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过敏知识 » 梅花针治疗神经性皮炎
扩展阅读
汗泡湿疹吃什么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湿疹长什么样的 2025-05-16 23:22:04
湿疹婴儿喝什么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梅花针治疗神经性皮炎

发布时间: 2023-09-01 03:25:01

Ⅰ 神经性皮炎用什么药比较好

接触性皮炎好发于接触部位,皮疹上有红斑、丘疹、水疱、糜烂、渗出、结痂等。夏天,南方天气炎热潮湿,接触性皮炎容易高发,下面就给大家科普一下,神经性皮炎该用什么药。

皮炎平 脚上神经性皮炎

“无极膏”是常用的皮肤科用药,尤其在夏季这个皮肤问题高发的季节,经常会被用到。无极膏为皮肤科用药类非处方药药品,具有消炎、镇痛、止痒、抗菌、局部麻醉等作用,可用于接触性皮炎的皮肤疾病治疗。

治疗神经性皮炎的护理事项:

1、因患者会感觉剧烈瘙痒,睡眠自然会受到严重影响;睡眠不好,会进一步加剧病情,所以睡觉前可以再医生的监督下涂抹少量的乳膏进行止痒,或者喝杯牛奶起到安神的作用。

2、神经性皮炎患者不要饮酒、喝浓茶,不要吃辛辣刺激性食品。有胃肠道功能失调者,应该及时予以纠正。

Ⅱ 有谁知道皮癣怎么治

医治疗
中医认为,风邪、湿邪、热邪、血虚、虫淫等为致病的主要原因,治疗以疏风祛湿、清热解毒、养血润燥、活血化瘀为原则,以达到驱邪扶正止痒治愈之功效
治疗措施
神经性皮炎(neurodermatitis)是一种局限性皮肤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又叫慢性单纯苔藓。中医学称之为“牛皮藓”、“摄领疮”,因其好发于颈部,状如牛领之皮,厚而且坚而得名。如《外科正宗》说:牛皮癣,如牛领之皮,顽硬须坚,抓之如朽木。”临床特点为皮肤苔藓化,肥厚粗糙,瘙痒剧烈,病程缓慢,反复发作,常数年不愈,愈后易复发。
内治疗法
内服治疗:
⑴口服大剂量维生素A,每日10~30万u或维生素A酸,每日1mg/kg/日。但长期服用可出现骨质脱钙,脱发和其他中毒症状。
⑵口服T90皮癣疫苗,遵医嘱,根据病情不同,每日口服1-6颗,效果显著。
西医治疗:
⑴抗组织胺药和镇静脉药:可酌情选用扑尔繁、安其敏、息期敏,苯海拉明、异丙嗪、安定等,以安定止痒。 尽量避免较长时间或短期大剂量外用皮质激素类药物。
⑵静脉用药:0.25%普鲁卡因注射液10~20ml加维生素C 500mg静脉注射;或用普鲁卡因4~6mg/kg体重,用生理盐水配成0.1%溶液加维生素C 500~1000mg静滴。亦可用10¥葡萄糖酸钙10ml静注。
(3)局部性的皮癣,可用止痒杀菌的药物涂擦患处。
(4)病情比较严重,久治不愈者,可以考虑。
外治疗法:
(1) 雄黄散外搽;
(2) 神经性皮肤炎药水涂患处;
(3) 梅花针局部敲打: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4) 亦可酌情选用下列药物外用:复方氟美松亚枫剂、肤疾宁、105黑豆馏油软膏、止痒酒精等;
(5) 局部封闭:复方奎宁注射液2ml加1%普鲁卡因4~6ml,局部皮下注射(注射勿过浅,以免引起皮肤坏死),每周1次,10次为一疗程。亦可用0.1%亚甲蓝2ml加2%普鲁卡因5~10ml患部皮下注射,每周1次;
(6) 放射性同位素治疗:可用32磷或30锶敷贴;
(7) 浅层X线放射治疗:可用29~43KV,每次60~100R,每周1次,3~4次为一疗程,1年勿超过2个疗程。
中医药浴
药浴属于传统中医疗法中的外治法之一,它是将水盛于器皿内,浸泡身体的某些部位或全身,利用水温本身对皮肤、经络、穴位的刺激和药物的透皮吸收,达到治疗疾病、养生保健的目的,它不同于一般的洗浴、温泉浴

