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仔猪渗出性皮炎症状有哪些
猪舍卫生条件差,容易发生疾病。如房屋内通风不良,地面普遍潮湿,房屋内污水不扬,污水滞留,房屋结构不合理,水泥隔墙粗糙,南乳仔猪经常拥挤划伤皮肤,为油性皮肤病的发生提供了条件。经验告诉我们,一般来说,这种疾病的发生表明该农场的猪中存在圆环病毒病。仔猪渗出性皮炎(油性皮肤病)的病因、症状及防治措施。
肌肉注射庆大霉素10000单位0.1ml/kg体重,每天早上和晚上各注射一次,共3天。将盐酸林可霉素添加到所有仔猪的饮用水中7-8天;在混合庆大霉素、青霉素和地塞米松后,将其应用于病变或碘伏应用于病变。或10%磺胺甲氧嘧啶钠0.1ml/kg体重肌肉注射,每天早晚各一次,连续3天。所有仔猪用阿莫西林和复合维生素B喂养7-8天。外用0.25片/片,5片四环素片与福清混合均匀涂抹于皮损处。
Ⅱ 仔猪为什么容易患渗出性皮炎怎么治疗
仔猪的渗出性皮炎是有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杆菌混合感染引起。细菌能在环境中存活6~9个月,猪场需要两种以上的合格消毒液消毒,对环境、器械、带猪消毒。对患病猪肌注盐酸头孢赛夫钠,氟苯尼考注射液交替使用,3~5天即可恢复。对潜在感染的用氟苯尼考预混剂,阿莫西林预混剂交替拌料给药3~5天,可有效预防。
Ⅲ 小猪全身发红脱皮用什么药最管用
初步诊断:渗出性皮炎
治疗方案:可能是渗出性皮炎。
一、发病因素:母源抗体水平低下,奶质差、圆环病毒~皮炎肾病肾病综合症;圈舍潮湿、脏乱、霉菌毒素(F2)所致发病。
二、治疗方案
1、加强卫生管理,保持猪舍干燥,减少混群打架,出现外伤及时消毒(用碘伏体表喷洒)。
2、注意断牙、断尾、断脐时的器械及术部消毒。
3、用废机油全身涂擦。
4、用凡士林+青霉素拌成糊后患部涂擦。
5、用500ml75%酒精+旱烟叶2个浸泡24小时以上,然后全身擦洗,使用一次,3-5天后即愈。
6、可以用黄芪多糖+青霉素混合注射,每天2次,连用3-5天。
Ⅳ 猪有哪些常见的皮肤病,该如何防治
1、渗出性皮炎
这时一种容易发生在仔猪身上的油皮病,发病率较好,很多的猪只要出现了粘性的皮肤病,建议养殖户首先清洗一下,因为不管是什么病原,都能清洗掉一部分。再进行药物治疗,效果会很好,渗出性皮炎可以打地米加青霉素,配温水冲洗效果较好。
2、面部坏死
这个疾病主要是因为咬伤和磨伤引起的,可以先清洗一下,再在患处撒上青霉素,如果伤口化脓或者脓肿了,硬的就打消炎针,如果是软的要将浓放出来,冲洗后干净后再涂抹药物或者打针即可。
3、链球菌
链球菌一般表现为败血症,猪丹毒是疹块型的,可以使用地米青霉素治疗,效果比较明显,需要注意的是,猪如果还发着高烧的话,就要引起重视了,必要时可以就医治疗。
4、胸膜肺炎、猪肺疫
这类疾病往往会引起猪的皮肤变色,猪的耳朵如果变色,主要原因可能是猪的心肺坏,一般情况下可以用头孢和氟苯尼考治疗,而猪肺疫还会集中在脖子的上边,要注意观察。
5、水肿病
水肿病常见的有大肠杆菌和放线菌,一般会在在眼睛或者头部会发生水肿现象。一般要注意降低颅内压,同时到抗生素治疗,效果较好。肚子下边如果出现绿色或者肚子下边变色是,大多是有魏氏梭菌或者其他的个别的细菌引起的,要注意预防。
Ⅳ 仔猪渗出性皮炎有何临床表现
猪只感染后3~4天出现临床症状,病猪无神,眼睛周围有分泌物。最急性病例,全身皮内肤湿润容,血清及皮脂渗出,有皮屑。也可在蹄冠、耳后及身体下部无毛皮肤形成水泡及溃疡。常在3~5天内死亡。急性病例,发生稍慢,皮肤皱缩,厌食,消瘦及脱水,病变可渐渐扩大,严重病例可波及全身,可使尘埃及皮屑积聚而形成痂皮,同时伴有一种难闻的气味。伴随严重的病变,病猪不安及战栗,但无疼痛及痒感。如无继发性细菌侵入,病猪体温一般正常。较轻病例的病变发展较慢,可发生于鼻端、耳朵及四肢。有些病猪的耳朵及其他部位可满布红棕色斑点,有些病猪体表覆盖着一层头皮屑样物质。温和病例的皮肤常呈干燥,无水疱及溃疡,这些病猪精神及食欲正常。但易感猪与温和病猪接触,能发展成严重的渗出性表皮炎。
Ⅵ 刚出生的仔猪容易得渗出性皮炎,为什么啊
仔猪渗出性皮炎是皮肤表层组织的一种炎症,
大多因猪舍过于阴暗潮湿、卫生条件差、
饲喂内腐败饲容料或用发霉稻草作垫料而引发。
小猪容易发生渗出性皮炎而大猪少发,
是因为小猪的皮肤不完善,皮肤很薄,很
容易被破坏。仔猪渗出性皮炎通过接种猪
疫苗是能够治疗的。威福欣,作为法国诗华
的明星产品,就能有效地控制这个猪病。
Ⅶ 仔猪渗出性皮炎的正确防治措施,养殖户快收藏!
