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糖尿病脸上出现红点是怎么回事是否正常
有可能是皮肤起湿疹,这种情况下是不正常的,要及时去看医生,保证皮肤的干燥。
Ⅱ 糖尿病皮肤痒怎么办
糖尿病人皮肤痒是糖尿病早期出现的症状之一,那糖尿病皮肤痒怎么办呢?治疗糖尿病皮肤痒的方法有很多,下面我带你一一了解!
糖尿病皮肤痒的解决方法
1、按时服用血糖药物,同时稳定情绪,对缓解皮肤瘙痒有一定效果。因此要保持乐观情绪,调节饮食、忌吃辛辣食物、戒烟戒酒、合理运动,保证血糖在正常范围很重要,减少瘙痒并发症的出现。
2、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澡,洗澡水温要适宜,要选用中性洗涤用品;合理更换贴身衣物,最好用棉制内衣,避免瘙痒的症状发生;瘙痒时避免用手搔抓、摩擦,皮肤挠破了容易感染。
3、改变饮食习惯,定量用餐,合理化食物结构,做到少食多餐,不暴饮暴食,不吃含糖量高的食品,避免血糖的波动。
4、时常测试血糖值,不仅仅测试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也很重要,血糖平稳的情况下,注意查看是否为药物过敏产生的瘙痒。
5、正确使用抗过敏药品,咨询医生给出合理化建议。
糖尿病皮肤痒的食疗方
1、绿豆炖大肠
猪大肠、绿豆、败酱草各适量,将绿豆煮20分钟,放入大肠内,两端扎紧,和败酱草共煮熟,加调味品食用。
2、海带绿豆汤
海带(切碎)、绿豆、白糖各适量,加水共煮汤服食,每日1次,连服10日。
3、地肤子红枣汤
地肤子30克,红枣5枚,水煎服,1日2次。
4、绿豆鲜藕汤
绿豆20克、鲜藕300克、鲜薄荷叶3片。鲜藕洗净去皮,绿豆用水泡软后,装入藕孔,蒸熟切片,鲜薄荷切碎,撒于其上,调味后,凉拌食用。
5、酸枣仁汤加味
炒枣仁、合欢皮、白鲜皮、天花粉各30克,川芎、柏子仁、夜交藤各10克,云苓、知母、丹皮、白蒺藜、制首乌各9克,甘草6克,煎水服用,早晚一剂。
6、玉女煎加减
生石膏、天花粉、白鲜皮、制首乌各30克,怀牛膝、黄精、生地、天门冬各15克,知母、丹皮、丹参、赤芍、玄参、蝉蜕各10克,薄荷、甘草各6克,加适量水煎,每日200饮毫升。
7、四妙丸加味
苍白术15克,黄柏12克,薏苡仁25克,川牛膝15克,当归12克,丹皮12克,赤白芍各25克,丹参15克,紫草15克,萆15克,土茯苓25克,蒲公英25克,地丁25克,败酱草15克,地肤子25克,白藓皮15克,苦参15克,每日1剂,水煎服。
糖尿病皮肤痒症状
1、四肢疼痛
下肢、足部各关节经常疼痛,而排除骨质增生、风湿、类风湿。
2、皮肤瘙痒
约有10%的早期糖尿病病人可有全身性或局限性的皮肤瘙痒。且较顽固,以外阴部或肛门部位最严重。
3、面色发红
典型糖尿病人在发病前后,面色并无异常改变。但有人调查过千例隐匿性糖尿病病人,发现绝大多数患者颜面色泽较红,有89.5%的患者呈不同程度面色发红。
4、饮食改变
发现自己饮食量较前增多可是又总感觉吃不饱,还想吃。与此同时,身体却日渐消瘦,全身感觉疲乏无力。喝水量增多,然而仍然难以解除口渴的现象,此外尿量因为饮水增多也随之增多。
5、手足部水疱疹
隐性糖尿病病人手、足以及足趾、小腿伸侧,在没有任何诱因情况下,常突然出现外观颇似灼伤后的水疱,其特点是不痛不痒。
6、菱形舌炎
大约有2隐性糖尿病病人可出现原因不明的舌疼痛,舌背中央呈菱形的乳头缺损(即舌背上无舌苔覆盖)等等。
7、手足背肉芽肿
皮肤、外阴瘙痒而又无皮肤病变,早期糖尿病人在手足背常出现色泽淡红、如指甲大小、质硬、呈环状的肉芽肿。
8、间歇跛行
经常出现行路后下肢痛,脚趾痛,必须休息一会儿才能缓解,这种现象在医学上称之为“间歇跛行”。
9、胫骨前出现褐色斑
此症多见于轻型糖尿病病人,主要表现为小腿前部皮肤出现椭圆形褐色斑,伴有轻度凹陷性萎缩。其中有10%左右可合并糖尿病性神经病变。
Ⅲ 糖尿病身上瘙痒,一抓就起扁疙瘩,是怎么回事血糖也偏高,是并发症吗
糖尿病病人的皮肤病的确比较常见。很多病人是先在皮肤科就诊,然后再转到内分泌科治疗。如果出现顽固性瘙痒,通过一般的抗过敏药物治疗仍无效时,就应考虑糖尿病的可能性,建议这类病人到医院进行相关的检查。糖尿病导致的皮肤病变,最典型的表现是皮肤瘙痒。这可能是由于血糖比较高,引起的炎症刺激皮肤,导致瘙痒的发生。糖尿病合并皮肤瘙痒的发生率为30%~60%,到糖尿病晚期比例可能更高。糖尿病病人由于存在神经病变,导致疼痛阈值提高,换句话说,病人对疼痛的敏感程度比平常人低,平常人觉得痛时,糖尿病病人可能不觉得痛。如果此时病人的警惕性不高,就容易诱发皮肤溃疡,而且往往难以愈合。糖尿病病人发生的皮肤病多源自3个方面的改变:一是微生物的感染,二是血管的改变,三是周围神经的改变。1.微生物感染细菌性感染:糖尿病病人容易发生皮肤细菌感染,如患者身上容易起疖子或出现皮肤溃疡。