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皮肤针疗法简介
目录
- 1 拼音
- 2 英文参考
- 3 概述
- 4 适应症
- 5 禁忌症
- 6 方法及内容
- 7 注意事项
- 8 参考资料
- 附:
- 1 古籍中的皮肤针疗法
1 拼音
pí fū zhēn liáo fǎ
2 英文参考
cutaneous needle therapy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裂档颂
皮肤针疗法(cutaneous needle therapy)又称皮刺疗法、小儿针疗法[1]。是指用皮肤针 *** 机体穴位以治疗疾病的方法[2]。皮肤针疗法具有多针、浅刺及 *** 面广的特点[1]。因所用的针具不同,又分别有“七星针疗法”、“梅花针疗法”、“滚刺疗法”等名称[1]。临床操作时,选定适宜针具和 *** 部位予以消毒后,手持针柄以腕力进行弹叩或使滚筒来回滚动,先轻后重,着力均匀,由上而下,自内向外,直至皮肤潮红充血或有微量出血为止[1]。每日或间日一次,7~15次为一疗程[1]。本法适应范围较广,对头痛、高血压、消化性溃疡、神经衰弱、肋间神经痛、痛经、近视、神经性皮炎等效果更佳[1]。
4 适应症
神经衰弱,脱发,偏头痛,肋间神经痛,胃肠疾患,皮神经炎,周围神经炎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所致的皮肤感觉异常,神经性皮炎,慢性湿疹,荨麻疹,以及年老、体弱、小儿精神紧张蠢如、惧怕针刺者,均可用本法治疗。
皮肤针疗法适应范围较广,对头痛、高血压、消化性溃疡、神经衰弱、肋间神经痛、痛经、近视、神经性皮炎等效果更佳[1]。
5 禁忌症
有感染、溃疡、烧伤等的皮肤区域不宜叩刺。
6 方法及内容
1.患者取坐或卧位。暴露针肆郑刺部位,用75%乙醇消毒,术者以右拇、中、无名指握针柄,示指伸直压在针柄上,运用手腕的弹力叩刺,针接触皮肤后立即弹起,要求用力均匀,握针要稳。
2.一般先叩刺脊柱两侧(作为常规治疗部位),从颈椎至骶尾椎,每侧叩刺23行,行间距11.5cm,每行叩刺23遍,然后根据病情需要,叩刺病灶局部或有关穴位、经络。叩针方向一般由上至下、由内向外进行。
3. *** 手法分轻、中、重三种,面部、老弱、妇儿、虚证用轻 *** ;痛点、慢性皮肤病局部病灶、实症用重 *** ;一般情况用中等 *** 。
4.每日或隔日1次,一般1016次为一疗程。
7 注意事项
1.治疗前检查针具,凡针面不平整、针尖有毛钩、锈钝者均不可用。
2.叩刺时针尖要垂直、避免斜、钩、挑等,以减少患者疼痛。初次治疗患者宜予轻叩刺。
3.针后如皮肤有过敏样丘疹,应向患者解释清楚,消退后可继续治疗。
2. 地塞米松孕妇能用吗
地塞米松,是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的慎用药物。 现在附上地塞米松的说明书,供参考。 地塞米松说明书 英 文药名 Dexamethasone 其他名称 氟甲强的松龙、氟甲去氢氢化可的松、德萨美松、迪皮质醇、地卡特隆、地塞美松、氟美松、甲氟烯索、利美达松、硫酸地塞米松、地塞米松磷酸钠、醋酸地塞米松、乙酸氟甲强的松龙、棕榈酸地塞米松、二丙酸地塞米松。 药理作用 本品具有抗炎,抗过敏作用,能抑制结缔组织的增生,降低毛细血管壁和细胞壁的通透性,减少炎性渗出,并能抑制组胺及其他毒性物质的形成和释放。 临床应用 用于湿疹,神经性皮炎及其他过敏性皮肤病。本品作用同醋酸可的松,但对糖代谢的作用强,对电解质的作用弱,故水肿、高血压及肌无力等副作用轻。 禁忌症 (1)对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过敏。 (2)活动性肺结核。 (3)下列疾病患者一般不宜使用:高血压、血栓性疾病、胃与十二指肠溃疡 病、电解质代谢异常、心肌梗死、内脏手术、青光眼、较重的骨质疏松、明显的糖尿病、未能控制的感染。 (4)单纯疱疹性或溃疡性角膜炎患者禁止经眼给药。 不良反应 长期大量应用可继发细菌,真菌感染,局部可发生痤疮、酒糟样皮炎,皮肤萎缩和毛细管扩张。 制剂规格 (醋酸盐)片剂0.5mg,0.75mg;注射剂0.5ml:2.5mg,lml:5mg,5ml:25mg;(醋酸盐)软膏剂、霜剂0.05%;(磷酸钠盐)滴眼液0.05%:5ml。 注意事项(1)和苯妥英钠并用时,本品效果减弱。 (2)对孕妇特别在妊娠初3个月内应慎用,以免造成胎儿和出生后婴儿的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3)注射用其磷酸钠盐。 (4)与25mg醋酸可的松的等效剂量为0.75mg。 (5)细菌性、真菌性以及病毒性皮肤病忌用。 (6)皮炎平软膏剂;20g;含醋酸地塞米松0.015g、樟脑0.2g、薄荷脑0.2g,用于神经性皮炎、接触性皮炎、职业性皮炎、丘疹性皮炎、湿疹、瘙痒症等,涂于患处,一日2-3次。 请你注意“注意事项”之(2)。
