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酒渣鼻样皮炎简介
目录
- 1 拼音
- 2 英文参考
- 3 概述
- 4 疾病名称
- 5 英文名称
- 6 酒渣鼻样皮炎的别名
- 7 分类
- 8 ICD号
- 9 流行病学
- 10 口周皮炎的病因
- 11 发病机制
- 12 口周皮炎的临床表现
- 13 辅助检查
- 14 口周皮炎的诊断
- 15 鉴别诊断
- 16 口周皮炎的治疗
- 17 预后
- 18 相关药品
- 附:
- 1 酒渣鼻样皮炎相关药物
1 拼音
jiǔ zhā bí yàng pí yán
2 英文参考
perioral dermatitis
3 概述
酒渣鼻样皮炎(Perioral dermatitis)系口周、鼻唇沟等处出现丘疹、丘疱疹、脓疱、红斑、脱屑等损害,呈周期性发作,日光、饮酒、进热食、寒冷 *** 后皮损及症状加重。发生在眼眶周围又称为眶周皮炎。
酒渣鼻样皮炎发病不明,发病机制还不清楚。侵犯部位主要是“口罩区”,即口周、颏部及鼻侧,为对称分布于口周的丘疹、丘疱疹、脓疱、红斑及鳞屑,口唇周围有一狭窄皮肤带不受侵犯,上下唇从不累及具有特征性,局部可有轻度瘙痒及烧灼感。治疗应避免一切外源性 *** ,口服四环素、米诺环素有效,甲硝唑对本病无效。
酒渣鼻样皮炎属中医“唇风”、“紧唇”、“沈唇”范畴。特点为患处皮肤红、肿、痒、有灼热感或紧迫感,是肺火、热毒炽盛的表现。发病原因多与个体体质及火热毒邪侵袭有关,诸如阳光照射、喜食燥热食物、激素外用不当等,最易损伤肺胃津气,致火热内生,久伏体内,复为阳光炎热之气直接侵犯肌肤而成。
4 疾病名称
酒渣鼻样皮炎
5 英文名称
perioral dermatitis
6 酒渣鼻样皮炎的别名
鼻唇沟皮炎;光感性皮脂溢出疹;口周皮炎;口周酒渣鼻;口周脂溢性皮炎;口周综合征
7 分类
皮肤科 > 皮肤腺疾病 > 皮脂腺病
8 ICD号
L71.0
9 流行病学
酒渣鼻样皮炎首先由Frumess和Lewis等在1957年描述,当时称之为光感性皮脂溢出疹。1963年Kaufman称为鼻唇沟皮炎,以后又陆续称为酒渣鼻样皮样皮炎、口周酒渣鼻、口周脂溢性皮炎、口周综合征等。1964年,Mihan和Ayres特别指出在口周有1圈正常皮肤,他们第1个称本病为酒渣鼻样皮炎。本病好发于20~35岁之间的女性。
10 酒渣鼻样皮炎的病因
许多因素均可引起酒渣鼻样皮炎,最早认为日光照射引起,但未能证实;也有认为是唇膏、口香糖、苦味药、酒精、饮料、化妆品以及含氟的牙膏与含氟的皮质激素有关,但均未有定论,此外也有人推测与蠕形螨有关。
11 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还不清楚。
12 酒渣鼻样皮炎的临床表现
酒渣鼻样皮炎患者90%以上为女性,好发于20~35岁之间的女性。在口腔周围出现1~2mm大小的丘疹、丘疱疹、脓疱、红斑等,基底红或融合成片,散在分布,有轻度鳞屑。好发于鼻唇沟、上唇、颏、鼻、额部。口唇周围有一狭窄皮肤不受累,大多数损害对称分布;早期为单侧,约2周后,丘疹、脓疱消失,留有红斑及脱屑,酷似脂溢性皮炎,逐渐消退;自觉瘙痒及烧灼感;病情可周期性发作。日光、饮酒、进热食、寒冷等 *** 等可加重。
13 辅助检查
组织病理:无特异性。Ramelet等报告为真皮 *** 水肿,血管扩张,炎症细胞浸润,偶可见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组织象与酒渣鼻相似。
14 酒渣鼻样皮炎的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好发部位,口周有1圈正常皮肤,女性多见等可诊断。
15 鉴别诊断
酒渣鼻样皮炎应与下列疾病鉴别:
1.接触性皮炎:有接触史,皮损境界清楚,并有湿润倾向。
2.酒渣鼻:发病年龄大,毛细血管扩张明显。
中医认为脾胃湿热,郁久化火,火邪熏蒸而发病。
16 酒渣鼻样皮炎的治疗
1.停止使用含氟牙膏及含氟的皮质类固醇激素。避免一切外源性 *** 。
2.四环素0.25g/次,2~4次/d,连用6周;若病情严重,0.25g/次,4次/d。用氧四环素、脱氧四环素以及米诺四环素,可产生同样效果。用法可参考痤疮。或用红霉素。局部使用红霉素软膏或克林霉素(氯林可霉素)软膏。亦有人同时合并用氢化可的松霜有效;如查到蠕形螨,可外用过氧化苯甲酰洗剂。甲硝唑对本病无效。
3.中医疗法:中医治疗,除湿健脾、清热解毒,方用健脾除湿汤、加减黄连解毒汤。炎症明显加银花,口干加花粉、芦根。局部可用10%金银花煎水冷湿敷,或外用清凉软膏。
17 预后
病情可周期性发作。
18 相关药品
四环素、米诺环素、甲硝唑、氧、红霉素、克林霉素、林可霉素
酒渣鼻样皮炎相关药物
- 醋酸氟轻可的松软膏
】长期应用可引起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痤疮,口周皮炎,毛囊炎,增加对感染的易感性;偶可引起变态反应...
