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过敏,试试中医调理
有诗云:“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可有一类过敏人群,眼睛痒、打喷嚏、流鼻涕……他们感知春天的能力也超强。入春以来,医院里来看过敏性疾病的人逐渐增多。
从中医角度讲,“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不足、抵抗力差是过敏性疾病的根本原因。先天禀赋不足,加之后天生活环境和方式的影响,导致肺肾气虚,使得风、寒、燥、火、湿等外邪容易入侵机体。分而论之,过敏性疾病反复发作与以下几个因素尤为紧密:
湿。现代人饮食味重,呆滞胃肠,运化不及时,生痰生湿是自然之事。运动能出汗,出汗能排湿,而当下不少人久坐少动,使得排湿途径减少。空调普及容易闭塞毛孔,汗腺不开,湿壅积在体内,形成内湿,致使水液循环不畅。
热。中医认为,“热能动风”,风就是过敏反应的一种。体内的火气使神经陷入不安定状态,造成热性过敏体质,比如遇热则皮肤痒等表现。
寒。“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寒是很多慢性病反复的罪魁祸首,也是致敏的关键诱因。寒邪侵入呼吸道时,人体的阳气会将寒邪驱逐出去,打喷嚏、流鼻水就是将寒气排出人体的过程。只要寒气排出去,过敏反应就会停止。
现代医学认为,过敏是一种免疫变态反应性疾病,目前尚无彻底治愈的方法,临床主要采取回避过敏原、脱敏治疗、服用抗组胺药物、使用激素等疗法。但是脱敏需使用卖姿枣标准化变应原检测,并采用皮下注射或舌下含服标准化临床脱敏,疗程 3~5 年,费用较高,患者不容易配合。
临床上,中医治疗以散风止痒、祛湿利水、祛痰化饮、解痉平喘、通窍、行气活血等为主。小中拆青龙汤、麻杏石甘汤、射干麻黄汤、苍耳子散、消风散等都是常用方剂。
除了常规药物治疗,日常防治过敏,患者可在远离致敏原的同时,通过调整生活方式、食疗来积极地改善体质,扶助正气,从而消除过敏性疾病产生的土壤。
1.芪枣山药粥。生黄芪15克、山药20克、大枣30克、粳米100克,将生黄芪洗净后在锅中加入适量水煮20分钟,取汁备用,另将淘洗干净的粳米、红枣、山药一并放入锅内,加入黄芪水,用急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煮至软烂,放温即可食用。
2.灵芝苏叶茶。灵芝6克、苏叶6克、茯苓10克,冲入沸水600毫升,焖泡20分钟左右,即可代茶饮用。
3.参冬防敏鸡汤。整鸡1只、西洋参10克、麦册戚冬10克、枸杞15克、大枣30克、百合15克、盐少许。将鸡斩杀洗净,备用,药材装入药袋包,将药材与鸡放入锅中,并放入1000毫升水。待鸡肉熟烂,依个人口味加入适量盐调味,即可食用。本品具有益气固本、滋阴润肺、改善过敏体质、增加免疫力、减缓过敏症状等作用。
4.按揉穴位防过敏。按摩印堂、鼻通、百会、迎香、风池、尺泽、曲池等穴位,也能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此外,配合针刺、艾灸、穴位贴敷、耳穴压豆、拔罐等疗法往往能进一步提高疗效,但需要执业中医师或针灸师操作。耳穴贴压期间,应每日自行按压数次,每次每穴1~2分钟,需防止胶布潮湿或污染,耳廓局部有炎症、冻疮时不宜贴压,对胶布过敏者可缩短贴压时间,按压时切勿搓破皮肤。
