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猪圆环病毒用什么药,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猪感染圆环病毒一般可以使用氟苯尼考、丁胺卡那霉素、克林霉素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要用促进肾脏排泄和缓解类药物进行肾脏的回复治疗。也可采用黄芪多糖注射液并配合维生素B1+B12+VC进行肌肉注射,或是选用新型的抗病毒剂如干扰素、白细胞介导素、免疫球蛋白、转移因子等进行治疗。
一、猪圆环病毒用什么药
1、猪圆环病毒治疗方法
(1)采用抗菌药物,避免并发感染。如氟苯尼考、丁胺卡那霉素、庆大-小诺霉素、克林霉素、磺胺类药物等进行治疗,同时应用促进肾脏排泄和缓解类药物进行肾脏的回复治疗。
(2)采用黄芪多糖注射液并配合维生素B1+B12+VC进行肌肉注射,或是使用佳维素或氨基金维他饮水做拌料。
(3)选用新型的抗病毒剂如干扰素、白细胞介导素、免疫球蛋白、转移因子等进行治疗,同时配合中草药抗病毒制剂,能取得显著治疗成效。
2、猪圆环病毒的防控措施
(1)为了减少猪圆环病毒感染的发生,应提倡自繁自养、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引种时必须要到检疫合格的种猪场购进种猪,不要随意引种。
(2)对发生猪皮炎与肾炎症的育肥猪,可在饲料中添加一些抗病毒和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中草药,例如银黄散、瘟毒康和百毒杀等,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也可以用防败毒散+黄芪粉+维生素C粉拌料饲喂,用七情败毒颗粒+强力霉素+林可霉素辅以饮水,连续用药1周以上。
(3)免疫预防,目前有很多厂家生产圆环病毒疫苗,该疫苗的用法是颈部肌肉注射。
(4)综合防疫措施,加强科学饲养管理,尽量避免各种应激情况发生。定期监测,严格执行检疫制度,及时淘汰阳性猪只。
二、猪圆环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1、根据研究显示,该病的主要病因是:仔猪早期感染PCV2b、早期断奶、应激与其他重要病原的混合感染。
2、猪圈的卫生消毒工作不到位,饲养管理不当、母猪体质孱弱、其它应激刺激,都可能会引起母猪免疫力下降,诱发猪圆环病毒。
3、圆环病毒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猪和带毒猪,病毒主要分布在猪的鼻粘膜、支气管、肺脏和身体的多处淋巴组织中,可通过猪的鼻液、粪便等排出体外,经口腔、呼吸道等将健康猪感染。
4、如果种公猪携带病毒,会通过配种传染给母猪,导致母猪也感染圆环病毒。
B. 猪的疾病有哪些
我国复猪病呈现种类制多而复杂的特点,大体可分为病毒病、细菌病、寄生虫病以及营养代谢病等。危害我国养猪生产的病毒病主要有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蓝耳病)、猪瘟、猪口蹄疫、猪圆环病毒病、伪狂犬病、猪流感、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细菌病主要有副猪嗜血杆菌病、猪链球菌病、猪支原体肺炎(猪气喘病)、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附红细胞体病、大肠杆菌病等;寄生虫病主要有猪弓形虫病。其中,以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为主的呼吸道疾病和繁殖障碍疾病是目前我国养猪生产中最突出的问题。
C. 猪皮炎肾病综合征的简介
炎肾病综合症(PDNS)也是养猪者遇到的主要疾病问题。PMWS似乎比PDNS出现的要早皮。但后来知道PDNS于1993年就已经出现了,甚至比这还要早。
PMWS和PDNS发生的原因还不十分清楚,然而研究表明,这是一种传染因子,2型环状病毒在两种病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
已发现环状病毒有两个类型
· 环状病毒1型(PCV1)首次确认于1974年,为非致病性病毒。
· PVC2是于1997年在PMWS病例的病料中确认的。该病毒也在其它病例中检出过,包括PDNS,先天性震颤。胎儿心肌炎以及增生坏死性肺炎。PCV2分布广泛,在健康的及病猪体内都能被发现。
2型环状病毒及其感染
PCV2是一个很小(17nm)又很坚硬的病毒,它对热及多数消毒剂的抵抗力很强。研究表明,该病毒只是偶然引发PMWS,但没有该病毒就不会造成PMWS。
PCV2存在很广,在多数健康猪群以及所有发病的猪群中都能检测到该病毒的循环抗体。这种现象可表明两点:病毒能够发生增殖,但病毒的存在并不一定引发具有可见临床症状的疾病。
