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毛囊虫病的症状有哪些
多发生于青年人的面部,初发时局部皮肤轻度潮红,以后红斑逐渐明显,持久不退,由鼻尖专蔓延至属鼻翼、额、面颊、颏部,甚至扩展到胸、背、头皮等处,在红斑上逐渐出现丘疹、脓疱、结痂及脱屑,日久鼻部皮肤增厚,毛囊口扩张,毛细血管也随之扩张,形成持久性红斑,临床上表现为酒渣鼻或寻常痤疮样的表现。有的病例鼻部皮肤正常,仅在口周或两口角出现红斑、丘疹、脱屑,个别人可表现为眼睑炎或头皮脱屑的症状。
❷ 毛囊虫皮炎的症状是什么
如果脸部有毛囊虫皮炎,会起红包、红疹、比较痒。是一种皮肤炎症。专
毛囊虫皮炎不仅出现在面部,属还有头部也是比较常见的,因为头部的皮脂腺、汗腺比较丰富,排泄物也多。所以这个像粉刺一样,保持清洁卫生是最重要的。
❸ 蠕形螨是什么
蠕形螨俗称毛囊虫,在分类上属真螨目,蠕形螨科,是一类永久性寄生螨,寄生于人和哺乳动物的毛囊和皮脂腺内,已知有140余种和亚种。寄生于人体的仅两种,即毛囊蠕形螨和皮脂蠕形螨。
蠕形螨体长约0.1~0.4mm,雌虫略大于雄虫。颚体宽短呈梯形,位于虫体前端,螯肢1对,针状,须肢分3节。躯体分足体和末体两部分,足体腹面有足4对,粗短呈芽突状。雄螨的阳茎位于足体背面的第2对足之间,雌螨的生殖孔在腹面第4对足之间。毛囊蠕形螨较长,末体约占躯体长度的2/3~3/4,末端较钝圆;皮脂蠕形螨略短,末体约占躯体长度的1/2,末端略尖,呈锥状。
❹ 毛囊虫是怎么引起的
迷失刘义龙医生为您解答。这种情况是因为毛囊内部感染了毛囊虫而导致的。当毛囊虫在毛囊内部寄生的时候会对周围组织形成刺激引发毛细血管扩张。从而刺激局部皮脂腺分泌过多的皮脂引发毛囊内部充满脂肪酸就会引发一些炎症。除此之外,这些毛囊虫代谢的产物会与人体的分泌物混合引发免疫反应,从而导致局部出现红肿疼痛,瘙痒丘疹等变化。这种毛囊虫皮炎也叫做毛囊虫病治疗起来并不难建议选择使用甲硝唑来进行治疗。可以口服甲硝唑片也可以外用甲硝唑凝胶可以在一定时间之内将这种疾病逐渐缓解。
❺ 皮肤毛囊虫怎么治
皮肤感染的螨虫是人蠕形螨,又称脂螨或毛囊虫,它是一种小型的永久性的寄生虫,常寄居在人体皮肤的毛囊和皮脂腺内,部位限于面部、颈部及胸部,尤以前额、面颊和鼻部最多。一般情况下,毛囊虫并无明显的致病作用,但由于个体差异,如油性皮肤者影响了毛囊虫的生活环境,虫体繁殖增多,使皮脂腺肿胀增生,加上虫体的代谢产物和死亡虫体刺激,使局部皮肤产生炎症反应,我们称之为毛囊虫皮炎。常见的毛囊虫皮炎有酒渣鼻型、痤疮型、脓包型、色素沉着型、糠疹型、粟粒狼疮型和花斑癣型。
如果面部皮肤多油,出现持久性的红斑、丘疹、脓包及脱屑,皮肤毛囊口和毛细血管扩张,就应该去医院就诊。若检测到毛囊虫,方可用药,也就是说“除螨”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首先要抑制皮脂腺过多的分泌,制造不利于毛囊虫生长的环境,比如异维A酸就有这样的作用,但异维A酸禁用于孕妇。
其次,不要使用含激素的劣质化妆品,不要滥用类固醇激素药膏,避免损伤皮肤正常的免疫功能。病情严重者,可以内服加外用药,如口服甲硝唑片或清热解毒中药苦参、百部、山楂、黄芩等,外用硫磺、过氧化苯甲酰、苯甲酸苄酯或用中药皂荚清洗。同时,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保持面部皮肤的清洁。
在饮食方面,忌辛辣油腻食物,以免造成皮脂腺分泌异常而加重病情。此外,使用外用药物时不宜过量,每日一两次即可。
目前,市场上的除螨产品都含有抑螨、杀螨药,对部分毛囊虫皮炎患者确实有一定疗效,但从微生态学角度看,杀灭全部毛囊虫是没有必要的,也是做不到的。
另外,化妆品本身的成分较复杂,有的成分甚至直接刺激皮肤,引起过敏反应,所以对除螨产品应谨慎选用。
❻ 毛囊虫病简介
目录
- 1 拼音
- 2 英文参考
- 3 疾病分类
- 4 疾病概述
- 5 疾病描述
- 6 症状体征
- 7 疾病病因
- 8 病理生理
- 9 诊断检查
- 10 治疗方案
- 11 预后及预防
- 12 特别提示
- 附:
- 1 治疗毛囊虫病的中成药
- 2 毛囊虫病相关药物
1 拼音
máo náng chóng bìng
2 英文参考
trichocryptosis
3 疾病分类
