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皮肤过敏痒吃什么药过敏大概几天能好啊
湿热型【证见】
皮肤可见红斑、肿胀、丘疹、水疱、脓疱、糜烂,渗液较多,浸淫成片,瘙痒较剧烈。可伴有发热,疲乏倦怠,或有腹痛,便秘或腹泻,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弦滑数。
【治法】
清热利湿,佐以祛风。
【方药】
1.主方
萆薢渗湿汤(高秉钧《疡科心得集》)加减
处方:萆薢15克,薏苡仁、土茯苓、滑石、鱼腥草各30克,牡丹皮、泽泻、通草、防风、黄柏各12克,蝉蜕6克。水煎服,每日1剂。
便秘者,加大黄12-15克(后下)。湿热较盛者,加龙胆草、栀子各12克。剧痒者,加浮萍9克、白蒺藜15克。
2.中成药龙胆泻肝丸,口服,每次6克,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风热型【证见】
皮肤见红斑、丘疹、鳞屑、结痂,或有少量渗液。舌质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治法】
疏风清热,佐以利湿。
【方药】
1.主方消风散(陈实功《外科正宗》)加减
处方:荆芥、防风、牛蒡子、苦参各12克,蝉蜕9克,生地黄25克,生石膏30克(先煎),鱼腥草30克,金银花15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l剂。
瘙痒较剧者,加浮萍9克、白蒺藜15克。渗液偏多者,加土茯苓30克、木通12克。
2.中成药
(1)银翘解毒颗粒(根据银翘散原方配制成的冲剂),口服,每次1-2包,每日2~3次,温开水溶解后服。
(2)防风通圣丸,口服,每次6克,每日2—3次,温开水送服。
血虚风燥型【证见】
患部皮肤增厚,表面粗糙,或呈苔藓样变,色素沉着,脱屑,或见头晕乏力,腰酸肢软。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缓或濡细。
【治法】
养血祛风。
【方药】
1.主方当归饮子(陈实功《外科正宗》)加减
处方:当归、防风各12克,川芎、荆芥各9克,白芍、何首乌、丹参、白蒺藜各15克,生地黄25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可复渣再煎服,每日l剂。
瘙痒难眠者,加珍珠母、生牡蛎各30克(先煎),夜交藤、酸枣仁各15克。某一阶段见糜烂、渗液者,加萆薢15克、土茯苓30克、泽泻12克。
2.单方验方:千斤首乌汤(广州中医学院《外科学》)
处方:千斤拔30克,何首乌15克,乌豆衣12克,当归、蝉蜕、苦参、白鲜皮各9克。水煎服,可复渣再煎服,每日l剂。
湿疹的外治法
1.急性湿疹
(1)早期见红斑、丘疹、丘疱疹、水疱,而未见糜烂、渗液者,可用石珍散或二妙散、六一散等外扑,或用三黄洗剂、炉甘石洗剂外涂。
(2)红肿、糜烂、渗液多者,宜用下述中药或中草药煎水待冷湿敷。常用中药、中草药:黄柏、地榆、野菊花、蒲公英、金银花叶、侧柏叶、苦参、九里明、三桠苦、黑面神、火炭母等。选5—6味各30克,或用皮肤外洗二方,煎水冷湿敷,也可用绿茶叶水湿敷。
(3)湿敷间歇期,或经湿敷渗液已明显减少者,可外涂青黛散油或二妙散油,也可外涂炉甘石洗剂。
2.亚急性湿疹常选用皮肤外洗一方或皮肤外洗二方水煎外洗,必要时(渗液较多者)也可湿敷。并可选用三黄洗剂、炉甘石洗剂、二妙散油或青黛散油外搽,或用石珍散水调外搽。
