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经常化妆脸部皮肤觉得瘙痒是什么怎么回事
皮肤瘙痒是指自觉皮肤瘙痒的症状。多因风邪外袭,或因血热内扰,或血虚失养等所致。常见于各种皮肤疾病,以及食物过敏、药物过敏、经前隐疹、妊娠风疹、阴痒等病。
引起皮肤瘙痒的原因
皮肤瘙痒症是一种自觉瘙痒而临床上无原发损害的皮肤病。皮肤瘙痒症的病因尚不明了,多认为与某些疾病有关,如糖尿病、肝病、肾病等;同时还与一些外界因素刺激有、关,如寒冷、温热、化纤织物等。皮肤瘙痒症有泛发性和局限性之分,泛发性皮肤瘙痒症患者最初皮肤瘙痒仅限局限于一处,进而逐渐扩展至身体大部或全身,皮肤瘙痒常为阵发性尤以夜间为重,由于不断搔抓,出现抓痕、血痂、色素沉着及苔藓样变化等继发损害。局限性皮肤痞痒症发生于身体的某一部位,常见的有肛门痞痒症、阴囊瘙痒症、女阴瘙痒症、头部瘙痒症等。皮肤瘙痒症患者忌过多食用辛辣鱼腥酒类等,以免皮肤瘙痒加剧。不断搔抓不仅可使皮肤增厚,而且皮质变厚后反过来又加重了皮肤瘙痒,因此会形成愈抓愈痒、愈痒愈抓的恶性循环。此外,患者不宜烫洗患处,因为烫洗的方法只能起到暂时的作用,不仅没有治疗效果,而且会使病情加重。
以下一些疾病往往也可引起皮肤瘙痒:
胆酸浓度过高 胆酸在血中的浓度增高时,会沉积于皮肤,导致严重的皮肤瘙痒。因此,当皮肤发痒又发黄时,应到医院检查一下肝和胆,看是否患有胆结石。
血中钙、磷过高 血中的钙、磷浓度过高也会出现皮肤发痒。如果此时皮肤较干燥,并同时伴尿频、尿急、腰痛,甚至小便如水样,或尿少等情况,就要想到肾脏病的可能。慢性肾炎患者进入尿毒症期,因血液中尿毒素及蛋白衍生物增高,常引起全身性皮肤瘙痒。
内分泌紊乱 如甲状腺机能亢进的病人,由于皮肤的血液循环加快,皮肤温度增高,导致皮肤发痒,尤以睡觉后瘙痒更剧;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增高,身体防御病菌的能力降低,易受细菌和真菌感染,也会导致皮肤瘙痒。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神经衰弱、大脑动脉硬化的病人,常发生阵发性瘙痒;脑瘤患者当病变浸润到脑室底部时,也常引起剧烈而持久的瘙痒,且这种瘙痒仅限于鼻孔部位。
某些淋巴系统肿瘤 如荤样肉芽肿、何杰金氏病等或骨髓增生疾患者,常伴有全身性瘙痒。
因此,当皮肤瘙痒并伴有其他症状时,决不能等闲视之,不要“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最好到医院查明原因,对症下药。
皮肤瘙痒的治疗
临床对以皮肤瘙痒为主症的病种尚未确定时,可以皮肤瘙痒待查作为初步诊断,并进行辨证论治。
[辨病思路]
1.皮肤瘙痒常为皮肤疾病的主要症状,有时可并有出疹、抓痕、血痂、苔藓样变及色素沉着。
2.根据病史、病情等进行诊断思考,如:
(1)皮肤瘙痒为突出表现,全身可无明显不适者,多为皮肤科疾病。
(2)因食物、药物、虫毒或其他物质过敏、侵袭或中毒所致出疹,如漆疮、药毒、粉花疮、食鱼蟹中毒、野屎风、水毒、沙虱病、恶虫叮咬等,一般可通过病史询问而明确诊断,且多伴有瘙痒、风团、水肿等症。
(3)年老体弱、气血亏虚者,其皮肤瘙痒,多为血虚风燥。
(4)由情绪波动而引发皮肤瘙痒,多为肝郁血虚。
3.皮肤专科检查,免疫生化实验检查,如过敏实验、致敏实验等,可以有助于明确诊断。血常规、尿常规可作必备检查。
[辨证论治]
1.风寒外袭证:瘙痒多发于暴露部位,天气寒冷或气温急骤变化时可诱发或加重,或夜间解衣卧床时亦甚,皮肤干燥,恶寒、微发热,舌质淡白,苔薄白,脉浮紧。疏风散 寒、调和营卫。