皮肤性病科
4 疾病概述
毛囊虫又称蠕形螨,寄生于多种哺乳动物,包括人的毛囊和皮脂腺中,是一种永久性的寄生虫,如虫体繁殖增多,使皮脂腺肿胀增生,加之虫体的代谢产物和死虫崩解物的 *** ,可使局部产生炎症反应,有时继发细菌感染,可使炎症加重。毛囊虫寄生于人体的皮脂腺和毛囊内引起慢性炎症时称之为毛囊虫病或脂螨病。毛囊虫病多发于青年人的面部,开始时局部皮肤轻度潮红,以后红斑逐渐明显,持久不退,由鼻尖蔓延至鼻翼、额、面颊、颏部,甚至扩展到胸、背、头皮等处,在红斑上逐渐出现丘疹、脓疱、结痂及脱屑,日久鼻部皮肤增厚,毛囊口扩张,毛细血管也随之扩张,形成持久性红斑,临床上出现类似酒渣鼻或寻常青春痘的表现。
5 疾病描述
毛囊虫又称蠕形螨或毛囊螨,寄生于多种哺乳动物,包括人的毛囊和皮脂腺,是一种永久性的寄生螨。已知有120种,寄生在人体内的有毛囊蠕形螨和皮脂腺蠕形螨两种,这种人蠕形螨俗称毛囊虫。寄生在人体的皮脂腺和毛囊引起的慢性炎症称之毛囊虫病或脂螨病。
蠕形螨属于蛛形纲,真螨目,蠕形螨科。生活史分卵、幼虫、稚虫(若虫)、成虫四期。
6 症状体征
人蠕形螨常栖居在正常人的毛囊和皮脂腺内,一般不引起症状,如虫体繁殖增多,使皮脂腺肿胀增生,加之虫体的代谢产物和死虫崩解物的 *** ,可使局部产生炎症反应,有时再继发细菌的感染,可使炎症加重。
本病多发生于青年人的面部,初发时局部皮肤轻度潮红,以后红斑逐渐明显,持久不退,由鼻尖蔓延至鼻翼、额、面颊、颏部,甚至扩展到胸、背、头皮等处,在红斑上逐渐出现丘疹、脓疱、结痂及脱屑,日久鼻部皮肤增厚,毛囊口扩张,毛细血管也随之扩张,形成持久性红斑,临床上表现为酒渣鼻或寻常痤疮样的表现。有的病例鼻部皮肤正常,仅在口周或两口角出现红斑、丘疹、脱屑,个别人可表现为眼睑炎或头皮脱屑的症状。
关于酒渣鼻的病因是否是由毛囊虫感染所引起尚有争论,有人认为与毛囊虫感染的严重程度有密切关系,有人认为是宿主的个体差异与皮脂腺的分泌量有关。
7 疾病病因
虫分长短两种,毛囊螨长,皮脂螨短,虫体呈蠕虫状,长约0.1~0.4mm,雌虫稍大,有腭体和4对足,蜇脚呈短针状。雌雄虫在毛囊 *** 配,交配后雄虫死去,雌螨利用其锐利的口器鉆入毛囊皮脂腺内产卵,孵出幼虫,经两次蜕皮变为若虫、成虫,约需2~4周,雌虫寿命2月左右。
8 病理生理
蠕形螨多寄生于皮脂腺发达的面部,尤其多见于鼻、颊、颏等处,严重者可侵及眼睑、口周甚至全面部。少数可寄生于头皮、肩、胸、背、耳道、 *** 或 *** 处。毛囊螨寄生在毛囊深部,一个毛囊内可生存数条螨,多时可达200多条。皮脂螨寄生于皮脂腺内,通常只有一条,部位较浅,两种螨均以上皮细胞、腺细胞和皮脂为营养。
9 诊断检查
凡面部多油,出现持久性红斑、丘疹、脓疱及脱屑,或表现为毛囊性栓塞,毛细血管扩张伴有细薄的白色或脂性鳞屑,或者是在红斑脓疱的基础上伴有干性脱屑,要考虑有本病的可能,如查到毛囊虫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毛囊虫的检查方法:在扩张的毛囊口挤压出一点皮脂或用一只有弹性的钢片稍加力刮出些皮脂在载玻片上,加一滴液体石蜡或甘油加上盖玻片轻压一下,使皮脂变薄,放在低倍镜下可查到活的毛囊虫。
本病易和寻常痤疮、酒渣鼻样结核疹、脂溢性皮炎等病鉴别。此外,还要和口周皮炎相鉴别,后者对称发生于口周,并在距唇红缘0.5cm范围内无皮疹。
10 治疗方案
目前尚无满意杀灭毛囊虫成虫、幼虫和虫卵的药物,可试用如下药物:
1.甲硝唑 每次0.2~0.4g,1日3次,连用15d为一疗程,间隔半月要再用第二疗程。对孕妇及白细胞降低者禁用。
2.有继发感染者用美满霉素,每日2次,每次50mg,连用15d为1疗程,或用红霉素0.25~0.5g,每日3次。
3.外用药 在保持面部清洁的基础上,选用下药可获得一定的效果。
(1)20%苯甲酸芐酯加5%硫磺乳剂或油膏外搽,每日2次。
(2)5%过氧苯甲酰酯乳剂或洗剂,每日2次。
(3)甲硝唑霜搽,每日2次。
(4)γ666霜剂外搽,每日2次。
11 预后及预防
注意面部的清洁卫生,不要公用面盆、毛巾,发现有本病的可能要早期治疗,以防炎症进一步的扩散。
12 特别提示
γ666(丙体六六六)
治疗毛囊虫病的中成药
- 囊虫丸[剧]
解毒,活血化瘀,软坚消囊,镇静止痛。用于人的猪囊虫病,脑囊虫及脑囊虫引起的癫痫。用法与用量:口服,...
