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头皮脂溢性皮炎症状 跪求!
头部是皮脂腺分布较多的地方,皮肤皮脂腺分泌皮脂是一种正常生理现象,但如果皮脂腺分泌功能亢进,皮脂排出过多,在皮肤上堆积,在堆积处就会出现慢性皮肤炎症。头皮脂溢性皮炎是指发生于头皮部位,开始为轻度潮红斑片,上覆灰白色糠状鳞屑,伴轻度瘙痒,皮疹扩展,可见油腻性鳞屑性地图状斑片的一种慢性皮肤炎症。头部脂溢性皮炎症状是头皮有云母状白色鳞屑样斑块,呈大块弥漫状,如繁星点点散布于头皮或发际,用手抓鳞屑纷纷落下。
头部脂溢性皮炎临床表现
1、典型皮损为黄红色斑、斑片或斑丘疹,表面覆油腻性鳞屑,严重时可有渗液;或干性红斑上有灰白色糠秕样鳞屑。
2、皮疹好发于头皮、眉部、眼睑、鼻及两旁、耳后、颈、前胸及上背部肩胛间区、腋窝、腹股沟、脐窝等皮脂腺分布较丰富部位。
3、自觉症状为不同程度的瘙痒。
4、婴儿脂溢性皮炎常发生在出生后第1个月,皮损多在头皮、额部、眉间及双颊部,为渗出性红斑片,上有厚的黄色油腻性屑痂
㈡ 头上有头皮屑怎么办,怎么洗都有
一、形成头皮屑的主要因素
1.头皮屑出油多:导致头皮屑的搜索重要原因素是一种马拉色菌的寄生。这是一种人体皮肤上的正常寄生菌,以皮脂为食,过度增殖是可以导致头皮屑,所以头皮出油多的人更容易出现头皮屑。
精神紧张焦虑:有很多复杂因素参与头皮屑的形成,这些情况常常与现今社会生活压力过大,节奏过快有关。
2.睡眠不足:充足的睡眠可以促进皮肤正常的新陈代谢,要尽量避免熬夜,最好在晚上11点之前睡觉。
3.辛辣饮食,烟酒无度:辛辣饮食,烟酒无度会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有害物质吸收后又会影响身体代谢。因此,要多吃青菜,水果,少吃油腻及含糖高的食品。
4.身体不适:身体不舒服时,也容易出现头皮屑增多的情况,如胃肠功能障碍,营养不均衡,内分泌失调等,常会导致机体很多激素水平的改变。
5.过度清洁:有人以为,头皮屑的出现是因为不够卫生,由此过度洗发,这是错误的。过度洗发可导致头发干燥缺水,反而会加重头皮屑。
二、去屑方法
1、正确洗头
轻微的头皮屑不需特殊治疗,有的甚至只是些来自喷发胶的剩余物或洗发剂积累下来的片状物,注意调整饮食结构,经常保持头部的清洁、使用具有去头屑功能的洗发水,可起到抑制作用。去头皮屑的洗发水和一般洗发水不同,前者属含药化妆品或药品,不宜多用。
如果头皮屑很多,要用含栖和镉的专用洗发精。三周以后,如果还持续有大量头皮屑,就要看皮肤科医生了。像西安杨森的采乐,属于药物性质的,在药房有售;而西安的屑静、河南的克屑王等为植物型的去屑洗发水也可以一试。缺点就是很伤害头发,用了头发会特别干。
2、头皮按摩
除了日常简单的护理与头皮按摩,通过按摩可使头部皮肤升高温度,加速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令头皮的皮脂腺、汗腺、毛囊等附属气管发挥正常功能,从而使头皮屑减少。
(1)患者取坐位,用双侧或单侧手指与手掌从前额发际处向枕部来回转动按摩,往返做30次,至头皮有发热感为止。
(2)单手四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拇指)并拢弯曲成90度,从发际处向后轻轻敲打,往返做10次,使头部有轻松感为佳。