3. 甲钴胺不只修复神经,还可用于这5种常见病,了解下以备不时之需
甲钴胺属于内源性维生素B12,存在于血液、髓液中,与维生素B12相比,其对神经元的传导有良好的改善作用,可通过甲基转换反应促进核酸-蛋白-脂肪代谢,其作为甲硫氨酸合成酶的辅酶,可使高半胱氨酸转化为甲硫氨酸,参与脱氧核苷合成胸腺嘧啶过程,促进核酸、蛋白合成。
甲钴胺主要用于治疗缺乏维生素B12引起的巨幼细胞性贫血,也用于周围神经病,是药三分毒,盲目服用甲钴胺也会诱发身体多种不良反应,如:皮疹、头痛、发热感、出汗、肌内注射部位疼痛和硬结。可引起血压下降、呼吸困难等严重过敏反应。
01
甲钴胺不只修复神经,还可用于这5种常见病,了解下以备不时之需
第1种:糖尿病神经病变
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病变可累及中枢神经及周围神经,后者尤为常见。其中远端感觉神经病变是最常见的病变,占所有糖尿病神经病变的50%以上。
甲钴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因为甲钴胺里面含有的是进口维生素B12,是目前国际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较好的一种药。
第2种:巨幼红细胞贫血
巨幼红细胞贫血又被称为大细胞性贫血,主要是由于叶酸或者是维生素B12直接或者是间接缺乏而引起的。大多数因为摄入不足而导致直接缺乏引起。
巨幼红细胞贫血发生后严重影响 健康 ,阻碍红细胞的合成,导致红细胞的体积不断变大,骨髓当中的巨幼红细胞会出现增生导致贫血的问题。
患有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坚持服用甲钴胺能够有效缓解此类问题的发生,促进血液的流动,激活造血因子。
第3种:神经性皮炎
神经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会引起剧烈的瘙痒感,在临床上也叫慢性单纯性苔藓,其发病和精神神经因素有关系。
一般会出现在脖子,手腕,小腿,肛门部位,而且会越抓越痒,通过服用甲钴胺能够帮助治疗神经性皮炎。
第4种:治疗面部的肌肉萎缩
肌肉萎缩患者,往往因为抵抗力免疫力下降,而引起某种免疫力缺乏肌肉萎缩之后,一旦出现感冒等问题,要比普通人更加厉害,病情延长也会造成肺部感染。
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控制和治疗,就会导致生命受到威胁,所以甲钴胺药物对于治疗肌肉萎缩以及面部萎缩,也能够起到一定的效果,使得肌肉萎缩得到缓解。
第5种:带状疱疹神经痛
带状疱疹在生活中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在民间还被称为缠腰蛇,蛇盘疮,蜘蛛疮等。患上带状疱疹,主要是因为感染了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
发生于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后,10%的患者疼痛时间超过一个月,如得不到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疼痛可在疱疹消失后仍然存在,有的病例疼痛甚至超过数十年。
与发病年龄有关,小于40岁患者很少发生,60岁以上患者发生率为50%,70岁以上患者发生率为75%,约有10%~25%的后遗神经痛患者疼痛可持续超过一年。可于皮疹出现前或伴随皮疹出现。
身上会长出很多水泡,而且还有明显的疼痛感,主要分布在背部,胸部和腹部等,服用甲钴胺能够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
02
服用甲钴胺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1、不用甲钴胺一个月以上,症状无明显缓解者,需要及时就医检查,以免药物耐药
2、避免同一部位反复注射,且对新生儿、早产儿、婴儿、幼儿要特别小心。注意避开神经分布密集的部位。注意针扎入时,如有剧痛、血液逆流的情况,应立即拔出针头,换部位注射。
3、服用甲钴胺期间需要注意用药后的反应,若出现明显的身体不适,需要立即就医检查。
4、妊娠及哺乳期的妇女用药时,需要在医生的指导和建议下完成,不可盲目乱用药。
5、老年患者或身体功能衰退的人需要毒清减少服药剂量。
6、服药后要及时避光储存,避免药物长时间与氧气接触丧失药效。
7、服用甲钴胺这种药物时不要服用氯霉素,否则会影响药物的吸收和利用,降低药效。
03
如何正确服用甲钴胺?