上述非药物疗法抗过敏的好处是能内外兼顾、标本同治,还可以减轻药物的副作用。但是,很多过敏性疾病十分顽固,病情易反复发作,任何疗法均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坚持治疗。
此外,过敏体质的人除了平时饮食应清淡、均衡,少食荞麦、蚕豆、牛肉、鹅肉、海鱼、虾、蟹、酒、辣椒、浓茶、咖啡等辛辣之品及含致敏物质的食物外,还应多食用一些具有补益脾肺、清热凉血等功能的食物,如百合、山药、大枣、桂圆、绿豆、冬瓜、木耳、南瓜、莲子等。
生活起居方面,过敏体质者要保持室内清洁,被褥、床单要经常洗晒;室内装修后不宜立即搬进居住;春季减少室外活动时间或佩戴口罩,以防止花粉过敏;过敏人群不宜养宠物;起居应有规律,适当参加游泳等 体育 锻炼以增强体质,调畅情志以避免情绪紧张加重病情。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一旦发生严重的过敏反应,千万不要自作主张用药,一是可能药不对症,二是影响医生的正确诊断。一定要在医院查明病因后,在医生的指导下对症治疗。
⑵ 我脸过敏肿的很大该怎么办
首先要找出过敏源,如果是化妆品引起的,应停用使用化妆品,也不要更换新的化妆品,以免对皮肤再造成刺激,导致症状加重。
脸上过敏发红启饥后,应正常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切忌熬夜、过度劳累,以免对皮肤造成刺激,不利于恢复。
中医治疗过敏主张辨证论治,内外治相结合,应渝敏套装对症治疗。
【方剂名称】:
左归饮
【方剂出处】:
《景岳全书》
【方剂歌诀】:
左归饮用地药萸,杞苓炙草一并齐;煎汤养阴滋肾水,既主腰酸又止遗。
【方解】:
左归饮源于六味地黄丸,方中重用熟地,滋肾填阴为主;山萸、枸杞加强滋肾阴养肝血为辅;茯苓渗湿健脾为佐、炙草,山药益气健脾,合并诸药而俱有益肾养肝健脾之功效。其与六味地黄丸不同处,在于本方适用于真阴虚而火不旺者,故不用泽泻、丹皮之清泻、纯为壮水之亮陪剂。
【配方组成】:
熟地8~50克、山药6克、枸杞6克、茯敬旁蠢苓6克、山萸6克、炙草5克。
⑶ 中医怎么理解过敏性体质
现代中医抗过敏实验室最新研究发现:人体之所以会发生过敏现象,是因肺、脾、肾等脏腑功能紊乱及体液(血液、黏膜、黄胆汁、黑胆汁四大体液)失衡,导致寒、湿、毒积蓄体内,使机体免疫防卫能力下降造成过敏体质,使外界刺激性物质(即过敏原)随意入侵接触呼吸道黏膜、胃肠道黏膜、皮肤结缔组织中的肥大细胞和嗜碱粒细胞而发生反应形成瘙痒、水肿、充血、溃烂等一系列过敏反应,绝非普通炎症!
因此要想彻底治愈过敏疾病,就必须祛除脏腑及体液内寒、湿、毒,调整脾、肾、肺等脏腑功能,调节体液平衡,激活处于休眠的免疫系统,修复各种过敏造成的机体损伤,彻底改善过敏体质,提高人体对各种过敏原的抵抗防御能力,在黏膜组织表层建立致密的防护网,才能从根本上阻断过敏原入侵,即便再遇到过敏原,也不会再犯病。
变态反应性鼻炎(又称过敏性鼻炎),分为季节性和常见性,后者多于前者,临床以突然反复发作性鼻塞、鼻痒、喷嚏、鼻流清涕等症状为临床特征.属中医学"鼻鼽"的范畴.引起该病的过敏原太多了,尘螨、花粉、霉菌孢子、房屋装修污染,有的对牛奶、鱼、虾、食品添加剂等也引起过敏。
过敏性体质的人,在中医的观点上,主要是肺、脾、肾三脏腑功能失调而造成的。肺主呼吸,肺不耐寒热,易受外感风寒病邪侵袭而造成皮肤的不适。脾主运化,营养失调亦损伤脾胃,进而因运化代谢的不良,造成水湿水邪聚合而成痰湿病气,引起对食物的过敏。肾主气纳,调节水分代谢。若肾阳不足,气纳功能不良,水分蒸化亦失调,进而造成皮肤的干燥、大便的干硬秘结。