中医药浴
等,而是按照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根据不同的疾病,加入不同的药物,进行治疗,因药物不经胃肠破坏,直接作用于皮肤,并通过透皮肤吸收进入血液,故较之内服药见疗效快,舒适,无任何毒副作用的优点,也不会增加肝脏负担,因此被医学界誉为“绿色疗法”,越来越受到患者的青睐。
中华药浴,古已有之。我国最早的医方《五十二病方》中就有治婴儿癫痫的药浴方。《礼记》中讲“头有疮则沐,身有疡则浴”,《黄帝内经》中有“其受外邪者,渍形以为汗”的记载,可以讲,药浴的历史源远流长,奠基于秦代,发展于汉唐,充实于宋明,成熟于清代。
药浴又分为局部药浴和全身药浴两种,局部药浴多选用足部、小腿为浸泡部位,足部乃运行气血、联系脏腑、沟通内外上下经络的重要起止部位,足三阳与足三阴经均交接于此,足部有内脏及全身反射区,有 52块骨头,60余条肌肉,被誉为“人体的第二心脏”,而小腿的角质层较薄,且血管、神经、肌肉丰富,更利于药物透皮吸收。全身药浴是浸泡和熏蒸除头颈部外全身其他部位,作用面积更大,药物利用度更高,适合用病变部位广泛的全身性疾患。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除有抵御外邪侵袭的保护作用外,还有分泌、吸收、渗透、排泄、感觉等多种功能。药浴疗法就是利用皮肤这一生理特性,起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其机理不外乎局部作用和整体作用两个方面。局部作用是通过药物直接作用于肌表,以及肌肉、关节,改善皮肤、肌肉、关节的代谢,恢复其功能,直接针对病位、病因发挥治疗作用;整体治疗是通过药物透皮吸收进入血液,通过调整全身阴阳气血,调整脏腑功能。
现代研究表明 , 药浴液中的药物离子通过皮肤、粘膜的吸收、扩散、辐射等途径进入体内 , 避免了肝脏首过效应 , 增加了病灶局部有效药物的浓度 , 直接针对病因、病位发挥治疗作用。同时湿热刺激引起局部的血管扩张 , 促进局部和周身的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 , 使新陈代谢旺盛 , 局部组织营养和全身机能得以改善 , 从而使疾病向愈。
药浴疗法通过药物作用,水的温热效应以及磁疗效应,能够到达调和气血、平衡阴阳、疏通经脉、透达腠理、祛邪和中、温经散寒、祛风除湿、清热解毒、消肿散结、通络止痛、养荣生肌、美容保健等作用,不但可以治疗硬皮病、多发性肌炎、风湿性关节炎等风湿顽症,而且对失眠、便秘、骨折等疾病有确切疗效,为患此类顽疾的患者带来福音,取得了疗效的突破,深受广大患者的喜爱。

Ⅲ 神经性皮炎,在手背的底部,有4 ,5年,由开始的一个手指头发展到现在四个,痒,皮肤干,会裂开,起皮

问题分析:
您好,神经性皮炎是一种局限性皮肤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又叫慢性版单纯苔藓。你好,可选用扑尔繁、安权其敏、息期敏等抗组织胺药以安定止痒。静脉用药普鲁卡因注射液加维生素静脉注射。雄黄散外搽。

意见建议:
梅花针局部敲打,选用肤轻松软膏,复方氟美松亚枫剂、肤疾宁外用, 不抽烟,忌食酒、辣椒等刺激性食物。多吃清淡食物和水果

Ⅳ 腿起红疙瘩,后来连成一片,去医院说神经性皮炎,开始在两小腿肚子,好了又到大腿特别痒

你好:我抄是老神经皮炎患者,建议你去正规医院看中医,内调外治比较好。我现在正中医治疗,医生说我是湿热重,我也是过敏性体质。我现在内服去湿中药,后背和部分患处梅花针刺血拨罐,拨岀的黑紫血,外搽大夫自配药膏。现在患处面积缩小(我是小腿有皮炎,面积较大)不痒了。不痒就有希望了。这么多年我抺过很多药膏用过许多偏方,去过很多医院,唯一一次治好的就是长征医院的赵大夫(已调离)。后又复发。虽然我对医院失望过,但我还是希望你去正规医院(我去的医院是小医院,在我没彻底治好时不想推荐给你。)看中医。希望你遇到一个好医生,早日康复。

