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过敏知识 » 怎样知道是神经性皮炎
扩展阅读
汗泡湿疹吃什么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湿疹长什么样的 2025-05-16 23:22:04
湿疹婴儿喝什么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怎样知道是神经性皮炎

发布时间: 2023-10-23 23:15:57

Ⅰ 神经性皮炎的症状是什么

神经性皮炎的症状有四个特点:一,好发位置是颈后、肘关节、腰部、上眼睑。二,主要临床症状是剧烈瘙痒,容易搔抓。三,经久不愈,反复发作。四,皮疹特点为在上述位置发生肥厚性的斑块、苔癣样改变,表现为皮疹粗糙,皮嵴隆起,皮沟加深。它的病因和焦虑、休息不好、饮食刺激、摩擦等有关系,所以要尽量避免上述诱因。同时口服西替利嗪,外用糠酸莫米松乳膏,这样治疗效果会比较好。

Ⅱ 请问什么是神经性皮炎它的症状有哪些

神经性皮炎是由神经原引起的皮肤病。主要是指人体接触到某些神经源而专引起皮肤红肿,属发痒,风团,脱皮等皮肤病症,具体的可以分为接触神经原,吸入神经原,食入神经原和注射入神经原四类。每类神经原都可以引起相应的神经过敏反应。主要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皮炎,湿疹荨麻疹
神经性皮炎是由许多因素导致的皮肤炎症反应,常见的神经性皮炎主要有二类:1.接触性皮炎和化妆品皮炎。2.缺锌因素所致的过敏反应不同。可以找补锌效果很好且无副作用的第三代的蛋白锌,如:立/*//康/*//霜

Ⅲ 神经性皮炎什么样子

神经性皮炎是一种生活中常见的皮肤病,皮损色多淡红,呈苔藓样,一般皮损处可见鳞屑,多伴有瘙痒,成人多发,儿童少见。

但本病与其他皮炎相比,有很多特异性的表现。首先本病的皮损呈苔藓样,基底部为多角形扁平丘疹,其上覆盖鳞屑,此表现可与很多皮炎相鉴别。要注意的是,有很多皮肤病日久不愈或通过长期搔抓,皮肤也会继发增生、加厚、苔藓化,与神经性皮炎很相似,需要与本病相鉴别。其次,神经性皮炎发病部位也有一定的特点。本病虽可发于全身,但多好发于颈项部、肘部、骶尾部等部位,呈对称分布。

神经性皮炎病如其名,与神经有一定的关系,当人处于精神压力过大时,本病多加重。随着现代生活经济水平的提高、人类文明的进步,人们为了过上想要的生活,拼搏努力,日夜操劳,精神紧张成了大多数人的通病,很多人经常处于亚健康状态。在临床中也证实了这一点,很多患者前来就诊,多有精神紧张、焦虑、烦躁等情况,所以舒缓心情是治疗本病的重要非药物手段。此外,神经性皮炎与很多皮肤病一样,具有瘙痒的特征,且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后会加重。所以建议患者日常生活中,应注意清淡饮食。

一般情况治疗本病多使用激素类软膏,效果可,但激素类药物最好不要长期使用,如症状未见明显好转,最好到正规医院就诊,以达到满意疗效。

Ⅳ 神经性皮炎的症状有哪些 神经性皮炎原因

神经性皮炎也是皮炎当中的一种,皮肤过敏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不好的体验,当我们在公共场合里,如果皮肤特别的痒的时候,那么做这件事情是多么尴尬啊,那么神经性皮炎的症状有哪些?下面一起和51养生网我了解下吧。

神经性皮炎的症状

1、神经性皮炎的主要特征

局部皮肤痒、增厚、范围不定。初起时,局部皮肤阵发性刺痒,反复搔抓后皮肤上出现圆形、菱形或多角形扁平丘疹,如正常肤色或淡褐色,表面光滑或有少许鳞屑,逐渐丘疹融合成片,局部皮肤增厚,皮纹加深。

好发于颈部两侧、项部、肘窝、腘窝、骶尾部、腕部、踝部,亦见于腰背部、眼睑、四肢及外阴等部位。皮损仅限于一处或几处为局限性神经性皮炎;若皮损分布广泛,甚至泛发于全身者,称为泛发性神经性皮炎。

