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皮肤瘙痒中医十大治法(转载)
一、表散风寒止痒法:
肺气不足,风寒客于肌肤,卫阳被遏,与营热相搏,不得外泄,邪中于经,身痒而发风团疹。《证治准绳》曰:“汗出当风”。风结于肌肉,与热气并,则生?疹。寒主收引,皮毛致密,邪气外达,身痒搔之随起风团疹块,并有恶寒,无汗,发热,舌苔白,脉浮紧,而形成荨麻疹,每遇冷风而加重。
治以发散风寒,解表透疹。
方用麻黄汤加减。
麻黄、杏仁、桂枝、甘草宣肺开腠、发汗散寒。加荆芥、防风驱风外出,浮萍草、白藓皮、地肤子、蝉蜕散风透疹止痒,使邪随汗解。
二、疏散风热止痒法:
卫外不固,风邪侵袭,客于皮毛腠理之间,郁久化热,风热相搏,身热发痒,出现红色粟粒状丘疹,多发在四肢外侧背部,春夏为重。《素问·四时刺逆从论》曰:“少阳有余,病皮痹瘾疹”。每晚瘙痒不休,影响睡眠,搔破血迹结痂,落痂复起,舌红苔薄白,脉浮数。
治以疏风清热、透疹止痒。
方用防风通圣散加减。
防风、荆芥、薄荷发汗解表,使风热从汗而解;栀子、黄芩清三焦肺胃之火;蝉蜕、地肤子、牛蒡子疏风解肌透表疹;连翘、当归、赤芍利血活血,解血中毒;大黄、芒硝通里泄热,使风热毒邪表里分消而解。
三、搜风化湿止痒法:
风、湿、热合邪,湿热郁蒸,旁走四肢,手足关节胀痒,起红硬块疹,搔破流血水,结痂破裂,渗出液汁,浸淫成片,蔓延全身多处而成湿疹,舌红苔腻微黄,脉数。《诸病源候论》曰:“邪气客于皮肤……,由凉湿折于肌中之热极,热结成赤疹也”。
治以清热祛风化湿。
方用当归拈痛汤加减。
防风、荆芥、羌活宣透关节之风湿;升麻、葛根升清气上行,散肌肉风湿;苍术、白术健脾燥湿;苦参、黄芩、黄柏燥湿清热;猪苓、泽泻、白藓皮、茵陈利小便而渗湿;当归活血补血;党参、甘草补养正气,使侵淫湿疹之邪,上下分清。
四、升清降浊止痒法:
清升浊降,乃是生理常态。因体表阳盛,蒸腾汗出,复感风邪,阻遏气机,清浊失调,表里阻塞,络脉阻滞,外邪不透,清阳不升,而发瘾疹。《伤寒序例》曰:“风气相搏、必发瘾疹。”风邪内不得泄,结于肠胃,阴浊不降,大便干燥,胸中烦热,身热瘙痒,搔之起红色风团疹块,垒成条,热起冷伏,舌红苔燥,脉数。
治以升清降浊,斡旋气机。
方用升降散加味。
蝉蜕、僵蚕升阳中之清气;大黄、姜黄降阴中之浊阴,加荆芥、防风、地肤子宣散疏风透疹。
内外通和,杂气风毒得泄,湿疹自消。
五、益气活血止痒法:
因脾虚肝郁,肺气不足,常自汗出,风邪乘虚结于皮毛腠理之间,外不宣透,内不得泄,身痒搔而起风块疹。多发于胸背,上午为重,舌淡苔薄白,脉虚。《诸病源候论》曰:“夫人阳气外虚则汗多,汗出当风,风气搏于肌肉,与热气并,则生??”。
治用益气固卫。
方用桂枝汤合玉屏风散加味。
桂枝、白芍、甘草、生姜、大枣解肌调和营卫;黄芪、党参、益气固卫;防风、荆芥、白藓皮、地肤子散风透疹止痒。
六、滋阴润澡止痒法:
阴虚风燥,营血不足,外感风邪,或热燥化风,风热相搏,结于肌肤,午后发热,肢节烦痛,口燥咽干,渴不欲饮,身痒或呈现?蕾风,或无疹身痒,入暮为甚。舌红少苔,脉细数。巢元方说:“夫人虚,风邪客于营卫,溢于皮肤之间,与虚热并,故游奕遍体,状若虫行也。”
治以滋阴润燥,凉血和营。
方用当归饮汤加减。