哮喘和鼻炎常同时存在,大部分哮喘病人有鼻炎,而过敏性鼻炎又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哮喘,从而支持“一个呼吸道,一种疾病”的概念
中医认为过敏性鼻炎的发生,内因多与脏腑功能失调及个人禀赋体有关,外因多由气候(风、寒、热、燥)等邪气侵袭鼻窍所致。脏腑功能失调与肺、脾、肾三腑虚损有关,其病主要在肺,其三在脾肾。常见证型有:
(1)气虚寒型 临床表现主要为阵发性鼻痒,喷嚏,流清涕,早晚易发,遇风(寒)即作,怕冷,易感冒,面色淡白,气短,咳嗽痰稀,鼻黏膜苍白水肿,舌质淡,苔白,脉细。治疗用温肺散寒法,常方剂如小青龙汤、桂枝汤、玉屏风汤、温肺止流汤等,常用药如黄昏、防风、桂枝、白玉、白芍、麻黄、细辛、辛夷、五味子、诃子肉、甘草等。
(2)气虚弱型 临床表现主要为阵发性鼻痒,喷嚏,流清涕,鼻塞,鼻酸胀较重,四肢乏力,头昏头重,饮食不香,大便偏稀,鼻黏膜肿胀明显,苍白或灰暗,舌质淡胖边有齿印,苔白或腻,脉细或弱。治疗用益气健脾法,常用方剂如补中益汤、参苓折术汤等,常用药如黄芪、党参、白术、山药、茯苓、甘草、辛夷、柴胡、扁豆等。
(3)肾阳亏虚型 临床表现主要为阵发性鼻痒,喷嚏频作,连连不已,鼻流清涕,量多如注,形寒怕冷,腰酸腿软,小便清长,夜尿频,舌淡胖,苔白,脉沉细。治疗用温阳补肾法,常用方剂如附桂八味丸、右归饮等,常用药如:仙冒矛、仙灵牌、桑椹子、枸杞子、细辛、附子、肉桂、甘草等。
(4)气虚血瘀型:临床表现主要为阵发性鼻痒,喷嚏,流清涕,鼻塞明显、鼻甲紫暗,舌暗红有瘀点,苔白,脉涩。治疗用活血化瘀法,常用方剂如补阳还五汤、通窍活血汤等,常用药如黄昏、当归、赤芍、桃仁、红花、三棱、地龙、蝉衣等。
(5)外寒内热型:临床表现主要为阵发性鼻痒,喷嚏,流清涕,鼻塞,怕冷,遇风易作,口干,喜冷饮,大便干结,舌红苔黄。治疗用平调寒热法,常用方剂如清肺脱敏汤、清热止嚏汤等。常用药如桑白皮、黄芩、紫草、桅子、知母、枇杷叶、辛夷等。
过敏性鼻炎饮食营养方面的调理,对于减缓过敏性鼻炎的症状,也有不错的效果。以下介绍一些过敏性鼻炎患者在饮食上需特别留意的事项:
◎ 过敏性鼻炎患者禁绝以下食物
*牛肉、含咖啡因饮料、巧克力、柑橘汁、玉米、乳制品、蛋、燕麦、牡蛎、花生、鲑鱼、草莓、香瓜、蕃茄、小麦。
*冷饮:过冷食物会降低免疫力,并造成呼吸道过敏。
*剌激性食物:如辣椒、芥末等,容易剌激呼吸道黏膜。
*特殊处理或加工精制的食物。
*人工色素:特别是黄色五号色素。
*避免香草醛、苯甲醛、桉油醇、单钠麸氨酸盐等食物添加物。
◎ 过敏性鼻炎患者多吃以下食物
*多吃含维生素C及维生素A的食物:菠菜、大白菜、小白菜、白萝卜等。
*生姜、蒜、韭菜、香菜等暖性食物。
*糯米、山药、大枣、莲子、意仁、红糖和桂圆等。
仅供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⑷ 脸部过敏干燥起皮紧绷怎么办
脸过敏以后出现干燥起皮的情况非常常见,原因主要是炎症反应比较重,导致皮肤脱屑专。这种情况一属定要注意,由于皮肤的屏障已经受到损害,一定要做好皮肤的补水、保湿、修复工作,可以用胶原蛋白类或者含有透明质酸成分的面膜,还有补水保湿的医用护肤品贴敷或者外涂面部。同时,可以外用弱效的激素类药膏,比如丁酸氢化可的松,短期用3-5天,每天2次,会起到明显的缓解作用。在后期的皮肤修复过程中,这些医用护肤品一定要连续使用一段时间,还要注意防晒,避免遗留色素沉着。
⑸ 请问中药能治疗皮肤过敏吗一般..
