散加味。

桂枝、白芍、甘草、生姜、大枣解肌调和营卫;黄芪、党参、益气固卫;防风、荆芥、白藓皮、地肤子散风透疹止痒。

六、滋阴润澡止痒法:

阴虚风燥,营血不足,外感风邪,或热燥化风,风热相搏,结于肌肤,午后发热,肢节烦痛,口燥咽干,渴不欲饮,身痒或呈现?蕾风,或无疹身痒,入暮为甚。舌红少苔,脉细数。巢元方说:“夫人虚,风邪客于营卫,溢于皮肤之间,与虚热并,故游奕遍体,状若虫行也。”

治以滋阴润燥,凉血和营。

方用当归饮汤加减。

当归、白芍养血润燥;生地、何首乌滋阴润燥;丹皮、地骨皮清热凉血和营。有疹加白藓皮、地肤子散风透疹,使阴血旺盛,瘙痒自除。

七、温通经脉止痒法:

肾阳虚气化无力,脾阳虚运化失调,复感风寒湿之邪,客于肌肤,阻滞脉络,外不透达,内不宣畅。身微痒起白色大块风团疹,遇冷则甚,四肢不温,舌淡嫩,脉细数。形成寒湿??风。即现代医学的血管神经水肿性荨麻疹。巢元方说:“人皮肤虚为风邪所折,则起痒疹,寒多则色赤,风多则色白,甚则痒痛”。

治以温经散寒,养血通脉。

方用当归四逆汤加减。

桂枝、细辛温经通脉,散表里之邪;当归、白芍补血养营;甘草、大枣甘温益脾气;荆芥、防风驱血中之风;白蔻温脾燥湿;苍术燥湿健脾;苡米、通草利血中之湿。

脉络通畅,气血充盛,风寒湿邪得除,痒疹消失。

八、清热解毒止痒法:

因蚊、蚤、蜘蛛、毒虫等叮咬皮肤,毒邪内侵。《外科正宗》曰:“恶虫乃禀阴阳毒种而生,见之者,勿触其恶……凡有所伤,各寻类而推治”。虫叮咬释毒,侵结于皮络,郁久发热,搔之起红润硬块疹,愈搔愈多,遍及全身,发热汗出更重,痛痒交加,舌红脉数。

此属毒热结于皮络,治以清热解毒法。

方以升麻解毒汤加减。

升麻、防风、羌活、牛蒡子宣散解毒,透痒止痒;大黄、黄芩泄热解毒,使热毒上下分消而解。

九、搜风除湿解毒止痒法:

巢元方说:“湿癣者,亦有匡廓,如出行侵淫。赤湿痒,搔之多汁成疮……湿多风少,故为湿癣也,其里亦有虫”。因血热湿盛,复感风邪,风与湿相合结于阳络,郁久风胜,则化为虫,发生对称性痒疹,如两肘、腋、腘窝等处。痛痒之急,搔之流水,浸淫成片,逐渐扩大面积,而成湿癣,舌红苔腻,脉数。

治以清热除湿,搜风解毒。

方用湿癣解毒饮。

荆芥、防风、羌活、独活、蝉蜕搜风通络,以解风毒;黄柏、黄芩、银花、连翘泄热以清热毒;白藓皮、海桐皮、苦参、苍术、土茯苓、蛇床子、萆薢通络燥湿杀虫以解湿毒。

久服湿癣自愈。

十、搜风解毒活血止痒法:

风热郁于皮肤腠理之间,化毒为虫,皮肤作痒,发生块疹成片,硬如牛领名曰牛皮癣。厚而干枯,色白而痒,搔起白屑,逐渐蔓延全身,舌红而干,脉洪数。乃风热血燥,不能充养肌肤所致之干癣证。《诸病源候论》曰:“干癣但有匡廓,皮肤索痒……毒气多湿气少,则风沉入深,故无汁为干癣也,其中亦生虫”。

治以搜风清热解毒活血。

方用宣风换肌散加减。

荆芥、防风、羌活搜经络之风,黄芩、黄连、栀子清热泄肺胃之热邪;丹皮、当归、川芍、桃仁、红花凉血活血以散风(治风先治血,血活风自灭);生地、首乌滋阴养血,润肌肤以除疡,白藓皮、蝉蜕、乌蛇善治各种癣疮。

㈡ 皮肤瘙痒的调理方法

亲爱的各位家人,大家晚上好,很开心,和大家再次相聚在这里,由于近段时间天气炎热,雨水也特别的多,闷热遇到雨水,空气中散发出一种湿热,让人总有一种湿答答的感觉,在这种气候的影响下,很多人就爆发了荨麻疹,风疹块,还有的是皮肤过敏,总而言之,许许多多的皮肤病,频频发作,打针吃药,暂时缓解,过了两天又卷土重来,把人弄得苦不堪言。

严重影响了我们的工作和生活!