当归、白芍养血润燥;生地、何首乌滋阴润燥;丹皮、地骨皮清热凉血和营。有疹加白藓皮、地肤子散风透疹,使阴血旺盛,瘙痒自除。
七、温通经脉止痒法:
肾阳虚气化无力,脾阳虚运化失调,复感风寒湿之邪,客于肌肤,阻滞脉络,外不透达,内不宣畅。身微痒起白色大块风团疹,遇冷则甚,四肢不温,舌淡嫩,脉细数。形成寒湿??风。即现代医学的血管神经水肿性荨麻疹。巢元方说:“人皮肤虚为风邪所折,则起痒疹,寒多则色赤,风多则色白,甚则痒痛”。
治以温经散寒,养血通脉。
方用当归四逆汤加减。
桂枝、细辛温经通脉,散表里之邪;当归、白芍补血养营;甘草、大枣甘温益脾气;荆芥、防风驱血中之风;白蔻温脾燥湿;苍术燥湿健脾;苡米、通草利血中之湿。
脉络通畅,气血充盛,风寒湿邪得除,痒疹消失。
八、清热解毒止痒法:
因蚊、蚤、蜘蛛、毒虫等叮咬皮肤,毒邪内侵。《外科正宗》曰:“恶虫乃禀阴阳毒种而生,见之者,勿触其恶……凡有所伤,各寻类而推治”。虫叮咬释毒,侵结于皮络,郁久发热,搔之起红润硬块疹,愈搔愈多,遍及全身,发热汗出更重,痛痒交加,舌红脉数。
此属毒热结于皮络,治以清热解毒法。
方以升麻解毒汤加减。
升麻、防风、羌活、牛蒡子宣散解毒,透痒止痒;大黄、黄芩泄热解毒,使热毒上下分消而解。
九、搜风除湿解毒止痒法:
巢元方说:“湿癣者,亦有匡廓,如出行侵淫。赤湿痒,搔之多汁成疮……湿多风少,故为湿癣也,其里亦有虫”。因血热湿盛,复感风邪,风与湿相合结于阳络,郁久风胜,则化为虫,发生对称性痒疹,如两肘、腋、腘窝等处。痛痒之急,搔之流水,浸淫成片,逐渐扩大面积,而成湿癣,舌红苔腻,脉数。
治以清热除湿,搜风解毒。
方用湿癣解毒饮。
荆芥、防风、羌活、独活、蝉蜕搜风通络,以解风毒;黄柏、黄芩、银花、连翘泄热以清热毒;白藓皮、海桐皮、苦参、苍术、土茯苓、蛇床子、萆薢通络燥湿杀虫以解湿毒。
久服湿癣自愈。
十、搜风解毒活血止痒法:
风热郁于皮肤腠理之间,化毒为虫,皮肤作痒,发生块疹成片,硬如牛领名曰牛皮癣。厚而干枯,色白而痒,搔起白屑,逐渐蔓延全身,舌红而干,脉洪数。乃风热血燥,不能充养肌肤所致之干癣证。《诸病源候论》曰:“干癣但有匡廓,皮肤索痒……毒气多湿气少,则风沉入深,故无汁为干癣也,其中亦生虫”。
治以搜风清热解毒活血。
方用宣风换肌散加减。
荆芥、防风、羌活搜经络之风,黄芩、黄连、栀子清热泄肺胃之热邪;丹皮、当归、川芍、桃仁、红花凉血活血以散风(治风先治血,血活风自灭);生地、首乌滋阴养血,润肌肤以除疡,白藓皮、蝉蜕、乌蛇善治各种癣疮。
② 我急需中药治疗皮肤瘙痒验方
周身皮肤瘙痒者可用百部酊、苦参酒外搽;或者用苦参、白鲜皮、百部、蛇床子、地肤子、花椒等煎水作全身熏浴;或者矿泉浴。
③ 身体痒越抓越痒怎么治偏方
身体痒越抓越痒怎么治偏方
身体痒越抓越痒怎么治偏方,身上痒一般是因为皮肤干燥、蚊虫叮咬或者其他问题,皮肤瘙痒发作时,千万不要用手去搔抓,否则会越来越严重,下面就来看看身体痒越抓越痒怎么治偏方。
身体痒越抓越痒怎么治偏方1
1、苏打水
用苏打水涂抹患处,可以取得止痒的效果。这是因为苏打水可以在皮肤表面发生酸碱中和的反应,对于一些真菌性皮炎以及蚊虫叮咬所引起的皮肤瘙痒具有明显的缓解作用。此外,像氨水、淡肥皂水均有类似的效果。
2、薄荷桑叶水