3.慢性湿疹可选用皮肤外洗一方或皮肤外洗二方水煎外洗,并选用5%~10%硫黄软膏、5%一10%黑豆馏油软膏或青黛膏外搽。
B. 吃什么中药引起皮肤过敏
中药一般可分为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其中虫类药物最常引起过敏。资料表明,可致敏的中草药有100多种,其中植物类中药中鱼腥草、穿心莲、板蓝根、丹参、苍耳子、熟地、柴胡等易引起过敏;动物类中药如水蛭、蟾蜍等较易引起过敏反应;矿物类中药的冰片、雄黄、石膏等也可引起过敏反应。还有一类中药具有光敏性,如补骨脂、白芷、天竺黄、荆芥、防风、沙参等,患者服用后可对光敏感性增加,出现日光性皮炎等。中药引起的过敏反应与西药过敏反应类似,一般包括以下几种过敏现象。
皮肤过敏反应:主要表现为荨麻疹、猩红热样皮疹、麻疹样皮疹、多形红斑、湿疹样皮疹。常见的致敏中药为:煎服蒲公英、熟地、木香、砂仁、金钱草、瓦楞子、天竺黄等;冲服的有生蜈蚣粉;口服的有复方丹参片、牛黄解毒丸(片)、犀黄丸、回天再造丸、六味地黄丸、小活络丹等;外敷的有五虎丹或石膏粉;肌肉注射的有板蓝根、柴胡注射液等。
中药过敏的原因 中药过敏怎么办 哪几类中药会过敏
局部过敏反应:如口服六神丸、枇杷膏,可以引起喉头水肿,部分人接触枯矾的部位会出现过敏性丘疹。
全身过敏反应:临床表现为四肢麻木、大汗淋漓、面色苍白、胸闷气短、血压下降等,严重者可致心律失常、溶血反应,也可以引起血管神经性水肿、哮喘等症状,甚至出现休克,若抢救不及时,后果不堪设想。
容易引起全身过敏反应的药物有:口服的牛黄解毒丸;肌肉注射的板蓝根、穿心莲、柴胡;静脉滴注的复方丹参液等。
C. 有效根治过敏性皮炎的中草药有那些

有效根治过敏性皮炎的中药
1、马齿苋
皮肤用清水洗净,拿一小部分马齿苋捣烂抹在患处;其余部分煮水喝;捞出来的马齿苋放点酱油、醋和香油拌着吃。
2、艾叶油
菊科植物艾的叶。性味苦、辛、温。入肝、脾、肾经。功能散寒止痛,温经止血。现代报道,艾叶油有抗过敏作用,临床用於治疗过敏性皮炎。
3、千里光
根据皮炎部位的大小,取适量的千里光(鲜品加倍),加水煮沸15-30分钟,取液待温度适宜,先熏后洗,每天早、晚各1次,连用2—3天即可见效。民间也有用“八干柴”的树枝,煮液熏洗。八干柴的特征是外皮枯干粗糙,有棱边。
4、冰硼散
先用生理盐水清洗患处,待干后撒于患部冰硼散适量,外用凡士林纱布覆盖包扎。
5、川椒
取川椒40克研成粗末,加水2000毫升充分浸泡后,煮沸取滤液稍凉后蘸洗,浸患处。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30分钟。治疗期间禁用肥皂、热水洗浴,忌食鱼腥、油腻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过敏性皮炎是过敏的一种最常见表现,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机体本身的免疫能力不够,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多加运动锻炼,同时合理饮食。
特别护理要点:
1、做好皮肤日常护理。
皮肤过敏症患者多知道化妆品不能乱用,许多化妆品是致敏源之一。
2、采用饮食调理脱敏法。
过敏症患者要注意饮食营养的均衡,少食用油腻、甜食及刺激性食物、烟、酒等。某些食物也是致敏源,要注意加以辨别。多吃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可以增强机体免疫能力。过敏症患者可以多吃一些具有抗过敏功能的食物,加强皮肤的防御能力。
