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过敏知识 » 春季皮肤过敏的中医治疗
扩展阅读
汗泡湿疹吃什么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湿疹长什么样的 2025-05-16 23:22:04
湿疹婴儿喝什么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春季皮肤过敏的中医治疗

发布时间: 2023-10-07 21:55:52

㈠ 中医药怎样治“过敏”

过敏是不容易治疗的,有些过敏可以治疗,那是因为过敏源是一种表邪,把表邪去掉即可,相对来说这不是过敏。而有些是体质的敏感性导致,不管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这种不好治疗,最好是远离过敏原,如果要治疗,只能通过服用抗过敏药物治疗,通过调节药量大小,让人体不断的适应这种环境来解决,这个我建议西药抗过敏加中医扶正相结合,慢慢增强人体的适应能力,直到适应,所以,注定疗效快不了。还有一种比如哮喘,老慢支类的,其实这个不能叫过敏,只是没搞清病理罢了,病理搞清楚了药到病除

皮肤过敏怎么用中医治疗

中医如何治疗皮肤过敏

过敏性体质的人,在中医的观点上,主要是肺、脾、肾三脏腑功能失调而造成的。肺主呼吸,肺不耐寒热,易受外感风寒病邪侵袭而造成皮肤的不适。脾主运化,营养失调亦损伤脾胃,进而因运化代谢的不良,造成水湿水邪聚合而成痰湿病气,引起对食物的'过敏。肾主气纳,调节水分代谢。若肾阳不足,气纳功能不良,水分蒸化亦失调,进而造成皮肤态轮的干燥、大便的干硬秘结。

基于肢闭判辨证论治的基础,中医依据征候属性,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湿热内蕴型

患者疹斑上常有水,水抓破后,皮肤会呈现鲜红糜烂,造成组织液渗出,液干后会结黄色的厚痂,并同时可见大便干、小便黄,舌质红。治疗方式以利湿清热、去除肠胃湿热、利肠通便为主,可开予消风散加减方。

脾虚湿甚

此类型患者在水?;抓破后,皮肤会呈现浅红或同肤色的糜历改烂,且渗出液不易干收,会有黄色薄痂。症状还有面色暗黄、精神不振,胃口不佳,舌质淡红。治疗以健脾除湿、增强脾胃运化功能、增强肾气为主。处方为参苓白术散。

阴虚血燥

此类患者的皮肤在疹斑边界会呈浅红或暗红斑,皮肤表面粗糙干燥且覆有鳞屑。虽然口干现象但不喜欢喝水,舌质红或暗红。治疗以滋阴养血润燥、滋养肺阴、强化脾胃水分营养的吸收功能,以期能除去皮肤的干燥搔痒。治疗药方为当归饮子加减方。

在此要特别提醒,有过敏体质的朋友在体质调理前后,虾、蟹、贝类及冰冷饮料、食品须尽量避免,以免症状复发,影响治疗的效果,并且须注意避免过敏原的刺激,平时多加运动,放松身心以增强免疫力,过敏体质必定会有显著的改善。

如果过敏现象严重,请您及时就医,以免耽误病情。

㈢ 如何用中草药祛除过敏

皮肤出现过敏,容易出现瘙痒,红斑等等现象。一旦出现这些情况,要及时治疗。如果采用中草药来去除过敏的话,可以借助艾叶油。因为艾叶油是提取自菊科植物艾的叶,它具有散寒止痛,温经止血的作用,另外使用艾叶油还具有抗过敏的效果。一般在临床上,可用于治疗过敏性皮炎

详细内容

  • 01

    另外也可以使用千里光,由于千里光是一种中草药,加水煎煮以后,取药液使用。在使用时,待药液温度合适,可先熏后洗,早晚各一次,一般用2~3天即可去除过敏。其实川椒也属于中草药中的一种,如果出现过敏,可以取适量的川椒,把它研为细末以后,再加入适量的清水,充分的浸泡。再开大火煮开,取滤液,等到滤液稍微凉以后,用来蘸洗,并且浸泡患处。建议每天早晚各一次一次,半个小时左右即可,去除过敏。

