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皮肤上有许多小血点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问题.根据您的叙述,身上起红色血点一般是皮肤受刺激毛细血管扩张充血,或者破裂造成的。有的人天生皮肤就敏感稍微遇到刺激物如受冻,受辣等皮肤就会出现红色血点 ,不用太担心。如果在未受刺激的情况下多次出现就应该到医院去就诊,因为极有可能是慢性病的征兆。 血常规各指标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有很多,比较复杂. 血常规主要是检查血液方面的问题,如身体是否有感染,是否贫血,是否有血液疾病的可能性。以便排除有关引起红色血点的慢性 疾病. 建议您还是要找医生或专家看看, 可能会解释的更清楚,权威. 功能性子宫出血与您的皮肤上有许多小血点没有多大关系,它常表现为月经周期失去正常规律,经量过多,经期延长,不规则阴道流血这类方面.给您提供几种常见的月经不调的食疗方如下: 1.黑木耳红枣茶:黑木耳30克,红枣20枚,黑木耳红枣共煮汤服之。每日1次,连服。功能补中益气,养血止血。主治气虚功能性月经出血过多。 2.浓茶红糖饮:茶叶、红糖各适量。煮浓茶一碗,去渣,放红糖溶化后饮。每日一次。功能清热、调经。主治月经先期量多。 3.山楂红糖饮:生山楂肉50克,红糖40克。山楂水煎去渣,冲入红糖,热饮。非妊娠者多服几次,经血亦可自下。功能活血调经,主治妇女有经期错乱。 下面的仅供您参考,对照. 血常规各指标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 一、血液一般检查: 1、红细胞计数(RBC) [正常参考值] 男:4.0×10 12-5.3×10 12个/L(400万-550万个/mm3)。 女:3.5×10 12-5.0×10 12个/L(350万-500万个/mm3)。 儿童:4.0×10 12-5.3×10 12个/L(400万-530万个/mm3)。 [临床意义] 红细胞减少多见于各种贫血,如急性、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等。 红细胞增多常见于身体缺氧、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气肿等。 2、血红蛋白测定(Hb) [正常参考值] 男:120-160g/L(12-16g/dL)。 女:110-150g/L(11-15g/dL)。 儿童:120-140g/L(12-14g/dL)。 [临床意义] 血红蛋白减少多见于各种贫血,如急性、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等。 血红蛋白增多常见于身体缺氧、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气肿等。 3、白细胞计数(WBC) [正常参考值] 成人:4×109-10×109/L(4000-10000/mm3)。 新生儿:15×109-20×109/L(15000-20000/mm3)。 [临床意义] 生理性白细胞增高多见于剧烈运动、进食后、妊娠、新生儿。另外采血部位不同,也可使白细胞数有差异,如耳垂血比手指血的白细胞数平均要高一些。 病理性白细胞增高多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尿毒症、白血病、组织损伤、急性出血等。 病理性白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某些传染病、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放疗化疗等。 4、白细胞分类计数(DC) [正常参考值] 白细胞分类(DC) 英文缩写 占白细胞总数的百分比 嗜中性粒细胞 N 0.3~0.7 中性秆状核粒细胞 0.01-0.05(1%-5%)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 0.50-0.70(50%-70%) 嗜酸性粒细胞 E 0.005-0.05(0.5%-5%) 嗜碱性粒细胞 B 0~0.01(0~1%) 淋巴细胞 L 0.20-0.40(20%-40%) 单核细胞 M 0.03-0.08(3%-8%) [临床意义]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增高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 大出血、严重组织损伤、慢性粒细胞膜性白血病及安眠药中毒等。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减少多见于某些传染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等。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牛皮癣、天疤疮、湿疹、支气管哮喘、食物过敏,一些血液病及肿瘤,如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鼻咽癌、肺癌以及宫颈癌等。 嗜酸性粒细胞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早期、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 淋巴细胞增高见于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结核病、疟疾、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百日咳、某些病毒感染等。 