取新鲜的薄荷和桑叶,一起加清水煮开,放温后用干净的毛巾来蘸取汤汁,轻柔地擦洗患处。薄荷具有解表散热、止痛止痒的作用,桑叶具有疏风散热、润燥的作用。用薄荷桑叶水擦洗皮肤可以改善皮肤干燥或过敏所引起的瘙痒不适。
3、马齿笕外敷
取新鲜的马齿笕适量,捣烂后敷在患处,用干净的纱布盖好,留一个小时后再洗掉。马齿笕具有消炎杀菌的作用,可以缓解皮炎所引起的瘙痒不适。另外,也可做一些凉拌马齿笕或马齿笕汤来食用,可有辅助治疗的效果。
4、香蕉皮
取新鲜无变质的香蕉片1个,可以直接用香蕉片在患处反复涂抹,也可将香蕉皮敷在患处,连续数日。香蕉皮可以抑制细菌和真菌的生长,促进皮肤的修复,对于足癣、体癣所引起的瘙痒都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5、西瓜皮
取新鲜的西瓜皮,反复涂抹患处,最好是将西瓜皮冰镇半小时后再用。西瓜皮具有清热解毒、去痱的作用,这个方法可以比较快速地缓解蚊虫叮咬以及皮炎所引起的瘙痒。
6、芦荟胶
取少许芦荟胶均匀涂抹在患处,但不要大面积涂抹,更不要睡觉时还留在皮肤上。芦荟胶具有修复皮肤细胞、消炎杀菌的作用。适量使用芦荟胶可以缓解皮肤干燥、蚊虫叮咬以及湿疹所引起的'瘙痒不适。
7、新鲜果蔬汁
在短期内戒掉任何肉鱼蛋奶和垃圾食品,保持饮食清淡,只吃谷物粮食和新鲜果蔬。如果皮肤瘙痒很严重的话,可以喝掉大量的新鲜果蔬汁,比如苹果汁、胡萝卜汁等。这个方法对于各种类型皮炎所引起的瘙痒均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8、家庭常备药品
家里面一般都会有一些花露水、风油精、艾草膏、万金油等常见药物,这些外用药,对于蚊虫叮咬以及皮肤炎症所引起的瘙痒疼痛都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因此在瘙痒发作时,可以应急使用,当然每种产品的效果是不一样的。
身体痒越抓越痒怎么治偏方2
1、芫荽水
这个偏方要用到的材料很简单,主要有芫荽和白酒,芫荽也就是香菜,把新鲜的香菜洗净捣碎,然后加入白酒混合拌匀,浸泡两个小时后用酒液清洗瘙痒部位,止痒效果非常不错。
2、韭菜水
材料:淘米水、韭菜。做法:把韭菜洗干净后切碎,然后加入洗米水混合,比例大约是1:10,浸泡2个小时后倒进锅里大火煮开,然后清洗发痒的地方。每天洗三次,连续治疗三天,可以很好地消除瘙痒。
3、苍耳草汤
材料:整棵新鲜苍耳草(根、叶均用)。方法:将苍耳草洗净切碎,然后加水煮成浓汤,先趁热熏患处,温度合适再浸泡清洗。这个偏方有清湿止痒的作用。
4、蜂胶水
材料:蜂胶。方法:把蜂胶和温开水混合,水变为乳白色就可以饮用,同时用棉花蘸蜂胶涂抹在瘙痒部位,每天两次,对蜂胶过敏的人不要使用。
5、柳叶梗明矾汤
材料:明矾、嫩柳茎、地肤子。方法:把这些材料加入水煎煮30分钟,然后取药液清洗瘙痒的部位,每天治疗2次,3天即可治愈。
皮肤瘙痒的病因比好复杂,患者在配合医生治疗期间,也可以试试这些民间偏方,相信会有一定的效果。记住不要大力抓挠皮肤,抓痒本身就是对皮肤的一种刺激,轻微、瞬间的刺激不会引起皮肤明显的变化。
然而,如果是长期的、反复、强烈的刺激,皮肤就会变厚、甚至皲裂、增生、癌变。因此,当皮肤发痒时,尽量不要用手抓,及时进行治疗才是正确的。
日常生活当中,出现皮肤瘙痒应该怎么做?