3、药物治疗
(1)内用药物:可服些 B族维生素如维生素B6、B2、和复合维生素B以及施尔康等。
(2)局部用药:以减少皮脂,去除鳞屑及止痒,可选用2%硫磺洗剂、含硫化硒的洗发剂等。目前多用“采乐”(即2%酮康唑洗剂)来局部治疗,这种药物是一种抗真菌类药,能抑制糠秕孢子菌繁殖,能真正从病因上起到治疗作用。
(3)如果有头部多发毛囊炎,可外用复方红霉素酊(红霉素注射剂1.2克,加地塞米松注射液5MG,加75%的酒精7ML,加蒸馏水93ML,每天涂擦2-3次,疗效可达90%以上)。
(4)外用药物:可用硫柳软膏,配方为柳酸2G,硫磺5G;或用氯柳酊,配方为氯霉素1G,柳酸3G,甘油5ML,75%酒精加至100ML。
(5)必要时可加用内服药物进行辅助治疗,如维生素B6 10MG、每日3次,甲状腺素片0.03~0.06G,每日1~2次。
(6)每天口服50至200微克硒元素,对消除过多头皮屑也有助益。
去头皮屑“偏方”
(1)陈醋去头皮屑:用陈醋洗头后再用清水洗干净,坚持数次即可除头皮皮屑。取陈醋150ML,加温水1KG,充分搅匀。用此水每天洗头1次,能去头皮屑止痒,对防止脱发也有帮助,还能减少头发分叉。
(2)洋葱去头皮屑:将一个捣烂的洋葱头用干净的纱布包好,将它反复揉擦头皮,使洋葱汁渗入其间,待24小时之后,再用温水洗头,既可止头痒又能去皮屑,连用几次可见效。
(3)啤酒去头皮屑:先用啤酒将头发打湿,15分钟后用水冲洗,再用洗发水洗净。每天两次,3天为一个疗程。两三个疗程后头皮屑会明显减少。
(4)盐硼砂去头皮屑:用食盐、硼砂各少许,放入盆中,加水适量,溶后洗头,可止 头皮发痒,减少头屑。
(5)新洁尔灭溶液去头皮屑:先用温水洗净头发,再取100ML新洁尔灭溶液, 加入等量水稀释、拌匀。洗头时,将头发全部浸入,用手反复揉搓之后,用干毛巾把头包起来,半小时后,再用温水洗净。一般1次见效,若未去净,1周后,同法再洗1次,即可见效。
(6)热米汤浸洗可减少头皮屑:将头发在温和的米汤中浸泡约20分钟,并不断揉搓头顶及发根,再用洗发水洗头。坚持一段时间后,可减少头皮屑。
㈢ 头皮屑多又痒怎么办在网上查了说是脂溢性皮炎
头皮屑,即头皮有小的薄片状鳞屑脱落,可干燥或稍带油性。如果头皮屑多又痒则可能是溢脂性皮炎,会让人瘙痒难忍,并且极其影响美观,那我们要怎样来解决呢?
01
首先判断情况。头皮屑,经常见于头皮上,头发中间,其实成份主要是头皮衰老脱落的细胞和头皮油脂等。把头皮屑拨开,看看头皮屑下面的皮肤是不是很红?头发有没有呈束状改变,这些是区分脂溢性皮炎和银病的依据。如果头皮屑是一片片的,头皮不受影响,则可能是脂溢性皮炎。如果头皮屑很多积在一起,头皮屑下面是红色的,一抓容易出血,或者头皮呈束状,则可能是银屑病,头皮剧烈瘙痒,属于不正常现象了,如果是溢脂性皮炎的症状,就需要及时干预才可以。
02
轻微的头皮屑不需特殊治疗,有的甚至只是些来自喷发胶的剩余物或洗发剂积累下来的片状物,但如果头皮屑多,需要药物治疗,内用药物可服些B族维生素如维生素B6、B2、和复合维生素B以及施尔康等。
03
溢脂性皮炎一般需要外用药治疗,外用药一般以去脂、杀菌、消炎、止痒为治疗原则。局部用药以减少皮脂,去除鳞屑及止痒,可选用2%硫磺洗剂、含硫化硒的洗发剂等。目前多用2%酮康唑洗剂来局部治疗,这种药物是一种抗真菌类药,能抑制糠秕孢子菌繁殖,能真正从病因上起到治疗作用。