中医能治疗皮肤过敏,只不过皮肤过敏在中医不叫皮肤过敏,一般在中医通过辨证论治,很多皮肤过敏都是因为气血不和,或者是血虚风燥,或者是风湿相搏,气血不和,或者是阴血火旺血热,所以中医治疗皮肤过敏主要跟病人的体质和实际情况而定.比如皮肤过敏如果表现出瘙痒明显,伴有皮肤干燥,起红斑或者是红点,伴有口渴咽干,一遇到风就更加严重或是吃上火的东西加重的话,这种是属于血虚风燥型的,这类患者可以试着用一些祛风补血润燥,可以适当吃一些用防风10克,蝉蜕10克,乌梅10克,生地15克煮水喝,对于缓解瘙痒有一定好处.还有一种病人就是气血亏虚的型,这类型病人,一般表现出皮肤瘙痒,但是一般起红点或者是红斑不是很明显,经常感觉乏力,疲倦,头晕等,这类型的患者主要是补气为主,可以用黄芪30克,防风10克,白术10克煮水喝,也可以试着吃中成药玉屏风散颗粒有一定的作用,还有一种是湿热与风邪相搏,蕴藉于皮肤,导致了皮肤的瘙痒,起红点红斑.这种类型的病人主要是表现为舌苔黄,大便烂,平时消化也不是很好等,所以说了这么多中药治疗皮肤过敏主要是通过辨证,看看服不符合病人的体质才行,中药本来就没有专药治疗专病的,只要对证都可以治病,你可以到正规的中医院进行治疗,谢谢
⑹ 一吃药,就会出现嗜睡,皮肤痒,是不是过敏
过敏性皮肤病的原因可分为“外因”和“内因”两方面。外因,一般是指皮肤接触的致敏物质。临床常见的如粉尘、化妆品、护肤品等。内因,中医认为多与“火”相关。如“胃火”“肺火”“肝火”“心火”等。中医治疗过敏性皮炎主张辨证论治,内外治相结合,应用渝敏面灀对症治疗。
寒冷的冬季,在日光温室或塑料大棚内进行的牡丹催花,是根据不同牡丹品种的生长发育特性,人为地调控环境因子,以满足牡丹不同阶段生长发育的要求,再加上适时、适量的激素调节,从而达到预期开花的目的,其主要技术要点是:
一、调控温度、湿度
1、初期管理。前期温度白天在10-15℃,晚上6-8℃。7天之后白天温度可调控到12-16℃,晚上8-10℃。空气相对湿度白天可控制在50-70%,晚上80-90%。这样经过8-10天,花芽萌动而有光泽。12-14天,即可现蕾。这一期间的管理对于以后牡丹的生长至关重要。
2、中期管理。牡丹现蕾后,白天温度可控制在16-18℃,晚上10-12℃。20天左右即可进入“幼蕾期”。此期间花蕾对于温度变化非常敏感,常因幼蕾抗逆能力差而出现败育,所以温度要相对保持稳定。空气相对湿度白天保持在50-60%,夜晚70-90%,切忌叶片、花蕾长时间接触水分,以免感染病菌,这时可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药物喷洒植株,室内可用百菌清烟雾剂灭菌消毒。值得注意的是,此时幼蕾嫩弱,药物使用浓度不宜过高。
25天左右,植株进入展叶期。温度白天可控制在18-20℃,夜晚12-14℃。中午温度高时可在温室顶部通风,以锻炼植株的抗逆性能,通风时间的长短应根据室内温度而定。不要在温室下方通风降温,避免冷空气直接侵袭植株,使花蕾停止发育,俗称“伤风感冒”。有条件的可在温室内增设空气循环设施,促使室内空气流通,提高叶片的蒸腾作用,对牡丹展叶、放叶,减少病害均有好处。
35天左右,花蕾进入“平蕾期”,此时的花蕾抗逆性较强,对温度的变化逐渐适应,只要温度不是变化过大,基本不影响成花率,这时即可根据预定花期,合理掌握温度。白天温度一般可控制在18-20℃,晚上10-16℃。此间温室内温度高,湿度大,常有茎腐病的发生,为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可用瑞毒霉600-800倍液或1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
⑺ 小孩皮肤过敏怎么办,5岁,皮肤起疙瘩,发痒
夏天食物品种繁多,其中一些食物就是诱发过敏的因素,如鱼、虾、蟹等,这些食回物易引起皮答肤红肿、皮疹、瘙痒、风团等症状。此外,食品添加剂如调味品、色素、防腐剂等也可导致过敏。
平时不要过度晒太阳避免出现症状加重,中医治疗过敏主张辨证论治,内外治相结合,应用渝敏面灀对症治疗。
【方剂名称】:
四生丸
【方剂出处】:
《妇人大全良方》
【方剂歌诀】:
四生丸中三般叶,侧柏艾叶荷叶兼,生地合用为丸服,血热吐衄效可验。
【方解】:
本方所治失血,系由血分有热,血热妄行所致。肝属木主藏血,木火刑金而发衄血;肝火犯胃则致吐血。治宜清热凉血止血为法。故方用生地黄甘寒入肝,清热滋阴凉血,使热除血凉则血止;侧柏叶性寒入肝归肺,能凉血止血可治鼻衄;荷叶清凉入肝归胃,轻清解热能治吐血;艾叶入肝,止血为长,配伍本方可加强止血之功,共成清热凉血止血之剂。
【配方组成】:
生荷叶9g,生艾叶9g,生柏叶12g,生地黄15g各等分。
【使用方法】:
上研,丸如鸡子大,每服一丸(12g),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