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夏天身上起小红点,很痒,有针刺的感觉,皮肤火辣辣的,一片一片红红的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据您上述的症状描述考虑有可能是荨麻疹,荨麻疹是由于皮肤粘膜小血管反应性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产生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一般认为与过敏有关,针对过敏性疾病最好检测一下过敏源,然后再对症性的进行脱敏治疗,但是皮肤病的直观性强,也不排除是其它疾病的可能性,建议您及时到正规医院,在医师的指导下对症治疗。
祝您早日康复!
Ⅱ 身体起红点后变成大片紫色是怎么回事
可能是过敏性紫癜
Ⅲ 皮肤上有小红点怎么回事
皮肤上长小红点一般是因为血管、血小板两个因素。因为血管在生病情况下会变弱,导致经常性内出血,然后导致皮肤发红。皮肤长小红点有以下情况:
1、红点好像芝麻般大小,像小针尖一样,刺刺的。这种情况跟黑痣一样,没有什么特殊,一般不需要治疗。
2、红点中心位置高于皮肤表层,红点四周有毛细血管延伸,这主要因为肝硬化病症,这个情况需要针对性治疗。
3、皮下出血,刚开始是鲜红色,后来慢慢演变成紫色、黄褐色,最终消失不见。较小的红点成为瘀点,较大的称为紫癜。
4、皮肤有小红点也有可能是湿疹。湿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伴随着有瘙痒感觉。
Ⅳ 最近小腿发红癍,起先如蚊子块。挠后出小水泡,奇痒。隔夜逐渐发红。后颜色深红微发紫。是什么情况
带状疱疹应该不是,它一般只长单侧,而且痛大过于痒,还是刺痛,风疹块内,荨蔴疹跟容这种情况都比较像,而且也都痒,擦什么都只能维持一会,然后又会痒,会持续一段时间,上面也有小水泡,但风疹块你抓了之后相近的小包包会连成一片,荨蔴疹不会,其实你用冷水擦一擦就能够缓解,如果实在不知道是什么,可以试试用地奈德乳膏,效果比较好,一般28块钱左右一支
Ⅳ 手臂上有那种小红点。冬天会变紫色,夏天是红色的,皮肤也很干燥
问题分析:
你好,这种情况主要因为毛细血管脆性高,很容易发生瘀斑。小血管损伤后,总有少量血液溢出,在皮肤上留下小红点(瘀点)及蓝紫色的瘀斑(紫癜),
意见建议:
建议。不用过于担心,但有时容易发生瘀斑是血液凝固成分异常的征象,主要通过检查血小板,血液检查可以断定是否有问题。
Ⅵ 身上的红点,很痒,怎么回事
你这临床上称为“虫咬性皮炎”。虫咬皮炎又称“丘疹性荨麻疹”,是指被昆虫、节肢动物叮咬,或因接触昆虫的毒毛而引起的皮肤炎性反应,多发于暴露部位和腰周。常见的引发皮炎的昆虫有蚊、臭虫、蚤、螨、飞蠓(小黑虫)、黄蜂等,另外有些毛虫,如桑毛虫、刺毛虫的毒毛刺入皮肤也会引发病症。由于叮咬人体虫类的种类的不同和被叮咬个人体质的差异,叮咬处会呈现不同的皮肤反应。一般表现为水肿性丘疹、风团、水肿性红斑、丘疹、丘疱疹、淤点等,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刺痛、灼疼。不论哪一种皮疹,在患处中心都可找到虫子叮咬的痕迹或是蜂刺和毒毛,应该尽可能拔除蜂刺、毒毛,吸出毒液。螨、蚤引起的虫咬皮炎,治疗前须先洗澡,更换清洁的衣服。 预防与治疗:注意个人及环境卫生,勤换衣被。放子内可用1;5000的菊酯类杀虫剂喷洒消灭臭虫、蚤、虱及其他昆虫。一旦发现症状,就应及时用药。不喝酒及食刺激性食物,少去郊外或公园活动。草席应洗清晒干,减少隐藏在其中的螨虫,减少虫咬的可能。 西医常规治疗方案:一般2--3天解决问题。 一、抗组胺药物 扑尔敏 4mg 口服 3次/日 西替利嗪 10 mg 口服 1次/晚 二、激素治疗 强的松 15-20mg/日,渐减量。 三、合并感染时可给予抗菌素。 四、炉甘石洗剂 五、局部冷湿敷。 外治法: 1、取雄黄、枯矾各50克,共研成细末,用茶叶水调匀外搽患处,每天3次,连用至愈。本方具有解毒止痒,消肿止痛的功效,适用于各类虫咬引起的皮肤炎症。2、将蚤休100克研成细末,浸泡于50%酒精中,3-5天后取药液外搽患处,每天4次。本方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适用于刺毛虫皮炎和蜂螯引发的皮炎。3、刺血法:在虫咬皮肤肿胀明显处,经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出血少许,再用闪火法拔罐5-10分钟,涤去恶血。在多数情况下,一次可获愈。 回答者:fengxuanke - 榜眼 十二级 8-4 11:40 修改答复: fengxuanke,您要修改的答复如下: 积分规则 关闭 你这临床上称为“虫咬性皮炎”。虫咬皮炎又称“丘疹性荨麻疹”,是指被昆虫、节肢动物叮咬,或因接触昆虫的毒毛而引起的皮肤炎性反应,多发于暴露部位和腰周。常见的引发皮炎的昆虫有蚊、臭虫、蚤、螨、飞蠓(小黑虫)、黄蜂等,另外有些毛虫,如桑毛虫、刺毛虫的毒毛刺入皮肤也会引发病症。由于叮咬人体虫类的种类的不同和被叮咬个人体质的差异,叮咬处会呈现不同的皮肤反应。一般表现为水肿性丘疹、风团、水肿性红斑、丘疹、丘疱疹、淤点等,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刺痛、灼疼。不论哪一种皮疹,在患处中心都可找到虫子叮咬的痕迹或是蜂刺和毒毛,应该尽可能拔除蜂刺、毒毛,吸出毒液。螨、蚤引起的虫咬皮炎,治疗前须先洗澡,更换清洁的衣服。 预防与治疗:注意个人及环境卫生,勤换衣被。放子内可用1;5000的菊酯类杀虫剂喷洒消灭臭虫、蚤、虱及其他昆虫。一旦发现症状,就应及时用药。不喝酒及食刺激性食物,少去郊外或公园活动。草席应洗清晒干,减少隐藏在其中的螨虫,减少虫咬的可能。 西医常规治疗方案:一般2--3天解决问题。 一、抗组胺药物 扑尔敏 4mg 口服 3次/日 西替利嗪 10 mg 口服 1次/晚 二、激素治疗 强的松 15-20mg/日,渐减量。 三、合并感染时可给予抗菌素。 四、炉甘石洗剂 五、局部冷湿敷。 外治法: 1、取雄黄、枯矾各50克,共研成细末,用茶叶水调匀外搽患处,每天3次,连用至愈。本方具有解毒止痒,消肿止痛的功效,适用于各类虫咬引起的皮肤炎症。2、将蚤休100克研成细末,浸泡于50%酒精中,3-5天后取药液外搽患处,每天4次。本方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适用于刺毛虫皮炎和蜂螯引发的皮炎。3、刺血法:在虫咬皮肤肿胀明显处,经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出血少许,再用闪火法拔罐5-10分钟,涤去恶血。在多数情况下,一次可获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