最近我接到这方面的咨询比较多,前来调理的客人中也有很多是浑身瘙痒的症状。所以今天晚上我针对皮肤瘙痒这方面的调理方法和大家做一些分享。

我们皮肤病最常见最普遍发作的就是湿疹和荨麻疹,湿疹呢,一般我们都叫做湿热疹,一提到湿热,也许大家都会想到,今年我们这段时间的天气,连续下了几天的大暴雨,突然之间就出了大太阳,这种又有湿又有热的天气,是不是让我们觉得非常不舒服?这种湿遇到热作用于我们的人体,就会让我们产生很多的症状。

我们体内的风、寒、暑、湿、燥、热,六种邪气不可能单独存在,现代人的体质一般都是两种或者三种邪气同时存在,特别是湿邪、寒邪、风邪,这三种邪气他很难是以一种形式存在,比如说我们很少有人看到一个人,只有湿邪或者只有寒邪,或者只有风邪,我们听到最多的是湿寒,风寒,湿热,我们发现邪气都是两两存在,特别是湿气重的人,往往容易感受热邪,这就是我们中医里面讲的千寒易去,一湿难除,湿气最容易影响我们人体经络和气血的运行,也最容易影响我们体内排热的通道,所以往往是湿气重的人,特别是小孩,如果吃饭不好,睡觉不好,体内会产生痰湿,会引起咳嗽,高烧不退,这个时候去看医生,医生会给我们诊断成肺炎,其实这都是因为湿热过重,或者脾胃运化不好,所导致体内痰湿,脾胃为生痰之器嘛!你吃的食物,如果第一时间不能把它给运化掉,那么会容易产生痰湿,所以湿和热是共存的,特别是对于湿疹,一般如果是单纯的湿,没有外在的热的影响,很难让我们皮肤表面出现瘙痒,比如湿疹,发痒发热,包括高于皮肤的丘疹等等,这些症状,就是告诉我们体内有湿的同时,肯定会并存热邪,只有热才能让我们体内的湿产生往外排的这种功能,那么在整个排的过程中会产生症状,这种症状就会出现瘙痒,或者出现高于皮肤的丘疹,我们称这种症状为湿疹,也可以说是湿热疹,所以说我们在调理湿疹时,一定要以清热利湿为主,我们不能只利湿不清热,如果只利湿的话,湿疹好不了,所以讲到这里,只想告诉大家,湿疹一定不是因为单纯的湿而引起的,一般都是湿热共存而引起的症状,湿疹它也分为慢性的和急性的,急性的湿疹一般发病比较快,比较急,皮肤上会有丘疹,红斑,水泡,或者是糜烂。好了之后一般不留疤痕。

我们调理过的,其中一个客人,每年的夏天都会复发一次湿疹,每年都要去医院打好多好多的针,但是第二年的夏天一定会复发,而且一年比一年厉害,去年夏天脚上和腹部又长满了水泡,她每天中午都过来艾灸,后来大概持续了一个月左右,隔三差五的就会过来,一直坚持着,没有去医院挂水,打针,吃药,后来就完全恢复,今年也一直没有复发。

慢性湿疹是由急性湿疹转化而来,说明我们体内很早以前已经有湿热,当这些湿热表现出症状的时候,我们只治表,就是说我们把这个症状调理好了以后,没有长期巩固,没有去治本,没有从根本上祛除我们体内的湿热,久而久之,邪气到达脏腑,伤及内脏,当第二次复发的时候,比第一次还要严重,再发展下去,我们发现之前也许你的湿疹是季节性复发,后来就不分季节,一年四季都会复发,这个时候就转成了慢性湿疹,治起来就比较困难了。