1、皮肤注意保湿
想要皮肤不出现这种情况,在每个季节都应该做好相应的保湿工作,在夏天的时候,人们长时间待在空调房中,长时间吹空调会导致皮肤变得非常干燥,这时候皮肤相对较缺水,皮肤角质层就会出现问题,如果不保湿就会出现皮肤瘙痒。
每当秋冬的时候天气都比较干燥,室内如果没有加湿器也会导致人皮肤变得干裂,适当的做好保湿工作是很有必要,而且每天一定要喝足够的水!
2、有规律的生活
皮肤出现问题跟生活当中的某些习惯也是有关系,还有人的心情不好、睡眠不佳容易导致人皮肤瘙痒,在生活当中应该有规律的去生活,学会释放压力,有好的心情,同时也不让自己太过于劳累。
3、注意穿着
有一部分人会出现皮肤瘙痒是因为衣服的材质出现了问题,建议大家贴身的衣物尽量穿棉质的,皮肤直接接触的衣物没有问题,就得到了更大的保障。尽量选择柔软的衣服,如果经常出现皮肤瘙痒,那么就不要穿紧身衣了!
4、注意抗过敏
有很多人会出现瘙痒是因为患上了湿疹,湿疹是较为常见的皮肤疾病,患上这种皮肤疾病以后身体的某一部位会出现干燥粗糙等问题,奇痒无比,这种情况及时咨询医生,吃抗过敏的药物进行治疗!
当频繁的出现皮肤方面的问题时,一定要及时到医院找医生检查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积极的配合治疗,因为很多人出现皮肤瘙痒并不是单纯的干燥或者是湿疹所引起的,还有很多身体内部的疾病,这些疾病不尽早的治疗,会给健康带来更大的伤害!
④ 治皮肤瘙痒秘方_治皮肤瘙痒秘方有哪些
皮肤 瘙痒 症是仅有 皮肤瘙痒 而无原发性损害的 皮肤病 ,患者的抓痕、血痂、色素沉着及苔藓样化或 湿疹 样变有时可继发感染,民间有很多治疗皮肤瘙痒的秘方,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治皮肤瘙痒秘方,希望能帮到你。
治皮肤瘙痒秘方
1、祛风止痒汤
蝉衣15克、徐长卿15克、当归10克、生地15克、红枣10个。每天l剂,煎2遍和匀,日2-3次分服。大便干燥或 便秘 者加生首乌15-30克。
蝉衣、徐长卿祛风止痒。生地、当归凉血养血、润燥。红枣健脾和胃营血。全方功能祛风止痒,养血润燥。避免刺激性食物,如烟、酒、咖啡等,切忌搔抓、摩擦、热水、肥皂摈洗或乱搽成药等。
2、润肤止痒液
生甘草30克、蛇床子30克。煎2遍和匀,去渣浓缩成200ml,瓶装备用。同时涂局部,日2-3次。皮肤干燥加甘油50ml,冰片3克(用酒或75%酒精30ml溶化后和入)。
生甘草润肤止痒。蛇床子祛风止痒。煎浓外涂有滋润皮肤,消除瘙痒之功。
3、蛇床子散
蛇床子、明矾、百部、花椒、苦参各9-15克。煎汤趁热熏洗患处或坐浴。
4、三叶甘草液
女贞子叶、艾叶、皂角、茶叶各15克、生甘草10克。将上药加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纱布过滤,取煎液外洗或湿敷溃疡面,每日2-3次。
用本方治疗放射性皮肤溃疡患者32例,经 用药 10-20天,均获痊愈。
5、苍艾洗剂
苍耳草、艾叶各50克,蜂房、白鲜皮、苦参、地肤子、川槿皮各30克,川椒、白矾各20克。水煎滤渣,集药液,趁热洗浴,每天1剂,每天洗1-2次,每次搓擦15-20分钟,7天l疗程。
祛风、 清热 解毒 ,杀虫止痒。
6、凉血祛风汤
生地30克,白鲜皮、玄参、苦参、银花、连翘各15克,地肤子、丹皮、赤芍各12克,紫草、荆芥、防风各10克,升麻、薄荷、甘草各6克,蝉蜕3克。每天1剂,水煎2次内服。药渣再煎反复擦洗患处。一般用药2剂即可。
7、大黄芒硝冰片
生大黄、芒硝各100克,冰片20克。将上药共研为细末,装瓶备用。按病变范围大小,取适当纱布一块展平,将药末均匀撤在纱布中央,约o.5cm厚,将纱布四边折褶包好,贴敷患处,用胶布固定或绷带包扎,以防药粉洒出,2-3天换药1次。