淋巴细胞减少见于淋巴细胞破坏过多,如长期化疗、X射线照射后及免疫缺陷病等。 单核细胞增高见于单核细胞白血病、结核病活动期、疟疾等。 5、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EOS) [正常参考值] 50-300×106个/L(50-300个/mm3)。 [临床意义]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牛皮癣、天疤疮、湿疹、支气管哮喘、食物过敏,一些血液病及肿瘤,如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鼻咽癌、肺癌以及宫颈癌等。 嗜酸性粒细胞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早期、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 二、出血性疾病检查: 1、血小板计数(PLT) [正常参考值] 100×109-300×109个/L(10万-30万个/mm3)。 [临床意义] 血小板计数增高见于血小板增多症、脾切除后、急性感染、溶血、骨折等。 血小板计数减少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急性放射病、原发性或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尿毒症等。 2、出血时间测定(BT) [正常参考值] 纸片法:1-5min。 [临床意义] 出血时间延长见于血小板大量减少和血小板功能缺陷、急性白血病、坏血病等 3、凝血时间测定(CT) [正常参考值] 活化法: 1.14- 2.05min;试管法:4-12min。 [临床意义] 延长见于凝血因子缺乏、血循环中有抗凝物质、纤溶活力增强、凝血活酶生成不良等。 缩短见于高血脂、高血糖、脑血栓形成、静脉血栓等。
㈡ 小孩子身上总是长出许多小红点,是什么原因
一般情况下,是因为皮肤过敏造成的现象,但是需要去医院做一个相关的检查,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
㈢ 皮肤下的小红点是什么东西会发展成血管瘤吗
对于皮肤出现小红点的问题,一般来说也要视具体情况来分析出现小红点的病因。要知道能够造成这种现象的情况有很多,最为常见的就是过敏、荨麻疹、 湿疹等原因。身上起小红点是非常常见的一种皮肤性疾病,有的人如果出现了皮肤过敏的症状会导致小红点的产生,如果吃了药会引起药物过敏的现象,有的人经常接触动物的毛皮、花粉、柳絮等物质也可能会引起皮肤瘙痒或者是过敏的症状,皮肤表面有小红点的症状,而且越抓越痒,所以应该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可以选择使用局部涂抹药膏的方法来缓解病情,也可以通过口服维生素c片的方法进行治疗,应该遵医嘱进行疾病的治疗。
上身皮肤有小红点而且会出现了严重的瘙痒的症状,应该就诊明确诊断后进行合理的调理和治疗,平时应该注意合理的身体保健,特别是饮食方面和日常起居方面调理是非常重要的,少吃一些油腻的食物,平时应该保持床单被褥清洁干爽,适当的开窗通风,避免出现症状更加严重的现象,有一定的缓解病情的作用。
㈣ 皮肤上有小红点怎么回事
皮肤上长小红点一般是因为血管、血小板两个因素。因为血管在生病情况下会变弱,导致经常性内出血,然后导致皮肤发红。皮肤长小红点有以下情况:
1、红点好像芝麻般大小,像小针尖一样,刺刺的。这种情况跟黑痣一样,没有什么特殊,一般不需要治疗。
2、红点中心位置高于皮肤表层,红点四周有毛细血管延伸,这主要因为肝硬化病症,这个情况需要针对性治疗。
3、皮下出血,刚开始是鲜红色,后来慢慢演变成紫色、黄褐色,最终消失不见。较小的红点成为瘀点,较大的称为紫癜。
4、皮肤有小红点也有可能是湿疹。湿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伴随着有瘙痒感觉。
㈤ 皮肤上很多红点不痛不痒
是鸡皮肤或者抄鱼鳞皮袭肤,用护肤霜就可以的,由于鱼鳞病的根源在基因,属遗传性疾病,目前尚不可能根治。
1、研究表明,鱼鳞病患者血清中维生素A的含量明显低于正常人,他们的机体对维生素A的利用有先天性缺陷。因此,建议患有此类病的患者日常可适当补充维生素A,比如,可口服或肌肉注射维生素A,维生素A为脂溶性维生素,一般可以在饭后服,但要注意别服用过量。还可外用尿素霜、鱼肝油软膏、∝-羟基酸、50%的丙二醇溶液等增加皮肤水合程度,用维A酸外用制剂或钙铂三软膏等可改善角化程度,减少鳞屑。
2、平时应多注意护理,正确的护理可使皮肤得到很好的改善,可用凝甫集鱼鳞皮肤霜进行护理,能有效修复和改善鱼鳞病引起的皮肤干燥,瘙痒,鳞屑,淡化鱼鳞纹路。对鱼鳞皮肤和蛇皮肤具有很好的作用。
3、经常要保持心情的舒畅,注意劳逸结合,不要太疲劳,工作压力不要太大,不要过分紧张、激动、压抑、急躁等;平时生活中尽量少接触有刺激性的东西,如:香皂、洗衣粉、染发剂等化学药物。
4、特别需要提醒的是,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是本病的一大诱发因素,应尽可能避免感冒、扁桃体炎、咽炎的发生。一旦发生感染应积极对症治疗,以免加重病情。
㈥ 警惕身上不明原因的小红点,皮肤上出现小红点是怎么回事
警惕身上不明原因的小红点,皮肤上出现小红点是怎么回事?