- 囊虫丸
解毒,活血化瘀,软坚消囊,镇静止痛。用于人的猪囊虫病,脑囊虫及脑囊虫引起的癫痫。用法与用量:口服,...
- 更多治疗毛囊虫病的中成药
毛囊虫病相关药物
- 阿苯达唑片
旋毛虫病,一次400mg,一日2次,连服7日;囊虫病,按体重每日20mg/kg,分3次口服,10日...
- 阿苯达唑颗粒
旋毛虫病,一次400mg,一日2次,连服7日;囊虫病,按体重每日20mg/kg,分3次口服,10日...
- 阿苯达唑胶囊
旋毛虫病,一次400mg,一日2次,连服7日;囊虫病,按体重每日20mg/kg,分3次口服,10日...
- 甲硝唑乳膏
药约低100倍左右,可忽略不计。【适应症】治疗毛囊虫皮炎、疥疮、痤疮。其他如滴虫性 *** 炎、外阴炎等...
- 吡喹酮片
❼ 毛囊虫导致的皮炎
毛囊炎复、头癣、头皮制屑瘙痒治疗方法:
毛囊炎、头癣、头皮屑、瘙痒是头皮真菌感染和毛孔病菌感染所造成,也可叫溢脂性皮炎。
治疗原则:
1、选用100%的杀菌产品治疗毛囊炎、头皮屑和瘙痒才能根除。
2、对枕头枕巾杀菌消毒。 3、治疗时不能损害健康头皮毛发。
4、此病传染要及时治疗,不要使用激素类产品。
治疗方法:
用100%杀菌的生物制剂痒立喷干发情况下,对病症处喷药每天1-2次,三分钟能止痒,3-4天可康复。
可网上在线咨询几十元搞好
❽ 毛囊虫是什么
毛囊虫又称蠕形螨病,是指寄生在人体的毛囊虫引起的慢性炎症,初发时局部皮肤轻度潮红,以后红斑逐渐明显,持久不退,由鼻尖蔓延至鼻翼,额,面颊,甚至扩展到胸,背,头皮等处,在红斑上逐渐出现丘疹,脓疱,结痂,脱屑。日久,鼻部皮肤逐渐增厚,毛囊口扩张,毛细血管扩张,形成持久性红斑,临床表现为寻常痤疮或酒渣鼻。人蠕形螨虫体分长短两种,毛囊蠕形螨长,皮脂蠕形螨短。蠕形螨常寄生在皮脂腺发达的部位,多见于鼻部,颊部等,严重者可侵及眼睑,口周甚至全面部。少数可侵及头皮,肩,胸,背部。毛囊螨寄生在毛囊深处,皮脂螨寄生在皮质腺。寻常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临床表现为:好发于颜面及胸背部,可形成黑头粉刺、丘疹、脓疮、结节、囊肿等损害。多发于青年男女。痤疮为多因素性疾病,其发病机理至今尚未阐述清楚。现代西医学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一般以药物内服外用为主。寻常痤疮在中医学中相当于“肺风粉刺”、“面疮”等。酒糟鼻(酒渣鼻)俗称“红鼻子”或“红鼻头”,是发生在面部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常发于颜面中部、鼻尖和鼻翼部,还可延及两颊、颌部和额部。轻度者只有毛细血管扩张,局部皮肤潮红,油脂多;目前,以中药满速清治疗为主要。
❾ 发病一个月 毛囊虫皮炎 有小痘痘 冒白尖 吃点什么药或上什么药
你好,一般毛囊炎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毛囊备戚引起的炎症。
毛囊炎姿培的治疗可局部外用抗菌素制剂,如5%白降汞膏.0.5%新霉素膏仿册陵、0.5%红霉素膏等。较严重的可以内服抗菌素如红霉素、氮哌酸等。也可采用理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