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脸上长小脓包,有点痒。请问是什么病怎么治疗
脸上用药比较注意,用不好会影响到形象。没有见到情况不太好说。
.痒时可以拍拍.尽量 不要抓
尽量少用清水洗,不要喝酒,不然面积会扩大的.
不要用西药膏,激素太多.副作用太大,要是脸上毒素排不出来,不太容易去根
你用中药试试,防风,苦参,蒲公英,金银花,蛇床子,地肤子,白癣皮,熬10分钟后洗洗,药量平均就行了。
Ⅱ 手上长白色小浓泡大约快2年了,症状为白色小脓泡,慢慢变破裂后呈现小孔状,.晚上手心痒的厉害,
掌跖脓疱病是一种病因不明,仅发于掌跖的慢性复发性疾病。以在红斑的基础上周期性发生簇集性无菌性小脓疱,伴角化、脱屑为临床特征。本病好发年龄在30~50岁,女性比男性多见。
包括掌跖脓疱性银屑病(Pustular psoriasis of the palma and soles)和脓疱性细菌疹(Pustular bacterid)。在具体病理不明时一般作为第三种独立的疾病来诊断。
(1)掌跖脓疱性银屑病:
大多认为是限局性脓疱型银屑病以掌跖多见,损害常见于手掌的大小鱼际及跖弓部位。也可发展到指(趾)背侧,初起时为对称性红斑,很快出现若干无菌的小脓疱,表面并不隆起脓疱位于表皮内,逐渐扩大而互相融合,一两周内干涸结成痂皮痂脱落后出现小鳞屑。但又出新脓疱,如此反复不已指甲可受累而变色或变形。甲混浊肥厚,有脊状突起自觉疼痛,身体其他部位可有不典型寻常型银屑病的皮损,或是有成片脓疱性银屑病的损害有的病人有沟状舌。
作为掌跖脓疱性银屑病时是一种特殊的银屑病,因此属于银屑病范畴,很多病理、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和银屑病基本一样。PUVA或NB-UVB联合外用药物治疗效果较好。
(2)脓疱性细菌疹:
损害往往先发生于手掌或足底的中央逐渐蔓延至整个手掌和足底,也可蔓延到手足的侧面,初起时为水疱迅速变成不含细菌的脓疱,几天以后脓疱干涸结痂变成棕色鳞屑,鳞屑脱落以后又有新的脓疱出现。如此反复不已,持续若干年掌跖皮肤可以发红,增厚,表面有鳞屑有些患者局部有瘙痒和疼痛,脓疱细菌培养阴性。
编辑本段病因病机
本病主要由于脾虚生湿,湿热内蕴,或外感湿热邪毒,以致邪毒循经外越蕴于掌跖而发。另有部分金属过敏体质者,亦可发生此病。掌跖脓疱病属于免疫系统疾病,发病原因还不明确。掌跖脓疱病主要发生于掌跖部位,双侧、对称性是其特点,部分患者合并有骨关节病变或甲状腺疾病;连续性肢端皮炎发病前多有局部轻微外伤史,初发皮损多在指趾端及甲周,逐渐向近端匍行发展,常呈单侧或不对称性分布,日久可导致甲破坏及指骨萎缩、吸收,不少患者伴有黏膜损害。 掌跖脓疱病为大疱性皮肤病,也是银屑病的一直分支,本病初为掌跖部局限于一处,皮肤角质层增厚,呈暗红色,有糠状癣屑,无自觉症状。随后皮损渐渐扩大,局部充血明显。常成批出现,数量不等,针尖到针头大的水泡,伴有中等或严重瘙痒,水泡渐增大,中间出现小黄点,黄点迅速向外扩展形成脓疱,此时瘙痒减轻[1]
编辑本段临床表现
本病初期表现常局限于一处,皮肤角化层增厚,呈暗红色,有糠状鳞屑,无自觉症状。以后皮损逐渐扩大,局部充血明显,常成批出现数量不等、针尖到针头大深在水疱,伴有中等或严重瘙痒。水疱逐渐增大,部分中心出现小黄点。黄点迅速各外扩展形成脓疱,此时瘙痒减轻,5~7天水疱,脓疱吸收,表皮增厚,变硬失去弹性,呈片状鳞屑,四周游离,中心固着,边缘和中心发生皲裂,局部感疼痛,活动加剧。表皮脱落,下方为红色嫩薄的表皮,病变严重时为点状糜烂面,渗液较多。以后表皮下方双有水疱、脓疱、反复发作,缓解期长短不一。本病除好发在掌跖部外,足背、小腿、膝盖、手背、肘部等处可有皮疹,极个别甚至伴有全身散发皮疹。各种外来刺激、夏季出汗增多、经前期、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均可促使发作,使症状恶化。外治无效,内治有效,与金属无关。
