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过敏知识 » 肘部神经性皮炎斑块
扩展阅读
汗泡湿疹吃什么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湿疹长什么样的 2025-05-16 23:22:04
湿疹婴儿喝什么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肘部神经性皮炎斑块

发布时间: 2023-10-15 21:49:54

① 神经性皮炎是什么

神经性皮炎是皮炎的一个类型,看名字就知道主要是和精神、神经因素有关系,一般焦虑的、休息不好的、失眠的、工作压力大的情况下会得病,一般颈部、腰骶部、肘部、手背、足踝这些屈侧面容易得病。患者会觉得很瘙痒,反复的搔抓导致皮疹的增厚,最后成了一个斑块,相对比较顽固,得了病以后先要调整自己的作息、调整自己的工作状态,要放松,保证充足的睡眠,不要过度的焦虑,把精神因素缓解好,还有局部外用药物的治疗。
对于局限的神经性皮炎,在外用的时候可以选择激素类的药物,一般选择中效或者强效的激素,因为神经性皮炎都是有皮疹增厚的,属于一个慢性的皮炎,所以要用中效或者强效的激素,用的时间以皮疹缓解为限,一般都要抹到皮疹变平没有瘙痒的症状为止,甚至有的时候皮疹已经消退了还要再坚持用药1-2周的时间,维持长期的缓解,不让它很快地复发,所以局部外用药就可以了,一般不需要口服药物,当然严重的、泛发的、个别瘙痒非常严重的神经性皮炎,会对症用一些止痒的药,如一代抗组胺药止痒,甚至吃一些免疫调节剂雷公藤多苷都是可以的。

② 治疗神经性皮炎的处方有哪些

神经性皮炎多发生于人的颈、肘、脸前和股内侧,病程时间长,一般难治愈。

【处方1】

组成:陈醋,鸡蛋。

制作与用法:老醋泡生蛋,密封半个月。用蛋清涂患处,每日数次。

主治:神经性皮炎。

【处方2】

组成:豆腐渣。

制作与用法:鲜豆腐渣敷患处。

主治:神经性皮炎。

【处方3】

组成:松香2份,猪油3份。

制作与用法:松香2份、猪油3份同煮成糊状。外涂患处,1日数次。

主治:神经性皮炎。

【处方4】

组成:茶叶,大蒜,韭菜。

制作与方法:泡过的茶叶捣烂外敷,使其角质层软化,然后用小刀削去角质层,再用大蒜、韭菜合捣烂敷患处。

主治:神经性皮炎。

【处方5】

组成:生姜。

制作与用法:生姜切块。用姜片每日涂患处。

主治:神经性皮炎。

【处方6】

组成:葱,蒜,白糖,冰片,蓖麻仁。

制作与用法:葱白2根、紫皮蒜2头、白糖25克、冰片0.5克、蓖麻仁12克共捣烂如泥。涂患处。

主治:神经性皮炎。

【处方7】

组成:花椒,白酒。

制作与用法:花椒10克浸泡于50毫升白酒中1周。外擦患处。

主治:神经性皮炎。

【处方8】

组成:桃树叶。

制作与用法:鲜桃树叶捣烂取汁外敷。

主治:神经性皮炎。

【处方9】

组成:丝瓜叶。

制作与用法:鲜丝瓜叶洗净后捣烂。擦患处至皮肤发红,隔天1次,7次为1疗程。

主治:神经性皮炎。

【处方10】

组成:大蒜,醋。

制作与用法:适量大蒜瓣捣烂,用纱布包好,浸入醋内片刻。取出纱布擦患处,每日2次,连用7天。

主治:血虚风燥型神经性皮炎(表现为剧痒,夜间尤甚,皮损逐渐苔藓样变,表面脱屑,间有抓痕结痂)。

【处方11】

组成:粳米100克,油菜。

制作与用法:粳米100克入砂锅内,加水1000毫升煮粥,快熟时加入鲜油菜(切碎)50~100克及水600毫升再同煮成菜粥。早晚温热服食。

主治:血虚风燥型神经性皮炎。

【处方12】

组成:鸽子,红枣,发菜。

制作与用法:鸽子1只洗净,与红枣15枚,发菜10克共炖热、加食盐少许调味。每日服1剂。

主治:血虚风燥型神经性皮炎。

【处方13】

组成:马齿苋60克,红糖适量,粳米50克。

制作与用法:鲜马齿苋60克洗净切碎,与红糖适量、粳米50克同入砂锅加水500毫升,煮成米花稠汤。每日2次,温热服食。主治:血热风盛型神经性皮炎(表现为皮损泛及全身呈大片浸润潮红斑块,间有抓痕血痂及苔藓样变,自感奇痒难忍)。