04
良好生活习惯保持充足的睡眠,愉快的心情。多参加体育运动都有利于皮肤健康,此外,合理的安排工作、休息,让压力减到最低也是必要的。
05
建议温水洗头。凉水洗头首先很难达到清洁的目的。而过热的水更容易刺激头皮,致使头皮分泌过分的油脂。皮脂过多会使脱落的细胞一起附在头皮上,干燥后变成细碎的头皮屑。所以建议用温水洗头,20度左右最佳。
06
不能吃辛辣、煎炸、油腻、含咖啡因的食物,不要喝酒抽烟,因为这些食物都会刺激头皮且形成油脂及头皮屑。多食瓜果蔬菜,注意营养要均衡,少吃甜食, 因为甜食属于酸性,头发属于碱性,所以甜食吃多了会影响体内酸碱平衡,应多吃一些含碱性多、清热去毒的食物,例如海带、紫菜、鲜奶、豆类、水果、绿豆、苦 瓜、莲子等。
07
要注意个人卫生,经常洗头,保持头部清洁,洗完头发,最好把头发吹干,避免潮湿引起细菌滋生。要经常晾晒枕头,保持枕头的干净,避免细菌生长,感染头皮,使其发痒。选择适合的洗发产品,避免使用药物治疗,长期使用药物会使头皮对药物产生依赖。
㈣ 婴儿溢脂性皮炎的症状和鉴别判断
溢脂性皮炎和脂溢性皮炎其实是一种皮肤炎症,都是发生在我们皮脂腺比较丰富的部位的,是一种慢性的丘疹性皮肤炎症。
本病多见于成人和新生儿,好发于头面、躯干等皮脂腺丰富区。
有这样的一个现状,很多的溢脂性皮炎患者患病后,由于没有意识到溢脂性皮炎病情的严重性,也就没有放在心上,皮肤专家指出这样做是错误的。
溢脂性皮炎常常发生于多皮脂以及多毛发的地方,开始的时候会在头皮发作,症状加重的话就会在面部以及耳后发作。
婴儿溢脂性皮炎的症状
婴儿出生后2-10周,头皮、前额、耳、眉、鼻夹沟及褶皱等处出现圆形红斑、边界清楚、上覆盖有鳞屑,红斑可扩展融合并有粘着油腻性黄茄,间有糜烂渗出,炎症比较明显,对称发生,微痒,一般会患儿会在3周到2个月内自行痊愈。
如果不能痊愈,可能是由于异位性皮炎并发,也可能肌肤细菌感染或者念球菌感染。
婴儿溢脂性皮炎与成人溢脂性皮炎的不同点是,婴儿溢脂性皮炎没有成人的毛囊损害与皮脂溢出。
头皮
溢脂性皮炎开始在我们头皮发作的时候是表现出小片状的斑片,之后会扩展为比较大的斑片,会有瘙痒的情况发生,还会有红色的丘疹,严重的话会出现厚痂,会有脱发的情况。
面、耳、耳后及颈 常由头部蔓延而来,呈黄红色或油腻性白色鳞屑及痂皮。眉及其周围弥漫性红斑、脱屑,眉毛因搔抓而稀少。
眼睑受累呈睑缘炎,严重者可呈糜烂性溃疡,愈后遗留瘢痕。耳后有糜烂、潮红和皲裂,可为单侧或双侧,多见于女孩及青年女性,溢脂性外耳炎多见于老年患者。
胡须
多见于中年男性,毛囊口轻度红肿,有小的浅褐色结痂,常称“须疮,顽固难治。
有的表现为毛囊口脓疱并有油腻性鳞屑,基底周围鲜红,引起毛囊破坏与瘢痕形成。亦可有头皮及耻骨同时累及。
躯干
常见于20岁以上的.男性,好发于前胸和肩胛骨间,开始为小的红褐色毛囊性丘疹,上覆油腻性鳞屑,逐渐形成经过中,中心可治愈形成细糠状鳞屑,边缘有暗红色丘疹及较大的油腻鳞屑的环状斑片。
另一种玫瑰糠疹样的溢脂性皮炎,为圆形或椭圆形淡黄色或暗红色斑片,只有细小边缘性鳞屑,边界明显,中心痊愈,形成环状损害。
皱褶部
常见于腋部,腹股沟,乳房下和脐窝,多见于30~50岁,尤其是肥胖的中年人。皮损表现为边界清楚的红斑、上有油腻性鳞屑,如播散性摩擦性红斑样裂隙、肿胀。