抗过敏的日常用药
(1)抗组胺药 苯海拉明、乘晕宁、扑尔敏、溴屈米通、屈米通、抗敏胺、安静太、安太乐、敏克嗪、安其敏、去氯羟嗪、赛庚啶、去敏灵、非那根、异丙嗪、新安替根、脑益嗪、特非那丁、苯唑咪嗪、阿司咪唑、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
(2)抗5-羟色胺药 氯丙嗪、阿托品、皮质类固醇激素、赛庚啶、利血平、多虑平、菸酸、苯噻啶等。
(3)抗激肽药 抑肽酶等。
(4)抗纤维蛋白溶酶药 1,6-氨基己酸、止血环酸、对羧基苄胺、抑肽酶等。
(5)抗补体药 1,6-氨基己酸、脑益嗪、氨苯砜、皮质类固醇激素等。
(6)抗乙酰胆碱药 阿托品、莨菪碱、普鲁本辛、氯丙嗪、奋乃静等。
(7)抗溶酶体药 氨苯砜、反应停、氯苯吩嗪、色甘酸钠、色羟丙钠等。
D. 抗过敏的中药有哪些
抗过敏药为能缓复解或消除过敏反应症制状,防止过敏性疾病的药物。过敏反应也称变态反应,它是机体类抗原性物质(如细菌、病毒、寄生虫及其他天然性物质等)刺激后引起的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紊乱,属于异常的或病理性的免疫反应。
常用的抗过敏药可分为4类:
(1)抗组胺药主要是指组胺H1受体颉颃剂,如苯海拉明、异丙嗪、马来酸氯苯那敏、曲吡那敏、马来酸美吡拉敏等。
(2)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主要对免疫反应的多个环节具有抑制作用,同时还有消炎、抗休克等作用,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过敏反应,疗效较好。常用的药物有可的松、泼尼松(强的松)、地塞米松(氟美松)、倍他米松等。
(3)拟肾上腺素药能促进环腺苷酸的生成,环腺苷酸抑制组胺和慢反应物质的释放。常用的药物有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
(4)钙剂能增加毛细血管的致密度,降低通透性,减少渗出,减轻皮肤和黏膜的过敏性炎症和水肿等症状,临床上常作为各种类型的过敏反应的辅助治疗。常用的钙剂有氯化钙、葡萄糖酸钙等。
E. 如何用中草药祛除过敏
皮肤出现过敏,容易出现瘙痒,红斑等等现象。一旦出现这些情况,要及时治疗。如果采用中草药来去除过敏的话,可以借助艾叶油。因为艾叶油是提取自菊科植物艾的叶,它具有散寒止痛,温经止血的作用,另外使用艾叶油还具有抗过敏的效果。一般在临床上,可用于治疗过敏性皮炎。
详细内容
- 01
另外也可以使用千里光,由于千里光是一种中草药,加水煎煮以后,取药液使用。在使用时,待药液温度合适,可先熏后洗,早晚各一次,一般用2~3天即可去除过敏。其实川椒也属于中草药中的一种,如果出现过敏,可以取适量的川椒,把它研为细末以后,再加入适量的清水,充分的浸泡。再开大火煮开,取滤液,等到滤液稍微凉以后,用来蘸洗,并且浸泡患处。建议每天早晚各一次一次,半个小时左右即可,去除过敏。
- 02
最后出现过敏也可以使用冰硼散,具体的做法:选择用生理盐水清洗过敏处的皮肤,待到皮肤干燥以后,再患处撒上冰硼散,然后用凡士林纱布覆盖包扎好即可。
F. 止痒吃什么中草药效果比较好
多数皮肤病患者皮肤都会发痒,一痒起来难免就要挠抓,可往往是越抓越痒。很多人都想知道有什么中草药吃了具有止痒功效的。下面跟着我一起来看看有止痒功效的中草药吧。