【处方14】

组成:穿山甲60克,土茯苓30克。

制作与用法:穿山甲肉60克、土茯苓30克与食盐适量煎汤。每天1剂、连服10~12剂。

主治:血热风盛型神经性皮炎。

【处方15】

组成:蚌肉,金针菜,丝瓜络。

制作与用法:蚌肉30克、金针菜15克与丝瓜络10克共煮汤,食盐调味。每日一剂。

主治:血热风盛型神经性皮炎。

【处方16】

组成:花椒,食盐。

制作与用法:花椒同食盐加水煎。用煎液洗患处。

主治:皮炎、皮肤瘙痒症。

【处方17】

组成:猪胆1个。

制作与用法:每日1次,连用10天。

主治:湿热外溢型脂溢性皮炎。

③ 神经性皮炎症状有哪些急急

神经性皮炎的症状有哪些?
发病初期,仅有患部间歇性瘙痒,夜间尤甚,常致失眠,经搔抓皮肤出现淡褐色圆形或多角形丘疹,表面光滑或覆有糖皮样鳞屑,密集成群,随病情发展,丘疹渐融合成片,形成英武的苔藓样变。此时病变皮肤干燥、增厚、皮纹加深,互相交错,皮嵴突起,呈菱形或多角形,境界清楚。
1.青壮年多见,老人、儿童少见。
2.慢性经过,时轻时重,一般夏季加重,冬季缓解。全部病程可分为3期:
(1)静止期,表面炎症轻微或缺如,病变局限,境界清楚。
(2)进行期,炎症著明,浸润明显,皮损扩大,边缘模糊不清。
(3)退行期,浸润轻微,皮损变薄,倾向愈合。
3.从分布的角度,可将该病分为两类,限局性和泛发性。好发部位主要为颈侧、项部、额部、其次为骶尾、肘窝、胭窝,有可见腰背、两髋、外阴、肛门、腹股沟、眼睑、头皮、四肢等处。常呈对称分布,有可沿皮肤皱褶或皮神经分布呈线状排列。
4.初时先感觉局部瘙痒,由于搔抓皮肤迅速呈苔藓化,典型损害为多数米粒至高粱米大小,淡红色至黄褐色或与皮色一致的圆形或多角形坚硬有光泽的扁平丘疹,密集成片,表面附少量鳞屑,伴有抓痕、血痂。皮损以中央最为显著,愈近边缘愈轻微,境界不清,时久,由于搔抓刺激皮肤浸润肥厚,嵴沟明显。发生于小腿者,时久,表面可呈疣瘤状。持久性搔抓摩擦胫部或上背部可引起淀粉物质沉积于真皮,进而分别发展为斑状和苔藓性淀粉样病。长期搔抓可有感染,如毛囊炎、疖肿等。
5.患者自觉阵发性瘙痒,夜间尤甚,可影响睡眠、工作和生活。
根据阵发性瘙痒,皮肤苔藓化及本病的好发部位,可以诊断。
中医病机和辨证:中医认为本病多因情志不遂,郁闷不舒,心火上炎,以致气血运行失调,凝滞于皮肤,日久耗血伤阴,血虚化燥生风,或因脾蕴湿热,复感风邪,蕴阻于肌肤而发病。
中医辨证分型:
1.风湿蕴阻型
主证:多见于限局性患者。皮损成片,呈淡褐色,粗糙肥厚,阵发性剧痒,夜间尤甚,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濡缓。
辨证:风湿蕴阻,肌肤失养。
2.肝郁化火型
主证:多见于泛发性患者。皮疹色红,症见心烦易怒或精神抑郁,失眠多梦,眩晕,心悸,口苦咽干。舌边尖红,舌苔薄白,脉弦滑。
辨证:属于肝郁不舒,郁久化火。
3.血虚风燥型
主证:多见于老年人及体质虚弱患者,皮肤色淡或灰白,肥厚粗糙,常伴有心悸怔忡,气短乏力,妇女月经量过多等。舌质淡,脉沉细。
辨证:血虚风燥,肌肤失养。