编辑本段诊断诊据
1、好发中年女性。
2、掌跖红斑上反复发生脓疱,伴不同程度瘙痒。
3、慢性经过。
4、病理变化为表皮内脓疱。
编辑本段鉴别诊断
1.汗疱性湿疹样皮炎 特别是继发感染而形成脓疱性损害时。但是,本病大部分水疱是清亮透明的。
2.连续性肢端皮炎 常初发于指趾末端或甲周常伴沟纹舌,表皮内有Kogoj海绵状脓疱。
3.脓疱性细菌疹 常有感染病灶,或用抗生素后脓疱消失。
编辑本段护理与预防
1、发作期用药宜温和,忌刺激性药品。
2、饮食宜清淡、性情忌烦躁和过度的疲劳。
3、积极根除感染病灶。
4、清除过敏原。
编辑本段中西医治疗
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掌跖脓疱病,既可以弥补中医治疗疾病的缺陷,也可以弥补西医治疗疾病的缺陷,将两种方法结合在一起治疗掌跖脓疱病效果显著。
治疗方法:外用洗渍方:苦参30 g,黄柏30 g,公英30 g,白鲜皮30 g,透骨草30 g,地骨皮30 g,儿茶20 g,乌梅15 g,雄黄10 g。
用法:将上药加水适量煎30分钟左右,倒出药液再加水煎30分钟左右,二次煎液混合,早晚各洗泡30分钟,每次洗泡前将煎液温热后再用。
洗泡后,再外搽皮康霜、10%复方黄连软膏于患处,交替使用,每日2~4次,交替使用。同时口服酮替芬,每日2次,每次1mg;维生素B6,每日3次,每次20mg。一般用药2~4周脓疱明显减少,瘙痒明显缓解,6~8周病情基本被控制,此时逐渐停用皮康霜,再继续用药2~4周,患部皮肤基本恢复正常。
本病常在红斑的基础上,周期性地发生深在性小脓疱,脓疱培养呈无菌性,但皮损局部并伴有角化性脱屑,部分患者身体的其他部位可见典型的银屑病皮损,故有学者认为是脓疱性银屑病的局部型。但多数学者认为病因不清,还应该把它看作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较为合适。
本病治疗顽固,常反复发作持续多年,口服及外用激素后,见效快,但停药后复发也快。中医辨证该病为湿热蕴结肌肤,湿则渗液,热盛肉腐生疱,皮肤瘙痒,而苦参等中药的功能为清热解毒、燥湿收敛、祛风止痒、润肤止痛。由于中药从本病机制上得到调理,所以收效明显。
本法治疗该病,虽疗程较长,但疗效稳定,复发率低,无明显副作用,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治疗方法,在治疗掌跖脓疱病时以少采用激素为宜。
编辑本段罕见病例
协和报道世界首例铜过敏引起的掌跖脓疱病
本报讯(记者 段文利) 一位中年妇女莫名其妙地出现双下肢严重的脓疱和皮肤瘙痒,究竟谁是她六年之痛之痒的始作俑者?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文利平、尹佳等经过科学试验,为这例长达六年之久的扑朔迷离的病例揭秘。原来,这是一个极为罕见的金属铜过敏导致的掌跖脓疱病病例。日前,文利平等的论文发表在著名的柳叶刀杂志上,该杂志的SCI影响因子28.64,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