仔猪渗出性皮炎又称葡萄球菌性皮炎、皮脂溢性皮炎,俗称“猪油皮”。是一种仔猪全身性皮肤传染病,夏秋季节高发,严重危害仔猪的生长发育,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必须做好防治工作。
近年来由于生产规模化、早期断奶以及饲养密度大、空气污浊、卫生状况差等原因,导致本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目前不少人对该病缺乏认识,甚至将其误诊为猪疥癣、皮炎肾病综合征、猪痘、湿疹、缺锌症等等引起的皮肤症状,延误了治疗时机而影响了防治结果。
临床表现症状
最急性型症状,全身皮脂渗出、湿润、体重迅速减轻并在24小时内死亡,也有的可拖到2-3天内死亡。急性型发生稍慢,皮肤形成水疱及脓疱,破裂后流出渗出液和皮脂,发生糜烂,消瘦、厌食、脱水,通常在4-10天内死亡。本病的其他症状时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渴欲增加,但体温一般不高。病情进一步发展为废食、迅速消瘦、脱水和濒临死亡。
预防
此病主要是由于皮肤损伤引起的,因此防治外伤是关键。要想彻底净化预防此病,应采取如下综合措施
1、产房要加强消毒,保持清洁重视母猪产后乳房的消毒。
2、确保卧床围栏表面的光滑,地面不可太粗糙。
3、初乳的被动免疫对仔猪有重要的保护作用,仔猪出生后要尽快吃组初乳。
4、发现病猪要及时隔离治疗,并严格消毒。
治疗方案
1、对病情严重的仔猪应隔离治疗,同窝或同群仔猪进行全身预防性涂抹,严重爆发时应注射3天以上的抗菌药物。
2、治疗时应采用内外兼治的原则,步骤如下;一清洗;二涂抹;三是打针加药,病情严重的仔猪注射敏感药物如青霉素类或头孢类药物(青霉素钠3万IU/kg体重,2-3次/天,;连用5天以防复发),在易感猪群料中加药预防,四是补充体液,对症状严重的仔猪灌服糖盐水加电解质多维加辅酶A。
3、体表用高锰酸钾水溶液清洗,高锰酸钾水溶液浓度高一点(0.2%)且温热疗效较好。
4、中药疗法:取紫草50g烘干,,磨粉后混入青油拌匀,涂抹患处,每天3-4次,一般两天即可治愈。
Ⅷ 什么是猪渗出性皮炎有哪些临床症状
猪渗出性皮炎又叫仔猪葡萄球菌皮炎或“猪油皮病”,是猪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仔猪急性接触性皮炎,以全身油脂样渗出性皮炎为特征。该病常发于哺乳仔猪和保育的断奶仔猪,典型病例表现为哺乳仔猪或刚断奶小猪的急性和超急性传染病,患猪全身性皮炎可导致腹水和死亡。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潮湿的春、秋季节较为多发。它可发生于各种年龄的猪只,但主要侵害哺乳期的仔猪,其次为刚断奶不久的小猪,育成猪和母猪也偶有发生,该病一般是在多种诱因的作用下才能发生,可通过多种途径传播。但更多的是在皮肤、黏膜、有损伤和抵抗力降低的情况下,葡萄球菌经过汗腺、毛囊和受损的部位,侵入皮肤,从而引起发病。严重病例通常会因葡萄球菌毒素导致死亡。母猪临产前几天,子宫内的细菌会大量繁殖,造成仔猪在分娩过程中被感染。
该病多呈散发,也可出现流行,若在无免疫力的猪群感染此病,则常会连续感染不同窝中免疫力差的小猪。保育舍仔猪发病率可达15%,其感染发病后的仔猪死亡率可高达65%,卫生条件差,特别是疥螨感染严重的猪场更易发生本病。
本病多见于2~6周龄的仔猪。病猪体质弱、发育不良、精神沉郁、呈湿疹性病变,病初首先在肛门和眼睛周围、耳廓和腹部等无被毛处皮肤上出现红斑,发生3~4毫米大小的微黄色水疱。迅速破裂,渗出清亮的浆液或黏液,与皮屑、皮脂和污垢混合、干燥后形成微棕色鳞片状结痂,发痒。痂皮脱落,露出鲜红色创面。通常于24~48小时后蔓延至全身表皮。食欲不振和脱水是本病特征。患病仔猪食欲减退,饮欲增加,并迅速消瘦。一般经30~40天可康复,但影响发育。发病期间,猪群的生产性能可下降35%。严重病例于发病后4~6天死亡。
Ⅸ 仔猪渗出性表皮炎有什么临床症状
仔猪渗来出性表皮炎,即仔猪源油皮病,是由猪表皮葡萄球菌所引起的一种仔猪高度接触性皮肤疾病。以皮肤大面积出现渗出黏液并结痂为特征,严重危害仔猪的生长发育。患病仔猪的症状为:嘴颊部、脸面部、耳根、腹部等无毛处出现红斑,随之全身出现褐色痂皮,猪毛无光,粗乱,皮肤脱屑,体表渗出脂样浆液,附着脱落的皮垢和尘埃,表皮成为黑色,散发恶臭。病猪畏寒发抖,体温达40~42℃,食欲不振,渴欲很强,最后由于极度消瘦和贫血,经5~7天衰竭死亡。病程长的15~20天死亡。仔猪一旦感染本病,则生长发育不良,成为“僵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