皮肤是身体的一道防御,防止遭受外部微生物菌种刺激性,与此同时也是人体内脏的外在主要表现。当皮肤上发生无缘无故的小红点需引起重视,可能是皮肤病症,也是有很有可能变病在人体内脏。
皮肤上出现小红点是怎么回事?
1、毛细管产生出现异常扩大
若皮肤上展现蓝紫色或鲜红色小一点,这表明毛细血管扩张开裂所造成的,可以想一想近期是否有发生血压高的状况。最安全可靠的作法是到医院做全方位查验,看一下人体器官是否有发生问题,保证早发现早医治,才可以防止损害身体。
8、皮肤湿疹
皮肤湿疹是普遍的慢性皮肤病症,病况可不断发病,一般和心态、内分泌失调要素有较大的关联。病人皮肤上面发生小红点且对称性遍布,经常伴随强烈的瘙痒,比较严重时可发生漏出液白心痂。
温馨提醒
先认真观察的身上的小红点,看一下究竟是什么原因,随后挑选正规的医院进行医治。平常要认真的关爱皮肤,避开辛辣食物刺激、易造成皮肤过敏的食材,多饮水,多吃蔬菜水果和新鲜水果。当皮肤瘙痒时不可以拿手去抓破,也不能用开水搓洗,以防会加剧炎症现象或造成原发性感柒。
㈦ 小孩身上起这么多小红点是什么原因
皮肤出现红色皮疹的原因有很多,很多炎症性皮肤病都能引发红色丘疹,丘疱疹。例如各种感染性疾病的麻疹、风疹、毛囊炎及真菌感染性皮肤病等;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例如湿疹、丘疹性荨麻疹等;皮肤血管性疾病,例如过敏性紫癜等等。所以具体是哪种疾病,要到医院进行咨询治疗。
1. 湿疹:湿疹是婴幼儿常见的一种过敏性皮肤病,可能是接触了花粉、尘螨或者衣服材质较差,就会导致身体产生过敏反应,从而引起长红色皮疹的症状,同时会伴随着瘙痒、脱皮等症状;
2.风疹麻疹:这两种病都是急性传染病,由于感染病毒引起的,麻疹主要症状有发热、咳嗽、流涕、眼红、流泪,在口腔两颊处出现小白斑,面部及全身出现斑丘疹;风疹患者会出现皮疹,常以低热或中度发热,轻微咳嗽,乏力,胃口不好和眼发红等上呼吸道症状。
3.体藓:体藓是由于感染真菌引起的,会出现一些皮疹、红斑、丘疹、水疱等,然后会出现脱屑症状。
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卫生,平时多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清新,可以防止病毒在人群中传播,也可防止屋内滋生细菌等;如果身体易过敏,就要远离花粉,不吃海鲜类产品等。
需要注意的是:
皮肤出现红疹应立即去医院进行诊断治疗,切忌不能私下随意服药,因为病因不同,治疗方法完全不同。
例如:
猩红热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感染猩红热的孩子,也会出现身体发热,皮疹也会在24小时内出现,逐渐漫布全身。
但猩红热的疹子是鲜红色充血的疹子,摸起来像砂纸的感觉,在腋窝、肘窝等地方呈密集线性排布;有的孩子还会出现眼睛红、舌乳头肿大等现象,俗称“杨梅舌”。这种疾病要及时治疗,不能耽误。