这位被确诊为掌跖脓疱病的女性患者是在10年前起病的。1999年1月,患者的双脚掌开始出现脓疱和剧烈的皮肤瘙痒,且症状在月经期加重。随着疾病的发展,皮疹逐渐扩展到腿部和臀部,并伴有反复的40℃高热。患者就诊于多家医院,先后进行了多次的血常规、血沉、内分泌激素水平和免疫学检查,结果均正常。先后使用多种局部消炎药、全身抗生素和解热镇痛药,均无治疗效果。起病6年后,患者因左脚第四趾、第五趾出现骨髓炎而接受了截肢手术。因脓液培养呈阴性,无法解释骨髓炎原因,骨科医生的建议患者进行盆、腹腔和下肢磁共振检查。为避免金属对磁共振检查的影响,医院为患者取出了1997年放入体内的宫内节育环(IUD)。结果,奇迹发生了,患者的脓疱和皮肤瘙痒在取环后一个月内未经治疗逐渐好转并消失。
困扰患者六年之久的脓疱和皮肤瘙痒到底是什么病?它和IUD有什么关系?2005年,患者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门诊。经过仔细询问病史和临床检查,文利平等初步诊断该妇女患的是一种系统性过敏性接触性皮炎——掌跖脓疱病,并初步认定是IUD中的金属成分引起的过敏。因铜和镍是IUD主要成分,文利平等为患者进行了硫酸铜(2.5%pet)和硫酸镍(5%)斑贴试验。 30小时后,患者铜斑贴试验局部皮肤剧烈瘙痒并变红,镍斑贴试验阴性,同时伴有发热(39℃)和全身皮肤瘙痒,患者脚部再次出现脓疱。用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血清铜浓度,结果显示患者血清中铜浓度轻度升高。经给予口服皮质激素和抗组胺药治疗后,一月后皮肤恢复正常,两年后随诊病情未再反复。
该文通讯作者尹佳教授介绍说,由金属过敏引起的接触性皮炎,既可表现为典型的皮肤湿疹,也可表现为系统性接触性皮炎如汗疱疹、脓疱疹或荨麻疹等。掌跖脓疱病是系统性过敏性接触性皮炎的一种特殊类型,在非常罕见的情况下,可由金属植入物引起。《柳叶刀》曾先后报道牙科填充物引起掌跖脓疱病,《ALLERGY》等杂志曾先后报道过IUD中的铜引起全身荨麻疹、眼睑和阴唇水肿等症状,但铜导致掌跖脓疱病的报道尚属世界首例。
国内外动物和人体研究表明,铜粉直接接触皮肤后,可引起微量透皮吸收,血铜、尿铜浓度增高。1972年国外科学家在《自然》报告了放射性铜标记的宫内节育器的动物研究:置于大鼠子宫中的铜可局部活化成离子状态并部分吸收入血。目前认为,血清和体液中的蛋白质和酶加快了金属的离子化,这可能是金属引起全身免疫反应的决定因素之一。文利平医师说,IUD植入体内后,金属铜置于体液环境中,与一般的皮肤接触相比,更易于发生金属的活化和吸收,从而导致其远隔部位的皮肤反应。
Ⅲ 宝宝出生二十天脸上头发里都是红疹上面还有白色的脓点怎么回事啊
问题分析: 您好,应该是湿疹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常见于2-3个月的婴儿,主要分布在面部、额部眉毛、两颊、头皮及耳廓周围,有时也可蔓延到全身特别是大腿根部及腋下等皮肤皱折处。 意见建议: 可以去医院确诊,在医生指导下外用湿疹膏等药物。在宝宝的护理上注意,避免阳光直接照射患处,否则会加重痒感,室内...空气湿度和温度要适宜;注意穿着要宽松,保持患处皮肤的清洁干燥,不要用碱性洗液清洗患处,给宝宝常喂水
Ⅳ 腿上长了红色小疙瘩,像这样连成一条线,上面还有白色的脓包,痒痒的,请问有人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
皮肤排毒现象,对照经络图,去看中医视频。主要是膀胱经和胆经不通造成的。
Ⅳ 脖子上红了 有白色小脓疱 有点痒有点疼
这个情况是考虑带状疱疹,是病毒感染引起的皮肤和神经的炎症。可以口服伐昔洛韦、甲钴胺片,外涂阿昔洛韦乳膏。
要多注意休息,别过度熬夜、劳累、紧张焦虑。尽量少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Ⅵ 腿上长白色脓包外圈红肿
腿上长白色脓包外圈红肿
