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过敏知识 » 地米可会造成皮肤痒
扩展阅读
汗泡湿疹吃什么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湿疹长什么样的 2025-05-16 23:22:04
湿疹婴儿喝什么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地米可会造成皮肤痒

发布时间: 2023-10-25 23:15:57

㈠ 我家宝宝5个月,由于湿疹严重,吃了6片地米,不知道有没有什么影响

避免用肥皂和沐浴露
建议湿疹的宝宝减少洗澡次数,每次沐浴时间不要超过10分钟,最好只用清水洗,浴后及时涂抹润肤霜。
避免宝宝搔抓
湿疹奇痒难忍,宝宝会忍不住抓挠,但搔抓及磨擦可能会进一步刺激皮肤,或使皮肤发炎,并导致湿疹加重。

㈡ 地塞米松的副作用

静滴克林1.2一半容液后,病人手指,手背。脚跐。脚背痒,红肿。有可能是发生了药物过敏。
静推地塞米松10毫克,是为了脱敏。
总体上是对的,因为一般治过敏,除了肾上腺素治过敏性休克外,就地塞米松最常用了。
激素?就是这时个时侯用的,它可以增加人对有害物的耐受力。可是最近也有报导,说因个人体质原因,也有对地塞米松过敏的。
【不良反应】糖皮质激素在应用生理剂量替代治疗时无明显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多发生在应用药理剂量时,而且与疗程、剂量、用药种类、用法及给药途径等有密切关系。常见不良反应有以下几类:
1.长程使用可引起以下副作用:医源性库欣综合征面容和体态、体重增加、下肢浮肿、紫纹、易出血倾向、创口愈合不良、痤疮、月经紊乱、肱或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骨质疏松及骨折(包括脊椎压缩性骨折、长骨病理性骨折)、肌无力、肌萎缩、低血钾综合征、胃肠道刺激(恶心、呕吐)、胰腺炎、消化性溃疡或穿孔,儿童生长受到抑制、青光眼、白内障、良性颅内压升高综合征、糖耐量减退和糖尿病加重。
2.患者可出现精神症状:欣快感、激动、谵妄、不安、定向力障碍,也可表现为抑制。精神症状由易发生与患慢性消耗性疾病的人及以往有过精神不正常者。
3.并发感染为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主要不良反应。以真菌、结核菌、葡萄球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和各种疱疹病毒为主。
4.糖皮质激素停药综合征。有时患者在停药后出现头晕、昏厥倾向、腹痛或背痛、低热、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肌肉或关节疼痛、头疼、乏力、软弱,经仔细检查如能排除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和原来疾病的复燃,则可考虑为对糖皮质激素的依赖综合征。
【禁

症】对本品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有过敏史患者禁用,特殊情况下权衡利弊使用,注意病情恶化的可能:高血压、血栓症、胃与十二指肠溃疡、精神病、电解质代谢异常、心肌梗塞、内脏手术、青光眼等患者一般不宜使用。
【注意事项】
1.结核病、急性细菌性或病毒性感染患者应用时,必须给予适当的抗感染治疗。
2.长期服药后,停药前应逐渐减量。
3.糖尿病、骨质疏松症、肝硬化、肾功能不良、甲状腺功能低下患者慎用。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妊娠期妇女使用可增加胎盘功能不全、新生儿体重减少或死胎的发生率,动物试验有致畸作用,应权衡利弊使用。乳母接受大剂量给药,则不应哺乳,防止药物经乳汁排泄,造成婴儿生长抑制、肾上腺功能抑制等不良反应。
【儿童用药】小儿如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须十分慎重,用激素可抑制患儿的生长和发育,如确有必要长期使用时,应使用短效或中效制剂,避免使用长效地塞米松制剂。并观察颅内压的变化。
【老年患者用药】易产生高血压及糖尿病,老年患者尤其是更年期后的女性使用易加重骨质疏松。
【药物相互作用】
1.与巴比妥类、苯妥因、利福平同服,本品代谢促进作用减弱。
2.与水杨酸类药合用,增加其毒性。
3.可减弱抗凝血剂、口服降糖药作用,应调整剂量。

㈢ 严重过敏,静脉注射地塞米松,长期会产生什么副作用该怎么消除

一、 地塞米松的不良反应

1.胃肠道反应

胃肠道反应是地塞米松最常见,发生率最高的反应,口服和肌注均可发生。表现为恶心、呕吐、厌食、腹胀、腹泻、腹痛的症状,伪膜性肠炎是最严重的并发症。腹泻的发生率因诊断不同差异较大,约2%~20%,常出现于用药后的4~9天,可能与药物直接刺激和肠道正常菌群紊乱有关。单纯性腹泻与PMC出现与否并不相关,前者通常短暂,及时停药一般可自愈。现已证实PMC为难辨梭状芽孢杆菌(clostridium difficile)产生的毒素所致,其发生率各地报道不一,为0.01%~10%,据流行病学调查,298例患者应用克林霉素后,3.4%的患者发生腹泻,无一例诊断为PMC,而另一报告表明,应用地塞米松的患者10%发生PMC,口服引起PMC的发生率比注射给药高3~4倍,而且老年及危重患者中常见。典型的病例往往在给药后4~6天出现发热,腹痛,腹泻,大便成黏液浓血样。大便涂片可见红细胞和多形核白细胞,直肠镜检可见结肠黏膜有白到黄色浊斑,有时伴有明显得溃疡,与特发性溃疡性结肠炎的表现相似,伪膜多由多形核白细胞、纤维素及脱落的上皮细胞组成;而单纯性腹泻其镜检仅见轻度水肿而无感染征象,活检也未见异常。另外,PMC并发症与剂量无关,通常不超过1周,如诊断拖延,往往造成病情严重。