④ 神经性皮炎如何快速根治的方法

神经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皮肤过敏性疾病,但是因为其病程较长,容易反复,回给广大患者造成不小的心理负答担。目前认为这种疾病与个人的精神情绪方面相关性较大,一般来说精神情绪紧张、心理压力大、脾气性格焦急的的人容易发病。该病的诱因主要是反复搔抓引起,主要表现为高起皮肤的斑块,边界清楚,皮疹表面皮纹加深,伴有脱屑等,严重的搔抓后可以出现血痂。治疗方面主要就是抗过敏治疗,轻症的激素药膏外用即可缓解。重症的患者可以配合系统用药治疗,对于皮疹较厚的,单纯外用药难以吸收到达有效治疗层面,可以选择冷冻治疗。不管哪种治疗,关键是不要抓,减少刺激。

⑤ 神经性皮炎症的中医治疗方法

1.多见于青年和成人发病,儿童少见。
2.皮疹好发于颈项、肘膝关节伸侧、骶尾部、眼睑、小腿及前臂伸侧,也可泛发。
3.皮损初起为粟粒至绿豆大扁平丘疹,密集成片,逐形成皮嵴明显增厚的典型苔藓样变斑块,肤色淡红或淡褐色,表面可有少许鳞屑,间见抓痕、血痂,皮损边界清楚。
4.自觉瘙痒明显,呈阵发性加剧,晚间往往因瘙痒难忍而影响睡眠。
5.病程慢性,可经年不愈或反复发作。 1.郁热 皮损初起,色红界清,瘙痒阵作,伴心烦易怒,或神志抑郁,失眠多梦,口苦咽干,目赤心悸,舌边尖红,舌苔薄白或白,脉弦滑。
2.湿蕴 皮损色淡或淡褐色,肥厚成片,阵发性剧痒,夜间尤慎,伴纳食无味,便秘或溏,夜眠不安,舌质淡暗,舌苔白或白腻,脉濡或滑。
3.血燥 皮损色暗或灰白,肥厚粗糙,斑块经久不消,间见抓痕血痂,痒不能抑,伴心悸乏力,气短健忘,或月经不调,便秘纳差,舌质淡,舌苔白,脉沉细。 1.汤药
1.郁热:丹栀逍遥丸加减。
2.湿蕴:除湿胃苓汤加减。
3.血燥:当归饮子加减。
3.单验方 用鲜核桃外皮内侧面涂擦小片皮损处,每日1~2次;芫荽全草适量,捣烂取汁,将皮损表面刮至轻度渗血后,涂擦患处,每日2~3次。
4.外用药
5.药膳枸杞子、大枣、酸枣适量,煎水后代茶饮;枸杞子、大枣、粳米适量煮粥,饮用;杭菊花、玫瑰花代茶饮。 1.请注意对诱发本病的其他疾病进行治疗慢性胃肠功能障碍、内分泌失调、感染性病糟、神经衰弱等。
2.部分外用药不适于全身大面积、长时间应用,应注意。
3.应注意保持心情舒畅,学会自我调节,自我放松。
4.起居规律,生活有节制,劳逸结合。
5.避免搔抓、摩擦、蹭刮等刺激,可以局部拍打缓解阵痒。
6.饮食宜清淡,禁食辛辣刺激与腥发动风之品。

⑥ 为什么会出现神经性皮炎

为什么会得神经性皮炎
情绪变化:忧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兴奋、紧张等过激情绪内或长期神经衰弱、睡眠不容足等都会造成大脑皮层的调节功能紊乱,引发神经性皮炎。
外界刺激。饮酒、吸烟、服用某些作用于神经系统的药物或者磨擦、搔抓等都可能会引起神经性皮炎。
患有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功能紊乱、代谢功能紊乱等许多身体疾病都可以间接导致神经性皮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