  • 02

    最后出现过敏也可以使用冰硼散,具体的做法:选择用生理盐水清洗过敏处的皮肤,待到皮肤干燥以后,再患处撒上冰硼散,然后用凡士林纱布覆盖包扎好即可。

㈣ 过敏,试试中医调理

有诗云:“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可有一类过敏人群,眼睛痒、打喷嚏、流鼻涕……他们感知春天的能力也超强。入春以来,医院里来看过敏性疾病的人逐渐增多。

从中医角度讲,“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不足、抵抗力差是过敏性疾病的根本原因。先天禀赋不足,加之后天生活环境和方式的影响,导致肺肾气虚,使得风、寒、燥、火、湿等外邪容易入侵机体。分而论之,过敏性疾病反复发作与以下几个因素尤为紧密:

湿。现代人饮食味重,呆滞胃肠,运化不及时,生痰生湿是自然之事。运动能出汗,出汗能排湿,而当下不少人久坐少动,使得排湿途径减少。空调普及容易闭塞毛孔,汗腺不开,湿壅积在体内,形成内湿,致使水液循环不畅。

热。中医认为,“热能动风”,风就是过敏反应的一种。体内的火气使神经陷入不安定状态,造成热性过敏体质,比如遇热则皮肤痒等表现。

寒。“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寒是很多慢性病反复的罪魁祸首,也是致敏的关键诱因。寒邪侵入呼吸道时,人体的阳气会将寒邪驱逐出去,打喷嚏、流鼻水就是将寒气排出人体的过程。只要寒气排出去,过敏反应就会停止。

现代医学认为,过敏是一种免疫变态反应性疾病,目前尚无彻底治愈的方法,临床主要采取回避过敏原、脱敏治疗、服用抗组胺药物、使用激素等疗法。但是脱敏需使用卖姿枣标准化变应原检测,并采用皮下注射或舌下含服标准化临床脱敏,疗程 3~5 年,费用较高,患者不容易配合。

临床上,中医治疗以散风止痒、祛湿利水、祛痰化饮、解痉平喘、通窍、行气活血等为主。小中拆青龙汤、麻杏石甘汤、射干麻黄汤、苍耳子散、消风散等都是常用方剂。

除了常规药物治疗,日常防治过敏,患者可在远离致敏原的同时,通过调整生活方式、食疗来积极地改善体质,扶助正气,从而消除过敏性疾病产生的土壤。

1.芪枣山药粥。生黄芪15克、山药20克、大枣30克、粳米100克,将生黄芪洗净后在锅中加入适量水煮20分钟,取汁备用,另将淘洗干净的粳米、红枣、山药一并放入锅内,加入黄芪水,用急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煮至软烂,放温即可食用。

2.灵芝苏叶茶。灵芝6克、苏叶6克、茯苓10克,冲入沸水600毫升,焖泡20分钟左右,即可代茶饮用。

3.参冬防敏鸡汤。整鸡1只、西洋参10克、麦册戚冬10克、枸杞15克、大枣30克、百合15克、盐少许。将鸡斩杀洗净,备用,药材装入药袋包,将药材与鸡放入锅中,并放入1000毫升水。待鸡肉熟烂,依个人口味加入适量盐调味,即可食用。本品具有益气固本、滋阴润肺、改善过敏体质、增加免疫力、减缓过敏症状等作用。

4.按揉穴位防过敏。按摩印堂、鼻通、百会、迎香、风池、尺泽、曲池等穴位,也能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此外,配合针刺、艾灸、穴位贴敷、耳穴压豆、拔罐等疗法往往能进一步提高疗效,但需要执业中医师或针灸师操作。耳穴贴压期间,应每日自行按压数次,每次每穴1~2分钟,需防止胶布潮湿或污染,耳廓局部有炎症、冻疮时不宜贴压,对胶布过敏者可缩短贴压时间,按压时切勿搓破皮肤。

上述非药物疗法抗过敏的好处是能内外兼顾、标本同治,还可以减轻药物的副作用。但是,很多过敏性疾病十分顽固,病情易反复发作,任何疗法均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坚持治疗。