有人认为,糖尿病病人皮肤表面的细菌增多,但有些学者研究认为,病人皮肤表面的细菌并未发生实质性的改变,主要还是由于某些细菌增殖过度,造成皮肤菌群失调,导致细菌感染。常见的类型是葡萄球菌感染。真菌性感染:主要分为两种,一是女性糖尿病患者发生霉菌性阴道炎的概率相对更高,这与皮肤局部的糖分过高,引起阴道的内环境改变有关。二是很多糖尿病病人可出现足癣,表现为脚趾缝发痒、发白,造成真菌感染。患者往往不以为然,以为用手抓一抓,或随便抹一些药就能好。实际上,这种真菌感染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很容易发生糖尿病足。一旦出现糖尿病足,其恢复过程就会相当漫长。糖尿病病人发生真菌感染,比一般病人的恢复期更长。病毒感染:病毒方面的感染如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导致,多发于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此病在老年人群发病率较高,如果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其发病率就会更高,恢复起来比正常人也慢得多。2.血管的改变糖尿病患者皮肤的血管脆性较大,其功能也发生了改变,导致血液循环也比正常人差得多。因此很容易造成糖尿病病人的皮肤出现发冷、发白、变薄、疼痛,导致皮肤局部坏死,这也是导致糖尿病足的重要原因之一。这种血管的改变,有时抬高肢体,病人会感觉疼痛。3.神经系统改变原因可能是患者的周围神经功能发生了损伤,使得疼痛的阈值提高了,对疼痛不敏感。有些糖尿病病人的脚被尖锐的物体刺到之后,其感觉也会很轻微。因此,糖尿病病人应避免用温度过高的水烫脚,以免烫伤,导致皮肤溃疡,诱发糖尿病足。有些老年人足底长了胼胝、鸡眼,由于对疼痛不敏感,同样可能诱发皮肤溃疡。因此这类病人穿鞋应宽松一些。
Ⅳ 有糖尿病引起的湿疹怎么治疗
意见建议: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可搽炉甘石洗剂或振荡洗剂。慢性湿疹可用3 ̄5%糠馏油软膏外搽。内服范围较小,又无渗液时,可用地塞米松霜或肤轻松软膏外搽。内服药有苯海拉明、非那更、塞庚啶等。中药治疗湿疹也有一定的效果。
Ⅳ 糖尿病患者打胰岛素过敏,出现皮下硬结怎么办
得了糖尿病之后轻微一些的是服用降糖药来把。血糖给降下去较为严重的一种就是注射胰岛素。但是如果长期的在体内注射胰岛素的话,会对身体造成很大的伤害。有时候就会出现打完胰岛素后过山或型敏的现象,而且还会出现皮下硬结的反应。
出现皮下硬结的反应,或者是出现水肿的时候。在这期间可以喝一些盐水来缓解。逗猜出现这种状况的时候也不用太多的担心,因为这是每个注射胰岛素的人都会出现的问题。并且注射之后出现的皮下硬结会在一到两个星期之内慢慢的消退下去。不用太过于担心!
其实平常在注射胰岛素之后轻一点儿的过敏反应,就会使皮肤发红,或者是刺痛,如果说特别严重的就会出现荨麻疹或者是过敏性的休克等等,那么这一种一定要去注意,就不要再打太多的胰岛素了控制起来!
Ⅵ 糖尿病引起的皮肤病怎么治疗
病情分析: 你好,糖尿病引起的皮肤病应做到以下几点:1.控制血糖。2.对症治疗 外用专止痒剂,如复方薄荷酊,薄荷酚属甘油洗剂,樟脑酊,止痒霜等.全身性的瘙痒可内服扑尔敏,苯海拉明等抗组织胺药物。3、注意皮肤保养 衣服宜宽大,内衣应柔软松宽,以棉织品为好.避免羽绒。4、保持情绪乐观,避免发怒和急躁 尽量保持心情平和,力求轻松愉快,善于自我调节,避免压力过大。5、养成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忌食易过敏或刺激的食物,如鱼,虾,蟹等.应戒烟限酒,不喝浓茶,咖啡.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
Ⅶ 糖尿病引发的皮肤病,怎么治疗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避免吃容易过敏或刺激的食物,如鱼、虾、蟹等。停止吸烟,限制饮酒,不要喝浓茶和咖啡。饮食疾病和皮肤病需要早发现、早治疗,其原则是彻底控制糖尿病及相关代谢紊乱,以实现血糖、血压和血脂的长期、稳定和持续控制。轻度和轻度血糖是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的前提。在这个前提下,中草药口服药可以用来治疗糖尿病引起的皮肤病,效果很好,可以在中医院治疗。
在急性期,主要是形成疱疹,有挖出的倾向。慢性期是苔藓病造成的伤口。在治疗糖尿病性皮肤病时,应特别注意清洁手指的缝合线,不要撕开指甲周围皮肤上的痕迹,以免最终造成损伤和继发真菌感染,治疗中最关键和最重要的方面,如杀菌剂或抗病毒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