2.风热郁滞肌肤证:瘙痒好发于夏秋季节,气温干燥时可诱发或加重,或夜间卧床 时加重,身热,微恶风寒,口渴,出汗,大便干结,小便色黄,舌质红,苔薄黄或干,脉浮数。疏风清热、调和营卫。
3.湿毒蕴结肌肤证:瘙痒好发于肛门周围、阴囊及女阴部位,痒时难以控制,引起过度搔抓,抓后局部可有抓痕、红肿,日久则肥厚、苔藓化,汗出,摩擦及食物刺激等可诱发或加重,妇人可伴有带下腥臭,口苦口臭,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清热除湿止痒。
4.血热风盛证:周身瘙痒剧烈,肌肤灼热,抓破出血,遇热痒剧,得凉则安,身热心烦,口燥咽干,多见于青壮年,春夏好发,舌质红苔黄干,脉数。清热凉血、消风止痒。
5.血虚风燥证:多见于年老羸弱者,皮肤瘙痒,发无定处,夜间尤甚,难以入眠,周身皮肤干燥脱屑,抓痕累累,经久不愈,冬重夏轻,伴倦怠无力,大便艰涩,面色无华,舌质淡,苔薄,脉细无力。养血润燥、祛风止痒。
6.肝郁血虚证:皮肤瘙痒多因情绪激动时产生,精神抑郁,面容憔悴,叹息,心烦,口苦,妇女月经失调或闭经,唇甲色淡,舌质淡或暗,苔薄,脉细涩。疏肝解郁、养血祛风。
可选用的西药
1.局部治疗:以镇静止痒防治皮肤继发改变为原则,可选用1%-2%石炭酸、1%-2%薄荷油、5%-10%苯唑卡因、2%-3%水杨酸、0.025%肤轻松乳剂等。泛发性者用石炭酸和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后应注意其吸收
后的副作用。
2.全身治疗:
(1)氯丙嗪:每晚口服1次50mg,用于瘙痒剧烈者。
(2)苯海拉明:每次25mg,一日口服3次,用于瘙痒剧烈者。
(3)O.05%普鲁卡因:每天1次口服50-100ml,10天为一疗程。
(4)烟酸:每次O.3-0.5g,一日口服3次。
(5)丙酸睾酮:一次肌肉注射50mg,每周2-3次。适用于更年期或老年瘙痒症患者。
二、可选用的中成药
1.湿热型:
(1)龙胆泻肝丸(片):水丸剂成人每次3-6g,一日3次,温开水送服。7岁以上儿童服1/2成人量。片剂每次4-6片,一日3次,温开水送服。
(2)二妙丸:每次口服6-9g,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3)菌陈五苓丸:每次口服6g,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2.血虚型:
(1)四物丸(合剂):小蜜丸每次口服9g,或水丸剂每次7g,均为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合剂每次10-15ml,一日3次,服时摇匀。
(2)归脾丸(片、液):大蜜丸每次1丸,或小蜜丸每次9g,或水蜜丸每次6g,一日3次,用温开水或生姜汤送服。片剂每次6片,一日3次,温开水送服。合剂每次10ml,一日3次,用时摇匀。
3.心火亢壅型:
(1)导赤丸:每次口服1丸,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周岁以内小儿酌减。
(2)天王补心丸:大蜜丸每次1丸,或小蜜丸每次9g,或水蜜丸每次6g,或浓缩丸每次8丸,均为一日2-3次,温开水送服。
4.风重型:
(1)乌蛇止痒丸:每次口服2.5g,一日3次,温开水送服。
(2)防风通圣丸:每次口服6-9g,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贰』 皮肤敏感,但又想化妆,怎么办啊