此外,过敏体质的人除了平时饮食应清淡、均衡,少食荞麦、蚕豆、牛肉、鹅肉、海鱼、虾、蟹、酒、辣椒、浓茶、咖啡等辛辣之品及含致敏物质的食物外,还应多食用一些具有补益脾肺、清热凉血等功能的食物,如百合、山药、大枣、桂圆、绿豆、冬瓜、木耳、南瓜、莲子等。

生活起居方面,过敏体质者要保持室内清洁,被褥、床单要经常洗晒;室内装修后不宜立即搬进居住;春季减少室外活动时间或佩戴口罩,以防止花粉过敏;过敏人群不宜养宠物;起居应有规律,适当参加游泳等 体育 锻炼以增强体质,调畅情志以避免情绪紧张加重病情。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一旦发生严重的过敏反应,千万不要自作主张用药,一是可能药不对症,二是影响医生的正确诊断。一定要在医院查明病因后,在医生的指导下对症治疗。

㈤ 中医大家祝谌予过敏煎医论

过敏煎乃当代大家祝谌予所制,药凡四味,由防风、银柴胡、乌梅、五味子组成,药虽平淡,但组方严谨,临床疗效卓著,被学者称为当代经方。方中有收有散,有补有泄,有升有降,真大家之制也。亦有学者将方中银柴胡改为柴胡亦妙,取柴胡、防风之散与乌梅、五味之敛,诚师法仲景桂枝、白芍之配伍,有异曲同工之妙,为和调阴阳之典范。笔者曾于临证小试,于虚风内扰之过敏性疾患颇效,可根据情况加减使用,如加黄芩以清热,加白芍以增酸敛,合桂枝汤以调和荣卫,合泻白散而泻肺熄风。

基本方:

防风、银柴胡、乌梅、五味子

加减:

过敏性荨麻疹属于风寒者,加桂枝、麻黄、升麻、荆芥;

风热者加菊花、蝉蜕、金银花、薄荷;血热者加牡丹皮、紫草、白茅根;

热毒内盛加连翘、金银花、甘草、蒲公英、紫花地丁、板蓝根;

过敏性哮喘,常加莱菔子、白芥子、紫苏子、葶苈子、杏仁;

过敏性紫癜,常加藕节炭、血余炭、荆芥炭、茜草根、旱莲草、仙鹳草;

过敏性鼻炎,常加白芷、菖蒲、辛夷、菊花、细辛、生地黄、苍耳子、葛根;

冷空气过敏症,常加桂枝、白芍、生姜等。

用法:

水煎,每日1剂,早晚服。

疗效:

本方经临床验证确有抗过敏作用。

荨麻疹是一种瘙痒剧烈,治疗困难的疾病、我们在临床上采用加味过敏煎治疗取得了比较好的疗效。过敏煎是祝谌予教授治疗皮肤过敏的经验方,主要药物有银柴胡、乌梅、白术、防风等,在临床上有较好的疗效、笔者根据临床体会,认为荨麻疹多由于患者体内湿热风邪内伏,兼有肝血阴液不足,使虚实交杂,病程旷久、加味过敏煎方用白术、茯苓健脾除湿,苦参、白鲜皮清热除湿,柴胡、防风、丝瓜络散风通络止痒,赤芍、当归活血养血化瘀,乌梅、五味子敛阴、诸药合用有调理肝脾,清理湿热,活血通络,祛风止痒的疗效、本方与抗组织胺药比较,具有疗效肯定,治愈率高,嗜睡、口干等副作用少等优势。

过敏煎治疗荨麻疹、过敏性紫癜、瘙痒症、急性湿疹等过敏性皮肤病临床效果显著,主要配伍祛风止痒、凉血活血、扶正祛邪、清热解毒等药物,或联合依巴斯汀等抗组胺药物,或联合自血疗法,或针刺双侧曲池等穴位,或神阙穴拔罐等传统中医疗法。临床实验研究提示,该方通过降低lgE、IL-4水平,升高IL-2水平治疗过敏性皮肤病,其抗过敏、抗炎、抗组胺等药理作用与阻断H1受体相关。