2、自觉症状

为阵发性剧痒,夜晚尤甚,影响睡眠。搔抓后可有血痕及血痂,严重者可继发毛囊炎及淋巴结炎。本病为慢性疾病,症状时轻时重,治愈后容易复发。

神经性皮炎原因

1、自身因素

一些自身的神经精神因素会导致神经性皮炎的主要病因,主要包括:长期的紧张焦虑,心情烦躁,以及情绪波动等不良状态,均会造成人们大脑皮层植物神经调节紊乱的情况也是诱发原因。

2、其它因素

造成神经性皮炎的患病因素还包括其它病因,比如:局部 *** 、搔抓、衣领的摩擦、过敏体质、多吃 *** 性食物等,也可能引起神经性皮炎。

Ⅳ 神经性皮炎的症状有哪些

神经性皮炎也叫慢性单纯性苔藓。该病是一种长期阵发性剧痒和皮肤苔藓样变为特征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本病的病因尚不清楚,大多与精神神经因素有关系,比如心情急躁、思虑过度、过度紧张、忧郁、劳累、睡眠不佳以及胃肠道功能障碍、内分泌失调、进食辛辣刺激的食物、饮酒、鱼虾,或者局部的刺激比如衣服衣领比较硬、毛织品或者化学物质、有汗水浸渍等诸多内外原因。该病的表现主要是在颈部、双肘伸侧、腰骶部、额骨内侧或者外阴,出现这种一侧或者双侧对称的针尖到米粒大小多角形扁平的丘疹,颜色呈淡红、淡褐或者正常的肤色,质地是比较坚实,表面是光滑的,可能会有少量脱屑。皮疹时间长,会融合扩大,形成苔藓样变,一般境界比较清楚,可以是圆形、类圆形或者是不规则形状,一般伴有剧烈的瘙痒。

Ⅵ 什么是神经性皮炎它的症状有哪些谁知道。

  1. 神经性皮炎是一种皮肤功能障碍性疾病,具有明显的皮肤损害。多发生在颈后部或其两侧、肘窝、国窝、前臂、大腿、小腿及腰骶部等。常成片出现,呈三角形或多角形的平顶丘疹,皮肤增厚,皮脊突起,皮沟加深,形似苔藓。常呈淡红或淡褐色。剧烈搔痒是其主要的症状。如全身皮肤有较明显损害者,又称之为弥漫性神经性皮炎。

  2. 治疗神经性皮炎,当然首先应该解除可能发生的病因。不吃刺激性食物,不能搔抓,忌用热水及肥皂洗擦。用纯中药制成的炎立康涂抹可以有效的杀菌消炎、修复皮损。

Ⅶ 神经性皮炎的鉴别诊断

1.慢性湿疹
多由急性湿疹转化而来,在病程中有渗出倾向,皮疹表现为浸版润肥厚性斑疹、权斑块,苔藓化不明显,伴剧痒。
2.扁平苔藓
与神经性皮炎相同之处为圆形或多角形扁平丘疹,自觉瘙痒。区别为前者扁平丘疹较后者大,为紫红色,有蜡样光泽,可见Wicknam纹。同形反应好发于前臂、小腿伸侧、躯干等处,此外黏膜损害(如颊黏膜和龟头处损害)。组织病理有特异性。
3.银屑病
发生于小腿伸侧及头皮的慢性限局性肥厚性银屑病,皮损基底呈淡红色或暗红色浸润,上覆银色鳞层,剥离后可见薄膜现象及点状出血,全身其他部位常见有银屑病损害,患者自觉不痒或轻微瘙痒,组织病理有诊断价值。
4.瘙痒症
多见于老年人,常与季节有关,皮损为继发性。
5.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
皮损呈高粱至绿豆大棕褐色坚硬丘疹,有时皮疹沿皮纹呈念珠状排列,组织病理上淀粉样蛋白沉积具有特征性改变。