Ⅳ 神经性皮炎吃什么药

神经性皮炎本身属于一种过敏刺激因素,反复搔抓以后导致的增生性皮肤病,也回叫做慢性单答纯性苔癣,该种疾病不能吃太多,辛辣刺激,海鲜,芒果,菠萝鸡蛋,牛奶等食物,防止对搔痒症状造成刺激,加重患者生存负担,这两方面进行指导,可以选择使用一些外用的曲安奈德新霉素贴膏,配合一些外用的复方丙酸氯倍他索乳膏,口服西替利嗪。

Ⅵ 神经性皮炎如何止痒

  1. 神经性皮炎又称慢性单纯性苔藓。是以阵发性皮肤瘙痒和皮肤苔藓化为特征的慢性皮肤病。为常见皮肤病,多见于成年人,儿童一般不发病。精神因素目前认为是发生本病的主要诱因,情绪波动、精神过度紧张、焦虑不安、生活环境突然变化等均可使病情加重和反复。局部刺激、化学物质刺激、昆虫叮咬、阳光照射、搔抓等,均可诱发本病的发生。

  2. 局部治疗可选用纯中草药膏克炎王涂于患处,具有清热解毒、疏风止痒、消肿止痛的效果。它适用于各种皮炎的调理与养护。希望可以帮到你

Ⅶ 皮肤针疗法简介

目录

  • 1 拼音
  • 2 英文参考
  • 3 概述
  • 4 适应症
  • 5 禁忌症
  • 6 方法及内容
  • 7 注意事项
  • 8 参考资料
  • 附:
    • 1 古籍中的皮肤针疗法

1 拼音

pí fū zhēn liáo fǎ

2 英文参考

cutaneous needle therapy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裂档颂

皮肤针疗法(cutaneous needle therapy)又称皮刺疗法、小儿针疗法[1]。是指用皮肤针 *** 机体穴位以治疗疾病的方法[2]。皮肤针疗法具有多针、浅刺及 *** 面广的特点[1]。因所用的针具不同,又分别有“七星针疗法”、“梅花针疗法”、“滚刺疗法”等名称[1]。临床操作时,选定适宜针具和 *** 部位予以消毒后,手持针柄以腕力进行弹叩或使滚筒来回滚动,先轻后重,着力均匀,由上而下,自内向外,直至皮肤潮红充血或有微量出血为止[1]。每日或间日一次,7~15次为一疗程[1]。本法适应范围较广,对头痛、高血压、消化性溃疡、神经衰弱、肋间神经痛、痛经、近视、神经性皮炎等效果更佳[1]。

4 适应症

神经衰弱,脱发,偏头痛,肋间神经痛,胃肠疾患,皮神经炎,周围神经炎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所致的皮肤感觉异常,神经性皮炎,慢性湿疹荨麻疹,以及年老、体弱、小儿精神紧张蠢如、惧怕针刺者,均可用本法治疗。

皮肤针疗法适应范围较广,对头痛、高血压、消化性溃疡、神经衰弱、肋间神经痛、痛经、近视、神经性皮炎等效果更佳[1]。

5 禁忌症

有感染、溃疡、烧伤等的皮肤区域不宜叩刺。

6 方法及内容

1.患者取坐或卧位。暴露针肆郑刺部位,用75%乙醇消毒,术者以右拇、中、无名指握针柄,示指伸直压在针柄上,运用手腕的弹力叩刺,针接触皮肤后立即弹起,要求用力均匀,握针要稳。

2.一般先叩刺脊柱两侧(作为常规治疗部位),从颈椎至骶尾椎,每侧叩刺23行,行间距11.5cm,每行叩刺23遍,然后根据病情需要,叩刺病灶局部或有关穴位、经络。叩针方向一般由上至下、由内向外进行。

3. *** 手法分轻、中、重三种,面部、老弱、妇儿、虚证用轻 *** ;痛点、慢性皮肤病局部病灶、实症用重 *** ;一般情况用中等 *** 。

4.每日或隔日1次,一般1016次为一疗程。

7 注意事项

1.治疗前检查针具,凡针面不平整、针尖有毛钩、锈钝者均不可用。

2.叩刺时针尖要垂直、避免斜、钩、挑等,以减少患者疼痛。初次治疗患者宜予轻叩刺。

3.针后如皮肤有过敏样丘疹,应向患者解释清楚,消退后可继续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