由于局部多汗,易继发感染,或不当的治疗可使皮损发展。
生殖器被累及时,可形成圆形的红斑和鳞屑及皮肤剥脱,呈现亚急性湿疹样或慢性苔藓样红斑如银屑病样表现,无典型的溢脂性皮炎的特征。
四肢
四肢的伸侧较屈侧多见,表现为黄红色或淡红色斑块,由于搔抓、可形成糜烂而似湿疹。
上面针对溢脂性皮炎细节问题做出的一系列介绍,希望对你对溢脂性皮炎了解了帮,本篇文章对溢脂性皮炎介绍只是一个大概,最主要的目的在于提醒我们的溢脂性皮炎患者,患溢脂性皮炎病后,不管你有多忙,一定要停下脚步,及早到专业的皮肤医院接受检查,针对性治疗溢脂性皮炎。
溢脂性皮炎溢脂性皮炎又称溢脂性脱发,脱发常发生于脂溢皮炎之后,一般是从头顶开始。
皮炎的初发症状是以毛囊口为中心的皮肤炎症,表现为小丘疹,并逐渐扩大,形成边界清楚的潮湿的油脂性鳞屑斑块,严重者,满头头皮均可覆盖有污秽的痂皮。
还有一种比较干燥,满头均有灰白色糠秕状鳞屑头皮屑。前者称湿性溢脂性皮炎,后者则称为干性溢脂性皮炎。两者都很痒,均可使毛发脱落。引起皮炎的病原菌为真菌。
真菌性溢脂性皮炎,首先是皮脂分泌过多,真菌乘虚而入,使皮肤出现慢性炎症;进而引起囊炎症性系列反应,使毛发的生长、发育、代谢紊乱,毛发也就随之而稀稀拉拉地脱落了。它与秃顶那种无皮脂分泌的脱发症状迥然不同。
皮脂分泌过盛与神经系统或内分泌功能失调有关,便秘与喜食刺激性食物可能是诱发因素,多食脂肪与洗头过于频繁也是原因之一。
过去的僧人,患溢脂性皮炎者甚少,与其素食和神经系统不过度紧张有关。频繁洗头者,破坏了皮脂腺口的阻碍物,使皮脂分泌过多,形成了有脂肪酸的真菌温床。
临床表现
皮损主要出现在头皮、眉弓、鼻唇沟、面颊、耳后、上胸、肩胛间区、脐周、外阴和腹股沟等部位。
初期表现为毛囊周围炎症性丘疹,之后随病情发展可表现为界限比较清楚、略带黄色的暗红色斑片,其上覆盖油腻的鳞屑或痂皮。
自觉轻度瘙痒。发生在躯干部的皮损常呈环状。皮损多从头皮开始,逐渐往下蔓延,严重者可泛发全身,发展为红皮病。
婴儿溢脂性皮炎常发生在出生后2~10周,头皮覆盖油腻的黄褐色鳞屑痂,基底潮红。眉弓、鼻唇沟和耳后等部位也可能受累,表现为油腻性细小的鳞屑性红色斑片。常在3周至2个月内逐渐减轻、痊愈。对于持久不愈者,应考虑特应性皮炎的可能性。
鉴别诊断
根据典型的临床症状、体征诊断多无困难。应与下列疾病鉴别:
1.头面部银屑病
损害分散成片状,界限分明,鳞屑很厚,触之高低不平,头发不脱落,短发聚集而成束状,重者损害可连成大片,扩展至前发际处,侵及前额数厘米。
刮去鳞屑有薄膜现象(即将鳞屑刮除,其下为一红色发亮的薄膜)及出血现象(即轻刮薄膜可出现散在小出血点),薄膜现象和出血现象是银屑病损害的重要特征。
2.玫瑰糠疹
好发于颈、躯干、四肢近端,呈椭圆形斑疹,中央略带黄色,边缘微高隆起,呈淡红色,上覆白色糠秕样鳞屑。
初起为单个损害,称为母斑;母斑渐大,直径可达2~5cm或更大,有时可有2~3个母斑同时出现,1~2个月后陆续出现较小的红斑,发生于躯干处,皮疹长轴与皮纹一致,一般4~6周可自行消退,不复发。
3.体癣
损害边缘隆起而狭窄。界限清楚,有中央痊愈向周围扩展的环状损害。瘙痒明显,患者往往有手足甲癣的病史。
4.红斑性天疱疮
主要分布于面、颈、胸背正中部。开始在面部有对称形红斑,上覆鳞屑及结痂,颈后及胸背部红斑基础上有水疱出现,破裂后形成痂皮,尼氏征阳性。