腿上长白色脓包外圈红肿,我们人的皮肤通常都很低比较容易感染皮肤病的,所以我们平常要保护好自己的肌肤,在出现皮肤问题的时候也要及时就医,腿上长白色脓包外圈红肿
腿上长白色脓包外圈红肿1
脓疱外围有红肿大多是疖肿的症状,属于皮肤感染的现象。最简单的方法是用消毒针或者一次性注射器针头挑开脓疱,排出脓液,随后用碘伏消毒。
后期可外用抗菌类药膏,比如夫西地酸乳膏、氧氟沙星凝胶、环丙沙星乳膏、多粘菌素B软膏等,大多一周左右治愈。当然,如果脓疱较大,则不提倡居家挑排脓液,患者需要到医院外科或皮肤科切开引流,并进行抗感染治疗。
腿的皮肤出现了脓包,并且周围有些轻微的红肿,可能是被蚊虫叮咬导致,也有可能是病菌感染,局部形成结痂,但是还没有康复,可能是用手进行局部的抓挠刺激有关。
可以配合有效的抗炎药进行局部的治疗,比如,百多邦药膏,也可以使用芦荟膏进行治疗,这种药也具有抗菌消炎,消肿,止疼,止痒等多种作用,坚持治疗一段时间,对于恢复健康也有很好的效果。
疖子是化脓性感染毛囊炎,单个毛囊感染比较常见,主要病原体是葡萄球菌,它是由皮肤卫生差、皮肤脂质流动增加、外伤和体内激素水平紊乱引起的。因此,临床表现是局部发红、肿胀、疼痛,这时对于病理因素分析非常重要。所以,下面了解一下,引起疖子的五个原因?
第一、皮肤毛囊及其皮脂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主要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或表皮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
第二、在许多情况下,疖子与人体自身的免疫段孝桐力有关。由于身体的免疫力减弱,人们更容易感染皮肤。尤其是情绪不稳定、生活不规律、经常熬夜以及患有握坦慢性潜在疾病的人更容易患上疖子。
第三、人的'皮肤本身具有防御细菌和感染的能力,一旦皮肤受损,皮肤的这种防御功能就可以降低,并且更可能发生感染。例如,经常在手后面刮擦皮肤,可能会导致皮肤损坏,从而更容易产生疖子。
第四、煮沸的发生与皮肤的清洁度有关。如果皮肤卫生差,并且皮肤中的脂溢性物质增加,并长时间停留在皮肤和毛囊中,很可能导致大量病原菌繁殖。
第五、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与外在的热量和恶毒有关,后者积聚在皮肤上,引起火毒和血液凝结、发热,并产生脓液。当然,部分患者由于沉迷于脂肪、甜和辣的东西或由于夏季炎热,其热量和湿度更加温和,才发生的疾病。
疖子在临床上被称为毛囊炎,主要是由于机体抵抗力降低或水量太少,糖尿病或患有其它慢性疾病的患者,最终导致毛囊被细菌感染,并出现局部化脓性感染。因此,发现这种情况后,应及时调整身体,多喝水,不要吸烟或饮酒,也不要吃辛辣和油腻的食物,必要时使用一些碘伏或抗生素药膏,从而彻底改善疾病。
腿上长白色脓包外圈红肿2
疖肿经常发生在夏、秋容易出汗的季节。而且发生部位多在面部,腋下腿跟以及臀部等通风条件差的部位。其实,疖肿就是毛囊以及毛囊周围深层组质感染化脓,感染的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慎游
即使疖肿发生的原因都是由于皮肤的清洁状况差,导致毛孔被堵塞,皮肤分泌的皮脂腺无法排出,导致毛囊发炎而后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从而引起毛囊及毛囊深层的周围组织发生脓肿的情况。