有止痒功效的中草药
1、冰片:又称龙脑,味辛、苦,性微寒,对于热性皮疹有良好的止痒作用。使用时可将冰片研粉后加入 其它 药物制成散剂,亦可制成1%-2%的洗剂或酊剂。
2、松香:性温,有燥湿、杀虫、止痒之功效,常用于治疗湿疹、慢性皮炎等皮肤病。研末撒于患处或用醋调成糊状敷于患处亦可。
3、蛇床子:性温,味辛、苦,有燥湿祛风、杀虫止痒作用,常用于治疗肛门瘙痒、女性阴痒、阴囊湿疹、滴虫性阴道炎等症。可煎汤熏洗或研末调敷。
4、地肤子:性寒,味辛、苦,有清热利湿、祛风止痒之功效,常用于治疗阴道瘙痒、湿疹及荨麻疹等。多煎汤熏洗。
5、苍术:性温,味辛苦,有祛风燥湿止痒的作用,常用于治疗湿疹、皮炎糜烂渗出期及其他瘙痒性皮肤病。可煎汤外洗或研末外用。
6、百部:味甘苦,性微温,有杀虫止痒作用,常用于疥疮、皮肤癣病、蛲虫病及虱病等。可泡酒配成酊剂外搽患处,亦可水煎外洗,还可以将其研末或浓煎后配成膏状外用。
7、花椒:又名川椒,性热味辛,有温通止痒作用,属风寒性皮肤病均可应用,常与艾叶合用煎汤外洗。
蚊子叮咬止痒 方法
1、一般人被蚊子叮咬后,都会出现红肿、痒、痛等症状,这时可用碱性物质进行缓解,比如,可将香皂蘸水在红肿处涂抹,这样能在数分钟内止痒。
2、如果叮咬处很痒,可先用手指弹一弹,再涂上花露水、风油精等。
3、把盐直接洒在痒处,用手指搓至感到发热或者用盐水涂抹痒处,这样能使肿块软化,还可以有效止痒。
4、蚊毒最怕高温,被蚊子咬过后,立即用热毛巾敷5分钟就可以达到止痒的效果了。
5、用西瓜皮反复擦拭蚊虫叮咬处,即可止痒。
6、可用芦荟叶中的汁液止痒。被蚊子叮咬后红肿奇痒时,可切一小片芦荟叶,洗干净后掰开,在红肿处涂擦几下,就能消肿止痒。
7、如果对蚊子叮咬较敏感的人,不妨在外出前,吃一粒抗组织药物。最近 报告 指出,抗组织药物阻断免疫反应,可以减轻蚊虫咬的痒和肿胀。但抗组织胺的副作用是想睡觉,开车者避免服用。
8、只要肯改吃碱性蔬菜之饮食,体质及血液是微碱性的,不但蚊子不爱叮,就算被叮之后,也不至於会太痒!如果叮到,可用自己微碱性之口水,涂抹蚊虫叮咬处,亦能止痒。
皮肤病止痒方法
1、首先应去除病因,如因风寒或暑热而致者,应调适寒温,避免暑热及寒冷刺激;如对食物诱发者,当忌油腻酒酪、鱼虾海味等。
2、瘙痒处应避免过度搔抓、摩擦、热水洗烫等方式止痒,不用碱性强的肥皂洗浴。内衣应柔软松宽,以棉织品为好。避免羽绒、尼龙及毛织品衣服贴身穿戴。
3、阴痒患者,应保持局部清洁卫生,切忌搔抓不洁。不滥用强刺激的外涂药物。同时应积极治疗原发疾病,防患于未然。平时情绪逸怡,忌忧思恼怒,精神力求欣快。
4、治疗皮肤瘙痒的药物有很多,瘙痒剧烈时可及时服药止痒。
5、中医认为,风邪、湿邪、热邪、血虚、虫淫等为致病的主要原因,治疗应以疏风祛湿、清热解毒、养血润燥、活血化瘀为原则,以达到驱邪扶正止痒之功效。
皮肤过敏的5种中药止痒偏方
1、马齿苋
皮肤用清水洗净,拿一小部分马齿苋捣烂抹在患处;其余部分煮水喝;捞出来的马齿苋放点酱油、醋和香油拌着吃。
2、艾叶油
菊科植物艾的叶。性味苦、辛、温。入肝、脾、肾经。功能散寒止痛,温经止血。现代报道,艾叶油有抗过敏作用,临床用於治疗过敏性皮炎。
3、千里光
根据皮炎部位的大小,取适量的千里光(鲜品加倍),加水煮沸15-30分钟,取液待温度适宜,先熏后洗,每天早、晚各1次,连用2—3天即可见效。民间也有用“八干柴”的树枝,煮液熏洗。八干柴的特征是外皮枯干粗糙,有棱边。
4、冰硼散
先用生理盐水清洗患处,待干后撒于患部冰硼散适量,外用凡士林纱布覆盖包扎。