用本方治疗皮肤感染患者165例,经换药3-5次,均获治愈。
8、滋血止痒汤
熟、生地各20克,麦冬10克,天冬10克,当归15克,黄芪15克,黄芩6克,黄连3克,苦参6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瓜萎10克,赤、白芍各15克,何首乌20克,菊花10克,防风6克,蝉衣6克,生麦芽10克。每日1剂,水煎3次日分3次服。1个月为1个疗程。可制丸服。滋血润肤,祛风止痒。
9、祛风止痒汤
荆芥、薄荷、蕲蛇、地肤子、蝉蜕各10克,防风、当归、威灵仙各12克,何首乌20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天1剂。皮疹有糜烂渗液者加土茯苓、苍术、黄柏各12克。皮疹部位灼热红肿者加生地、金银花各15克,丹皮、玄参各12克。大便秘结者加大黄、枳实、厚朴各12克。热重者加黄芩、黄连、龙胆草各10克。
10、四黄液
鱼腥草、生大黄、川黄连、黄芩、黄柏各15克。将上药加水500毫升,煎熬沸后20分钟,待冷至35℃左右即可应用。用时,取面积稍大于病灶范围的敷料或折至4-5层的毛巾,浸透上药液湿敷局部,每次敷40-60分钟,无需包扎。每日敷3-4次。数料冷却后于温药液中浸透。每日1剂。
11、米糠馏油
米糠馏油。用糠馏油涂局部后以电吹风吹之(也可以火烘),每日1剂,每次10分钟。杀虫,止痒。
12、苦参制剂
陈醋500毫升,苦参200克。先将苦参用水洗净,放人陈醋中浸泡5天。用前先将患处洗净,用棉签蘸药涂搽患处,每日早晚各1次。止痒去屑。
治皮肤瘙痒秘方有哪些
1、黄芪50克,当归、生地、白蒺藜、地肤子、夜交藤各15克,赤芍、地龙、桃仁、川芎各10克,制首乌18克,蝉蜕10克。7剂,1天1剂,水煎服。
2、取荆芥、防风、苦参、丝瓜络、蛇床子、当归各30克,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洗浴,每次10~20分钟,每日2~3次,每日1剂,连续5~7天。
3、取苦参100克,加入食用白醋适量,浸泡3~5天即成。每日洗浴时,加入苦参醋液30~50毫升于浴水中洗浴,或用棉签蘸药液外搽瘙痒处,每日2~3次,连用5~7天。
4、取刺蒺藜、何首乌各等量,研为细末,装瓶备用。每晚洗浴后,取药末适量,加米醋少许调为稀糊状,外敷于双足心涌泉穴,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晚贴敷,次晨取下,连用7~10天。
5、取红花、紫草、山栀、大黄各等量,研为细末,加冰片适量,混合均匀,装瓶备用。使用时每次取药末少许,加凡士林调成糊状,外敷于肚脐孔处,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用1~2周。
6、醋里含有的酸性物质和醛类化合物能使毛细血管扩张,对皮肤有刺激作用。甘油能软化皮肤并保持水分。配置的方法:将白醋与甘油按3∶7的比例混合,每天1次或每星期2~3次,浴后立即涂抹患处的皮肤。
7、取夜交藤、鸡血藤、乌梢蛇各20克,加入上等白酒适量,浸泡1周即成。每日洗浴时,加入药液30~50毫升于浴水中洗浴,连用5~7天。
8、取苦参、癣皮、蛇床子、虫衣、红紫草、防风各10克,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待温时足浴,每日2次,每次10~30分钟,每日1剂,连用5~7天。
⑤ 冬季皮肤瘙痒偏方大全
皮肤瘙痒是一种皮肤病,属于神经精神性皮肤病,是一种皮肤神经官能症疾患。冬季皮肤瘙痒的患者很多,北方较为普遍,那么冬季皮肤瘙痒偏方有哪些呢?