疔疮是由单个毛囊及其周围组织的化脓性感染引起的,属于急性感染性皮肤病。疖的发生与人体抵抗力下降、淋雨感冒、局部皮肤不卫生、环境卫生不良等因素有关。多种原因有着共同的影响。疖子所在的毛囊开口被堵塞,继发细菌感染,如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导致毛囊及周围组织化脓性炎症,导致疖子。
疔疮是一种由细菌侵入皮肤毛囊和附属结构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其中大多数是毛囊炎,病程的最后可发展成脓肿,也称为疖。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引起疔疮的最常见原因。疔疮的症状是局部皮肤出现疼痛肿块,伴有红肿和皮肤温度升高。治疗时应注意保持局部清洁,在表面涂抹百多邦或红霉素软膏,待脓肿成熟后及时引流。
"疖肿,一般是由于毛囊或皮脂腺被细菌感染所引起的一种急性化脓性的感染,它的病原体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或者是溶血性链球菌。一般,疖肿会在人体免疫力比较低下,或皮脂腺分泌旺盛,抑或是患者患有其他基础病的情况下发生,那这种情况,建议患者最好到正规医院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以及医生的指导,使用一些抗生素药物进行治疗。
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不要用手抠挠患处,以免造成皮肤损伤,从而导致感染的发生。"
腿上长白色脓包外圈红肿3
1、患者需要怎么做?如果疖子要出头了,在疖子的表面涂上硫酸镁药膏,然后上面盖上胶布,这样做可以加快疖子的破溃和愈合。疖子破溃后,请用蘸有抗菌药水的棉花小心将脓汁擦去,然后用胶布将患处盖好。不可捅疖子,也不可挤疖子,否则会引起感染扩散。如果疖子2周内没有愈合,或是变大、疼痛,或是复发,请带孩子看医生。
2、医生会怎么做?医生会开口服抗生素,以消除感染。有时医生会在疖了上切开一个小口,以利排脓。
疖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或溶血性链球菌感染而引起的,主要诱因是机体抵抗力低下、皮脂腺分泌过旺、皮肤破损和湿疹、痱子、瘙痒等皮肤病。此外,营养不良、贫血、糖尿病和免疫力低下者(如长期使用激素者)也易生疖。
人们大都以为,生疖是件小事,小孩因不懂科学卫生知识更不重视。生疖后,特别是脓头快破溃时,因随手搔抓、挤压,使手上的细菌和疖中的脓栓挤入血液,严重者可引起菌血症、败血症或脓毒血症,进而诱发肾小球肾炎等,至此,“小疖”的遗祸就大了。
疖子为何会引起肾炎?因为疖子可由A族链球菌(即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生疖后不及时治疗或抵抗力低下,大量链球菌就进入血液循环(挤疖时更易发生这种情况),导致肾脏产生变态反应,引起弥漫性肾小球性肾炎,一般称急性肾炎。临床表现为:血尿、尿频尿急、全身乏力、颜面及眼睑浮肿,尿液化验有蛋白尿、红细胞等。这时应立即到正规医院治疗。
在初发阶段,可于患处涂搽碘酒,或用六神丸5~10粒研碎加醋调成糊状贴敷患处。疖肿中期,采用局部治疗,如热敷,有利于减轻疼痛和炎症消散;
也可外敷金黄散、百多邦软膏等;已有脓头的可在其顶部涂石炭酸或碘酊,防止挤压碰触,千万不可用手指挤压排脓,如此极易引起感染。症状较重者可口服抗生素,以防诱发肾炎。特别大的疖痈,应到医院请医生在严格消毒状态下切开排脓,再外敷抗菌消炎药,以防感染。中药六神丸、金银花露、甘露消毒丹和西黄丸等治疗疖痈,有其独特的优点,可在医师指导下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