- 醋酸氢化可的松软膏
局部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色素沉着、毛囊炎、口周皮炎以及继发感染。【禁忌症】1.禁用于感染性皮肤病...
- 倍他米松软膏
局部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色素沉着、毛囊炎、口周皮炎以及继发感染。【禁忌】1.禁用于感染性皮肤病,...
- 醋酸氟轻松软膏
肤萎缩及毛细血管扩张,发生痤疮样皮炎和毛囊炎,口周皮炎,增加对感染的易感染性等。偶可引起变态反应性接...
- 醋酸氢化可的松软膏
㈡ 击退酒糟性皮肤炎!喝3对症茶饮有效
爱美的女性朋友,都希望自己能够脸蛋常保红润,让气色看来更好!但中医师提醒,若发现脸部潮红迟迟未退,且伴随热胀感与红疹要当心,恐是玫瑰痤疮(酒糟性皮肤炎)酿祸!中医师表示,想要摆脱恼人的酒糟性皮肤炎,远离「酒糟鼻」,除了改变生活习惯外,不妨适度饮用有助降低发炎反应,且适合体质的茶饮,加以调理改善。
爱美的女性朋友,都希望自己能够脸蛋常保红润,让气色看来更好!但中医师提醒,若发现脸部潮红迟迟未退,且伴随热胀感与红疹要当心,恐是玫瑰痤疮(酒糟性皮肤炎)酿祸!
玫瑰痤疮上身有原因!2大体质是关键
李思仪中医师表示,在中医理论中认为,导致酒糟性皮肤炎上身的原因,主要可分为2大类型:其一,与人体胃火过旺、肺热盛有关。而肺主皮毛燃橘,因此,在肺热过皮郑团盛的情况下,反应在人体肌肤上,就会出现微血管丛大扩张泛红、肌肤红肿、发痒、胀痛等不适反应,往往令患者苦不堪言。
第二,则是与寒伤脾气有关,如好饮用冰冷、性质偏寒的茶饮,长期下来就容易造成脾胃道损伤,影响脾胃运化水湿功能,导致皮表气血淤滞,反而越喝越燥热;而身体在热气无法透过肌肤有效发散下,往往就会直接反应在皮肤上,造成潮红、热胀、发疹等皮肤炎。
摆脱恼人「酒糟鼻」!女中医教3对症茶饮
因此,李思仪中医师建议,有酒糟性皮肤炎问题的人,想要改善皮肤炎症状,应寻求专业医师协助,依据病情、个人体质的不同加以评估。事实上,虽然表征上同为酒糟性皮肤炎,但根据成因的不同,在治疗的方式、用药上也会有很大的差异。
有鉴于此,李思仪中医师也特别针对上述提到的酒糟性皮肤炎2大主要发病类型,分别设计合适的中医茶饮配份,给大家参考:
㈢ 皮肤又红又痒怎么办酒糟皮肤怎么治
对于一些人脸部红肿又痒这是怎么回事呀?对于这种症状应该怎么治疗比较好?听网友说着是一种叫做酒糟性皮肤炎的症状,酒糟性皮肤炎是什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听听医师专家怎么说的吧。
什么是酒糟性皮肤炎
酒糟性皮肤炎是一种慢性反复性的皮肤病变,主要为血管扩张所引起,所以一开始会有脸部泛红的症状,而血管要是扩张太久,血管中的组织液便会渗出,进一步刺激该处皮肤长出如青春痘的丘疹和脓疱,最后因长期发炎而造成皮肤纤维化,而部分患者,更会有眼睛敏感、泛泪、充血现象。此病症好发于女性多于男性,但男性症状却较女性严重,通常发生在前额、鼻头及两侧、两颊和下颚部位。
酒糟性皮肤炎传统治疗传统治疗以口服抗发炎药物+外用抗发炎药膏+部分合并激光治疗。
然而传统治疗下,病患的酒糟性状况,往往反复发作。酒糟性皮肤炎,算是皮肤疾病中,较难治疗、易反复发作的一块疾病。医师在治疗酒糟性皮肤炎时,往往会有压力难以治疗。想用激光处理泛红的问题,却往往更刺激皮肤,引发更严重的发炎反应。
酒糟性皮肤炎最新治疗方法
医师指出,新一代酒糟性皮肤炎治疗的概念,将抗发炎的配方,用中胚层治疗的概念,用细针将配方送到皮肤需要的深度。让皮肤可以处于稳定的状态。中胚层治疗避免了类固醇的使用,所以可以减少类固醇的副作用及类固醇使用后的反复发作问题。又因为直接将药品送到了皮肤深层,因此可以提高药物的有效浓度进而使治疗效果更持续。
医师表示,通常在一次的治疗下,有7成左右的病患会感觉到症状改善,相较于传统治疗,复发率更低。
酒糟性皮肤炎保养方法
不管接受哪一种治疗,酒糟性皮肤炎的保养尽量越温和越好,对酒糟性皮肤炎的患者来说,减少皮肤刺激或过敏反应就可以减少发作和恶化的机会,应该使用不含香料及不含刺激性物质的产品,此外也必须避免使用磨砂膏、毛巾、去角质产品、含有酒精的产品、热水、蒸气等等。
注:中胚层治疗(Mesotherapy)有其医疗上之定义,泛指使用皮下注射的技术,将药品送到患处。为医疗临床上的一种广泛治疗技术。与胚胎、或胎盘素无任何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