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失禁相关性皮炎的护理
皮肤清洗(Perineal Cleaning)
有研究数据表明,会阴部皮肤的清洗液应接近于皮肤的弱酸性PH值(PH 5.4-5.9)。高PH值会增加皮肤上致病菌的增殖危险并影响到皮肤的屏障功能。一般肥皂的PH值在9.5-11左右。肥皂清洗的机理是其释放碱性自由基和不溶性酸盐。碱性肥皂在水溶液中水解后会使得PH值从10增加到11。学者Ananthapadmanabhan发现高PH值溶液(PH为10)会增加角质层细胞的肿胀并改变脂质细胞的性状。因此其建议清洗液为中性或弱酸性(接近于PH 5.5),有助于减少皮肤的损伤。
现在很多的免冲洗皮肤清洗液(no-rinse)都是弱酸性的PH值,它们对于皮肤上的污物和细菌有一定的乳化作用,从而使得这些有害物质能被轻松的移除(图1)。在清洗的过程中,清洗液、皮肤保湿屏障和皮肤PH之间会有一些列复杂的相互反应。皮肤清洗液通常会含有清洁剂和表面活性剂,还有一些会含有润肤剂和/或保湿剂成分,以此来维持一个适宜的皮肤屏障功能。因此,专家小组一致认为在IAD的预防上,弱酸性、免冲洗的皮肤清洗液要好于“肥皂+清水”的模式。Ronner等人在正常志愿者身上做了一个免冲洗皮肤清洗液和“肥皂+清水”移除暂住菌的测试(大肠埃希菌和金葡菌)。清洗后两者的细菌残留都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但对于脆弱皮肤来说,免冲洗的皮肤清洗液会更安全。
在用“肥皂+清水”来去除皮肤污物的时候,注意动作要轻柔而不是用力的去擦拭,以免造成皮肤擦伤。皮肤的清洗要尽可能的早,这样可以减少尿液和粪便对皮肤的刺激。由于粪便对于IAD的影响较大,因此专家强调对于大便失禁患者及时清洗皮肤的重要性。
滋润(Moisturize)
皮肤的屏障功能取决于其完整的角化细胞和细胞间的脂质。在表皮中,角化细胞在维持皮肤结构和稳态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皮肤的最外层,角质层的存在使得经表皮的水分丧失得到严格的控制。角质层的保水能力取决于细胞间脂质的有序排列所形成的屏障。
所谓润肤就是修复或增大皮肤的保湿屏障,保持和增加其含水量,减少经表皮水分丧失(TEWL)。滋润产品通常含有水分、保湿剂和润肤剂。润肤剂的主要成分是脂质(lipids),包括脂肪(fats)、蜡(waxes)或油类(oils)。脂质的来源包括羊毛脂、凡士林、二甲基硅油和植物。一些润肤剂也会同时含有保湿成分,如甘油。保湿剂可以加强从真皮层到表皮层水分的吸收,在潮湿的环境中,它们还支持角质层从外部来吸收水分。
对于皮肤干燥的患者来说,常规性的使用滋润产品是非常必要的,它可以提高皮肤的水合作用并降低其他的如皮肤撕脱的发生率(图2)。但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滋润产品的配方有可能会导致过敏性皮炎,因为防腐剂、香料等的存在。典型的症状是使用之后出现刺痛或灼伤感。
皮肤保护剂(Apply Skin Protectant)
皮肤保护剂的主要作用是在皮肤上形成一层密闭或半透性的保护层,以此减少尿液或粪便对于皮肤的刺激。很多的皮肤保护剂是基于一些密闭型的材质,如凡士林或二甲基硅油。目前使用比较多的皮肤保护剂有凡士林油膏、二甲基硅油软膏、氧化锌软膏和液状丙烯酸(图3)。
2. 请问失禁性皮炎使用造口袋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失禁性皮炎特指的就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患者出现有大小便失禁,造成了外阴局部的皮肤刺激性的炎症改变。一般在护理上主要通过以下的一些措施:尽量的使患者的大小便的次数减少,频率减少,这样可以减少对皮肤的刺激。并且可以选择用温热的开水,来冲洗便后的皮肤,不要用粗糙的纸巾擦拭。清洁完成之后,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滋润作用的软膏,比如尿素软膏。必要时可以合并使用一些抗炎的软膏,防止细菌感染,比如百多邦、红霉素软膏。
另外,已经出现有皮肤的糜烂、渗出、结痂,这个时候可以选择含有鱼肝油成分的软膏涂抹,促进愈合。并且在饮食上尽量的选择一些容易消化吸收的,富含有高蛋白、维生素、矿物质的饮食包括牛奶、豆浆,以及颜色鲜艳的蔬菜、水果,鸡胸肉、鸭胸肉以及鱼,能够促进皮肤的愈合。
3. 请问失禁性皮炎使用造口袋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多观察及时更换造瘘袋,看看是否透气 舒服没有摩擦,一定要选择一个大牌子造瘘袋,像好利斯特这个牌子就大大的好,他们家就是专门做这些造瘘袋的,什么样的都有,一些知识啥的你也可以问问他们家客服。
4. 请问失禁性皮炎使用造口袋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造口周围皮肤溃烂了怎么办?”