亲 你好哈
这个心情我是可以 理解的哈
你可以试下咱们的 国货品牌御泥坊哈 。这个 是天然矿物的 一般是不会引起过敏哈
还有就是 亲的 肤质 真 的是尽量少化 啊 。化了的话 。回家就干净卸妆 啊
不要让她在脸上 停留过多的时间
我见的 防过敏 护肤品还是比较多的,但是化妆品没记得那个是
你可以先看看 。我个人 比较喜欢美宝莲的 。感觉和不错
不过还是要谨慎了哈
希望帮到你哈 O(∩_∩)O~
『叁』 面部过敏痒用什么化妆品保湿
一、当脸过敏发红痒的时候可以用冷水清洗一下,这样可以使皮肤暂时起到镇静的作用,暂时缓解脸部痒的问题,洗完脸后,趁脸部的水分没有完全干透,在脸部抹一层薄薄的芦荟胶,这样可以有效缓解脸过敏发红痒的症状。
二、当脸部出现过敏发红痒的时候,可以用爽肤水湿敷的方法,因为大多数的爽肤水里面都含有舒敏的成分,湿敷过程中可以为肌肤补充水分,同时有效的因子也会渗透肌肤起到暂时的缓解作用。
三、脸出现过敏发红痒的时候,可以使用维生素E涂抹在有症状的地方,虽然维生素E不能解决皮肤过敏问题,但是短时间让肌肤不在刺激,暂时的缓解效果还是不错的,维生素E是一种可以直接使用的皮肤能接受的油脂,也是比较容易买到的。
敏感肌出现过敏症状
然而,敏感肌肤适合用什么护肤品呢?
以上的几种方法都是只能暂时性的缓解敏感脸过敏发红痒的症状,要想彻底的摆脱肌肤问题,还是需要使用专业的护肤品才能调理好。所以我建议敏感肌肤一定选用医学护肤品,在同属性的产品中,焕伊婷的护肤品在这方面做的最好,使用者的认可度也最高。
焕伊婷是医学护肤品的代表,其质地温和、天然草本植物研发,不添加香精、酒精、防腐剂等化学成分,最重要的是里面添加了敏感肌必需的天然修复因子,像角鲨烷、神经酰胺都是修复皮肤受损细胞最好的营养成分,通过提高皮肤新陈代谢能力,逐步修复受损的皮肤屏障,恢复角质层的锁水防御能力,从根本上增强皮肤的免疫力,彻底修复敏感肌的面部过敏发红痒的症状,让肌肤重焕新生。
『肆』 敏感皮肤可以化妆吗
敏感性肌肤可以化妆,但最好能不化妆就不化妆,尤其是大浓妆。因为过度地涂抹化妆品,会给肌肤带来负担,尤其是敏感肌人群,皮肤会比较脆弱。如果必须要化妆,那么要尽量减少化妆的时间,在时候卸妆时也有选择温和的卸妆产品,并且在保证清洁干净时,要避免过度清洁。
对于敏感肌肤来说,含有芬芳、酒精、果酸等化学物质成分的产品,食用后可能会对皮肤造成较大刺激,从而容易引起皮肤过敏,所以避免使用这类产品。敏感肌肤人群在选择化妆品或者护肤品时,可以在在耳后或小臂内侧进行测试,没有发生敏感症状时,再用于面部或身体其他部位。
(4)皮肤痒化妆扩展阅读
敏感肌肤在日常的保养中也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敏感性肌肤人群不能做深层清洁
因为敏感性肌肤的皮肤耐受性会比较差,使用深层清洁的洁肤产品容易损伤肌肤,还可能造成或者加重肌肤的过敏情况。所以对于市面上带有强效清洁效果的洗面奶、磨砂膏等产品,敏感肌要避免使用。以及敏感肌不能进行蒸脸、去角质等深度皮肤护理。
二、敏感性肌肤皮肤清洁正确做法
清洁敏感皮肤时最好选择碱性较弱的洗面奶,并且洗脸时最好使用温水,一天中洗脸的次数也不宜过多,清洗过多可能会破坏皮肤表层的油脂膜,同样会加剧过敏情况。
三、敏感肌肤也要补水
除了干性皮肤,敏感型肌肤的人群也要注重皮肤的保湿,干燥会加重敏感的症状,要随时保持品皮肤角质层的正常含水量才能更好地修复皮肤屏障,改善敏感。只让皮肤有充足的水分,才能更好地保护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