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特应性皮炎
异位性皮炎又叫特应性皮炎、遗传过敏性湿疹等,主要表现为湿疹样皮疹伴瘙痒、个人或家族中有遗传过敏史(哮喘、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皮炎),其次是表现为皮肤干燥、血清IgE指标升高、皮肤感染倾向等。异位性皮炎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70—80%异位性皮炎患者除皮疹外有家族过敏史,环境中的多种过敏原,如尘螨、食物等可触发其特殊的免疫反应,使组胺和其他一些炎症介质释放,引起湿疹样的损害。
引起异位性皮炎患者皮肤屏障功能的改变主要有两种因素:一是免疫反应中所释放的炎性介质,二是患者脂肪酸合成的异常。异位性皮炎患者皮肤屏障功能的改变会使外部致敏因子更易于进入体内,由于患者的免疫系统忙于对抗对一般人而言相对良性的外部因素而不能有效防御细菌感染的发生,因此异位性皮炎患者皮肤表面常有高浓度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异位性皮炎的发生主要是过敏体质造成的。
经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过敏是因为患者体内TH2(2型T细胞)活性过高从而产生过多的IgE抗体就形成过敏体质。而康敏元益生菌冲剂就受到很多过敏患者的关注,它的独特的专利抗过敏益生菌可以有效减少血清中特异性Ig E抗体的生成并可以促进机体自身γ干扰素的分泌量使TH2(2型T细胞)的活性下降。康敏元益生菌冲剂解决过敏性疾病患者反复发作的难题,与其他的治疗方法相比,首先它的操作非常简单,随时都可以使用,具有普遍性;其次它不会像其他药物需经肝肾代谢,从而避免了药物对人体的不良反应;再是不同脱敏治疗相比,没有风险,对患者身心也没有任何性质的伤害。 因此,改善过敏体质就要及早使用康敏元益生菌。
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其关于益生菌治疗过敏性疾病的指导性文件中明确指出,“益生菌疗法是唯一可以彻底治疗皮肤对日光中紫外线过敏出现过敏免疫排斥的根本性治疗方法”。
B. 与异位性皮炎有关的表现及并发症是什么
(1)约30%~50%的异位性皮炎患者伴有过敏性鼻炎或哮喘,发病年龄比湿疹晚。有异位性皮炎而无哮喘者,可用支气管吸入试验发现潜在的哮喘。
(2)药物过敏。药物过敏反应在异位性皮炎患者中较为常见,而且皮损区更易出现接触性皮炎,羊毛脂过敏者并不少见。
(3)食物过敏。食物变态反应在异位性疾病中很常见。患者常在食用牛奶、海产品及其他蛋白质后出现皮炎的恶化。
(4)荨麻疹。手部的接触性荨麻疹在异位性皮炎较常见,它可作为异位性皮炎的一种急性恶化征象,尤其易发生在经营食品者及屠宰工人。
(5)细菌感染。葡萄球菌及链球菌的继发感染可造成异位性皮炎的反复加重,甚至在皮损无明显脓性渗出物时。在异位性个体出现的任何急性水疱样损害,都应该考虑到可能存在有细菌或病毒的感染。
(6)病毒感染。异位性皮炎患者在活动期及静止期如有单纯疱疹感染,都易出现全身性的急性病毒感染—Kaposi水痘样疹。损害常发生在既往的皮损部位,可以有特征性的病毒性疱疹外观,很快发展成广泛的化脓性渗出性损害,伴有高热。
(7)生长迟缓。常出现在那些未用过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的严重病例,因此生长迟缓被归因于异位性皮炎本身。尤其对于长期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的儿童更要小心观察。
(8)眼。结膜炎是异位性皮炎的常见症状。圆锥形角膜是角膜的一种变性变化,可以造成显著的视觉障碍。虽然罕见,但可发生在异位性皮炎的儿童期,若干年后可停止变化。较严重的青年和成年异位性皮炎,白内障的发病率可高达10%,发病高峰在15~25岁之间,也可发生在少儿期。异位性皮炎的白内障几乎总是双眼发病,病程慢性或急剧发展(数天即可形成),且与皮肤疾病的恶化平行进展,其结局与老年性白内障相似。异位性患者的白内障与局部或系统性皮质类固醇激素造成的白内障十分相似,曾有视网膜剥离的报道。
(9)高IgE综合征。这是一种发生于婴儿或儿童的以湿疹为特征的综合征,此病与异位性皮炎相似,但尤易侵犯头部、腋窝及腹股沟。与其有关的特征包括有:显著的继发性细菌感染、波动性冷性脓肿、接触性荨麻疹、支气管炎及更严重的肺部损害。主要的实验室检测异常有血清IgE显著增高(>2000IU/ml),嗜酸细胞增多,嗜中性粒细胞趋化功能受损。
(10)嗜酸细胞增多综合征。这是一种罕见的疾病,通常发生于中年男性。嗜酸细胞增多的原因不清,只有极少数病例可归因于嗜酸细胞性白血病。肝、肺、肠及神经系统均可受累,但以心脏受侵最为常见。皮肤变化包括一种非特异性的瘙痒性斑丘疹样皮损、荨麻疹或血管性水肿,尚有与异位性皮炎相似的损害。仅有皮肤受累的患者难以与异位性皮炎相区别,伴有严重脏器受累的患者其治疗很困难。