Ⅷ 神经性皮炎有哪些临床表现

神经性皮炎是以阵发性瘙痒和皮肤苔藓为主症的慢性皮肤炎症,发病和神经精神因素及某内些外在刺激因素有关容。慢性经过,不倾向湿润,易于反复发作。

临床表现:1基本损害多是圆形或多角形的扁平丘疹融合成片,搔抓后皮肤肥厚,皮沟加深,皮嵴隆起,极易形成苔藓化,是本病的重要特征。

2.皮损初起为有聚集倾向的扁平丘疹,干燥而结实,皮色正常或淡褐色,表面光亮。久之丘疹融合成片,逐渐增大,皮肤增厚干燥成席纹状,经常搔抓形成皮肤苔藓化。

3.自觉阵发性奇痒,入夜更甚,搔之不知痛楚。情绪波动时,瘙痒随之加剧。

4.本病好发于颈后及两侧、肘窝、尾骶等处。皮疹不甚广泛或仅限于上述部位时,称局限性神经性皮炎;皮疹分布广泛,除局限型所涉及的部位外,眼睑、头皮、躯干及四肢之一部或大部受累时,则称泛发性神经性皮炎。

5.本病好发于青年和成年人。病程常迁延数年之久,虽经治愈,容易复发。

Ⅸ 神经性皮炎的症状有哪些

发病初期,仅有患部间歇性瘙痒,夜间尤甚,毕闷常致失眠,经搔抓皮肤出现淡褐色圆形或多角形丘疹,表面光滑或覆有糖皮样鳞屑,密集成群,随病情发展,丘疹渐融合成片,形成英武的苔藓样变。此时病变皮肤干燥、增厚、皮纹加深,互相知厅交错,皮嵴突起,呈菱形或多角形,境界清楚。
1.青壮年多见,老人、儿童少见。
2.慢性经过,时轻时重,一般夏季加重,冬季缓手猛弯解。全部病程可分为3期:
(1)静止期,表面炎症轻微或缺如,病变局限,境界清楚。
(2)进行期,炎症著明,浸润明显,皮损扩大,边缘模糊不清。
(3)退行期,浸润轻微,皮损变薄,倾向愈合。
3.从分布的角度,可将该病分为两类,限局性和泛发性。好发部位主要为颈侧、项部、额部、其次为骶尾、肘窝、胭窝,有可见腰背、两髋、外阴、肛门、腹股沟、眼睑、头皮、四肢等处。常呈对称分布,有可沿皮肤皱褶或皮神经分布呈线状排列。
4.初时先感觉局部瘙痒,由于搔抓皮肤迅速呈苔藓化,典型损害为多数米粒至高粱米大小,淡红色至黄褐色或与皮色一致的圆形或多角形坚硬有光泽的扁平丘疹,密集成片,表面附少量鳞屑,伴有抓痕、血痂。皮损以中央最为显著,愈近边缘愈轻微,境界不清,时久,由于搔抓刺激皮肤浸润肥厚,嵴沟明显。发生于小腿者,时久,表面可呈疣瘤状。持久性搔抓摩擦胫部或上背部可引起淀粉物质沉积于真皮,进而分别发展为斑状和苔藓性淀粉样病。长期搔抓可有感染,如毛囊炎、疖肿等。
5.患者自觉阵发性瘙痒,夜间尤甚,可影响睡眠、工作和生活。
根据阵发性瘙痒,皮肤苔藓化及本病的好发部位,可以诊断。
中医病机和辨证:中医认为本病多因情志不遂,郁闷不舒,心火上炎,以致气血运行失调,凝滞于皮肤,日久耗血伤阴,血虚化燥生风,或因脾蕴湿热,复感风邪,蕴阻于肌肤而发病。
中医辨证分型:
1.风湿蕴阻型
主证:多见于限局性患者。皮损成片,呈淡褐色,粗糙肥厚,阵发性剧痒,夜间尤甚,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濡缓。
辨证:风湿蕴阻,肌肤失养。
2.肝郁化火型
主证:多见于泛发性患者。皮疹色红,症见心烦易怒或精神抑郁,失眠多梦,眩晕,心悸,口苦咽干。舌边尖红,舌苔薄白,脉弦滑。
辨证:属于肝郁不舒,郁久化火。
3.血虚风燥型
主证:多见于老年人及体质虚弱患者,皮肤色淡或灰白,肥厚粗糙,常伴有心悸怔忡,气短乏力,妇女月经量过多等。舌质淡,脉沉细。
辨证:血虚风燥,肌肤失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