慢性的湿热疹会在皮肤的周围留下一些明显的,或者不太明显的疤痕,去年夏季也调理过这样的一个客人,两个手臂的阳面,也就是手臂朝阳那一面外侧,我们中医上叫做手三阳, 都长满了湿热疹,据说这个湿疹已经持续了好多年,每年的夏季都会复发,这就证明她的体内不仅仅有湿,还有热,因为到了夏季雨水增多,湿气加重,外界的湿气侵入她的体内,和她体内原有的湿气结合起来,就形成了这一种湿热疹,经过一个疗程的调养,排湿加上泻热,不仅调好了她的湿热疹,运化失调的脾胃也好了,肚子瘦了几圈。

另外一种引起皮肤瘙痒的,最常见的也许就是荨麻疹了,荨麻疹也俗称风疹块,风疙瘩,风包。这种病发起来的时候呈片状,也就是一片一片的像天上的云,发病也非常快,有的人到了春天就不敢出门,只要风一吹,大片大片的就出来了!有的人用手挠挠就会出现片状红疹,起初多发于四肢,后来会发展到腹部,颈部,非常痒,挂水吃药总不能除根,有些人每年都要复发几次。

荨麻疹临床的案例做的比较多,去年到今年短短的一年就调理了十多例,其中的一例痒的特别厉害,到了晚上痒的更厉害,根本无法入眠,他就坚持过来刮痧,全身刮痧,痒的厉害的时候,哪里痒就先刮哪里?经过一个夏天的调养,今年恢复正常。

今年的天气由于雨水特别多,湿疹更加肆意妄行,前段时间看到一个朋友在朋友圈里发她得了荨麻疹,吃药没用,都痒得快发疯了,本来一天吃一粒的药,她都想吃两粒了,不管什么方法,只要止痒都可以,由此可见,他都痒到什么程度了?当时我看了以后在后面跟帖说刮痧可以帮助到他,第二天他就来刮痧了,第一天刮痧,就出了很多黒痧,做完之后觉得舒服很多,当第二次帮她刮痧的时候,我们的刮痧师傅都不敢刮了,因为刮出来的都是一块一块黑色的,越刮越多,当时我不在店里,他们就给我发微信,说是不是还能刮,我知道这是体内的毒素,往外排,排完之后就会好的。建议他第二天过来做艾灸,培元固本。也许太痒的原因吧!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一直坚持下来,做了好几天,面色有原来的灰暗也转成了红润,痒也解决了,只可惜帮她把症状解决了以后这几天又忙的没有时间过来了。其实预防大于治疗,做了几次之后,只是给他解决了症状,体内的湿和热还没有完全清除,还有他的体质太弱了,一定要加强培元固本,这样才能彻底解决,标本兼治,如果这位朋友能听到我的今晚的讲座,还是希望您这个三伏天坚持做一下调养,以免明年再复发让您痛不欲生的荨麻疹。

好了,有的家人要说了,鲁老师,你啰啰嗦嗦讲了这么多,那这些皮肤病问题该如何来调理呢?下面我就针对一些调理的方法和大家做一些讲解。

刚才呢,我也讲到我们的湿疹也好,荨麻疹也罢,都是因为我们身体里面的湿邪碰到了热邪才产生的一种湿热疹,在调理的过程当中,不能仅仅要排湿,还要泻热。那我一般选择的解热的方法呢,都是进行刮痧,如果说在发作的时候,这个时候她会很痒,我们可以选择在患处及患处的四周进行刮痧,往往是我们刮完之后,当时痒就解决掉了,然后我们可以选择大椎,肩颈,曲池委中处刮痧,如果他的舌尖很红,可以选择手三阴手三阳刮痧,就是我们的整条手臂,因为我们的肺经,大肠经,心经,小肠经都在我们的手臂上,肺主皮毛,皮肤上有毛病,首先去找肺,肺大肠相表里,大肠经也要通,舌尖红说明她的心火很旺,心与小肠相表里,刮心经和小肠经,可以泻心火。

如果舌头的两边很红,我们就以肝胆经为主刮痧,我们可以从腋下开始,刮到我们的脚趾,疏肝理气降肝火。

艾灸的穴位,我们可以选择大椎配涌泉,合谷配三阴交。

大椎穴我们都知道它具有清热的一个功效,当我们偶感风寒高烧不退的时候就可以选择艾灸大椎穴,合谷穴在中药当中,它相当于黄钱,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它可以清我们上焦的热,经常艾灸合谷,对我们脸上油腻,还有青春痘也有很好的治疗作用。所以平时你有事没事的时候都可以按压,或者是艾灸合谷穴,它可以帮助您美容!三阴交和涌泉都是脾经上的穴位,它可以清下焦的热,特别是三阴交,他是脾经肝经和肾经三条阴经交会之处,具有滋阴健脾,利湿清热多重功效。一般我们在保健艾灸的时候也经常选用这个穴位。