2.过敏反应

注射注地塞米松均可引起皮疹、寻麻疹、瘙痒,高敏性反应(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见于对青霉素过敏者)。国外有两份早期资料(25年前)表明,应用地塞米松有25%的患者发生皮疹。但最近芝加哥Mazur等在一个三级服务中心用有关医学资料进行地塞米松过敏性调查发现:从1995年4月到1997年4月有3896例地塞米松注射者只有14例(0.47%)发生不良反应,而后来又发现其中7例是由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引起。因此得出结论:地塞米松的过敏反应发生率比25年前报道的数字少得多,发生率<1%。这可能是该药制剂质量改进的原因,也可能是医生对该药熟悉应用的结果。近年来国内有关于地塞米松过敏反应的报道仍有不少。武汉有一患者静脉注射地塞米松后,烦躁不安,咽喉部发痒、发紧、憋气、呼吸困难、全身起猩红样红斑。广州儿童医院发现两例过敏者,一患儿静脉注射地塞米松后出现烦躁不安,呼吸急促,心跳加快,四肢冰冷,双上肢轻微颤动。给予相应措施后,症状缓解。另一患儿因上呼吸道感染静脉滴注5天左右,突然高热寒战,面色苍白,四肢紫绀,哭闹不停,停止输液并给予抗过敏治疗后,恢复正常。据有关专家统计,地塞米松治疗痤疮时,3.33%用药后有轻度瘙痒及干燥感;13.33%有灼痛伴脱屑;6.67%有轻度红斑。上述不良反应皆出现于用药初期,症状轻微,2~3天后即迅速消失,继续用药不再复现。比较国内外的报道,可见其过敏反应发生率的数字差别较大,这可能与给药方式、患者所患疾病及严重程度、调查者。的信息来源不同有关。

3.肝功能异常

有些患者在应用地塞米松后会出现血清转氨酶升高及黄疸,但无肝病毒指标。多数为一过性,停药后即可消失。早期资料描述为“可能有肝损害”。近期资料表明,转氨酶升高主要与地塞米松及其代谢产物干扰转氨酶测定时的比色结果有关,并非肝细胞损伤所致,但地塞米松主要在肝中代谢,因此严重肝功能不全时应慎用,以免因代谢过慢血药浓度过高而诱发不良反应。

4.局部反应

见于注射给药。注射后,在注射部位偶可出现轻微疼痛。长期静脉滴注可能会引起血栓性静脉炎。

5.皮肤-黏膜症状

该症状较为少见,患者偶可出现多形性红斑,Stevens-Johnson或Lyell综合征。

6.其他不良反应

(1)血液系统:可引起中性粒细胞、白细胞减少、血小板缺乏性紫瘢,一般较轻微。停药后即可恢复正常。

(2)神经系统:具有神经-肌肉阻断作用。心血管系统:大剂量静脉滴注可引起血压下降,心电图变化等心血管系统异常,宜稀释后缓滴。呼吸系统:与氨基糖苷类药物合用,可出现呼吸抑制。

二、 地塞米松不良反应的防治

1.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防止滥用

该药一般用于青霉素或头孢菌素类无效的患者。对于普通感染一般不作为首选治疗药物。美国Mader等把克林霉素列为治疗骨髓灰质炎的药物之一。但只有在菌落成功分离,敏感性确定以后,才可代替首选药物。

2.询问过敏史,避免过敏反应的发生

上文所述广州儿童医院的两例过敏患者,皆有青霉素过敏史。芝加哥Mazur等发现的一例接受地塞米松治疗时出现严重水肿和皮疹的患者,对头孢菌素类过敏反应亦呈阳性。因此有青霉素或头孢菌素类过敏史的患者,应慎用克林霉素。两者是否有交叉过敏有待进一步研究。

3.PMC与腹泻的处理

立即停药。给予甲硝唑(metronidazole)0.75~1g·d-1,分3~4次服用,或加万古霉素(vancomycin)0.5~1 g·d-1,分4次口服,疗程约1周。也有人建议口服杆菌肽(bacitracin),其优点是胃肠道吸收少,无全身不良反应,此外,价格较低。另外,要补充体液和电解质,防止电解质失调。

4.过敏反应的处理

立即停药。而后,对症处理:注射激素或抗组胺类抗过敏药,必要时吸氧。芝加哥一名患者,注射克林霉素后皮肤出现红斑、丘疹,在不处理的情况下病情不断加重,直至3.5d后注射氢化可的松(hydrocortisone),才得到缓解。分析现有治疗可知,只要处理得当,地塞米松的过敏反应容易消除,目前虽然尚无地塞米松不良反应导致死亡的报道,但仍需警惕。

不知道以上回答楼主是否满意.望楼主早日恢复健康.

如果以上症状你都没有的话,应该就不属于产生副作用.有可能是你自己心理上的作用,所以就不需要过多的担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