C. 异位性皮炎的临床特征是什么
(1)主要特征
①瘙痒。
②婴儿期累及面部和肢体伸侧;儿童期累及肘、窝为主;成人期慢性复发性皮炎。
③个人和家族遗传过敏史。
(2)次要特征
皮肤干燥;皮肤易有继发感染;手足非特异性皮炎;鱼鳞病,掌纹重,毛周角化;白色糠疹;乳头湿疹;白色皮划痕或迟缓发白反应;白内障、圆锥形角膜;血清IgE升高;变应原皮试即刻反应阳性;早年发病;下睑皱褶、眼周黑晕;苍白面容;毛周隆起;环境和精神因素可影响病情。
何谓药物性皮炎药物性皮炎可简称为药疹,系指药物通过内服、注射或别的途径进入机体后,引起皮肤黏膜炎症反应。病情严重的患者,可伴有内脏损害,甚至死亡。
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如同“水能载舟,也可覆舟”一样,药物既可治病救人,也能致病害人。据一些单位统计,药疹发病率约占门诊初疹患者的0.5%~2.3%,随着人民生活日益改善和医药卫生事业的蓬勃发展,该病发病率无疑将会增加。
D. 狗狗异位性皮炎有什么症状
博美犬(详情介绍)
如果你发现家中的狗狗突然无端的瘙痒,并且在饲养过程中病不能找到确切的造成瘙痒的原因,随着时间的流逝,狗狗持续的瘙痒也越来越严重,这就有可能是狗狗的异位性皮炎。
其实异位性皮炎包括吸入性过敏、接触性过敏以及食入性过敏。小编就来告诉你异位性皮炎的主要症状,赶紧来了解一下吧。
异位性皮肤炎主要搔痒的部位包括:脸部、眼睛周围、耳朵、嘴角、下巴、耳翼、腋下、两侧腹部、脚部肉垫趾缝中、大腿内侧、肛门与外阴部等部位,严重时还会扩及到全身。最主要的就是会出现对称性的皮肤患部。当饲主发现宠物出现上述这些部位的掉毛、皮肤潮红、皮肤毛孔粗大增厚现象时,不妨检查另外一边对应的部位是否也出现皮肤患部,大小可能不一致,但是总是会找到相同部位的皮肤过敏患部,这时就要注意小心,家中的宠物可能罹患有过敏性异位性皮肤炎了。
E. 小儿异位性皮炎的症状
婴幼儿期患者的皮肤呈现大片干燥红斑、丘疹,并伴有继发性小水泡性、渗出性及结痂性病灶,成人期则会慢慢增厚,儿童期介于两者之间,但并非每个病童都会完全经历这三期的变化。除了皮肤表面的变化外,另一大特征就是搔痒,季节变换、环境变化及外界刺激,都可能造成痒感而导致幼儿搔抓,而搔抓又会引起疹子,起疹子又会导致搔痒,如此恶性循环,不易痊愈。
F. 异位性皮炎具体有什么症状
异位性皮炎又称遗传过敏性皮炎,发病与遗传和变态反应有关。常见的过敏原有细菌、病毒、寄生虫感染以及昆虫叮咬也可诱发精神因素、气候变化、寒冷刺激及出汗等易使本病加重。异位性皮炎属于常见的一类皮炎疾病,需要通过有效的治法来摆脱疾病。中医药膏治异位性皮炎,如鲁济堂的克炎王,涂于患处能尽快治愈。
G. 猫咪异位性皮炎症状怎么治用什么药
猫咪异位性皮炎症状表现和诊断:
其患病根本原因是由于遗传倾向导致对环境中的抗原过敏引起;也可以理解成过敏引起的一种皮肤疾病,可以类比我们人类对酒精或者芒果过敏反应;不过猫咪的症状表现时间会更久,而且极易继发感染,导致更为严重的真菌或者细菌性皮肤疾病。
症状包括表面出现粒装皮肤炎,全身性脱毛,红疹,结痂,皮屑等等,会有不等程度的瘙痒。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临床症状及排除任何可能导致瘙痒的原因,包括跳蚤、螨虫以及食物过敏这些,最直接的检查就是过敏原测试,皮下测试或者是血液学筛检。
猫咪异位性皮炎治疗办法:
1、降低或避免过敏原的接触,这个是最有效也最难达到理想效果的,首先需要过敏原测定,找出过敏原之后阻断可能接触的途径来防治;
2、脱敏疗法,治疗周期较长,具体方法是通过过敏原防腐刺激来降低猫咪机体对于过敏产生的反应。但注意要循序渐进,不要让猫咪一次性接触大量的过敏原,容易引起严重的过敏症状,加大治疗难度。
3、可以在初期配合一些抗组胺药物如马来酸氯苯那敏片来治疗,主要作用是抗过敏和缓解瘙痒,能减少猫咪因为瘙痒而不断抓挠、损伤皮肤的情况,达到最好的疗效,具体用药要根据猫咪情况按医嘱用药。
4、配合肤诺恩皮肤喷剂,可以针对猫咪皮肤红疹、结痂、掉毛等症状,主要作用是抗菌杀菌,形成皮肤保护层,促进皮肤自我修复和毛发正常生长,基本上每天喷涂3-5次,连续使用5-7天就能看到明显的效果。
5、要让猫咪的皮肤加速修复,还需要配合抗菌助收敛的氧化锌软膏使用,这种皮肤药的适用范围很广,可用于猫咪的过敏性皮炎、接触性皮炎和螨虫性皮炎等。每天要使用3-5次,薄薄涂抹一层于皮肤患处。还要注意后期的预防,改善饮食与环境来降低再次感染的几率。
猫咪异位性皮炎预防:
1、如果是食物引起的猫过敏性皮炎,在找不出过敏原的情况下可以饲喂处方粮;
2、定期的体内、体外驱虫也可以有效的减少因为寄生虫导致的感染概率;
3、环境的定期消毒,通风以及猫咪自身的清洁工作也都可以有效的降低皮肤感染发病。
以上就是猫咪异位性皮炎的症状以及治疗方法,如果您还有其他疑问,建议在用于治疗之前,可以先咨询一下在线宠物医生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