所以说当您的荨麻疹或者湿疹发作的时候不是特别痒的时候,我们可以先选择这样的穴位来泻热。

那如果特别痒的时候,我们就可以选择曲池加血海,或者是百虫窝,曲池加血海这是所有皮肤病都有用的,两个大穴,包括我们的牛皮癣都可以选择这两个穴位,它利湿止痒,百虫窝这个穴位,我们只要看到这个几字,就可以想到有100个虫子在爬一样,所以说它对治疗特别特别痒的一些皮肤病,功效特别好。因为这个穴位他就在血海穴上一寸的地方,所以我们在灸血海穴的时候就可以把百虫窝给灸一灸。

如果湿气比较重,我们可以选择阴陵泉配承山穴,三焦俞配水分穴。

阴陵泉可以增强脾的功能,可以大大降低体内产生痰的概率,而承山穴可以清除膀胱经上的湿气。如果说我们有脚气,或者在膀胱经上出现湿疹,或者背上有痘痘的人都可以重灸承山穴。

水分穴他主要是要把我们排湿气的通道打开,如果水分穴,再加一个水道穴,他们可以把排除残留在体内的水还没有行成痰湿之前的给排出来。

具体的操作过程我把它录成了两段小视频,发给大家看。

好,大家从上面两个视频当中呢,也看到了一些实操的过程,那么如果你没有时间来店里做艾灸,在家里呢,也可以给自己参考一下,多做几次。需要的家人可以保存视频,在做的过程当中,如果遇到什么问题,可以随时向我咨询。

最后哪还有一个问题在这里要给大家做一下讲解,我们在做艾灸的过程当中,或者在艾灸之后也有的人可能会出现痒的现象。

一般这种现象分为两种:

一种是我们艾灸半小时之后立刻就会发痒,而且会出一些高于皮肤的丘疹或者红疹子之类的,这种人呐,属于体内的湿热过重。但是不一定湿热过重的人都会出现这种现象,因为每一个人的体质不同,艾灸过程当中,艾火寻经也不同,经络淤堵的程度也不太同,所以说湿热过重的人有的会出现瘙痒,有的不会出现这种症状,出现这种情况,我们该如何来解决呢?首先我们可以在出现红疹子的周围刮痧,打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把身体别处的气血引过来,当时这种痒就能解决,然后可以在大椎肩井曲池委中处刮痧,把这些地方打通,下次再做艾灸的时候,可能就不会再有这种症状。

还有一种情况,在艾灸的时候不痒,回到家里,到了晚上可能会生会有瘙痒的症状,而且皮肤上没有任何的红疹子之类的,这种现象就不是单纯的,是因为体内的湿热过重了,是因为她的血虚阴虚的引起的,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先培元固本,而且在培元固本的过程当中,先选择他四肢的穴位进行艾灸,比如说上次我们艾灸的脾俞,关元,神阙这些穴位,下次呢,我们可以选择脾俞上的太白大都这些穴位。灸一段时间之后,这种症状也会消失了。

那另外,如果说我们在病发的时候痒的特别严重的时候,我们也可以用快速的方法来治表,如果我们的舌苔不是特别红,热不是特明显的时候,我们可以在艾灸之前喝一些温热水,在我们的患处进行摆灸,这样可以迅速的缓解我们的痒,当然,这只适合我们小面积的湿疹,如果是大面积的,我们摆灸的话就比较困难了,那这种情况呢?我们可以用金银花熬水擦身子,也可以用艾草煮水来泡澡,这样也可以暂时缓解我们的痒。

以上我给大家分享的这些方法,大家都可以学着给自己或者是家人,或者是朋友做起来,这种中医外治的手法,它不是抗生素,就算是你的配角不算准确,手法不算到位,也没有关系,最坏的结果也只不过是没有达到预期的一个效果,最起码对你的身体没有任何的伤害,大家可以放心大胆的做起来,艾起来,刮起来……今年这个夏天,我们一定要不负韶华,只争朝夕,利用三伏天充足的阳气和艾草的纯阳之性,驱赶走我们体内的邪气,同时也要做好培元固本,健脾养胃的养生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