“造口袋粘贴不住易渗漏怎么办”
经常会有造口家人咨询关于造口周围“皮肤”的问题,
因为一旦造口周围皮肤出现发痒、发红甚至破溃有渗液时,不仅会增加护理难度,也影响了日常生活质量。
一、认识刺激性(失禁性)(粪水性)皮炎
刺激性(失禁性)(粪水性)皮炎是肠造口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由于粪水与造口周围皮肤长时间接触后,导致皮肤红斑、溃疡等炎症表现。
尤其是回肠和尿路造口排泄物刺激性很大,一旦与皮肤接触,更容易引发皮肤表面溃疡。
二、病因
#肠造口护理技能不理想
(1)产品选择不合适
(2)造口护理技巧欠佳
#肠造口高度不理想
#腹部情况不理想
(1)体型过于肥胖或过于偏瘦
(2)腹部有疝气
三、预防措施
一、造口用品的选择
每个造口朋友的身体形状、皮肤状态不同,因此全面、准确的评估造口周围身体形态后,选择适合的底盘以及附件用品至关重要。
二、正确佩戴造口产品
(1)掌握正确的造口产品更换流程:
Apply 佩戴
正确的产品佩戴将确保造口底盘紧密地粘贴在造口周围,保护皮肤,防止排泄物渗漏到皮肤上而引起皮肤浸渍 ;
Remove 揭除
正确的移除技巧将确保移除造口产品时不损伤皮肤,保护造口周围皮肤 ;
Check 检查
检查底盘黏胶及黏胶覆盖下的皮肤,如需要可使用镜子查看。底盘黏胶被腐蚀,造口周围皮肤上有排泄物或皮肤浸渍,提示我们需要改变更换的频率。
(2)术后6~8周水肿期内,每次更换底盘前建议测量造口大小
(3)底盘中心孔裁剪要大于造口根部的1~2mm
三、及时排放造口袋内容物
当造口袋内的排泄物达1/3~1/2时要及时排空,避免造口底盘受到过度牵拉发生渗漏。
四、做好皮肤护理
护理时可以先用温水或生理盐水清洗肠造口周围皮肤;待干后,使用造口护肤粉及皮肤保护膜进行保护。
五、掌握造口袋更换频率
造口袋的更换时间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因此每个人都应该按照自己的更换周期来更换,但是夏季天气炎热,建议缩短更换时间;若发生渗漏情况,及时更换。
六、注意饮食
保证营养均衡,摄入循序渐进、控制体重,避免短期内体重增减明显而引起造口周围皮肤不佳。
5. 病人出现哪些情况责任护士必须进行压力性损伤和失禁性皮炎风险评估要给与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新入住院患者都会进行Braden评估,分数≤12分,属于高危压疮风险,睡气垫床,保持床单专位清属洁平整,指导患者家属进行有效翻身,2-3小时翻身一次。每次翻身查看头枕部、肩胛骨处、骶尾部和双足跟,垫枕头腾空骶尾部及足跟,必要时用减压贴减压。注意补充蛋白质,蛋白水平保持在30g/l以上。每周需要复评。
患者出现尿失禁或者大便次数≥3次,大便性状改变时需要评估失禁性皮炎风险。预防措施首先要找出腹泻的原因,治疗腹泻是关键。然后及时清洁,液体敷料喷洒保护,可以使用肛管引流或者肛袋引流收集大便。尿失禁需要及时清洁,男性病人可以使用假性导尿器收集尿液。不到万不得已不建议导尿,导尿会导致尿路感染。望采纳,谢谢。
6. 小儿皮肤病防治的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了小儿皮肤病的防治及护理特点,包括200余种小儿常见皮肤病的诊断要点、鉴别诊断、防治方法及注意事项,附录中还介绍了小儿皮肤病的常用内用药、外用药及各种皮肤病的用药选择。内容新颖丰富,通俗易懂,科学实用,可供患儿家长和基层医务工作者阅读。
目录
第一章 小儿的皮肤和皮下组织
第一节 小儿皮肤的解剖特点
第二节 小儿皮肤的生理特点
第三节 小儿皮肤的临床特点
第四节 小儿皮肤的检查特点
第五节 小儿皮下组织的检查特点
第二章 小儿皮肤病防治及护理特点
第一节 小儿皮肤病的常见原因
第二节 小儿皮肤病的常见表现
第三节 小儿皮肤病的诊断特点