冬季皮肤瘙痒偏方大全:中医药剂
冬季皮肤瘙痒偏方大全:民间偏方
③鲜毛算盘叶子煨烤热后,擦患处,可达止痒目的。
④选花椒十克左右就可以了,用花椒煮开水,煮大概十分钟左右,用已清洗全身尤其是瘙痒处。
⑤每晚睡前,用面盆盛半盆清水,放适量食盐,加热至盐溶解,用毛巾蘸水搽洗患处,一般3-5次可见效。如有反复,可继续搽洗。适用于中老年人皮肤瘙痒症,效果较好。
⑥一般只要不是有溃疡的皮肤面,可以用白醋来涂抹,这个方法是非常有效的,但是不可以浓度太强的白醋,那样会对身体有刺激性,一般连用几天就会明显好转,甚至是痊愈。
⑦用点淘米水然后加入一些食盐在锅里面煮沸了,然后再倒在洗澡盆里,水温合适了之后就可以用毛巾蘸着擦洗瘙痒的部位。
⑧将较鲜蒜瓣洗净捣烂,用纱布包扎浸于米醋内,2-3小时取出。以包擦洗患处,每日次,每次10-20分钟。
冬季皮肤瘙痒偏方大全:食疗妙方
①大枣(或金丝枣)10枚,雪梨膏20毫升。将枣先泡半小时,入砂锅内加水煮至枣烂后加入雪梨膏后服用。此方可润肺护肤,健脾益气。适用于冬季皮肤干燥脱屑,老年皮肤瘙痒。
③取蜂胶十滴倒入50ml的温开水中服用,蜂胶丸也可以,每天一两次。
⑥ 什么中药止痒效果最好的 止痒中药外用验方
1白矾燥湿止痒
白矾为硫酸盐类矿物明矾石加工提炼制成,主含含水硫酸铝钾,将采得的明矾石用水溶解,滤过,滤液加热浓缩,放冷藕所得结晶即为白矾。
性味归经:酸,涩,寒,归脾,肺,肝,大肠经。
功能主治:外用解毒杀虫,燥湿止痒,内服止血,止泻,祛除风痰。外治缺孝用于湿疹,疥癣,脱肛,痔疮,聤耳流脓,内服用于久泻不止,便血,崩漏,癫痛发狂。
2
蛇床子杀虫止痒
蛇床子为伞形科植物蛇床的干燥成熟果实,夏,秋二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生用。
性味归经:辛,苦,温。有小毒,归肾经。
功能主治:燥湿祛风,杀虫止痒,温肾壮阳,用于阴痒带下,湿疹瘙痒,湿痹腰痛,肾虚阳痿,宫冷不孕。
3
土荆皮疗癣止痒
土荆皮为松科植物金钱松燥根皮或近根树皮,于立夏前后剥取,除去杂质,晒干,生用。又名土槿皮。
性味归经:辛,温,有毒,归肺,脾经。
功能主治:杀虫,疗癣,止痒,用于疥癣瘙痒。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酒或醋浸涂擦,或研末调涂患处。
4
硫黄解毒止痒
硫黄为天然硫黄矿或含硫黄矿物的提炼加工品,以块整齐,色黄,有光泽,质松脆,无杂质者为佳,生硫黄只作外用,制硫黄可供内服,内服需与豆腐同煮,至豆腐呈黑绿色时,取出漂净,阴干,用虚搜时碾细。
性味归经:味酸,性温,有毒,归肾,大肠经。
功伏誉稿能主治:解毒杀虫止痒,治皮肤湿烂,疥癣痒痛难忍,配伍轻粉,斑蝥,冰片,碾细调匀,香油调敷患处。以杀虫燥湿止痒;阴蚀瘙痒,配伍蛇床子,白矾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