㈥ 中医治疗皮肤过敏有什么方法

你好,在皮肤过敏之后,生活需要有规律,保持充足的睡眠;皮肤要保持清洁,经常用温水洗脸;还要保持皮肤吸收充足的水分,避免炎热引起的皮肤干燥;另外还要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多吃一些蔬果,有利于缓解皮肤过敏的症状,希望这些能够帮助到你,满意请采纳谢谢

㈦ 中草药治过敏性皮肤病的偏方

首选:益母草冲抄剂,每次两包一日三次,连服月余,效果奇效,可以说简.便.验具在.
中药及偏方
(1)地肤子、浮萍各30克,蝉蜕9克,水煎服,每日l剂。
(2)桃树叶、艾叶各30克,白矾15克,食盐9克,煎汤洗浴,每日1-2次。
(3)苍耳子,荆芥,防风各15克,葱白1根,水煎服,每日1剂。
营养和饮食
宜进清淡饮食,忌鱼、虾、蟹、羊肉、酒类等辛辣刺激食物。
注意事项
1.患者平时要注意观察过敏原,如发现某种食物或药物过敏时,应立即停用,对可疑致敏原应尽量避免接触。
2.剪短指甲,勿用力搔抓,否则可引起皮损显著增多,瘙痒剧烈。
3.保持大便通畅,便秘者可服果导片2片,每日2-3次安番泻叶适量开水冲饮。
4.室内应保持清洁、干燥,禁放花卉,也不应该喷洒来苏,敌敌畏等化学物品,以免致敏。

预防常识
1.对过敏性体质的人应尽量避免接触易引起过敏的食物、药物、植物及化学物品,减少过冷、过热及日晒的刺激。

㈧ 皮肤过敏很常见,中西医解读不同,但中西医结合方法简单有效

一、中医、西医解读皮肤过敏病因

1、西医解读病因:身体免疫力过强,注意:是免疫力过强而不是免疫力低下。过敏是人体免疫系统对外界刺激 过度反应 造成的。

2、中医解读病因:

二、如何应对过敏性疾病

1、最简单的方法是:服用抗过敏类西药。现在已经到了第三代了,常用药物如下:

2、中医调理过敏性疾病的方法

可以中西医结合调理一起进行。也就是在服用抗过敏药的同时,再结合中医调理一起进行。而且中医调理可以在家自行进行,简单方便。

1、在肚脐处闪罐3-5分钟,目的是快速促进血液循环(因为此处有丰富的腹腔静脉血管网)

2、在肚脐处艾灸 10分钟,如果经常腹泻,说明气虚严重,艾灸时间适当延长。

闪罐和艾灸同时在肚脐处进行,所以要交替进行此穴位的刺激。交替顺序:艾灸-闪罐-艾灸。艾灸的时间要比闪罐的时间长,艾灸操作开始,艾灸结束。一天做两次。

这种中医调理方法, 尤其对于急性发作期效果很明显 。原理就是依据中医对过敏病因的解读理论:身体有内热和体表气虚,闪罐就是加强血液循环,促进排泄;而艾灸就是补气固表。

㈨ 抗过敏的中药有哪些

抗过敏药为能缓复解或消除过敏反应症制状,防止过敏性疾病的药物。过敏反应也称变态反应,它是机体类抗原性物质(如细菌、病毒、寄生虫及其他天然性物质等)刺激后引起的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紊乱,属于异常的或病理性的免疫反应。

常用的抗过敏药可分为4类:

(1)抗组胺药主要是指组胺H1受体颉颃剂,如苯海拉明、异丙嗪、马来酸氯苯那敏、曲吡那敏、马来酸美吡拉敏等。

(2)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主要对免疫反应的多个环节具有抑制作用,同时还有消炎、抗休克等作用,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过敏反应,疗效较好。常用的药物有可的松、泼尼松(强的松)、地塞米松(氟美松)、倍他米松等。

(3)拟肾上腺素药能促进环腺苷酸的生成,环腺苷酸抑制组胺和慢反应物质的释放。常用的药物有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

(4)钙剂能增加毛细血管的致密度,降低通透性,减少渗出,减轻皮肤和黏膜的过敏性炎症和水肿等症状,临床上常作为各种类型的过敏反应的辅助治疗。常用的钙剂有氯化钙、葡萄糖酸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