5、川椒
取川椒40克研成粗末,加水2000毫升充分浸泡后,煮沸取滤液稍凉后蘸洗,浸患处。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30分钟。治疗期间禁用肥皂、热水洗浴,忌食鱼腥、油腻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过敏性皮炎是过敏的一种最常见表现,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机体本身的免疫能力不够,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多加运动锻炼,同时合理饮食。
看过有止痒功效的中草药的人还会看:
1. 祛风湿的中草药
2. 中草药的功效大全
3. 常见中药的功效与禁忌
4. 中药白鲜皮的功效及副作用
5. 5大常用中草药的养生功效
G. 什么中药治皮肤过敏
问题一:治疗脸过敏中药有哪些? 您好!过敏是一种机体的变态反应,是人对正常物质(过敏源)的一种不正常的反应,当过敏源接触到过敏体质的人群才会发生过敏,过敏源有花粉、粉尘、异体蛋白、化学物质、紫外线等几百种。建议可以考虑到医院皮肤科做个过敏原检查,如果确诊,可以考虑使用艾诗谱蕊舒缓柔肤霜进行护理,多补充维他命c,常用冷水洗面,增加皮肤的抵抗力。
问题二:有没有治疗皮肤过敏中草药 过敏煎,(防风,银柴胡,乌梅,五味子各10克)为基础方加减治一切过敏。
问题三:哪些中药可有效抗皮肤过敏 结果显示,防风、刺蒺藜、防刺合煎剂均有抗过敏作用。哪些中药可有效抗过敏2、熊胆、辛荑 有研究结果显示,辛荑发挥油对SRSA(慢反应物质)、HA和乙胆碱(Ach)所致豚鼠离体回肠收缩有拮抗作用,同时对SRSA所致豚鼠肺条收缩亦有拮抗作用,对HA所致的过敏性哮喘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也有研究表明,熊胆和辛荑可明显抑制OA和HA所至的豚鼠离体回肠平滑肌收缩;在HA所致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实验中,熊胆、辛荑、苍耳子和黄芩均表现出明显的拮抗作用。哪些中药可有效抗过敏3、黄柏、黄连、苦参等科研人员在观察洁肤擦剂(中药黄柏、黄连、苦参等十多种提取的外用制剂)对健康豚鼠皮肤的毒性反映和清热解毒、杀虫止痒功效时发现,洁肤擦剂对豚鼠无皮肤急性吸收毒性,对完整皮肤、破损皮肤无致敏作用,并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在对柏倍洗剂(黄柏、五倍子、苦参、野菊花、地肤子、白藓皮等)进行动物实验研究时发现,柏倍洗剂可以提高小鼠阈)(热板实验),提高豚鼠对磷酸组胺致痒的耐受性并缓解局部溃疡。急性毒性实验、皮肤 *** 实验和皮肤过敏实验均显示了白倍洗剂的安全性。
问题四:中医治疗皮肤过敏有什么方法 首先要清楚过敏原是什么,是化妆品过敏?花粉过敏还是海鲜过敏?这个问题可以通过自己总结经验找到答案,也可以到医院去查查过敏源。重庆国恩中医医院是一家以中医为特色的综合医院,您有需要可以去国恩的中医皮肤科看看。找到过敏源,避免接触过敏源是很重要的。
1、耳尖放血疗法,急性过敏者常可见毒热内盛,可泄热解毒。具体方法是在耳尖(双侧)处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刺破耳尖,挤出2~3滴血即可。