【注意副作用】
甲钴胺虽然对人体 健康 有着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但我们常说是药三分毒,任何药物都可能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同时甲钴胺也不例外。
长期服用甲钴胺可能会造成胃肠道反应,比如恶心呕吐,食欲下降,也会造成神经感觉异常,比如走路不稳,反应缓慢等问题。
【注意禁忌症】
吃药三分毒,虽然甲钴胺能够治疗多种神经性病变,但也存在一定的禁忌人群,如:年龄较小的儿童,孕妇或哺乳期的妇女不适合服用甲钴胺,否则会诱发严重的身体副作用。
【注意服药时间】
服用甲钴胺时,需要严格根据医生的指导和建议服药,注意服药的时间,患有神经病变,比如说手神经损伤以及颅神经损伤时,需要长期服用甲钴胺,这时最好选择饭后服用。
因为饭前服用很容易导致胃黏膜损伤以及胃痛还容易伴随着恶心呕吐等其他一系列的不适之症。
【服药时不要饮酒】
服用甲钴胺这类药物时最好不要饮酒,酒精会改变药性,影响药物的挥发,一边喝酒一边服药,还会诱发双硫仑样反应,严重影响 健康 ,损伤内脏器官。
【不要随意用维生素B12替代】
虽然甲钴胺属于维生素B12家族的一种,但是他们的疗效和结构上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
治疗周围神经病变的时候,甲钴胺的效果要比维生素B12好一点,因此也不能够随意用维生素B12来代替,应该按照医嘱进行服药。
4. 神经性皮炎的症状有哪些如何治疗
神经性皮炎影响着患者的正常生活,因为神经性皮炎可能会导致瘙痒等症状的出现,而且,神经性皮炎的出现可能是由于大脑皮质抑制和兴奋功能紊乱所导致的,所以如果出现神经性皮炎,就需要多加注意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面对,避免过于紧张,因为紧张的情绪可能就会导致神经性皮炎的出现。
神经性皮炎的治疗方法
1、物理方法,通过皮肤浅层照射、激光治疗等方法来治疗,可以局部遏制神经性皮炎继续泛滥。
2、外用乳膏,焕清吾源霜,适用于过敏性皮炎,神经性皮炎、日光性皮炎、过敏性皮炎、脂溢性皮炎、接触性皮炎、异位性皮炎等皮肤问题。
3、中医治疗,一般中医采用辩证治疗的方法,讲究辨证施治、对症用药;经验丰富的中医师根据皮肤破损程度、面积、症状、颜色、舌苔、脉象等来综合判断神经性皮炎属于哪种类型,然后推症--推方--推药。
4、西医治疗,西医主要是外用、输液配合,针对突然严重或者奇痒难忍的情况,采用西医的方法效果快,减少痛苦,一旦治好后就要注意休养调整,不可完全依靠这种方法亟救。
5、药物治疗,服用抗组胺类药物、钙剂等药物来进行治疗,而在治疗的过程中,患者也可以内服维生素B族进行辅助治疗,而患者瘙痒情况比较严重的话,可以适当的使用镇静剂。
6、后期保养,饮食方面注意少辣烟酒等刺激食物,多清淡食物;睡眠规律,少熬夜,情绪方面做到情绪稳定,不大喜大悲;身体亚健康注意调理,平时注意养生;减少皮肤直接接触触碰化学物品、金属物质、刺激气味物品等。
神经性皮炎的饮食禁忌
1、忌食辛辣刺激食物:如葱、蒜、韭菜、生姜、辣椒、花椒、胡椒、桂皮、八角、小茴香、咖喱等。因为这些食品,辛燥温热,动风耗血,能使血热加重,症状加重;同时这些食品也有温阳高兴作用,能使大脑皮层高兴,精神激动,从而加重病情。
2、忌食鱼腥发物:如虾蟹、公鸡、猪头肉、黄鳝、烧鸡和各种烤炸烟薰食品。因为这些食物易聚湿生氮,助热动风,能使风湿热邪加重,从而使皮损症状加重。
3、忌饮刺激性饮料:如烟酒、浓茶、咖啡、可可等。因烟酒辛热,善于走窜肌肤,生热耗血,使血热更甚;同时可刺激大脑皮层,产生高度高兴,从而使病情加重。
4、忌食各种补气补血之品:如人参、鹿茸、当归、肉苁蓉等。因这些食物温热补阳能助热生风,使血燥更甚,使本病迁延难愈。
5. 神经性皮炎怎么办
补充维生素B2,可以缓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