尽管实验研究证实单独PCV2可以引起轻微的疾病症状,当有其它病毒混合感染或免疫系统受到应激时,发病的机率及其严重程度就会明显增加,表明该病的发生通常有诱发因素。
对PCV2主要了解以下几点:
· PCV2在大多数猪群中存在。因为几乎所有的猪场都能检测到一些猪体内有抗体。
· 病毒的抗体自从1974年就在一些猪群中存在。
· 单独PCV2存在时很少引发疾病。
· 大多数消毒药都很难杀死该病毒,然而病毒对火碱和Virkon则很敏感。
· 对病毒的传播方式了解的还不是很多,但病毒似乎很容易被传播,通过对病例的观察,病毒可能有以下几种传播形式。
· 机械性转移:靴子上的粪污、设备、车辆、鸟类、鼠类等。
· 带毒猪:感染后的带毒猪带毒时间可持续5-6个月,并通过鼻腔、粪便及精液向外排泄,因此最可能的传播方式是通过猪与猪间的接触。
· 精液:通过精液排泄病毒大约可持续6周,因此,理论上推测,病毒可通过人工授精或自然交配而传播,但目前尚未证实。
D. 猪腹部有坏死斑块突出
可能是猪疥癣。
猪疥癣又称猪癞,由疥癣虫寄生引起。对仔猪为害严重,常成为僵猪。寒冷季节发生较多,多寄生于猪的耳、眼、背、臀部及体侧皮肤深层,导致皮肤发炎发痒,常见落屑、脱毛。皮肤呈污灰白色,干枯,增厚,粗糙有皱纹和龟裂,猪只消瘦,失去弹性,有缓颤痂皮,常擦痒不止。病猪生长停指哪陆滞,精神萎靡,日益消瘦,重者可引起死亡,内脏无病变。
治疗:用精制敌百虫配成0。5%的水溶液,先擦患,部或喷洒猪体唯顷,5天后再治一次。饲料中添加阿苯达唑阿维菌素粉可预防。
E. 猪皮炎肾病综合征的症状
PDNS的临床症状以下将有详述,最明显的是皮肤红色或棕色的病灶。
兽医发现这类病变时需要有心里准备,因为它的外表病变与猪瘟的病变非常相似,因此要立即报告到当地官方兽医机构进行鉴别诊断。
其它与PDNS具有相似状况的疾病将在后文中阐述。对于此病的诊断,主要是听取兽医的意见。
断奶猪与生长猪
皮下有圆形的红色或棕色的出血病斑。
· 这些病变常见于耳、脸、腹侧、腿及臀部。
· 通常感染10-16周龄的猪只。
· 有时5-24周龄的猪也受到感染。
· 体况良好的猪常受到感染。
· 有的猪皮肤出现病变后突然死亡。
· 猪只消瘦然后死亡。
· 发病率不是很高,一般低于5%。
· 死亡率可大于50%。
已发现环状病毒有两个类型
诊断
依据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进行诊断,因为多数病例其皮肤病变具有特征性,然而,研究表明PDNS中会有某些巴氏杆菌和PCV2的混合感染。
剖检损伤
· 10-16周龄的猪最易受到感染,5-24周龄的猪也可发病。
· 受感染的猪体况均较好。
· 可见到皮肤有暗红/棕色的出血病变。
· 淋巴器官出血、肿大。
· 肾脏色淡并有出血性病变。
· 出血性病变也见于肺脏、大肠和小肠。
· 胃溃疡。
实验室检测
组织病理学--淋巴结中淋巴样组织减少,还可见到肾炎以及皮肤血管和淋巴腺发炎。
与PMWS/PDNS相似的疾病或状况
相似的疾病
有许多疾病与PMWS和PDNS相似,所以这就是为什么要征询兽医意见的原因,这些病包括猪瘟和其它的病例举如下:
营养不良/饥饿
· 断奶后瘦弱和绒毛萎缩(吸收不良)
· 腹泻(伤寒、大肠杆菌、轮状病毒、传染性胃肠炎)
· 兰耳病
· 气喘病
· 巴氏杆菌感染
· 副嗜血杆菌病
· 回肠炎
· 古典及非洲猪瘟
流行病学
猪场发生PCV2后的严重与否似乎与猪场存在的感染因子的水平有关。连续性使用的猪(场)舍对免疫系统是一个严重的应激,这种应激是一种关键因素,促使PCV2去侵害淋巴系统而发生疾病。营养在保障猪群健康方面是不容质疑的,特别是抗氧化剂的作用不容忽视。
流行病方面有以下几个特点:
PCV2能在多数健康猪群中以及所有的发病猪群中发现。
· 诱发因素至关重要,它们能使PCV2进入到淋巴组织和免疫系统,并引发疾病。
·已知的诱发因素包括与兰耳病病毒、细小病毒、疫苗中的某些佐剂、猪场中已经存在的某些病原微生物的密切接触以及不良的饲养管理。
· 营养缺乏或营养不良的诱因。
· 某些品种可能更易感。
· 存在着当免疫系统受到刺激时,PCV2致病性增强的可能性。
· 在英国,当本病进入到一个未感染的猪场时,似乎是一种新的病源。
· 在美国,尽管也存在着繁殖问题,但该病并未在母猪群和哺乳仔猪中见到。
· 疾病始发于3周龄的仔猪,之后于4-6周变得明显。
· 疾病的发生与没有或对PCV2的抗体较低有关,而有较高抗体的猪则不感染此病。
· 仔猪在母体内或出生时可以受到感染。
· 在受到PCV2感染的猪场,达到95kg体重时,几乎100%的猪有PCV2抗体。
· PCV2对大多数消毒剂不敏感,病毒能在环境中存活几个月。
· 一旦猪场存在该病,在场内可持续4个月或至少18个月或时间更长。
· 一般来讲猪场健康状况越好,得病后的症状越轻。
· 一些研究表明,某些母猪所生仔猪易受到感染,而另些母猪所生仔猪则不被感染,说明母猪个体或母猪日龄有一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