2、脐疗法,把药物制成膏、丹、丸、散后,敷、纳、熏、灸、蒸、熨于脐部(中医谓之神阙穴),再用纱布或胶带固定,两小时后揭开。神阙穴在腹部中央,按中医理论,脐疗可透过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的联系,作用于全身,因而应用较广。
3、拔火罐,在神阙穴上拔火罐,可作用于免疫系统,抑制过敏反应,可治荨麻疹和湿疹等。其他如穴位注射、刮痧等都可适当选用。
4、中药过敏煎,名医祝谌予方:防风、柴胡、乌梅、五味子,加减治疗。辨证属于风寒者,加桂枝、麻黄、升麻、荆芥;风热者加菊花、蝉衣、银花、薄荷;血热者加丹皮、紫草、白茅根;热毒内盛加连翘、银花、甘草、蒲公英、紫花地丁、板蓝根;过敏性紫癜常加藕节炭、血余炭、荆芥炭、茜草根、旱莲草、仙鹤草。
不过以上方法应在医生的建议下使用,对于皮肤过敏选择艾灸也不错,如果您是过敏体质的话还可以通过艾灸来改善过敏体质。
H. 中草药治过敏性皮肤病的偏方
处方一:荆芥10克,防风10克,紫草30克,黄芪30克,苦参20克,地肤子20克,蒲公英20克,水煎服。
处方二:麻?0克,蝉蜕10克,连翘10克,浮萍10克,丹皮10克,桃仁10克,白藓皮20克,水煎服。
以上两方可任选一方内服。
处方:生地20克,首乌20克,当归12克,白芍12克,防风10克,丹皮10克,玉竹10克,荆芥10克,大枣30克,人参叶30克,水煎服。
I. 皮肤过敏用什么中药洗澡好
过敏性皮炎是过敏的一种最常见表现,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机体本身的免疫能力不够,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多加运动锻炼,同时合理饮食。 细辛:有温经发散、祛风散寒、除弊止痛作用。与辛夷等药物配合可治疗鼻窦炎、鼻炎等症。
荆芥:有发汗解表,宣毒透疹,和血止血作用,用于风疹痒疹、疹出不透、疮疡等。与防风配伍时为祛风止痒方剂的基础,可用于风疹、皮肤瘙痒等证,常与蛇床子、土茯苓、蝉蜕等配合使用。本品可促使皮肤血液循环加强,有轻微的解热镇痛作用。可促进皮肤感染性疾病的愈合与病损组织的吸收。
蝉蜕:有疏散风热,解表透疹,祛风止惊作用。近代研究认为,蝉蜕可降低反射性肌紧张反应、降低横纹肌的紧张性,对神经节有轻度阻断作用。
黄芩: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抑菌作用,可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可用于热毒火邪浸淫皮肤之疮痈毒肿等证。
黄连: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凉血抑菌作用。可用于热毒疮痈、湿疹等证。
金银花:有清热解毒、抗炎作用,能控制炎症的渗出和炎性增生,能促进白细胞的吞噬功能,对多种化脓性球菌有抑制作用,可治皮肤感染。
生地黄:有清热凉血、祛淤生新作用。 可用于治疗血热所致的荨麻疹、癣疹等证。
艾叶: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作用。所含艾叶油有止咳平喘去痰作用。煎洗可治疗皮肤湿疹、瘙痒、疥疮等。
银柴胡:防风 五味子 乌梅 炙甘草 用于治疗各种过敏性皮肤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