结语: 通过上文的描述,想必大家对于溢脂性皮炎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了吧,溢脂性皮炎也就是脂溢性皮炎只是他们的叫法不同罢了,对于他们的治疗需要我们谨慎对待,不然拖到后期将会是一个比较严重的疾病。
㈤ 头皮又疼又痒是为什么
头皮又痒又疼,考虑可能是脂溢性皮炎、头癣、毛囊炎等因素引起的。
1.脂溢性皮炎:脂溢性皮炎的患者容易出现头皮又痒又疼的情况。脂溢性皮炎的患者出现头皮发痒时,用力抓挠可能会导致头皮破裂,从而引起头皮疼,建议局部曲安奈德乳膏或曲咪新乳膏进行涂抹。
2.头癣:头癣主要是真菌感染引起的,容易引起头皮瘙痒,用力抓挠后会导致头皮破裂,从而引起头皮出现疼痛。头癣也是引起头皮又痒又痛的常见原因,建议局部使用酮康唑乳膏或盐酸特比萘芬乳膏进行涂抹。
3.毛囊炎:头皮部位毛囊发炎时也引起头皮又痒又疼的情况出现,往往会伴有局部的红、肿、热、痛,建议局部使用莫匹罗星软膏或夫西地酸乳膏进行涂抹。
㈥ 脂溢性皮炎
分类: 医疗健康
解析:
脂溢性皮炎是一种发生于皮脂溢出部位的慢性皮肤病,多见于青壮年,且男多于女。发病原因不明,可能与皮脂溢出过多,遗传因素,饮食习惯及B族维生素缺乏有关。
脂溢性皮炎好发于人体多皮脂、多毛、多汗的部位,如头部、颜面、胸背、腋窝、脐、会阴等处,其中以头部多见。
脂溢性皮炎有两种形态,一种为鳞屑型,多见于成年人,头皮较干燥,有多量糠秕样脱屑和痒感,多发生在头顶部,如不及时治疗可以引起脱发,称为脂溢性脱发。另一种形态为痂皮型,多见于肥胖的婴儿,患儿的头皮上有片状油腻性粘着性黄色结痂,痂下有炎症,并有糜烂和渗出,患处瘙痒剧烈。
本病可用1%氯霉素雷琐辛酊、硫新霜、肤轻松等外搽。内服维生B6、B2也有一定疗效。
脂溢性皮炎是好发于皮脂区皮肤的亚急性或慢性皮炎,又称脂溢性湿疹,是在炎性红斑的基础上,覆盖油腻性鳞屑和结痂,且发生在皮脂溢出部位。
病因:本病是在皮脂溢出过多的基础上,引起的皮肤继发性炎症。目前病因尚不十分明了。皮脂溢出过多可能与遗传、代谢障碍、内分泌失调等有关。此外,精神因素、饮食习惯、维生素B族缺乏、嗜酒等,对脂溢性皮炎的发生发展可能有一定影响。
症状:本病往往只局限于头皮,有的仅表现为较多的糠样鳞屑。基底无明显炎症,即所谓干性糠疹或头皮屑。较重者则基底发红,上附油腻性鳞屑,可有渗出和结痂。头皮损害病程较久者可引起脱发,尤以顶部较明显。
预防:
1、防治原则是调节饮食,多吃新鲜蔬菜,限制多脂、多糖饮食,忌食辛辣、酒等 *** 性食物,避免精神过度紧张及局部搔抓,生活有规律,保持足够睡眠。
2、在平常沐浴时,加入洁尔阴洗液,稀释至3-5%,不仅柔润皮肤,使肌肤光滑细腻,亦可预防多种皮肤病。
治疗:
内用药物疗法:
1、维生素类:维生素B6,每次20mg,每日3次,口服;维生素B2,每次10mg,每天3次,口服。
2、瘙痒剧烈者,给予镇静剂,止痒剂,如安定每次2.5mg,每日3次,口服;扑尔敏4mg,每日3次,口服。
外用疗法:
1、25%浓度洁尔阴洗液每日外用2-3次,连续治疗1个月,对头皮脂溢性皮炎具有止痒消炎的作用。
2、三黄洗剂外搽皮损,每日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