第四节 小儿全身各部常见的皮肤病
第五节 小儿皮肤的保健特点
第六节 小儿皮肤病的预防特点
第七节 小儿皮肤病的治疗特点
第八节 小儿皮肤病的护理特点
第三章 细菌性皮肤病
第一节 脓疱疮(黄水疮)
第二节 毛囊炎
第三节 疖与疖病
第四节 新生儿剥脱性皮炎
第五节 新生儿皮下脂肪坏死
第六节 新生儿皮下坏疽
第七节 痱疖
第八节 蜂窝织炎
第九节 丹毒
第十节 皮肤结核病
第四章 病毒性皮肤病
第一节 单纯疱疹
第二节 带状疱疹
第三节 手足口病
第四节 疣
第五节 传染性红斑
第六节 幼儿急疹
第七节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第八节 急性发热性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川畸病)
第九节 口蹄病(阿夫他热)
第十节 风疹
第十一节 水痘
第十二节 先天性风疹(先天性风疹综合征)
第十三节 小儿丘疹性肢端皮炎
第五章 真菌性皮肤病
第一节 头癣
第二节 体癣(环癣、钱癣)
第三节 股癣
第四节 手癣和足癣
第五节 耳癣
第六节 癣菌疹
第七节 念珠菌病
第八节 花斑癣(汗班)
第九节 毛霉菌病
第六章 动物性皮肤病
第一节 疥疮(癞疥疮)
第二节 头虱病
第三节 蚤叮咬
第四节 臭虫叮咬
第五节 蚊子叮咬
第六节 蜂螫伤
第七节 蜈蚣螫伤
第八节 蝎螫伤
第九节 螨虫皮炎
第十节 毒蛇咬伤
第十一节 毒蜘蛛螫伤
第十二节 水蛭咬伤
第十三节 海蜇(水母)皮炎
第十四节 桑毛虫皮炎
第十五节 剌毛虫皮炎
第七章 物理性皮肤病
第一节 日光白斑
第二节 日晒伤(晒斑)
第三节 多形性日光疹
第四节 痱子(汗疹或红粟疹)
第五节 冻疮
第六节 痘疮样水疱病
第七节 摩擦性苔藓样疹
第八节 新生儿冻伤
第九节 植物日光性皮炎(紫外线过敏性皮炎)
第十节 菠萝过敏症
第十一节 触电与雷击
第八章 营养内分泌代谢性皮肤病
第一节 营养不良性水肿(低蛋白血症)
第二节 维生素A缺乏病
第三节 维生素B1缺乏病(脚气病)
第四节 核黄素缺乏病
第五节 烟酸缺乏病(癞皮病、糙皮病、陪拉格病)
第六节 维生素B6缺乏病
第七节 叶酸缺乏病
第八节 坏血病
第九节 维生素E缺乏病
第十节 铜缺乏病
第十一节 锌缺乏病
第十二节 肥胖病(单纯性肥胖)
第十三节 粘液性水肿
第十四节 皮质醇增多症(库欣综合征)
第十五节 幼年性黄瘤病(痣样黄色内皮细胞瘤)
第十六节 新生儿硬肿症
第九章 先天性皮肤病
第一节 鱼鳞病(先天性鱼鳞癣)
第二节 日化病
第三节 皮肤松弛症
第四节 皮肤弹力过度症(爱唐综合征)
第五节 先天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第六节 夏令水疱病
第七节 色素性荨麻疹
第八节 掌跖角化病
第九节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
第十节 先天性淋巴水肿
第十一节 先天性外胚层发育不良症
第十二节 汗孔角化症
第十三节 着色性干皮病
第十四节 毛周围角化病
第十五节 毛囊角化病
第十六节 进行性对称性红斑角化病
第十七节 眼睑松垂(眼睑松解症)
第十八节 遗传性血管性水肿(家族性血管性水肿)
第十九节 肠病性肢端皮炎
第十章 变态反应性皮肤病
第一节 婴儿湿疹
第二节 儿童期湿疹
第三节 遗传过敏性皮炎(异位性皮炎)
第四节 接触性皮炎
第五节 药物性皮炎(药疹)
第六节 皮肤划痕症(人工荨麻疹)
第七节 褶烂(间擦疹、擦烂红斑)
第八节 尿布皮炎(臀红)
第九节 荨麻疹(风疹块)
第十节 血管性水肿
第十一节 丘疹性荨麻疹
第十二节 结节性红斑
第十一章 粘膜病
第一节 复发性口疮
第二节 剥脱性唇炎
第三节 腺性唇炎
第四节 口角炎
第五节 光线性唇炎
第六节 牙龈炎
第七节 卡他性口炎
第八节 细菌感染性口炎
第九节 疱疹性口炎
第十节 皱襞舌
第十一节 地图舌
第十二节 舌炎
第十三节 舌系带过短
第十四节 流涎症
第十五节 新生儿疱疹性口炎
第十六节 新生儿溃疡性口炎
第十七节 再发性化脓性腮腺炎
第十二章 皮肤附属器疾病
第一节 皮脂溢出
第二节 皮脂溢出性皮炎
第三节 新生儿皮脂溢出性皮炎
第四节 寻常性痤疮
第五节 毛发疾病
第六节 多毛症
第七节 秃发
第八节 症状性脱发
第九节 多汗病
第十节 汗疱症
第十一节 家庭性无汗无痛症
第十二节 毛发颜色异常
第十三节 粟丘疹
第十四节 皮脂缺乏症
第十五节 小棘状毛雍病
第十六节 剥脱性角质松解症
第十七节 鼻红粒病
第十八节 甲病
第十三章 色素障碍性皮肤病
第一节 雀斑
第二节 雀斑样痣
第三节 皮肤粘膜色素班——胃肠道多发性息肉综合征
第四节 色素痣
第五节 蓝痣
第六节 太田痣
第七节 伊藤痣
第八节 胎生青记(蒙古斑)
第九节 晕痣
第十节 白癜风
第十一节 色素失禁症
第十二节 斑驳病(图案状白皮病)
第十四章 红斑及红斑鳞屑性皮肤病
第一节 渗出性多形性红斑
第二节 儿童银屑病
第三节 白色糠疹
第四节 玫瑰糠疹
第五节 脱屑性红皮病
第六节 结节性脂膜炎
第七节 白斑
第八节 毛发红糠疹
第九节 新生儿毒性红斑
第十节 线状苔藓
第十一节 光泽苔藓
第十二节 小棘苔藓
第十三节 环形红斑
第十四节 结节性红斑
第十五章 疱疹性皮肤病
第一节 获得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第二节 红斑性天疱疮
第三节 大疱性类天疱疮
第四节 中毒性表皮坏死性溶解症
第五节 家庭性良性慢性天疱疮
第六节 疱疹性皮炎
第七节 疱疹性脓疱病
第八节 嗜酸性脓疱性毛囊炎
第九节 连续性肢端皮炎
第十六章 结缔组织病
第一节 红斑狼疮
第二节 皮肌炎
第三节 硬皮病
第四节 结节性多动脉炎
第五节 过敏性紫癜
第六节 眼口生殖器三联综合征(白塞病)
第七节 瑞特综合征(尿道、眼、关节综合征)
第八节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
第十七章 免疫性皮肤病
第一节 慢性粘膜、皮肤念珠菌病
第二节 伴有共济失调和毛细血管扩张的免疫缺陷病
第三节 伴有血小板减少和湿疹的免疫缺陷病
第四节 遗传性血管神经性水肿
第五节 慢性肉芽肿病
第六节 伴短肢体侏儒的免疫缺陷病
第七节 先天性白细胞颗粒异常综合征
第十八章 皮肤肿瘤
第一节 血管瘤
第二节 淋巴管瘤
第三节 表皮样囊肿及皮样囊肿
第四节 脂肪瘤
第五节 三叉神经血管瘤
第六节 纤维瘤
第七节 神经纤维瘤
第八节 线状表皮痣
第九节 皮脂腺痣
第十节 痤疮样痣
第十一节 皮脂腺瘤
第十二节 汗管瘤
第十三节 钙化上皮瘤
第十四节 化脓性肉芽肿
第十五节 血管球瘤
第十六节 瘢痕疙瘩
第十七节 腮腺血管瘤
附表1 小儿皮肤病内用药物
附表2 小儿皮肤病外用药物
附表3 小儿外用药物剂型
附表4 各种皮肤病用药剂型的选择
附表5 各种皮肤病药物的选择
7. 失禁相关性皮炎的介绍
失禁相关性皮炎(Incontinence-associated dermatitis, IAD)是指皮肤长期或反复暴露于尿液和粪便中所造成的炎症,伴/不伴版有水疱或皮权肤破损。这是失禁患者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同时也会造成其他一些疾病的发生,如疼痛、感染和压疮。1如尿布疹(diaper rash),潮湿浸渍损伤(moisture maceration injury),会阴部皮炎(perineal dermatitis),刺激性皮炎(irritant dermatitis),接触性皮炎(contact dermatitis)或痱子(heat r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